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的老祖宗朱仲八,南宋晚期句容朱家巷人,世代務(wù)農(nóng),家境貧困。他是朱百六的父親,朱四九的祖父,朱初一的曾祖,朱世珍(原名朱五四)的高祖,朱元璋的五世祖。 明德祖朱百六,元代泗州盱眙(今江蘇盱眙)人。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朱仲八之子,朱四九之父,朱初一的祖父,朱世珍的曾祖,朱元璋追尊廟號德祖,謚號玄皇帝。陵墓在盱眙的明祖陵 明懿祖朱四九,元朝泗州盱眙(今江蘇盱眙)人,明太祖朱元璋的曾祖父。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他被尊為皇帝,廟號懿祖,謚號恒皇帝。陵墓在盱眙的明祖陵。 明熙祖朱初一,元朝末年句容(今江蘇句容)人,朱世珍的父親,明太祖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遷居泗州盱眙(今江蘇盱眙),妻子王氏,有二子。明朝建立后,他被尊為皇帝,廟號熙祖,謚號裕皇帝。陵墓在盱眙的明祖陵。 明仁祖朱世珍,本名朱五四,元朝末年句容(今江蘇句容)人,明太祖朱元璋之父,朱世珍的父親因不堪剝削,遷居泗州盱眙(今江蘇盱眙)。父親死后,家里一貧如洗,朱世珍只好四處遷移,50歲時才定居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十年后,為逃賦役,朱世珍再次搬到太平鄉(xiāng)。1344年,淮北大旱,朱世珍去世,終年64歲。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被尊為帝,廟號仁祖,謚號淳皇帝。 明興宗朱標(biāo)(追尊),明太祖朱元璋嫡長子,明惠宗朱允炆之父,朱元璋稱帝后立其為皇太子,在其監(jiān)國時宅心仁厚,體察百姓,深得朱元璋喜愛。1392年,朱標(biāo)自秦中視察返京后因風(fēng)寒病逝,葬于南京明孝陵東側(cè),謚懿文太子。明惠宗朱允炆即位后追尊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明成祖靖難以后復(fù)稱懿文太子,后南明安宗又重新追封為廟號興宗,謚號孝康皇帝。 明睿宗朱祐杬(追尊),明憲宗第四子,明世宗之父,封興王,就藩湖廣安陸州(今湖北省鐘祥市),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1519年7月13日)朱祐杬薨,享年四十四歲,謚號獻(xiàn)。明武宗朱厚照駕崩后,由于沒有子嗣,根據(jù)皇明祖訓(xùn)“兄終弟及”的原則,興獻(xiàn)王獨(dú)子朱厚熜與明武宗最為接近,因此在明武宗逝世前五天以皇帝的名義頒布敕令,令朱厚熜縮短為其父服喪時間,并承襲興王爵位。武宗駕崩后的當(dāng)天,楊廷和讓司禮監(jiān)請張?zhí)筌仓迹叫贾旌駸袨榛实劾^承人,即為嘉靖帝。嘉靖皇帝于公元1538年九月,將其父興獻(xiàn)王追尊為“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圣恭簡敬文獻(xiàn)皇帝”,并升袝太廟,廟號“睿宗”,排序在明武宗之上,改興獻(xiàn)王墓為顯陵。 南明皇帝 明安宗朱由崧,明神宗朱翊鈞之孫,南明開國皇帝。福忠王(明恭宗)朱常洵的庶長子。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七月生于福王京邸初封為福王世子。崇禎十六年(1643年),襲封福王,崇禎帝自殺殉國后,南京被馬士英、盧九德?lián)砹榛实郏次挥谀暇?,建立南明,年號弘光,手無實權(quán),沉迷酒色,內(nèi)政不修,弘光元年(1645年),兵敗逃亡蕪湖,被俘后押往北京處死,時年四十歲,在位僅八個月。 永歷十一年(1657年),朱由崧堂弟朱由榔為其上廟謚,廟號安宗,謚號奉天遵道寬和靜穆修文布武溫恭仁孝簡皇帝。 明紹宗朱聿鍵,為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八世孫,南明第二位君主,明弘光帝死后,鄭芝龍、黃道周等人扶朱聿鍵于福州登基稱帝,改元為隆武。朱聿鍵的祖父老唐王朱碩熿惑在嬖妾,心里一直愛惜小妾生的兒子,憎嫌朱聿鍵之父(當(dāng)時的唐王世子朱器墭)。于是,老唐王暗中把朱聿鍵父子囚禁在承奉司內(nèi),想活活餓死他們,當(dāng)時朱聿鍵才12歲。幸虧暗中有個小官張書堂幫忙送些糙米飯,在囚房中,朱聿鍵父子茍活了十六年。身處牢籠,朱聿鍵埋頭苦讀,鉆研儒學(xué)典籍,沒有浪費(fèi)光陰。朱聿鍵的父親氣息奄奄,在快要熬出頭時,卻被急切想襲唐王王位的弟弟在1629年(崇禎二年)毒死。老唐王準(zhǔn)備封愛妾的兒子為世子,還想取消了朱聿鍵的世子地位。結(jié)果,地方官員陳奇瑜吊唁唐世子時,警告老唐王說,世子死因不明,貿(mào)然改變世襲人選,說不定朝廷日后會怪罪。老唐王害怕日法追究,趕忙立朱聿鍵為“世孫”。同年老唐王也去世。隆武帝雖是一位英明之主,卻一直為鄭氏家族集團(tuán)所架空,無力改變局勢。1646年,清軍入福建,隆武帝在汀州被擄,絕食而亡,享年44歲。永歷十一年上廟號紹宗,改謚號為配天至道弘毅肅穆思文烈武敏仁廣孝襄皇帝。 明文宗朱聿鐭(朱聿讁),南明第三位皇帝,明太祖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八世孫,南明紹宗朱聿鍵之弟。隆武帝朱聿鍵死后,按兄終弟及的原則朱聿鐭在隆武二年(1646年)在廣州被擁立為帝,年號紹武,后世史學(xué)家稱之為紹武政權(quán),與肇慶的永歷帝(朱由榔)朝廷互相抗衡。同年臘月十五,明降將李成棟所率清兵乘平閩之勢,揮師南下,連克惠州、潮州。十二月十五日,廣州淪陷,朱聿讁被俘后自殺殉難,歷時僅一個月的紹武政權(quán)滅亡。紹武君臣冢今遷至廣州越秀山公園木殼崗,謚號貞天應(yīng)道昭崇德毅寧文宏武達(dá)仁閔孝節(jié)皇帝。 明昭宗朱由榔,明神宗朱翊鈞之孫,桂端王朱常瀛之子,南明末代皇帝,1646年,朱由榔在肇慶稱監(jiān)國,后宣布即皇帝位,改年號為永歷,他倚仗大西軍余部李定國、孫可望等在西南一隅抵抗清朝,因此帝位維持時間較長。清軍攻入云南后,朱由榔逃到緬甸曼德勒,被緬王收留。吳三桂攻入緬甸后,緬王將其獻(xiàn)與吳三桂。1662年6月,他在昆明被絞死,終年40歲,謚號應(yīng)天推道敏毅恭儉經(jīng)文緯武體仁克孝匡皇帝,廟號“昭宗”。葬于貴州都勻高塘山永歷陵。 明義宗朱以海,明太祖的九世孫,魯肅王朱壽鏞第五子。1644年2月被明思宗封為魯王,朱以海受封僅一月后,李自成攻陷北京,朱以海南奔,福王朱由崧即位于南京之后,命朱以海駐守臺州。1645年南京、杭州都被清軍攻下后,錢肅樂、張煌言等起兵浙東,鄭遵謙、張國維等迎朱以海監(jiān)國于紹興,并且以1646年為監(jiān)國魯元年,頒監(jiān)國魯王元年大統(tǒng)歷,不奉唐王朱聿鍵的隆武年號。也因此,朱聿鍵與朱以海屢起沖突而無法合作,浙江與福建相繼為清兵攻破,朱以海逃亡舟山,并且與張名振、張煌言、鄭成功合力抗清。朱以海也一度尋求日本的援助。后“永和”皇帝臺灣府人朱一貴托稱為魯王朱以海裔孫,起兵反清,追封魯王朱以海為侍天制道恭和襄定獻(xiàn)文敬武明德肅仁成皇帝, 廟號義宗。(正史為魯王監(jiān)國)。 明恭宗朱常洵(追封),明神宗朱翊鈞第三子,明光宗朱常洛異母弟,明安宗(即弘光帝)朱由崧之父,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被冊封為福王,出生于紫禁城。朱常洵頗受父親明神宗喜愛,想將他立為太子,因百官阻撓而失敗,萬歷皇帝被迫立朱常洛為太子,史稱“國本之爭”。萬歷四十二年就藩河南洛陽。 崇禎十四年(1641年),闖王李自成攻陷洛陽,朱常洵遇害,享年55歲。其子朱由崧在南京被擁為弘光帝,追尊其父朱常洵為貞純肅哲圣敬仁懿孝皇帝。 明禮宗朱常瀛(追尊),萬歷第七子 .封桂王,封地于湖南衡州(今衡陽)。天啟七年(1627年)就藩,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xiàn)忠攻陷衡州,朱常瀛朱常瀛攜子朱由楥、朱由榔逃往廣西梧州避難,1645年(弘光元年)病死于梧州,謚號"端"。他的三子安仁王朱由楥襲桂王位,但朱由楥不久也去世,又由朱常灜第四子朱由榔沿襲為桂王,朱由榔登基為永歷帝后追尊其父朱常瀛為體天昌道莊毅溫弘興文宣武仁智誠孝端皇帝,廟號禮宗. 明哲宗朱宇溫,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孫,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朱桱后代,第六任唐王,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襲封,嘉靖三十九年去世,謚號“敬”,其玄孫朱聿鍵于1645年登基后,建元隆武,為朱宇溫上尊謚曰哲宗協(xié)天安道敬正恭圣熙文淵武戴仁恪孝惠皇帝。 明純宗朱宙栐(追封):朱宙栐(1538年-1564年),明朝第七任唐王,唐敬王朱宇溫庶二子。嘉靖四十一年襲封唐王。1564年去世,謚曰“順”,他的曾孫朱聿鍵稱帝后,追尊他為純宗篤天成道欽昭獻(xiàn)穆理文定武居仁體孝順皇帝。 明定宗朱碩熿(追封),唐順王朱宙栐庶子,第八任唐王,隆慶三年被封為世子,隆慶五年襲封,崇禎五年薨,謚唐端王。他的孫子朱聿鍵登基稱帝,追尊他為端皇帝。 明裕宗朱器墭(追封),唐端王朱碩熿的庶一子,萬歷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封為世子,后因為其父惑于嬖人,與子朱聿鍵一起被囚,后被毒死(見上文),死后追封為唐裕王。公元1645年,其子朱聿鍵登基稱帝后,追尊為裕宗禮天格道慎德崇靜順文平武濟(jì)仁懷孝宣皇帝。 明懿宗朱術(shù)桂(起義軍自封)(1617年10月24日-1683年7月20日),字天球,別號一元子,明太祖朱元璋的八世孫、第十五皇子遼王朱植的后代。隆武時期,受封寧靖王,南明時期先后在方國安、鄭鴻逵、鄭成功軍中任監(jiān)軍。鄭成功收復(fù)臺灣后,朱術(shù)桂前往,鄭經(jīng)禮遇其為南明永歷正統(tǒng)的象征。鄭克塽降清時,朱術(shù)桂與五位妃子自殺,后人建有五妃廟祀之?!懊饔篮驮辍保ü?721年),“明德宗”朱一貴稱帝后,追尊朱術(shù)桂為懿宗秉天正道元睿良敏敦文簡武思仁貞孝考皇帝,陵曰和懷陵。(起義軍自封) “明德宗”朱一貴(起義軍自封),原名朱祖,祖籍福建省漳州長泰縣,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移民臺灣,自稱魯王朱以海裔孫。他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移民臺灣,是清代的臺灣第一個武裝起義的人,后朱一貴被部下楊旭、楊雄出賣,被清軍俘獲??滴趿晔率巳眨煲毁F和其它叛軍首領(lǐng)一起被押送到北京凌遲。據(jù)說朱一貴養(yǎng)鴨于鴨母寮,于今高雄縣內(nèi)門鄉(xiāng)光興村內(nèi)。鴨母寮興安宮供奉朱一貴神位,興安宮在廟前水池中增置朱一貴趕鴨子的塑像,他又被稱為“鴨母王“?!?/p> 明平宗朱亶塉(有無存爭議),明朝第十一代韓王,韓莊王的嫡長子,1646年,李自成部將郝永忠(又名郝?lián)u旗)為聯(lián)明抗清,推立他為帝,改年號為“定武”,被稱為定武帝。定武十九年(1664年,清康熙三年),朱亶塉崩,定武帝之廟號為平宗,謚號為揆天顯道知仁貞信德文奮武靖肅敦康元皇帝,在位19年,葬處不明。 “明哀宗"朱光富(舒光富)(起義軍自封)民間稱他舒裁縫,清朝貴州遵義人,幼讀私塾,成年隨父業(yè)鹽商。詐稱朱明后裔,于清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舒光富和楊龍喜發(fā)動“黃號軍”起義,建立“江漢”國,楊龍喜擁其為帝,手下有兩萬多人。第二年,楊龍喜全家被俘,清軍將其全家斬于石阡的葛彰河邊,“江漢”國宣布滅亡。朱光富(舒光富)后來也在遵義土窯失敗被俘,“壯烈就義”。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明統(tǒng)宗朱明月稱帝后,為舒光富(朱光富)上尊謚曰感天復(fù)道剛啟毅功哲文堅武比仁運(yùn)孝愍皇帝,廟號哀宗 “明統(tǒng)宗”朱明月(起義軍自封),本名張保山,貴州遵義新舟人。自稱為明思宗十世孫,1857年,聞聽貴州思南白號軍起義的消息后,便組織萬余人前往投奔。白號軍創(chuàng)始人劉義順系傳教之人,且年過八旬,統(tǒng)領(lǐng)這么多軍隊已有些力不從心,他見朱明月年輕機(jī)敏,膽識過人,便將計就計,向其部屬宣稱朱就是他們要找的“真主”,并于1859年4月?lián)砹榇竺髑赝?,沿用楊龍喜的江漢年號,1865年朱明月被擁立為大明皇帝,改元“嗣統(tǒng)”,又稱“嗣統(tǒng)真主”。1868年正月,由于湘軍、川軍的圍攻,朱明月率眾突圍,退走余慶司(今余慶敖溪)屯山營,朱明月身負(fù)重傷殺出重圍,只身向火梅塘(在今之 松煙鎮(zhèn)三合村境內(nèi))逃奔。他一口氣跑了七八里,實在跑不動了,潛伏在那里的清兵這才將其逮住。最終,他被解往遵義李元度營中,遭剖腹殺害。謚號“贊天申道獻(xiàn)德元威敏文忠武誠仁知孝質(zhì)皇帝”。 朱鼎珊:明棗強(qiáng)王后裔,被大同總兵姜鑲“擁立”為帝,隨即廢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