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發(fā)現(xiàn)哲理的悟性很強,揭示哲理的藝術性很高。或以日常小景(描繪山水)隱喻生活哲理,給人以領略不盡的啟示;或從切身體驗出發(fā),引發(fā)人生感悟;或詠懷史事,以闡明哲理。 1.“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哲理:清澈的池水像明鏡一樣映照出天空漂浮的白云,使人心曠神怡:池水為什么會如此清澈?原來源頭有潺潺的活水。寫的是眼前的景物,講的卻是學習的道理。要使知識不陳舊、思想不僵化,就必須勤奮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由塘而水,見水覺清,由清思源,自然天成,充滿了哲理。 2.“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陸游《游山西村》) 哲理:從全詩來說,這是一首游記般的描寫農(nóng)村風光的詩歌,而其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兩句,既是實景描繪,又包含著深刻的道理。詩人在樹木蓊郁的山巒間漫步,清澈的流泉在山林間曲折穿行。草木愈見茂密,崎嶇的山徑也愈益難辨。正在茫然之際,忽然眼前一亮,花明柳暗,農(nóng)家村舍掩映于花草樹木之間,詩人頓覺豁然開朗。這種情景在我們?nèi)松牡缆飞弦膊簧僖姡好媲暗睦щy,撲朔迷離,于是頓生迷惘之惑,但只要不退縮,不畏懼,勇于開拓,發(fā)奮前進,就一定能取得成功;遇到困難,前途渺茫時,不喪氣,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會生出許多希望。 3.“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哲理:從描寫春景來說,此詩也沒有什么特別之處,然而“春江水暖鴨先知”一句,則生動地寫出了一個很普通的客觀真理:由于鴨子喜歡游水覓食,故而能最先體會到春天的來臨、水溫的上升。它告訴我們:只有經(jīng)常和某種事物相接觸并熟悉它的人,才能最敏銳地發(fā)現(xiàn)其中任何細微的變化。 4.“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邪溪》) 哲理:體現(xiàn)了動與靜是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關系,動可以有效地襯靜。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哲理: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殺不了。 6.“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劉禹錫《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哲理:陳葉、前波都是舊事物,芳林新葉、后波都是新事物,新事物必然代替舊事物,發(fā)展是必然的。 7.“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咸陽城西樓晚眺》) 哲理:古人運用云、日、風的因,預知雨來臨的果,烏云來了,太陽下山了,風吹得厲害,說明雨要來了。無論何種物質、事物,都不是絕對獨立存在的,它的存在必定與其他事物存在相關聯(lián)。 8.“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王安石《孤桐》) 哲理:閱歷經(jīng)歷越深,經(jīng)受考驗越多,就越堅強。 9.“法不孤生自古同,癡人乃欲鏤虛空。君詩妙處吾能識,正在山程水釋中。”(陸游《題廬陵蕭彥毓秀才詩卷后》) “山惡江情不負伊,雨姿晴態(tài)總成奇。閉門覓句非詩法,只是征行自有詩。”(楊萬里《下橫山灘頭望金華山》) 哲理:兩詩取材寫法不同,卻說明同一道理: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唯一源泉。 10.“起向高樓撞曉鐘,尚多昏睡正懵懵??v令日暮醒猶得,不信人間耳盡聾。”(明王守仁《睡起偶成》) 哲理:世上很多人思想渾渾噩噩,必須大聲疾呼促其覺悟。人的覺悟有快有慢,即使晚一點被喚醒,也是撞鐘的收獲。 11.“終日堂前學畫眉,幾人曾道勝花枝。試看三月殘春后,門外清陰是阿誰?”(李山甫《柳》)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更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鞏《柳》) 哲理:前詩之柳喻指平日默默無聞卻作出貢獻的人們,后詩之柳喻指忘乎所以為所欲為的仗勢小人。兩詩取材寫法相類,所說之理卻完全不同。 12.“涇溪石險人競懼,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羅隱《涇溪》) 哲理:行舟的安危,與水路、水情的好壞固然有關,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駕舟人的思想重視程度。該詩涉及安與危、難與易在一定條件下會互相轉化的哲理。理寓趣中,理與趣兼,有著動人的藝術魅力。 13.“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蘇軾《蝶戀花》下闋) 哲理:院墻之內(nèi),佳人高蕩秋千,笑聲飛揚,“墻外行人”心蕩神往,駐足留連。但一墻相隔,難通情愫。“墻里佳人”蕩罷秋千,笑聲漸失,墻外“行人”以為“佳人”無情,頓生無限煩惱。這一“奇情四溢”的場景極富理趣:人與人之間,貴在理解溝通,倘若一廂情愿自作多情,必然自討沒趣、自尋煩惱。 14.“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的《題西林壁》) 哲理:從詩面看,作者寫的卻是他暢游廬山的觀感。讀這首詩,我們似乎也隨著詩人的游蹤,從不同角度看到廬山所呈現(xiàn)的千姿百態(tài),或高峻,或舒緩,或秀麗,或雄渾。每一個姿態(tài)都是真實的,但對整體廬山來說又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說是不真實的。為什么身在廬山,卻看不到廬山的真面目呢?原因恰恰就是“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以身處廬山為喻,說明了一個人如果陷在某個具體的環(huán)境或事件之中,不能擺脫出來,那就無法全面、客觀地去認識這個環(huán)境和事件的真相,往往容易產(chǎn)生片面性和主觀性。 15.“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的《登飛來峰》) 哲理:這首詩作者借登塔的感受,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的哲理性認識:只有立足高遠,才能夠排除種種迷霧,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這個觀點至今仍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fā):無論生活或學習,都要有一個較高的立足點和較為長遠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避開種種假象的迷惑,排除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向理想之境邁進。 16.“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蘇軾《題沈君琴》) 哲理:一支美妙的樂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而整體都是由若干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部分和要素構成的。在琴聲中,琴、手指、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存在著緊密的聯(lián)系。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巧與琴、手指之間的關系,又可以看作事物的內(nèi)部矛盾(內(nèi)因)和外部矛盾(外因)之間的關系。前者是音樂產(chǎn)生的根據(jù),后者則是音樂產(chǎn)生的條件,想奏出優(yōu)美音樂,只有相互協(xié)調配合。 1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哲理:站得高,目光遠大,視野開闊,才能飽覽千里風光;奮發(fā)向上,勵精圖治,才能不斷發(fā)現(xiàn)新境界。 18.“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 哲理:對人、對事要想得到全面的認識,把握正確的方向,都要經(jīng)過時間的考驗,經(jīng)過細心辨認,從整體去衡量、去判斷。而不能只根據(jù)一時一事的現(xiàn)象下結論,更不能通過一時熱情和興趣去判斷人和事。否則就容易判斷失誤,而造成整個事情的失敗。 19.“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稹《離思》) 哲理:多喻指對愛情的忠誠,說明非伊莫屬、愛不另與。“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可以簡縮為成語“曾經(jīng)滄海”,比喻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很大的場面,眼界開闊,見多識廣,比較平常的事物就不放在眼里了。 20.“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得金。”(劉禹錫《浪淘沙九首》) 哲理:淘金要千遍萬遍地過濾,雖然辛苦,但只有淘盡了泥沙,才會露出閃亮的黃金。詩人屢遭貶謫,坎坷備歷,但斗志不衰,精神樂觀,胸懷曠達,氣概豪邁,在邊遠的貶所雖然經(jīng)了千辛萬苦,但最終能顯示出自己不是無用的廢沙,而是光亮的黃金。詩句通過具體的形象,通過自我經(jīng)歷獲得的深刻感受說明,發(fā)展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要堅守,辛勞之后必有所獲;也用來說明,明辨是非是一個十分艱苦的歷程,日久真相自然明。 2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哲理: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最終要想認識事物或事理的本質,還必須依靠親身的實踐。要通過社會實踐去檢驗已學的知識,要通過社會實踐把書本知識化為己有,為己所用,還要通過社會實踐去鞏固、深化已學的知識。 2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哲理: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它并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也就是說,花兒開過了,并不是無情地離開了,而是落到地下變成肥料來支持以后的花開得更鮮艷!落花并沒有忘記樹根的哺育,帶著無限的眷戀深情地告別樹根,寧化作春泥而護樹根,以回報樹的養(yǎng)育之恩。 23.“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哲理:在蘇軾看來,生行無定蹤,就像鴻雁在飛行過程中,偶一駐足雪地,留下印跡,而鴻飛雪化,一切又都不復存在??梢娙松兄豢芍裕既涣粝潞圹E,隨時變滅,沒有必要過分懷念。 24.“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羅隱《西施》) 哲理:國家的興盛衰亡取決于時勢,顛覆國家的罪責在帝王自身。詩作批判了“紅顏禍水”論,極富理性色彩。 25.“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哲理:腐朽沒落的舊事物、舊制度終究阻擋不住歷史前進的潮流,新生事物代表了社會前進的方向,充滿生機和活力;它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guī)律,贊美新生事物強大的生命力:歷史潮流不可阻擋,新生事物不可戰(zhàn)勝。 26.“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哲理:一個人在事業(yè)上只有不斷攀登高峰,才能取得不平凡的業(yè)績。 27.“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 哲理:人和事物一樣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因此,要虛心學習,取長補短。 28.“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淵明《飲酒》) 哲理:保持寧靜高遠的心境,即便身處鬧市,也能自得其靜。靜在心,不在境。 29.“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哲理:充滿自信,不斷追求,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30.“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蘇軾《浣溪沙》) 哲理:要振作精神,樂觀向上,不要因為年老而消極悲觀。 31.“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哲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縮短距離。 32.“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 哲理:自古及今,人間天上都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人生中有無法克服的遺憾,希望各自珍重。 3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哲理: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彼此的心靈和精神也是相通的。 34.“云霞,我愛山無價;行踏,云山也愛咱。”(張養(yǎng)浩《雁兒落兼得勝令》) 哲理:愛自然的人也會被自然喜愛;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必須和諧共處。 3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趙翼《論詩》) 哲理:天地間人才輩出,不要拘泥于古人,后人定能超出前人。 36.“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清代阮元《吳興雜詩》) 哲理是:人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不能形而上學地搞“一刀切”和絕對化。 37.“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劉禹錫《竹枝詞》) 哲理: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必須從實際出發(fā),按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38.“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哲理:世間萬事萬物都處于運動變化之中,運動是絕對的,靜止僅僅是相對的。揭示物是人非,事物總是不斷發(fā)展的道理。 39.“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哲理:勸勉人們努力珍惜青春年華,世間沒有后悔藥。一旦認識到“失去才知可貴”那時就晚了。 4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哲理:蘊含新事物孕育于舊事物解體之時的哲理。 41.“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王安石《題張司業(yè)詩》) 哲理:“成功好似”容易,其實(成功的道路)卻很艱辛。 42.“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鄭板橋的《題畫竹》) 哲理:體現(xiàn)了事物發(fā)展以及量變到質變的道理。(生疏積累到一定程度,發(fā)展到熟練的感覺,熟時經(jīng)過積累,發(fā)展到生疏的感覺) 43.“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楊萬里《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哲理: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qū)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44.“過了沙頭漸有村,地平江闊氣清溫。暗潮已到無人會,只有篙師識水痕。”(楊萬里《過沙頭》) 哲理:這首詩明白曉暢而富有深意。暗潮已然來到,而常人卻不知道,因為他們沒有水上的生活經(jīng)驗,對潮水漲落的規(guī)律不知曉;而篙師長年累月在江上撐船,水的深淺,流速的快慢等,都一清二楚,些微變化他們都能察覺。這就揭示了一個深刻而具有普遍意義的哲理:實踐出真知。 45.“眼處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總非真。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哲理:這首詩前兩句很容易明白:眼見的真實情景激發(fā)心頭的真切感情,就能寫出意境神妙的詩句;閉門造車,就像黑暗中摸索制作出的東西,總要失真。后兩句則說:靠臨摹前人作品,畫出秦川景色的畫家,親自去長安的能有幾人?詩人省略了一句話,即難怪那些人畫不好。本詩告訴我們:沒有現(xiàn)實生活的感受,沒有親身體驗,是不可能在事業(yè)上取得成功的。 46.“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云。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唐無盡藏比丘尼) 哲理:美好的事物就在身邊;若沒有追尋的過程,永遠不會珍惜;任何一種成功都并非偶然,除了努力還需要時間的積累。 47.“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蟬》) 哲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正像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說的那樣,“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這里所突出強調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