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紙傘 油紙傘的使用歷史已有2000多年。以手工削制的竹條做傘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紙做傘面。油紙傘是世界上最早的雨傘,純手工制成,全部取材于天然,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 我們現(xiàn)今使用的折疊傘,其實是19世紀英國人根據(jù)中國油紙傘的開合原理,使用現(xiàn)代工藝制作而成的。雖然在價格和攜帶上都有了很大的優(yōu)勢,但是尼龍鋼架傘和傳統(tǒng)的油紙傘相比,總覺得少了點意蘊和生命力。 起源 中國制傘歷史悠久,最早的傘由魯班的妻子云氏發(fā)明。據(jù)傳,早在春秋末年,我國古代著名木工師傅魯班常在野外作業(yè),若遇下雨,常被淋濕。古籍上記載:“云氏劈竹為條,蒙以獸皮,收攏如棍,張開如蓋”,意思是說魯班妻子云氏想做一種能遮雨的東西,她就把竹子劈成細條,在細條上蒙上獸皮,樣子象“亭子”,收攏如棍,張開如蓋。實際上,這就是后來的傘。這個故事說明傘的祖師是魯班之妻云氏,也說明了我國傘的歷史距今已有好幾千年。 歷史發(fā)展 在公元前十一世紀時,就有了用帛制成的傘,但只有上等人才能用。顯示統(tǒng)治者威嚴的黃色”華蓋傘"據(jù)查證是戰(zhàn)國時秦穆公最先使用,一直延續(xù)到清代。 東漢蔡倫發(fā)明紙后,就出現(xiàn)了在紙面上涂熟桐油的油紙傘,但那時的傘主要是黃紙做成,這說明我國油紙傘的歷史距今2000年左右。 唐代,油紙傘廣泛在民間使用。這一時期,由于專門用于書畫宣紙的出現(xiàn),出現(xiàn)了專門用宣紙做傘面、書畫家在傘面寫字繪畫的的書畫油紙傘。也是這一時期,油紙傘傳播至日本、韓國、臺灣、南洋等地。 宋代廣泛使用“綠油傘”,顏色以綠色為主,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中,熱鬧的集市上人們用的就是這種“綠油傘”。 到了元代,由于棉布的發(fā)明,出現(xiàn)了棉布上油的油布傘,據(jù)說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回國時,帶去了中國的油布傘,歐洲人經過改進,進而發(fā)展成了現(xiàn)代意義的折疊傘。元代以后,油紙傘、油布傘一直是我國民間主要的雨具工具。 明清代時期,油紙傘在民間廣泛使用,同時這一時期的書畫家們也喜歡在傘上創(chuàng)作。2005年3月,在美國的一次拍賣會上,文征明創(chuàng)作的一把山水畫油紙傘拍到98萬美元的價格,可惜古代流傳至今的名家創(chuàng)作的油紙傘很少很少。 清代以后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油紙傘一直是民間主要的雨具工具。油紙傘除了是擋陽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傳統(tǒng)的嫁娶婚俗禮儀一項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國傳統(tǒng)婚禮上,新娘出嫁下轎時,喜娘會用紅色油紙傘遮著新娘以作避邪。中國油紙傘傳播到日本后,經過改進,發(fā)展成今天日本人依然使用的“和傘”,和傘與中國傳統(tǒng)油紙傘的最大區(qū)別是傘柄長,主要以紅、白、紫色為主,日本傳統(tǒng)婚禮上,新娘也會被紅色油紙傘遮著,老人喜好象征長壽的紫色傘,送葬時則要用白色傘。日本傳統(tǒng)舞蹈也會以油紙傘作道具,茶道表演時用的要用“番傘”。 上世紀七十年代,由于鋼架布傘的普及,油紙傘、油布傘的雨具功能被鋼架傘、折疊傘取代,油紙傘也逐漸退出了市場。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我國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和人們審美觀念的改變,作為懷舊文化代表的油紙傘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喜愛,其功能已不再是做雨具,主要是旅游紀念、禮品、裝飾、收藏等,為了與這一功能相適應,絲綢、仿絲綢做材料的工藝傘大量出現(xiàn)。 觸手生涼的斑竹傘骨,齊整繁復的穿線,雅致精巧的傘面圖案,撐傘走在雨里都能成為一種享受。而如今,傳統(tǒng)的油紙傘只能被當作工藝品和游客紀念品售賣了。 用傘習俗 家方言中,“油紙”與“有子”諧音,故客家女性婚嫁時,女方通常會以兩把紙傘為嫁妝,含“早生貴子”的意思;“傘”的正體字“傘”字里有五個人字,象征著多子多孫,傘面張開后形成圓形,為祝福新人生活美滿圓滿的意思。男子16歲成年禮時,父母會贈予一把油紙傘,希冀支撐門戶之意。 道教慶典中,也??吹綄⒂图垈阕鳛檎诒挝飺卧谏褶I上,是因為油紙傘有趨吉避穢的功效。 客家喪葬撿骨 由于大陸的客家人多居住于山區(qū),死者多葬于山上,客家人初次埋葬死者時不立墓碑也不起塋,而是在“二次拾骨葬”時(通常為三年、五年或更長時間之后),再舉行隆重的改葬儀式。決定改葬時,在遣屬選定改葬的墓地后,于農歷八月初一(或是大寒前后)請來安葬師傅,焚香祭奠之后掘墓開棺,并在油紙傘的遮蓋下?lián)焓斑z骨,再用山茶油將遺骨拭擦干凈。之后再將先人遺骨按“撿金”及“做地”等步驟重新隆重安葬。 瑤族訂婚信物 油紙傘在隆回小沙江一帶的瑤族中是一種訂婚的信物。如果男女雙方情投意合,男方家便按照傳統(tǒng)風俗請媒公去女方家提親。媒公第一次提親,不用準備禮物,主要是為征求女方父母同意。訂婚當日,男方的媒公要攜帶一把紅油紙傘去女方家,進屋時將傘放在堂屋神龕上,并由女方取下傘,若女方有意結親會將各色花布和以絲線所扎好的12個三角形的布球吊在紙傘的傘骨上并將傘收攏,傘的邊緣現(xiàn)出一寸多長的彩須。之后媒公再將系有彩須的油紙傘帶回男方家,以作為定情的信物,表示訂親成功。在路上媒公不可打開傘觀看,若之后男女雙方離婚,則男方需將彩色絲線布球退還女方。 傣族喪葬 聚居于云南的傣族用緬紙(傣語稱“嘎拉沙”)做油紙傘,所用的油是芝麻油,傣族人相信傘可以引領死者到天堂,因此是陪葬的必需品?,F(xiàn)時在勐遮鎮(zhèn)能購買到用緬紙制成的傘。 制作工藝 傳統(tǒng)的油紙傘的制作過程非常繁瑣,全部依賴手工完成。民間有諺語:工序七十二道半,搬進搬出不肖算。大致來講,分成如下幾步: 1.號竹:即選竹 對制作傘骨的竹子也有嚴格的要求。例如瀘州油紙傘,傘骨選用的是蜀南竹海等地海拔八百米以上的深山老楠竹,莖直節(jié)少,韌性大、彈力強,并經防霉、防蛀等工序處理。 2.做骨架:削傘骨,我們現(xiàn)今使用的鋼架傘傘骨架一般為6至8根,而傳統(tǒng)的油紙傘則達到24根以上。傘骨要進行水浸、日光晾曬等必要的技術處理,然后鉆孔、拼架、穿線、串聯(lián)傘柄傘頭制成骨架。 根數(shù)越多傘就越牢固,但是也相對重一些。這可以很好的抵御惡劣天氣下強風暴雨對傘的破壞,隨之而來的,傘的重量也成為了傳統(tǒng)紙傘面臨淘汰的原因之一。 3.上傘面:把裁好的紙粘上骨架,修邊、定型,曝曬;油紙傘的傘面有油紙和綢面兩種。 綢傘遮陽,油紙傘擋雨。 4.繪花:于傘面繪上圖案 ,曬干 油紙傘傘面的圖案一般都是由手工藝人親手繪制,有的甚至會請書畫名家來繪制。傘面的設計,布局,再到繪制,又是一項大工程。結合中國傳統(tǒng)書畫形式,水墨上傘,一開一合便是一幅畫。 5.上油:最后在傘面刷上熟桐油,待完全干后就可以使用了 能讓竹制傘抵抗風雨,甚至于可以保存數(shù)十年乃至百年,另一個秘密就是傘面上的桐油。 桐油是一種天然環(huán)保的植物油,有極強的防水性,耐高溫,耐腐蝕,耐老化。桐油經過獨特的工藝熬制后,還需要手工均勻涂抹在傘紙上,達到防水,光亮,平整的目的。桐油會極大程度的提高傘的韌性,這樣的傘經雨水淋過之后會有“包漿”,使得傘面透亮,色澤純正,有極強的欣賞價值。 傘的文化 在我國等級制度嚴明的封建社會,傘不僅是遮陽避雨的工具,還是權勢的象征物。傘的用料、色彩、尺寸就象頭上的烏紗和身上的朝服一樣,是區(qū)分官職大小、身份尊卑的一種標志,不同官員使用的傘也是不同的。如漢代三公用黑傘,三品以上的官員用青傘;宋代天子用紅黃二色傘,庶僚一律用青色傘等。這是傘在社會學上的衍生意義,是中國特定時期文化的載體。 中國油紙傘文化主要表現(xiàn)在: 傘的外形,頂天立地,象征天人合一的文化概念。傘骨同聚一軸,象征團結和力量。 竹制傘骨,寓意節(jié)節(jié)高升。圓形傘面,寓意平安圓滿。 代表多子、多福 油紙與“有子”音近;傘架為“人”字形(由幾十個人字形狀組成);傘字繁體是“傘”,從繁體字角度看,是人字頭下面四個“人”字,自古寓意為五子登科。 寓意節(jié)節(jié)高升 傘骨為竹,竹報平安,寓意節(jié)節(jié)高升。 寓意美滿、團圓、平安 傘形為圓,寓意美滿、團圓、平安。 消災辟邪、平安吉祥 在中國民間,傳說桐油可以消災、辟邪、驅鬼,有桐油紙傘放在家中,當然可以平安吉祥了。 祭祀祖輩先靈 在很多地方,有用油紙傘祭祀祖輩先靈的習俗。習俗來源于中國古代皇帝打著黃蓋傘,表示至尊無上。用油紙傘祭祀祖輩或亡靈,顯示其在是陰間地位顯赫,不受苦受難,可早日投胎轉世。 預祝金榜題名 在中國古代,有一個習俗,就是赴京趕考或做官上任,背上包袱里除書本外,一定會帶一把紅油紙傘,即“包袱傘”,又稱“保福傘”,預祝路途平安、高中狀元。很多地方,親朋、家長、同學買一把油紙傘,預祝高考成功。 喜慶 紅色油紙傘代表著喜慶,我國家很多地方,做壽、結婚、生子、喬遷、高升等依然保持送紅色油紙傘的習俗。 各地的油紙傘 ★三河古鎮(zhèn)油紙傘 三河古鎮(zhèn)油紙傘具有 400多年的生產歷史,傘面采用三河古鎮(zhèn)風景,故名三河古鎮(zhèn)傘。一把傘反復撐收千與次不損壞,清水浸泡24小時不脫骨,傘頂五級風中行走不變形,任憑烈日曝曬亦不彎曲變形。 ★浙江余杭油紙傘 ★四川瀘州油紙傘 現(xiàn)時瀘州當?shù)厝匀灰詡鹘y(tǒng)古法制造油紙傘,70多道工序全手工操作,從削竹到描繪圖案都是全手工,沒有使用機器。材質也固守傳統(tǒng),比如傘托,必須是從大山里砍伐下來的通木。制作工具也歷史悠久,質量控制嚴格,要求“四溝”平整不露接頭、“牙子”不露口,“胚子”、“托子”不露“豬鼻孔”,涂桐油也要求均勻。 ★江西甲路油紙傘 江西婺源甲路村生產的油紙傘技藝古樸、造型美觀大方,堅固又輕巧,所謂“金溪斗笠甲路傘”。相傳宋朝時當?shù)厝笋R庭嵐被封為丞相,從京城帶了一把油紙傘回鄉(xiāng),甲路人便不斷改進工藝,世代相傳制傘。傳說清朝康熙年間,婺源當時屬安徽,康熙帝微服到了當?shù)兀椿談r忽然下雨,前排觀眾撐傘擋住后面觀眾的視線,有頑童就向前掉觀眾擲石,石子擊中其中一把傘卻反彈??滴醯劬团扇四前褌惝a自何處,正是產自甲路,自以有了“甲路傘,甲天下”的說法,并收入《婺源縣志·貨屬篇》。江南地區(qū)有一首民謠:“景德鎮(zhèn)的瓷器、甲路的傘、揚州的女子不用揀。”贊賞甲路傘,又有“甲路紙傘甲天下”的美譽。 ★湖南長沙油紙傘 ★湖北漢口油紙傘 ★福建福州油紙傘 ★云南滎陽油紙傘 油紙傘的魅力,一來在于它的寓意,從選材到制作,從劈竹骨到刷桐油,每一個步驟都是手工完成,寄予了傳統(tǒng)手工藝人的堅持和心意。二來,傘架布局嚴謹周密,穿線繁復交錯,傘面圓潤飽滿,油紙平整細膩,每一個細節(jié)的完美使得一把傘成為一件藝術品。 截止目前,全國各地區(qū)已公布傳統(tǒng)制傘技藝省級以上非遺項目數(shù)量為16項,其中包括國家級2項。 油紙傘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展現(xiàn)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雅與嫵媚,表達了文人墨客的情懷。它集古樸懷舊、精致唯美于一身,有著濃郁的文化氣息,蘊含著豐富的吉祥寓意,在傳情達意間展現(xiàn)其魅力,是人們愛不忍釋的心儀之物,是世代傳承的民藝精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