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陳現(xiàn)狀隋文帝楊堅厲兵秣馬,準備一統(tǒng)天下。 南陳的皇帝陳叔寶(父親是陳宣帝陳頊,是南朝開國皇帝陳霸先的侄子,南陳第四位皇帝,生了42個兒子,陳叔寶是長子)可不在乎。 哎吆我的媽呀,這些年以來,什么北齊、北周動不動就來撩一下,打一下,誰打過來了?嘴炮,不用怕他。楊堅又能如何?三頭六臂嗎?他們連榨菜、方便面都吃不起,茶葉蛋都沒見過,我還能怕他們? 繼續(xù),繼續(xù)舞,繼續(xù)跳。 不過,可別小看陳后主,這哥們兒可不是那種沒文化的土豪,人家是個才子,酷愛文學,愛屋及烏,他的用人標準也是“唯文才是舉”。 誰的詩詞、文章寫得好,誰的官就當?shù)么?。比如當時最著名的文學大師江總,就被他提拔為宰相(尚書令),另一位文人孔范則被任命為都官尚書。 江總、孔范等人雖然文采出眾,可是對治國卻一竅不通,讓他們擔當宰輔的重任,就好像因為一個人唱歌唱得好,就讓他去研發(fā)導彈一樣,完全是驢唇不對馬嘴。 他最喜歡干的事情是把江總、孔范等一幫文人叫到宮中,男男女女一大幫人,一起飲酒作樂,一起吟詩作賦,一起開文學沙龍,互相贈答,然后挑選出其中特別艷麗的作品,譜上曲調(diào),讓宮女們演唱,經(jīng)常通宵達旦,樂此不疲。 那場面特別熱鬧,特別風騷,特別小時代,而且特別有品味,比海天盛筵那要高雅得多,喝著美酒,摟著美人,看著美景,作著美文,聽著美曲,陳后主的心里別提有多美了。 著名的艷曲《玉樹后庭花》就產(chǎn)生在這樣的場合:
這首《玉樹后庭花》是陳叔寶的代表作,也被后人視為亡國之音的代表作。 正所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陳老板那是非常注重高雅,只喝咖啡,不吃大蒜,穿西裝,梳油頭,看不起長袍大褂。每天必須是風花雪月,歌舞升平,花花世界,鴛鴦蝴蝶。 而且陳后主處理政事的方法也非?!案哐拧?。 坐在辦公桌前板板正正批閱奏章,怎么可能?我是那么低俗的人嗎? 大臣們有事啟奏,都由兩個太監(jiān)送到宮中,陳后主則醉臥美人膝,共掌天下權。 讓張麗華坐在他懷中,和他一起批注,共決天下大事。張麗華因此權傾天下,官員們不管犯了什么事,只要能找到張麗華,再大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除了張麗華,孔貴嬪也很得寵,孔范和她結為兄弟,在孔貴嬪的幫助之下,孔范成了陳后主最信任的朝臣之一。 孔范雖然手無縛雞之力,胸無安邦之略,卻自詡為文武全才,目空一切,對陳后主說:外間諸將,都是行伍出身,只有匹夫之勇。深謀遠慮的事,豈是他們所知道的。 陳后主對孔范言聽計從,于是對將領們更不信任,稍有失誤,就奪去他們的兵權,把他們的部曲分給孔范等文人,甚至連大將任忠也未能幸免,將領們都怨聲載道。 由于陳后主大興土木,奢靡無度,搞得府庫極度空虛,財政收入比常年多出數(shù)十倍。 施文慶等人掘地三尺瘋狂搜刮百姓,百姓們因此也怨聲載道。 但是,陳后主對此充耳不聞,依然是醉生夢死。 一邊是內(nèi)憂外患,一邊是窮奢極欲,陳后主的好日子馬上就要到頭了。 在解決了突厥問題之后,楊堅開始把目光轉(zhuǎn)向了陳國。 當然,這個時候表面上兩國之間還是很友好的,經(jīng)常派使臣互訪,交換國書。 為了麻痹陳叔寶,楊堅在給陳叔寶寫國書的時候用詞都非常禮貌,每次的署名都是“堅頓首”。 可是陳叔寶卻根本不知天高地厚,看見別人謙虛就當別人腎虛,看見別人示弱就以為別人神經(jīng)衰弱。 有一次在給楊堅的回信里面,他居然傲慢無比地說:
想來你那里應該還過得去吧,我這里是又清凈又太平。 這封信終于是惹惱了彪悍南北朝的亂世終結者楊堅。 你小子也太狂妄了吧?是不是鳳梨吃多了把腦子吃壞了? 朝堂上,楊堅怒氣沖沖地把這封信的內(nèi)容展示給群臣看,大臣們?nèi)呵榧崱?/p> 上柱國楊素陷入了思考:一向沉靜內(nèi)斂、深不可測的皇帝這次為什么會這么干?他的用意是什么? 僅僅用了不到一個哈欠的時間,他就想徹底明白了,原來如此。 厲兵秣馬面對南陳皇帝陳叔寶的書信,楊堅勃然大怒,楊素馬上領會了領導意圖,皇帝這是要南征。 他馬上大步流星地從朝臣隊列中走出,跪倒在楊堅面前請罪:臣有罪! 一時之間,他成了整個朝堂上的焦點。 楊堅問:卿何罪之有? 楊素一邊磕頭,一邊大聲說道:君主受辱,罪在臣下,臣楊素請命伐陳。 他的這一舉動讓楊堅非常滿意。 在中國古代,或者說在人治社會,還有什么比“讓領導滿意”更好地發(fā)達之道呢? 其實在此之前,他剛剛摔了個大跟頭。 隋朝建立后,楊素被晉封為上柱國,不久又擔任了御史大夫這一要職。 然而,就在他春風得意的時候,沒想到卻因為無意中和老婆說的一句話而丟了官。 他老婆出身于滎陽鄭氏,性情強悍,作風強勢,是只母老虎。 楊素出身弘農(nóng)楊氏,他們家出過三個宰相。隋朝宰相是由三省長官共同構成,尚書省的長官尚書令,門下省的長官門下侍中,和內(nèi)史省的長官內(nèi)史令,這三個加起來共同構成宰相群體。 除了楊素自己是尚書令外,親弟弟內(nèi)史令楊約(哥哥楊素死后,他也被免職,抑郁而死);堂叔門下納言楊文思都是宰相。 這樣兩個人在一起生活,難免有摩擦。 有一次,兩人不知怎么又吵起來了,號稱才辯無雙的楊素居然敗下陣來。 他恨恨地說:
為了報復自己的丈夫,鄭氏竟然把這句話告訴了楊堅,說他欺君犯上。 這種大逆不道的話,如果認真追究,足以置楊素于死地。 不過楊堅考慮到這畢竟只是夫妻吵架說的氣話,而且當時楊素的地位、功勞、影響力都遠不到威脅自己的地步,楊堅對他也并不是十分猜忌,因此特意網(wǎng)開一面,只是免去了其御史大夫的職位,但依然保留了上柱國的虛銜。 經(jīng)歷了這一次的打擊,楊素不再那么驕狂,這次終于讓他抓住了難得的機會。 之后,他又多次上表,進獻平陳方略。 楊素的表現(xiàn)讓他重新獲得了楊堅的信任,很快他就被任命為信州(今江西上饒)總管,籌備伐陳事宜。 與此同時,吳州(今江蘇揚州)總管賀若弼、虢州(今河南靈寶)刺史崔仲方、光州(今河南潢川)刺史高勱等人也紛紛上表,爭獻平陳之策。 楊堅是信心百倍,決心已定,對大臣高颎說:
成語“一衣帶水”就這么來的。 意思是:我是老百姓的父母,豈能讓一條如同衣帶那樣狹窄的水域阻擋我統(tǒng)一的腳步。 中華一統(tǒng),勢在必行。 根據(jù)《隋書·五行志下》記載,當時陳國的大臣曾經(jīng)有這樣的自信:
自古以來,只有大一統(tǒng)的中華才能成為盛世,在陳國君臣的眼里,長江成了天塹。而在決心統(tǒng)一祖國的隋文帝眼里,長江卻變成了像衣帶這樣狹窄的水域。 由此可以看出隋文帝統(tǒng)一的決心。 其中崔仲方提出來的建議頗具代表性。 他說:咱們應在武昌以下的長江下游密布精兵,武昌以上的長江上游則多造戰(zhàn)艦,順流東下,如果敵人以精兵赴援,咱們的下游諸軍就可以擇機渡江,如果敵軍擁兵自衛(wèi),咱們的上游水軍就可以鼓行而前…… 概括來說就是:多路齊發(fā),水陸并進,令敵顧此失彼。 看了崔仲方的上表,楊堅深有感觸,便立即召他入朝,與他當面商議。 一番交談后,楊堅心情大悅,對崔仲方大加賞賜,同時改任他為基州(今湖北鐘祥)刺史,參與伐陳準備。 接著,楊堅又找到了高颎,高颎也獻上了一計:南方的農(nóng)作物比我們北方成熟得早,我們可以在他們的收獲季節(jié),征集少量部隊,虛張聲勢揚言要大舉進攻,他們必定會顧不上收割而屯兵防御,等他們的部隊集結以后,我們便撤兵。這樣幾次以后,我們再集結部隊的時候,他們就放松了警惕,我們正好乘虛而入,渡過長江! 而且我還有幾招可以同時進行,江南土薄,地下水位高,所有財物都不放在地窖而放在茅屋里。如果我們暗中派人去放火,燒掉他們的倉庫,他們再建,咱們再燒,這樣不出幾年,陳國的財力必定會被耗盡。 楊堅大喜:此計甚妙! 廢除西梁攻陳之前,楊堅決定先解決掉自己的附庸國西梁,也稱后梁,這個后梁是南北朝,南梁的開國皇帝蕭衍之孫蕭詧(chá)建立的。 歷史上還有一個后梁是五代十國,朱溫篡唐以后建立的后梁。 隋煬帝楊廣的蕭皇后,是西梁孝明帝蕭巋之女,宣帝蕭詧的孫女。蕭巋七子就是后來的大唐名相,入選凌煙閣24功臣榜之一的蕭瑀。 587年8月,楊堅征召西梁國主蕭琮(蕭皇后的哥哥,蕭巋已于585年去世)入朝。蕭琮只好乖乖地帶著文武百官兩百多人到了長安。 隨后,楊堅任命大將崔弘度為江陵總管,進駐江陵。 崔弘度是當時著名的酷吏,“寧飲三升醋,不見崔弘度”的民謠幾乎家喻戶曉,聽說這個煞星要來,江陵的百姓全都非常驚恐。 8月23日,蕭琮的叔父蕭巖、弟弟蕭瓛(huán)等人派人與陳荊州刺史陳慧紀(南陳開國皇帝陳霸先的孫子)聯(lián)系,請求歸降陳朝。 9月19日,陳慧紀引兵到江陵城下,接應蕭巖等和百姓十萬人南奔。 其實,崔弘度在8月下旬就到了離江陵僅百余里的鄀州(今湖北荊門),卻一直徘徊不進,在那里停留了20多天,興致盎然地看著蕭巖等人從容入南陳后,才急速進軍占領了江陵。 顯然,這是楊堅有意安排的。目的就是要引誘陳朝接納西梁叛臣,為攻陳尋找借口。 因此,在得知這一消息后,楊堅的反應極為激烈,一方面立即廢除西梁,改封蕭琮為上柱國、莒國公;一方面又對陳朝的行為大加指責。 接著他公開發(fā)表聲明,聲稱由于陳人違反約定,兩國關系徹底破裂,從此進入敵對狀態(tài)。 戰(zhàn)前準備隋文帝開始了長達七年的準備工作。 他命令有關部門開始建設海軍,史書記載:
楊堅將造船任務交給了信州總管楊素,楊素也沒讓楊堅失望,在永安造出了一艘“巨無霸”戰(zhàn)艦,名曰“五牙船”。 隋文帝的大臣請求皇帝要秘密行事,這樣可以達到發(fā)起戰(zhàn)爭的突然效果,但是卻被隋文帝斷然拒絕,他說:
隋文帝認為統(tǒng)一祖國是大義所在,行事一定要正大光明,他還命人將制作戰(zhàn)艦產(chǎn)生的垃圾扔到長江之中去,隋文帝說:
如果陳叔寶能夠醒悟,停止分裂祖國的腳步,那么隋文帝就別無所求。 可是,陳叔寶并沒有懸崖勒馬。 隋文帝經(jīng)過數(shù)年的海軍建設,他的海軍實力,已經(jīng)超過了以善于水戰(zhàn)著稱的陳國。 史書記載:隋朝造的頭號戰(zhàn)艦名叫“五牙”,有五層樓,高達百余尺,最上面還有小閣樓,用于瞭望和指揮,五牙艦的前中后位置,還設有六個高達15米的拍桿(古代水戰(zhàn)利器,大約相當于投石機),可容納800人,是中國早期出現(xiàn)的戰(zhàn)船之一,是宋代之前,中國古代造船技術的最高水平;二號戰(zhàn)艦名叫“黃龍”,可容納士兵100人,相當于現(xiàn)在的巡洋艦;除此以外,還有“平乘”“舴艋”等各種大小不一的其他戰(zhàn)艦。 《隋書·楊素傳》記載:
經(jīng)過精心準備和周密策劃,到587年,楊堅覺得出兵江南統(tǒng)一中國的時機已經(jīng)成熟。 兵馬未動,輿論先行。 588年3月,楊堅正式下詔伐陳,列舉了陳后主20條罪狀,并抄寫了30萬份,派間諜潛入江南,到處張貼散發(fā)。 一時間,陳國的大街小巷、車站碼頭、男女廁所,在各種辦證刻章、招男女公關等小廣告的旁邊,赫然出現(xiàn)了無數(shù)畫著陳后主頭像的“陳主二十大罪”的宣傳單。
陳叔寶占據(jù)著手掌大小的土地,卻有著難以滿足的溪壑之欲…… 最后,隋文帝寫出了自己統(tǒng)一國家的決心:
滅陳之戰(zhàn)即將打響! 隋文帝楊堅已經(jīng)在明目張膽地磨刀霍霍,就是頭豬也該知道害怕了,但陳后主卻對此毫無反應,倒不是他比豬還遲鈍,而是他根本就啥都不知道。 楊堅發(fā)的檄文、隋軍的動向……所有影響他心情的壞消息都被他的寵臣中書舍人施文慶等人給擋住了。 好不容易出使隋朝的使臣帶回了楊堅的畫像,當陳叔寶看到畫像之后,頓時嚇得驚駭失色,驚恐說道:
立刻命人將畫扔掉。 他就像一個得了幻想癥的孩子,一天到晚沉浸在自己的桃花源里,與世隔絕,不知外面世界,今夕是何年。 在國家面臨覆頂之災的時候,他卻在忙著干廢立太子的事。 588年5月,他廢掉了原先的太子陳胤(庶長子)為吳興王,立愛妃張麗華所生的陳深為太子。 接下來,他還想再接再厲廢掉沈皇后,改立張麗華為皇后。 然而,他還沒來得及動手,隋軍就打過來了。 這是隋朝建國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當然也需要征集最為龐大的軍隊。 除了保留必需的宿衛(wèi)京城和守衛(wèi)北疆的軍隊以外,楊堅幾乎調(diào)集了國內(nèi)全部的武裝力量,但還覺得不夠,又不斷增加軍府、擴充兵力,甚至還把江淮一帶的鄉(xiāng)兵也列入了戰(zhàn)斗序列。 樊子蓋、來護兒等后來的隋朝名將都率鄉(xiāng)兵參加了這一戰(zhàn)事。 就這樣,楊堅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圓滿完成了擴軍計劃。隨后,楊堅又參考諸將的建議制訂了完備的作戰(zhàn)計劃,并親自遴選參戰(zhàn)將領。 半年多以后,楊堅覺得一切都已經(jīng)無懈可擊,才開始采取行動。 南下平陳588年10月28日,楊堅率文武百官在太廟祭告祖先,隨即正式發(fā)布了“打過長江去,統(tǒng)一全中國”的命令。 他任命晉王楊廣(楊堅次子)、秦王楊?。顖缘谌樱?、清河公楊素為行軍元帥,分別負責東、中、西三個方向的作戰(zhàn)指揮。 具體的安排是:楊素率軍出永安(山西霍州),荊州刺史劉仁恩出江陵(今湖北江陵),蘄州刺史王世積出蘄春(今湖北蘄春),楊俊出襄陽(今湖北襄陽),廬州總管韓擒虎出廬江(今安徽合肥),楊廣出六合(今江蘇六合),吳州總管賀若弼出廣陵(今江蘇揚州),青州總管燕榮出東海(今江蘇連云港)…… 隋軍的戰(zhàn)略意圖非常明確,楊素和楊俊兩路在長江中上游先行發(fā)動進攻,吸引陳軍主力西上增援,下游的楊廣和他部下的賀若弼、韓擒虎等人則乘機渡江,突襲建康。 此役隋軍共出動行軍總管九十余人,總兵力達五十一萬八千,由晉王楊廣擔任總指揮。 不過,楊廣當時才20歲,他能當此重任嗎? 事實上,在楊堅的安排中,楊廣只是名義上的主帥,是去戰(zhàn)場鍍金的。 真正掌舵的是擔任元帥長史的高颎,這一點,史書上說得非常清楚:
有高颎輔佐楊廣,楊堅當然可以放心了。 11月2日,楊堅下詔:有擒獲陳后主者,封上柱國、萬戶公,以激勵士氣。 11月10日,他又在潼關附近舉行誓師大會,親自為從關中出發(fā)的南征將士餞行。 望著陣容嚴整、斗志昂揚的三軍將士,很少激動的楊堅也不由得激動萬分:幾百年來,無數(shù)英雄豪杰夢寐以求的統(tǒng)一中國的夢想,就要在自己的手上變成現(xiàn)實了! 混同南北,在此一舉。 很快,在楊堅的部署下,西起巴蜀,東到大海,隋軍在長達數(shù)千里的戰(zhàn)線上以排山倒海之勢撲向江南! 平陳之戰(zhàn)隋軍浩浩蕩蕩,直撲江南,準備平滅南梁,一統(tǒng)天下。 588年12月,秦王楊俊率于仲文、崔弘度、崔仲方、源雄、侯莫陳穎等30位行軍總管、10余萬大軍進駐漢口(今湖北武漢漢口)。 陳朝原先駐在峽口(今湖北宜昌西陵峽口)的大將周羅睺連忙率軍回防,駐在江夏(今湖北武漢武昌),嚴陣以待。 周羅睺是陳朝名將,曾因中流矢而一目失明,號稱獨眼將,他身經(jīng)百戰(zhàn),智勇雙全,指揮有方,饒是楊俊麾下謀士如云,猛將如雨,也根本找不到渡江的機會,兩軍就這樣隔江對峙。 與此同時,在東路,楊廣、高颎等人也率軍進到了長江北岸。 大敵當前,高颎心事重重,憂心忡忡。 他問行臺吏部郎中薛道衡:今茲大舉,江東必可克乎?君試言之。 大舉進兵,江東我們肯定能攻下嗎?您說說看。 薛道衡是當時著名的才子,曾擔任內(nèi)史舍人、散騎常侍等職,經(jīng)常為楊堅起草文書,還曾多次出使陳朝,對陳朝局勢頗為了解。 對這個問題,薛道衡早已胸有成竹:克之。昔日晉郭璞曾預言,江東分王三百年,復與中國合,今時間已到,此必克一也;有德者昌,無德者亡,主上恭儉勤勞,叔寶荒淫驕侈,此必克二也;國之安危在所委任,叔寶以江總為相,唯事詩酒,拔小人施文慶,委以政事,此必克三也;我有道而大,陳無德而小,此必克四也。 薛道衡從運勢、君主、用人、實力四個方面逐一條分縷析,最后得出了結論:席卷之勢,事在不疑,我們一定會勝利! 聽了他的分析,高颎感覺豁然開朗,您的回答徹底解決了我心中的疑問。本以為您只是文章寫得好,沒想到您的韜略也這么強! 打響攻陳第一槍的是西路軍主帥楊素。 楊素率水軍從永安順流而下,軍至流頭灘(今湖北宜昌西北),被駐防在下游狼尾灘的陳將戚昕擋住了去路,狼尾灘水流湍急,易守難攻。 怎么辦?楊素有些犯難。 司馬李安(唐高祖李淵的堂兄)建議說:
楊素遂依計而行,趁著夜色,親自和李安等人率領水軍突襲陳軍戰(zhàn)船,同時派出陸戰(zhàn)隊在南岸攻擊陳軍營壘。 隋荊州刺史劉仁恩則從北岸配合進攻。 三箭齊發(fā),聲勢浩大,陳軍猝不及防,又顧此失彼,哪里抵擋得住? 最終陳軍大敗,主將戚昕狼狽逃走,部眾大多被俘。 楊素對俘虜不殺不辱,慰勞后全部釋放。秋毫不犯,陳國人非常高興。實行優(yōu)待俘虜政策,有利于爭取更多的陳軍將士。 狼尾灘一戰(zhàn)雖然規(guī)模不大,但卻是隋軍首勝,楊素恰當選擇進攻時機,以水軍突襲與兩岸步、騎兵協(xié)同攻擊,速戰(zhàn)速決,而且打破了陳軍擅長水戰(zhàn)的神話,意義十分重大。 因此楊堅親自下詔嘉獎,并晉封此戰(zhàn)立下頭功的李安為上大將軍、郢州刺史。 順利突破狼尾灘后,隋軍艦隊浩浩蕩蕩,繼續(xù)沿江東進。 楊素高高地坐在旗艦的船頭,目光炯炯,長髯飄飄,儀表堂堂,風度翩翩,威風凜凜。 江邊觀看的陳朝百姓都看呆了,紛紛驚嘆:真乃江神也! 其實楊素這么做非常冒險,如果陳軍在江邊設下狙擊手,突施冷箭,他就很可能英年早逝。 但這樣的舉動,卻正凸顯了楊素的狂人本色。 一時之間,長江中上游的陳軍形勢驟然吃緊,不斷地向朝廷告急。 然而這些告急文書依然全部被中書舍人施文慶 扣下了。 他覺得,馬上就要過年了,就是得了癌癥,醫(yī)院過年都不帶動手術的,再急的事,也總得讓皇帝開開心心過完年再說吧。 因此住在深宮的陳叔寶依然什么都不知道,還以為天下太平,國泰民安。 他不僅對隋軍的大兵壓境毫不設防,居然還下令把從江州(今江西九江)到南徐州(今江蘇鎮(zhèn)江)的所有戰(zhàn)船都撤到京城建康。 長江下游的整個江面上,一條陳軍的戰(zhàn)船都沒有。 這是搞的什么名堂?難道陳叔寶要效仿諸葛亮的空城計,來一個空江計? 當然不是的。陳叔寶哪有這樣的頭腦? 真正的原因是:上一年,后梁宗室蕭巖、蕭瓛(huán)等人帶著十萬軍民叛逃到了陳國,陳叔寶表面上非常歡迎,但實際上卻非常不放心,他一方面任命蕭巖為東揚州(今浙江紹興)刺史、蕭瓛為吳州(今江蘇蘇州)刺史,另一方面卻又派了大將任忠率軍駐守在吳興(今浙江湖州),以監(jiān)控二蕭。 當時正值年底,由于陳叔寶打算在明年正月搞個盛大的閱兵式,向蕭巖、蕭瓛等后梁的降臣炫耀自己強大的實力,所以全部戰(zhàn)船都被調(diào)到了建康。 這就跟現(xiàn)在某些人喜歡在網(wǎng)上炫富、秀恩愛、曬幸福是差不多的心理。 其實最后結局也差不多,陳叔寶剛炫耀完實力就亡了國,就像有些明星剛秀完恩愛就離婚了。 當然,南陳也不全是糊涂蛋,尚書仆射袁憲、大將蕭摩訶、樊毅等人都認為這樣不妥,他們聯(lián)名上奏:現(xiàn)在形勢緊張,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采石(今安徽馬鞍山西南)兩地都是江防重地,必須加派精兵防守,這兩處都至少要派兩百艘戰(zhàn)船在長江中來回巡查。 然而施文慶卻對陳叔寶說,隋朝侵擾,又不是一天兩天了,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快過年了,這些船剛調(diào)回京城,又要把他們派出去,來回折騰,那不影響軍心嗎?不行。 陳無防備陳叔寶聽完寵臣施文慶的建議,是微微一笑,連連點頭:愛卿所言,甚是。 此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過了幾天,看皇帝沒反應,袁憲等人急了,又聯(lián)合群臣再次向陳后主請求。 施文慶還是極力反對:很快就要過年大閱兵了,把這么多的兵和船調(diào)走,那還閱個屁呀? 陳后主腦袋一拍,拍出了一個折中方案:現(xiàn)在離過年還有一段時間,京口、采石兩地離建康也不算遠。不如這樣,先把兵、船派過去,如果沒事的話,到正月閱兵時再調(diào)回來。 但施文慶卻依然不同意,這事傳出去不是讓人笑話嗎,笑話我們軍隊少。 為什么施文慶這么反對派兵去增強采石和京口的防守呢?其實是他是有私心的。 前段時間他剛被陳叔寶提拔為湘州(今湖南長沙)刺史,野心勃勃的他想從建康帶一批精銳部隊去上任,當然不希望精兵被調(diào)走。 施文慶和宰相江總關系很好,因此江總也出來幫他說話。 江總到底是文壇大師,口才極佳,一套一套的歪理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fā)不可收拾…… 陳叔寶不僅被說服了,還被他鼓動得蠢血沸騰:對呀!怕個毛!
自立國以來,齊軍三次來犯,周軍也兩次入侵,無不摧敗,隋軍又能有什么作為? 大敵當前,不做任何準備卻居然指望王氣,實在是太不靠譜了。 不過,在中國古代,領導說的話,即使再不靠譜,往往也有人附和。 聽了陳叔寶的話,馬屁精孔范也豪氣萬丈地說,長江天塹,敵軍哪這么容易就打過來?這都是那些邊將立功心切,所以才謊報軍情的。即使敵軍真的渡江了,還有我這個天才呢,我只覺得渾身本事沒地方用,憋著一肚子本事比憋尿還難受呢,隋軍來了,正好讓我好好地發(fā)泄一下! 陳叔寶聽了不由得大笑,從此,他再也不做任何防備,每天依舊歌舞升平。 589年大年初一,就在陳國上下沉浸在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中時,隋朝吳州總管賀若弼帶著數(shù)萬隋軍從廣陵(今江蘇揚州)渡江了。 賀若弼不敢大意,因為鎮(zhèn)守對岸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的是威震天下的陳國名將蕭摩訶。 蕭摩訶號稱南朝第一猛將,有萬夫不當之勇,他19歲就跟隨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南征北戰(zhàn),經(jīng)常擔任先鋒,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易如反掌。 且看史書的記載:
與北周名將宇文忻戰(zhàn),領十二騎深入周軍,縱橫奮擊,斬首甚眾。 現(xiàn)在蕭摩訶已經(jīng)58歲了,與如今駐守吳興的另一名老將任忠,是陳軍中最有威望的兩大宿將。 如果說蕭摩訶是勇猛的獅子,那么他的對手賀若弼就是狡猾的狐貍。 在所謂隋初四大名將,楊素、賀若弼、韓擒虎和史萬歲中,賀若弼向來以足智多謀而著稱。 他暗中購買了大量船只,隱藏起來,同時又故意把幾十只破船停在港灣內(nèi)。 蕭摩訶派人過江偵察,發(fā)現(xiàn)隋軍的船只都是又小又破。 他放心了:乘這樣的破船過江,完全是癡人說夢。 當然,蕭摩訶畢竟經(jīng)驗豐富,警惕性還是有的,依然不怎么松懈。 但賀若弼還有下一招。 他經(jīng)常讓大部隊在江邊集結,刀槍如林,旌旗蔽日,鑼鼓喧天,人喊馬嘶…… 陳軍探子連忙向蕭摩訶匯報:江北發(fā)現(xiàn)大批敵軍,大有渡江之勢。 蕭摩訶趕緊召集部隊,迅速跑到江邊,占據(jù)有利地形,布好陣勢,做好迎戰(zhàn)準備。 然而,等了好半天,隋軍居然散去了。 聽完偵察兵的匯報之后,蕭摩訶不由得啞然失笑:大敵當前,你賀若弼竟然干這個? 新年滅陳南陳名將蕭摩柯嚴陣以待,準備迎擊賀若弼。沒想到過了一會兒,隋軍就散去了,原來他們居然是在演習。 蕭摩訶不由得笑了:架勢拉的挺大,瞎咋呼,賀若弼,你改名賀裝弼得了,不用搭理他。 就這樣,一次,兩次,三次,四次,五次……999次同樣的事發(fā)生以后,蕭摩訶和陳軍士兵對此早已習以為常,再也不當回事。 現(xiàn)在正逢過年,蕭摩訶回建康去參加新春慶典,其余的陳軍也放松了準備,大家都忙著喝酒,慶祝新年。 這一天,風平浪靜,大霧彌漫。 長江北岸,賀若弼披掛整齊,率所部將士萬余人登上了渡船。 臨行前,當著全軍將士的面,他仰面痛飲了一杯酒,隨后擲杯于地,慷慨激昂地說:我賀若弼親承廟略,遠振國威,伐罪吊民,除兇翦暴。朗朗晴天,浩浩長江,請為我做證,如果你們認為我是正義的,就保佑我順利渡江;如果認為我做得不對,就讓我葬身在魚腹之中! 此時,江南的陳軍巡邏士兵也發(fā)現(xiàn)了對岸又在集結部隊,但卻毫不在意。 好你個賀裝弼,過年也不忘裝一把呀。 等到看見大量隋軍船只鼓起風帆向江南駛來的時候,他們這才如夢方醒,趕緊回去報告。 但哪里還來得及? 還沒等陳軍做出任何反應,賀若弼已經(jīng)率大批隋軍精銳登陸江南,迅速搶占了灘頭陣地。 就在賀若弼過江的同一天半夜,隋朝廬州總管韓擒虎也率五百精兵從橫江浦(今安徽和縣東南)偷偷渡江了。 五百人?有沒搞錯? 這點人去抓個賭還能湊合,搞個拆遷都不夠,要打仗怎么夠? 但韓擒虎人如其名,他就是這么大膽。 也是他的運氣好,南岸采石的陳軍白天為慶祝新年喝了不少酒,這會兒都醉得不省人事,要么在打酒嗝兒,要么在打呼嚕,居然沒有一個人發(fā)現(xiàn)隋軍的動向。 就這樣,韓擒虎神不知鬼不覺地過了江,隨即輕而易舉地攻克了采石。 與此同時,隋軍總指揮楊廣也揮師南下,駐扎在與建康僅一江之隔的桃葉山(今南京浦口寶塔山)。 第二天,陳叔寶得知了隋軍已過江的消息,頓時蒙了,他連忙任命大將蕭摩訶、樊毅、魯廣達三人為大都督,負責建康防務;回建康參加慶典的南豫州刺史樊猛則率水軍防守白下城,防止楊廣率領的隋軍主力渡江。 蕭摩訶主動請戰(zhàn),要求率軍趕赴京口,迎擊剛過江立足未穩(wěn)的賀若弼。 聽說他要走,陳叔寶頓時有一種魚兒離開了水、瓜兒離開了秧的感覺,便堅決不肯答應:不行啊,建康城不能沒有你。 問題是,不讓蕭摩訶去,也該另派別人去援救京口。可是,此時的陳叔寶早已亂了分寸,大腦一片空白,他居然什么人也沒派。也許正是這個決定導致了京口的失陷。 賀若弼渡江后,就立即率軍猛攻京口。 陳軍在守將黃恪的帶領下苦苦堅守,但由于一直沒有盼到援兵,在堅持了五天后終被隋軍攻破。 正月初六,賀若弼率部進駐京口,軍紀嚴明,秋毫無犯,如有私拿南方軍民一物者,立斬之。 在京口稍作休整后,賀若弼分出少數(shù)兵力,占領曲阿(今江蘇丹陽),以阻止敵方東面的援軍,自己則親率精銳直撲建康,一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 西面的韓擒虎也不甘示弱,正月初七,他率軍進攻姑孰(今安徽當涂)。 姑孰是建康西南的重鎮(zhèn),陳朝南豫州的治所,但南豫州刺史樊猛此時卻在建康。樊猛不在,姑孰守軍群龍無首,亂作一團。 僅僅用了半天時間,韓擒虎就攻下了姑孰。 隨后他率軍東進,與賀若弼一東一西,對建康形成了夾擊之勢! 建康城內(nèi)早已人心惶惶,大將樊猛的家人都在姑孰,如今全被隋軍俘虜。 故而,陳叔寶對樊猛不太放心,想讓人取代他,但樊猛聽說要撤換他,當即,面露不悅。 陳叔寶也不敢勉強,只好作罷。 另一個大將魯廣達的兩個兒子都在老家投降了隋軍韓擒虎部。魯廣達深感不安,找到陳叔寶自請治罪,陳叔寶這時頭腦還算清醒,對他大加安慰:
他還賜給魯廣達大量黃金讓他繼續(xù)領軍。 盡管穩(wěn)住了魯廣達,但陳叔寶依然感到心亂如麻,手足無措。 好在老將任忠及時從吳興趕來赴援,算是給了他些許安慰。 任忠抵達建康時,建康的形勢已經(jīng)非常嚴峻,此時韓擒虎已經(jīng)到達與建康僅20里的新林,與另一名過江的隋軍將領杜彥合軍一處。共有兩萬人,而賀若弼的進軍速度則更快一籌,已經(jīng)進至建康城東,占據(jù)了鐘山。 雖然敵軍兵臨城下,但事實上局勢還遠沒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當時建康城內(nèi)的陳軍還有十余萬。而隋軍賀若弼部只有八千,韓擒虎部兩萬。 陳軍在兵力上依然占有明顯的優(yōu)勢,蕭摩訶極力請戰(zhàn):
但陳叔寶還在猶豫,任忠則提出了和蕭摩訶截然不同的意見:
我認為,咱們應該一方面固守臺城,一方面派水軍切斷采石和京口的水路,斷其糧道,時間一長,江南敵軍必不戰(zhàn)自亂。 除了蕭摩訶和任忠,其余眾將也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然而,陳叔寶無論別人提出什么建議,都只有一個回答:還是讓我再想想吧。 可到了第二天,他卻突然做出了決定:老這么拖著,真心煩,還是痛痛快快打一仗吧。 任忠連連叩頭,苦苦勸諫:陛下,千萬別輕率出戰(zhàn)。 陳叔寶卻再也不猶豫了,隨即對蕭摩訶說:請你,為我和隋軍一決勝負。 蕭摩訶回答:
打仗不僅是為了國家,也是為了自己和家里的妻兒。 言下之意就是,此戰(zhàn),關系重大,請陛下不要吝惜錢財。 陳叔寶這時候倒并不小氣了,他馬上拿出大量宮中的金銀分配給各軍,作為勝利后的獎賞,命令諸將,立即整軍出戰(zhàn)。 589年1月20日在陳叔寶的催促下,十萬陳軍出發(fā),在白土岡以西擺出長達20里的一字長蛇陣。 由南到北依次是魯廣達、任忠、樊毅、孔范,蕭摩訶。 按照隋軍指揮部戰(zhàn)前的布署,賀若弼不能擅自出擊,而應該在鐘山待命,等韓擒虎和隋軍主力到來后再與陳軍決戰(zhàn)。 但立功心切的賀若弼等不及了,他要趕在韓擒虎之前率先攻入建康城,活捉陳后主,立下曠世奇功,贏得千古美名。 想到這里,他一聲令下,親自率八千將士沖下白土岡,直撲陳軍最南面的魯廣達部。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魯廣達率部死戰(zhàn),極為驍勇,連續(xù)四次擊退隋軍的進攻,隋軍死傷慘重,卻毫無進展。 經(jīng)仔細觀察,這次他把進攻的矛頭對準孔范,看到如狼似虎的隋軍朝自己猛撲過來,孔范嚇得心驚膽戰(zhàn),魂飛魄散,慌忙狼狽逃走。 主將不戰(zhàn)而逃,部下哪里還有戰(zhàn)意,在隋軍猛烈沖擊下孔范的部隊很快就潰不成軍。 一時之間,陳軍兵敗如山倒。 與孔范相鄰的蕭摩訶所部,也被敗兵和隋軍沖亂,紛紛潰散,就連蕭摩訶本人也被賀若弼麾下的部將員明生擒。 號稱南朝第一猛將的老英雄蕭摩訶,此戰(zhàn)怎么會大失水準,敗的這樣窩囊? 南京城下,南朝第一猛將,老英雄蕭摩訶兵敗,被擒。 《陳書》的記載非常簡單:
而在《南史》中則多了一句話:
蕭摩訶因為被陳叔寶戴了綠帽子,所以出工不出力,故意被擒。 其真實性值得懷疑,因為蕭摩訶曾多次積極求戰(zhàn),根本不像對皇帝有意見,消極怠工的樣子。 除此之外,無論是《陳書》還是《南史》都記載了這樣一件事,陳叔寶被抓后,蕭摩訶向賀若弼請求:
賀若弼感其忠義,同意了他的要求,于是,蕭摩訶入見陳叔寶,跪倒在地痛哭不已,還到廚房找東西給他吃,最后是淚流滿面,辭訣而出。守衛(wèi)的隋兵見了都低下了頭,不忍觀看。 從這個記載來看,蕭摩訶對陳后主的忠心簡直到了愚忠的地步。 一個因為被皇帝戴了綠帽子,而心懷怨恨;一個為了報復皇帝故意怠工的人,怎么可能做出這樣的舉動? 那蕭摩訶為什么會一戰(zhàn)被擒? 其實也很容易理解,即使蕭摩訶他再勇猛,憑他一個人也難以抵擋如潮水般涌來的隋軍。當時他身邊的部眾大多已經(jīng)潰散,他也被敵軍團團圍住。而且,他此時已年近花甲,體力與壯年時已不能同日而語,被敵軍猛將員明生擒,也絕非不可能。 吹牛大王孔范的臨陣脫逃,百戰(zhàn)名將蕭摩訶的兵敗被擒,讓所有陳軍都失去了斗志,一時間四散奔逃,亂作一團。 敗退下來的任忠眼見大勢已去,他產(chǎn)生了投降隋軍的念頭,所以在第一時間就趕到宮中,他的目的就是穩(wěn)住皇帝,讓他老老實實地待在宮中,哪兒也不要去,他要把陳后主獻給隋軍。 這份大禮該給誰?任忠決定給韓擒虎,因為他知道賀若弼此時還在與魯廣達纏斗,一時半會到不了臺城。 主意已定,他立即快馬加鞭出了朱雀門,一路向南疾馳,在石子岡遇到了正率軍從新林趕來的韓擒虎,隨后任忠充當帶路黨,領著隋軍殺向建康。 守衛(wèi)朱雀門的陳軍本來還想抵抗,任忠對他們揮揮手,說:老夫我都投降了,你們還瞎起什么勁? 任忠和蕭摩訶兩人號稱“大陳軍界雙壁”,在陳軍中威望極高,聽任忠這么一說,守軍全都放下了武器,紛紛作鳥獸散。 就這樣韓擒虎不費一兵一卒就進了朱雀門,隨后他率兩萬隋軍殺氣騰騰直奔臺城。 聽說隋軍來了,臺城內(nèi)所有的文武百官就像遇到了秋風的樹葉一樣,很快就一哄而散。只有尚書仆射袁憲一人還陪在陳叔寶身邊,陳叔寶長嘆一口氣:
這樣的局面不僅是朕無道失德,也是因為江東士大夫的氣節(jié)都喪盡了。 接著,他拍拍屁股就想溜,袁憲趕緊拉住了他:事已至此,陛下您還能躲到哪里去?不如正衣冠,坐正殿,像當年梁武帝接見侯景一樣,雖然我們敗局已定,但您是一國之君,骨氣不能丟,面子不能丟。 陳叔寶哪里肯聽,隋軍的刀槍可不長眼,我怎么能拿性命冒險呢?別管我,我自有妙計! 隨后他用力掙脫了袁憲跑了出去,不多時,韓擒虎帶著隋軍進了臺城,卻找不到陳叔寶。 隋軍在韓擒虎的率領下攻入皇宮,卻遍尋陳后主不見。 最后,終于在景陽殿后面的一口枯井里聽見了悉悉索索的聲音,發(fā)現(xiàn)了隱隱約約的人影兒,有個隋軍士兵大聲問道:誰在下面? 他連問了幾遍,下面依然是一片寂靜,于是他就恐嚇說:再不回答,我們就扔石頭了。 只聽井下傳來一個帶著口腔的聲音:別扔啊,我是陳叔寶,隋軍遂拋下繩索想把井下的人拉上來,沒想到感覺沉重異常,拉上來一看,全笑了,原來不是陳后主一個人,而是三個人,陳叔寶,張麗華和孔貴嬪。 陳叔寶就這樣窩囊地成了隋軍的階下囚。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上以這種可笑可恥的方式被抓的皇帝,他是絕無僅有的一個。 同一時間,南陳大將魯廣達在繼續(xù)格殺了數(shù)名隋軍士兵之后,也力竭被擒。 整整廝殺了一天,賀若弼終于得以攻進建康城內(nèi),隨后,他立即馬不停蹄地燒掉北掖門,意氣風發(fā)地殺入臺城,四處尋找陳叔寶的身影,這回特別好找,因為他發(fā)現(xiàn)陳叔寶在韓擒虎手里。 賀若弼心里特別不是滋味,自己打了無數(shù)惡仗,韓擒虎卻不費吹灰之力,隨后他怒氣沖天地和韓擒虎爭起來,兩人拔刀相向,大鬧一場,最終不歡而散。 兩天后,高颎和晉王楊廣也率隋軍主力先后進入了建康。 據(jù)《隋書·高颎傳》記載,還發(fā)生發(fā)這樣一個故事:高颎先進城,楊廣特意派人給高颎傳話,說自己看上了張麗華,讓他千萬別殺,但高颎卻說:
隨后趕在楊廣入城之前在青溪殺了張麗華。 楊廣知道后,咬牙切齒地說:
我一定有辦法報復高颎。 不過現(xiàn)在史學界大多認為這事不太可靠,為博取父母歡心,楊廣在登基以前一直是矯情飾行,以釣虛名,一直裝出一副勤儉節(jié)約,不好聲色的樣子,一直地精心打造自己“賢明”的形象,在萬眾矚目的平陳關鍵時刻,功利性極強的他不太可能會做出這種自毀聲譽的蠢事。 張麗華的結局在《陳書·張貴妃傳》上記載得非常清楚:
事實上,楊廣在進城后的表現(xiàn)可圈可點,他讓高颎和元帥府記室裴炬等人收圖集,封府庫,資財一無所取。同時又下令把施文慶,沈客卿等五位臭名昭著的陳朝佞臣斬首示眾。 這一系列舉動博得了江南百姓的交口稱贊,天下皆稱廣以為賢。 幾乎就在隋軍攻入建康的同時,上游的楊素也終于抵達了漢口,與秦王楊俊順利會師。 江南各地傳檄而定,陳朝正式滅亡。 至此,自西晉滅亡以來,分裂了近三百年的中國,終于迎來了統(tǒng)一,中華民族的歷史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從588年10月28日出兵,僅僅用2個多月的時間,楊堅就滅了陳國,完成了國家統(tǒng)一。 其行動之迅速,過程之順利,在歷史上也極為罕見。 平陳后,楊廣帶著陳叔寶等陳朝君臣率南征大軍勝利班師。 589年4月12日,三軍將士凱旋,浩浩蕩蕩進入長安城,在太廟舉行了盛大的獻俘儀式。 楊堅豪情滿懷,意氣風發(fā),幾百年來多少英雄豪杰畢生追求的夢想,多少仁人志士沒有實現(xiàn)的目標在他的手里變成了現(xiàn)實,統(tǒng)一中國這樣的功績,足以使他名垂千古,光耀萬世。 優(yōu)待后主588年,隋文帝楊堅平滅南陳之后,對有功之臣,楊堅當然不吝重賞。 平陳主帥,晉王楊廣被加封為太尉;楊素進爵越國公,賜帛萬段,不久又升任納言,進入宰相行列;高颎加封為齊國公,賜帛九千段;賀若弼和韓擒虎兩人在楊堅面前爭功,賀若弼說:
而韓擒虎幾乎沒打什么仗,豈可與臣相提并論? 韓擒虎反駁道:
本奉明旨,令臣與賀若弼同時合勢以取偽都,賀若弼不聽命令,竟與陳軍先戰(zhàn),致令將士殺傷甚多,臣以輕騎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執(zhí)陳叔寶,據(jù)其府庫,傾其巢穴,賀若弼晚上才至北掖門,臣啟關而納之。賀若弼贖罪還不夠呢,怎可與臣相比! 楊堅大笑,二將都有大功,于是對他們各賜帛八千段,進位上柱國,賀若弼還晉爵宋國公。 此外,楊素和賀若弼還得到了一個額外禮物,兩人都被賜了一個陳叔寶的妹妹為妾。 楊素因此還引出一段“破鏡重圓”的故事。 相比宇文家族被屠戮殆盡,楊堅把陳叔寶的妃嬪們和奸臣都殺了,唯獨對陳叔寶這個亡國之君還算不錯,不僅多次接見他,而且,每次宴會只要有他參加,就不讓彈奏江南的音樂,生怕會引起他的思鄉(xiāng)之情。 不過,陳叔寶這個奇葩的思想,常人想到腦梗都無法理解。 他大大咧咧地對楊堅說:我經(jīng)常和大臣們一起參加朝會,卻沒有一官半職,就像個編外臨時工一樣,感覺怪不好意思的。希望陛下您能給我一個正式的,有編制的職位。 楊堅不由得大笑,說:
過了段時間,負責監(jiān)護陳叔寶的官員向楊堅報告,說:陳叔寶天天喝得酩酊大醉,很少有酒醒的時候。 楊堅就問:他一天喝多少酒? 監(jiān)者回答,說:他和他的子弟們每天要飲酒一石,大約相當于現(xiàn)在的120斤。 楊堅大吃一驚,瞬間石化。 立即下令讓陳叔寶節(jié)制飲酒,不過他轉(zhuǎn)念一想,算了吧,就讓他盡情喝吧,他不喝酒怎么打發(fā)日子? 又一次,陳叔寶陪同楊堅在邙山游玩,侍飲的時候,陳叔寶忽然詩興大發(fā),為楊堅寫下一首詩:
這是首典型的拍馬屁之作,恭維楊堅的文治武功,還順便奏請楊堅封神泰山。 這也不是第一次有人請求封禪泰山了,剛平定南陳,群臣就一致請求封禪,楊堅則堅決地拒絕了。 幾天后,陳叔寶又在楊堅的宴會上作陪,等他離開時,楊堅目送他的背影對群臣說:
他的敗亡,難道不是因為酒嗎?他要把作詩上下的功夫用來治國,怎么會有今天呢? 南陳滅亡后,雷厲風行的楊堅對江南進行了暴風驟雨般的改造,很多江南士人被強制遷移到北方,南北民眾獲得休息,社會呈現(xiàn)空前的繁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