美國獨立戰(zhàn)爭是一場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革命者反抗英國殖民統(tǒng)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革命戰(zhàn)爭,使美國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實現(xiàn)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政治體制(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并為拉丁美洲各國人民的民族獨立運動樹立了榜樣,推動了18世紀的歐洲革命。 獨立宣言原本 也如列寧所說:“現(xiàn)代的文明的美國的歷史,是由一次偉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戰(zhàn)爭開始的?!?/p> 但是在美國反抗英國殖民壓迫并且獲得了成功后,卻讓國內(nèi)的黑人和印第安人受到了更為殘酷的壓迫。 黑奴 首說黑人。眾所周知,黑人奴隸是通過罪惡的三角貿(mào)易被大批量輸送到美洲的,1619年,荷蘭船只將20名黑人奴隸運到弗吉尼亞的詹姆士城港口出售,可以算作是踏上北美大陸的第一批黑奴。 不過此時的黑奴并沒有得到殖民者的重視,主要原因還是此時黑奴貿(mào)易被荷蘭等國壟斷,殖民者當時大多數(shù)又都窮得叮當響,一個黑人奴隸的價格要高于白人契約,買不起買不起,還是歐洲本土來的契約奴更加劃算。 在1623和1624年弗吉尼亞的人口普查中,黑人奴隸是作為“契約奴”被登記造冊的,他們所有的權利與白人契約奴并沒有區(qū)別,契約到期之后可以獲得一筆物資成為自由民,也沒有遭遇到嚴重的歧視,只是針對黑人的懲罰會相對更加嚴重一些(如1662年弗吉尼亞的法律規(guī)定:黑人與白人通奸,要比白人之間通奸罰金多一倍),服役年限也更長。 在馬薩諸塞,最早的黑人奴隸也享有和白人契約奴相同的權利。在審判縱火、謀殺及強奸等案件時,馬薩諸塞的司法機關是不分膚色的。 販奴船 而隨著販賣到北美殖民地的白人契約奴越來越少、黑人越來越多,殖民者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同時也是為了從黑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潤,更為了防止黑人和白人契約奴達成共識反抗他們的壓迫,殖民者開始將黑人變?yōu)橛谰眯缘呐`。 1663年,馬里蘭殖民地的法律規(guī)定:該殖民地上的所有黑人都是奴隸,即將出生的黑人新生兒也是奴隸; 1665年,紐約殖民地當局正式頒布法律,宣布黑人為奴隸。 1670年,弗吉尼亞殖民當局宣布法規(guī):用船運進這個殖民地的非基督徒,都是奴隸。 1682年,殖民當局又增加條款:接受基督的信仰并不能成為解放的理由;白人與黑人結合生下來的孩子也是奴隸。 到了17世紀晚期,資本主義發(fā)展比較發(fā)達的新英格蘭地區(qū)也宣布所有黑人為奴隸。 運奴船 隨著各殖民地黑人奴隸制與維護黑人奴隸制的法律的確定,整個英屬北美殖民地最終在法律上將黑人奴隸制確定下來。 而且為了鞏固奴隸制度,奴隸主還千方百計地從思想上麻痹奴隸?;浇痰哪翈熛蚺`宣傳說:奴隸制度是使異教徒接受基督教和拯救靈魂的最好的制度。 奴隸主還對奴隸說:黑人是野蠻的種族,這個種族只有接觸“西方文明”才能變成文明的種族,而奴隸制度就是黑人接受“文明”的最好的媒介。他們又胡說什么黑人的性格、氣質(zhì)及膚色注定了他們的天然命運是當奴隸。 1776年7月4日,“民主之父”杰斐遜在起草《獨立宣言》時,曾寫下了譴責英王參與奴隸貿(mào)易的內(nèi)容,不過會議最終還是決定刪除這部分內(nèi)容,為啥?因為在《獨立宣言》上簽字的共有56人,其中有10位是奴隸種植園/農(nóng)場主。 被懲罰的黑奴 更何況,“國父”華盛頓自己就是個奴隸主,是個擁有50000英畝種植園以及300名奴隸的超級富翁,民間流傳他用的假牙就是從奴隸嘴里拔的。 而一名康州普通士兵參觀了華盛頓的種植園,回去后在日記中諷刺華盛頓假裝代表“人類利益、社會自由”,卻“以壓迫為樂,而且還是最糟糕的壓迫”。 杰裴遜總統(tǒng)前前后后一共擁有過600多個黑奴,是弗吉尼亞州最大的奴隸主,他始終堅持蓄奴來保證自己和后代的奢華生活,甚至直接聲稱黑人“身體和頭腦天賦比白人低一等”,黑人天性懶惰。 詹姆斯·麥迪遜也是個奴隸主,其中一位保羅·詹寧斯還陪同麥迪遜進入白宮,從小到大陪在麥迪遜身邊30年,直到麥迪遜去世,他才在第二年重獲自由。 就連帕特里克·亨利這個曾說出了“不自由,毋寧死”這樣的圣言而被美國封為“圣徒”的革命家,也是一個奴隸主! 譴責英王參與奴隸貿(mào)易,不就是譴責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種植園里的黑奴 而在美國獨立戰(zhàn)爭結束后,1787年通過的《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眾議員名額和直接稅稅額,在本聯(lián)邦可包括的各州中,按照各自人口比例進行分配。各州人口數(shù),按自由人總數(shù)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確定。自由人總數(shù)包括必須服一定年限勞役的人,但不包括未被征稅的印地安人。 這就是著名的“五分之三”條款,又稱“五分之三”妥協(xié)。這意味著黑人是作為“半人半財產(chǎn)”被寫入聯(lián)邦憲法中的,此時奴隸制在事實上得到了國家的認可,說好的“人人生而平等”呢? 直到1865年,美國國會通過《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 》,宣布將在美國以及其所轄地區(qū)內(nèi)永遠廢除奴隸制,奴隸制才算真正在美國走下歷史舞臺,黑人奴隸才獲得了所謂的自由身并享受到了一定的權利。 但是對黑人的惡意已經(jīng)深深根植在許多美國人的心中,一直影響到今時今日的美國,未來恐怕還將繼續(xù)影響下去。 被射殺的印第安人 再說印第安人其實“印第安”這三個字本身是不準確的,因為當初西方探險家向東航行到達新大陸,以為到了印度,就將當?shù)卦∶穹Q為印度人Indian,直接音譯,也就是印第安人。 在對待印第安人的問題上,無論是英國殖民者還是西班牙殖民者,其態(tài)度都出乎意料地整齊劃一:屠殺和掠奪。 從第一批踏上美洲土地的英國殖民者開始,與印第安人之間的戰(zhàn)爭便從未停止過,從17世紀初到1754年,在北美這片土地上,印第安人和殖民者發(fā)生了無數(shù)次的戰(zhàn)爭。英國殖民者憑借著先進的武器和人多的優(yōu)勢,有的部落因被殖民者實施燒殺搶“三光政策”而消失滅絕。 而且為了讓殖民者可以心安理得地屠殺印第安人,搶走他們的土地和資源,殖民者經(jīng)常詭辯稱印第安人往好了說是“半個人”,往壞了說就是純粹的“野獸”。 許多殖民者相信這種說法,只是因為他們一直在與印第安人打仗。白人殖民者聲稱他們的敵人是“野蠻人”,從而成功地宣稱他們的行為是正義的、文明的,也讓他們更加心安理得地參與對印第安人的屠殺和掠奪。 并且除了戰(zhàn)爭,殖民者還給印第安人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疾病。殖民者把天花、麻疹、瘧疾、鼠疫等歐洲常見病帶到了北美,甚至主動向印第安人贈送傳染病患者使用過的毛毯等物。這些病毒是北美沒有的,印第安人對此沒有免疫力,很多部落被傳染后死得一個不剩。 圍攻殖民者 不過有意思的是,美國的《獨立宣言》內(nèi)容和美國制度是參考了北美印第安人尤其是易洛魁部落的思想的! 1754年,早在美國獨立戰(zhàn)爭前幾年,本杰明·富蘭克林就已經(jīng)開始思考殖民地如何脫離英國。他明確指出易洛魁是一個典范。 在奧爾巴尼會議上,富蘭克林說:“如果六個無知的野蠻人民族,能夠形成這樣一個聯(lián)盟,這將會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但它已經(jīng)存在了很久,而且似乎是不可分割的,而對于10個或12個英國殖民地來說,類似的聯(lián)盟卻顯得不切實際。" 就連富蘭克林著名的“要么加入,要么死亡”(Join, or Die)的殖民地蛇圖,也借鑒了易洛魁人旗幟的意象。富蘭克林的政治形象認為,除非殖民地之間像易洛魁人那樣建立起一種紐帶,否則他們都將滅亡。 18世紀80年代,本杰明·富蘭克林寫了《關于北美野人的評論》,盡管稱他們?yōu)椤耙靶U人”,但他還是稱贊了印第安人,指出“印第安人的禮貌規(guī)則”,以及這種禮貌是如何發(fā)揮有效的外交作用的。并且這些描述描述的,不再是一群嗜血的野蠻人,而是一些受人尊敬的群體,并且他們的習俗和傳統(tǒng),可以為新興的美國政府服務。 美國的大陸會議和制憲會議都公開提及和參考美洲土著人的觀念和具體做法,在美國革命后的一百年間,美國人都相信和知道美洲印第安人的思想是美國民主制度的源頭。 大陸會議 但是美國民主制度的源頭的印第安人反而在美國獨立之后遭到了越發(fā)殘暴的鎮(zhèn)壓和掠奪, 1803年2月27日美國第三任總統(tǒng)托馬斯·杰斐遜在致威廉·H·哈里森州長中說:“我們將推進我們的貿(mào)易效益,并且高興地看到他們(印地安人)中間誠實而有影響的人負債.....最好讓印第安人破產(chǎn)或負債,這會迫使他們順從地出賣土地。” 1807年,他又對軍隊赤裸裸地說:“如果印第安人反抗美國人去獲取他們的土地,那么,我們就要用短柄斧頭反擊,他們也會殺死我們中的某些人,但我們會殺死他們?nèi)浚 ?/p> 1802年,聯(lián)邦政府開始交涉“購買”印第安人的產(chǎn)權,二十年內(nèi)簽訂了七個條約。從克里克人手中取得了一千四百萬英畝土地,從契洛克人手中取得一百二十萬英畝土地。 1807年,美國第三任總統(tǒng)托馬斯·杰斐遜對軍隊赤裸裸地說:“如果印第安人反抗美國人去獲取他們的土地,那么,我們就要用短柄斧頭反擊,他們也會殺死我們中的某些人,但我們會殺死他們?nèi)?!?/p> 被迫遷移的印第安人 在杰斐遜的總統(tǒng)任期內(nèi),他同南部各州州長達成私下協(xié)議,在南部各州放棄對西部領土宣示州權、讓那些州成為自由州的前提下,幫助南部各州驅(qū)逐當?shù)氐挠〉诎膊柯洌终妓麄兎饰值耐恋啬怖?/p> 1813年,杰斐遜公然宣稱,要么把印第安人全部消滅掉,要么趕到白人到不了的地方去。 甚至在1814年,新上臺的美國詹姆斯·麥迪遜政府參考1703年北美各殖民地議會作出屠殺印第安人的獎勵規(guī)定,重新頒布了一條法令。 法令規(guī)定每上繳一個印第安人(不論男女老少甚至嬰兒)的頭蓋皮,美國政府將會發(fā)給獎金50—100美元(殺死12歲以下印第安人嬰幼兒和殺死女印第安人獎50美元,殺死12歲以上青壯年印第安人男子獎100美元)。 隨著新移民的不斷涌入,對土地、礦山等資源需求的不斷增加引發(fā)了西進運動的高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越過阿拉巴契亞山脈,去西部尋找新的樂土。 1823年美國最高法院正式宣布了一個決定,規(guī)定印第安人可以使用美國境內(nèi)的土地,但不能享有所有權。一紙法令,讓原本就在美洲大陸繁衍生息數(shù)千年的印第安人一夜之間成為了無家可歸的流浪兒。 印第安大屠殺 1845年,美國第11任總統(tǒng)詹姆斯·波爾克上臺,美國領土從密西西比擴展到太平洋東岸。期間,美國政府與印第安部落簽訂一系列條約,迫使印第安人遷移至指定地域。 1862年,林肯總統(tǒng)在沒有公開審判的情況下下令絞死了38個明尼蘇達曼卡托地區(qū)的達可它人蘇語部落的38個酋長和巫師,該部落的所有成人都被定了死罪,唯一的證據(jù)是他們反對政府,而且戰(zhàn)爭發(fā)生時,他們在場。 美國內(nèi)戰(zhàn)英雄,對南方各州實行“三光政策”的聯(lián)邦軍威廉·謝爾曼將軍曾經(jīng)率軍主動攻擊印第安人,并且對此發(fā)表意見說:“如果我們今年多殺一點,那么明年要殺的人就少了一點——反正他們都得殺掉,或?qū)⑺麄冏鳛楦F光蛋的品種保留下來?!?/p> 后來當上總統(tǒng)的美國內(nèi)戰(zhàn)英雄格蘭特甚至揚言:“有必要滅絕全體印第安人部落?!?/p> 1864年,美國人制造了慘無人道的“沙溪慘案”。 1898年,國會通過了《柯蒂斯法案》,這一法案剝奪了印第安部落在保留地上的主權,廢除了所有的印第安法規(guī),撤掉了部落的政府、法院、學校和其它民用機構。 印第安文化傳統(tǒng)遭到徹底破壞,印第安部落遭到瓦解,印第安社會崩潰,如今只能困守著印第安保留地內(nèi)。 |
|
來自: 世界歷史網(wǎng) > 《世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