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走筆】 “通惠河全圖” 系列共計18張,用繪畫反映出通惠河歷史時期變化及河道上的曾經(jīng)修建的各類建筑。本畫從最上游白浮泉起,依次是引水渠白浮甕山河、水庫甕山泊、輸水長河、碼頭積水潭、行船河道閘壩建筑至通州李二寺入白河。作者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畫面,細(xì)致將古代古代運河水工建筑物建筑結(jié)構(gòu)清晰表示出來,希望能夠為今天人們認(rèn)識北京大運河的歷史及建筑起到科學(xué)普及作用。 白浮泉位于昌平東南龍山北麓,是郭守敬修建通惠河開辟新水源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泉,《析津志》記載是元代“通惠河、壩河之源”。泉水出口有元代石雕的九座龍頭,1999年按照元代風(fēng)格修建亭子加以保護(hù)。泉水流入白浮甕山河至甕山泊(今昆明湖前身)。龍山頂上有座都龍王廟,是附近最大的龍王廟。 3、玉泉山及周邊河湖 玉泉山金代開發(fā)期原來泉水流出直接入清河。遼金時期開掘了“海淀臺地”,引玉泉水入“高梁河”,成為北京城區(qū)重要水源。元代是大都金水河之源。元代后期在湖西側(cè)修建宏偉的“大承天護(hù)圣寺”,又稱稱“水閣”。明清成為北京城唯一水源,清代還有八大泉。1750年擴大昆明湖后感覺水源不足,又修建西山引水石槽工程——引櫻桃溝水源頭和雙清別墅湖至四王府廣潤廟方池,再通過石槽引至玉泉山內(nèi)。 4、清乾隆年間擴建后的昆明湖 昆明湖前身是元代甕山泊,又叫七里泊、大泊湖、西湖。原來是玉泉山麓匯聚的一片積水,元代修建通惠河擴大了水面,建成大都城市供水水源水庫,可以存蓄白浮甕山河輸送的新水源。元代開始這里就成為皇家游覽勝地,歷明清不絕。清乾隆十五年(1750)擴建為昆明湖,水面增大四倍,形成今日規(guī)模。 5、長河萬壽寺及廣源上下閘、高梁閘 長河是甕山泊(昆明湖前身)通達(dá)京城重要運河。元代修建了廣源上下閘和高梁閘控制水流,也是歷代皇帝乘船游昆明湖的必由之路。廣源閘是通惠河二十四閘之首,因此又稱作京杭運河第一閘。明代廣元下閘廢留橋,即白石橋。清乾隆帝擴建昆明湖同時大修萬壽寺,為其母祝壽。而靠近西直門的高梁閘是扼守京城水系重要閘口。 6、和義門通惠河及金水河入城 元和義門即今西直門,通惠河從北水關(guān)入城,注入積水潭(原來太平湖)。當(dāng)時在入城處建有西城下閘。在入城后萬億庫南百步盈進(jìn)橋下建朝宗上閘,再向東一百步修建有朝宗下閘,閘后就是“水草豐茂”的海子。金水河從和義門南120米處的南水關(guān)入城,沿今前半壁街、柳巷東行至皇城內(nèi)。 元代積水潭西部有為太液池供水的金水河西出口。明代積水潭分割到城外的成為太平湖,城內(nèi)成為什剎海三海。最西的海叫什剎西海,在西海北側(cè)有三海水源進(jìn)口水關(guān)。在西海西北小島上,明永樂年間建有法華寺,又稱鎮(zhèn)水觀音庵。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改名為匯通祠。原祠已于1971年修建地鐵時全部拆除,現(xiàn)已重建,1988年開辟為郭守敬紀(jì)念館。 8、 積水潭東部澄清上中下閘 萬寧橋坐落在元大都城內(nèi)中軸線上,橋北有火神廟、都水監(jiān)、中心臺;橋南對著皇城厚載紅門,因此俗稱后門橋。萬寧橋下是澄清閘上閘,;下游東不壓橋是原來的澄清中閘,再下游望云橋下是澄清下閘。這一千米 現(xiàn)在的南北河沿大街是元代通惠河古河道,其前身是金代白蓮潭引水入閘河水道。郭守敬修建通惠河的開工典禮應(yīng)該就在這里。1972年元大都考古發(fā)掘時探明古運河寬27.5米。其西岸是元代皇城墻,明初移到東岸,現(xiàn)在辟為皇城墻遺址公園。1954年河道完全埋入地下。 10、大都文明門南水關(guān)與通惠河閘 元大都文明門位于今東單公園東門前,南水關(guān)位于今正義路北口。元代通惠河古河道出南水關(guān),向東南就是考古發(fā)掘確定的文明上閘;到臺基廠二條胡同中間是文明下閘。向東,過船板胡同建有魏村上閘,再有一里就是魏村下閘,在今東便門附近。當(dāng)年文明門外有4閘3橋,船舶聚集,有“文明為舳艫之津”記載。 明代通惠河水源減少,運河起點改在東便門大通橋下,又稱大通河。大通橋下閘又稱頭閘。下游五里有元代慶豐(上)閘,又稱二閘,另外當(dāng)初在下游還建有慶豐下閘。慶豐閘初建時是木閘,三十年后改建為石閘。清末前一直是京城旅游圣地。1976年河道治理時拆除,現(xiàn)在保留閘基礎(chǔ)。元平津上中下三閘是建在利用金開鑿閘河的通惠河河道上。明代嘉靖改造通惠河后,廢除了中閘,保留了上下兩個閘。 12、 普濟閘與八里橋和石板道 普濟閘元代又稱楊尹閘,現(xiàn)在該地仍叫楊閘村。普濟上閘在明代就已經(jīng)廢除。普濟下閘記載在今普濟閘村,明代大修后仍然保留下來,1976年拆除。永通橋,明代正統(tǒng)十三年(1449)修建為石橋,因距離通州城八里又稱八里橋。橋三孔,中間巨高,漕船通過可以直立桅桿。橋上是通州通往朝陽門的石板道,橋下行駛到達(dá)東便門的漕船,因此這里成為京通水陸咽喉,國門戰(zhàn)略要道。 13、 通流上閘與通州城西門 元代通流上閘在通州城西門外,西距普濟下閘十里 ,明代通惠河改造時將閘遷到城中,位置在新華大街與人民路交叉口。通州城西門指通州老城西門。明正統(tǒng)十四年(1449),為防護(hù)通州大運西倉、南倉,在城西門外建新城,因此通州城成為西低東高的形狀。 金代中都運河入潞河的地點都在通州城北。明吳仲改造通惠河將連接北運河地點回到通州城北。在通惠河?xùn)|端建石壩攔蓄河水形成“泊船潭”,即為后來的葫蘆頭。北運河到通州漕糧七成在石壩卸下,搬運到葫蘆頭內(nèi)通惠河船上運入京倉。燃燈塔歷史悠久,已經(jīng)成為通州的標(biāo)志建筑。 明代吳仲改造通惠河后,在通州城東門外修土壩碼頭,專門停靠北運河準(zhǔn)備卸入通州糧倉的漕船。這部分漕糧臨時貯存到通州中倉和西倉,然后車運至京城糧倉。潞河驛舊址位于通州東關(guān)附近,明代永樂年間設(shè)置,當(dāng)年這里專門供外國使節(jié)水路進(jìn)京上下船停留。 元代通惠河河道出通州城東水關(guān)南流,經(jīng)過通流下閘、廣利上下閘至李二寺入北運河。通流下閘在南門外,與明代南浦閘位置接近。廣利上閘在今土橋位置,現(xiàn)存鎮(zhèn)水獸。明代重修通惠河后,這部分河道、閘壩不再使用,逐漸成為後來的御帶河。 元代通惠河河道在李二寺(明改為里二泗)入北運河,距離河口三里處曾經(jīng)修建廣利下閘。明代重建通惠河后,河道改在通州城北入北運河,原來的閘壩、碼頭均失去作用,位置也不可考?,F(xiàn)在的佑民觀位置與當(dāng)年的李二寺相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