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大腸息肉”的方,7味藥,成本只有3塊,便宜好用,可偏偏沒有一個患者知道,何其悲哀! 這張方子啊,可不是我發(fā)明的,而是我以前跟一個中醫(yī)前輩學習的。 那個時候,我才剛到醫(yī)院,還是一個毛頭小子,沒多久,我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 凡是有大腸息肉的患者,都不會去手術,都是找這個中醫(yī)前輩,但是,這個前輩從不給人開方,而是自己到藥房,親自給配藥,然后熬煮,把湯藥給患者。 為此,我還背地里罵過他,“中醫(yī)就是毀在你們這幫心存門戶之見的人手里”。 所以,我就想,一定要把這個方子,搞到手,幫助更多的人,而不是讓他帶到棺材板里去。 然后,我就整天圍著這個前輩屁股后面轉(zhuǎn),有啥臟活累活,我就第一個沖上去,可是前輩就像看不見一樣,從來也不跟我說話。 就這樣過了3年,前輩退休的那一天,他把我叫過去,說,“孩子,我知道你心里惦記我那張方子,我之所以那么保密,是怕所托非人,反而害了中醫(yī),坑了患者,畢竟如今的社會,見錢眼開的人太多了,這3年,你做的我都看在眼里,方子給你,你好好善待它”。 曾有一個大腸息肉的患者,電子結(jié)腸鏡示多發(fā)性結(jié)腸息肉100多個,直徑約5~10mm,便稀夾有黏液,每日3~4次,晨起即瀉,伴有腹痛,小便頻數(shù);四肢不溫,全身怕冷、倦怠乏力,納差消瘦,睡眠一般。舌質(zhì)淡,舌苔薄白,脈沉弱。 我就給開了這個方子,結(jié)果,前后就3個禮拜,患者飲食二便正常,怕冷乏力時有時無,體質(zhì)量增加5kg,其它的癥狀也沒有了,復查腸鏡,鉗除4個直徑為3~5mm的直腸息肉。 電話隨訪至今,未再出現(xiàn)腸息肉。 這個方子是啥?里面的奧秘是啥? 方子是:黃芪、炒白術、破故紙、鳳尾草、藤梨根、肉桂、炮姜。 1、 鳳尾草、藤梨根 瘀血、痰濁積久化生郁熱,變生濁毒,蘊而入血,積于大腸,由無形濁毒積漸而成有形濁毒,最終導致大腸息肉形成。 所以,需要采用了它倆,化痰祛瘀、清熱解毒,而且活血不留瘀,化瘀不傷正。 《金匱要略心典》提出:“痞堅之處,必有伏陽”,藤梨根、鳳尾草能清除積塊中的郁熱,兼有散結(jié)功效,且入大腸經(jīng),能引藥直達病所。 《現(xiàn)代中藥學辭典》記載鳳尾草的性味功效為:“味淡、微苦,性寒。歸大腸、胃、肝、腎經(jīng)。功能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消腫解毒?!?br> 2、 黃芪、炒白術 脾胃虛弱,升降失常,津液不能輸布、運化,聚而成濕,濕屬陰邪,其性趨下,大腸處于下焦,故濕邪更易侵犯大腸,漸而成有形濁毒,最終導致大腸息肉形成。 所以,用黃芪、炒白術健脾益氣,使脾升胃降,氣、血、津、精、液輸布正常,以達“養(yǎng)正積自消”之目的。 3、 破故紙、肉桂、炮姜 欲補太陰脾土,先補腎中少陰相火,溫腎即是溫脾。 《金匱要略》提出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一則飲為陰邪,得陽則易化;二則痰飲與水濕同類,其性屬陰,飲成之后,更傷人陽氣。 所以,用到了它們3個。 破故紙辛苦大溫,能補相火,以通君火,火旺乃能生土。 肉桂補命門不足,益火消陰,其擅補命門之火,以助陽消陰,且作用溫和持久。 炮姜守而不走,燥脾胃之寒濕,除臍腹之寒痞,暖心氣,溫肝經(jīng),能去惡生新,使陽生陰長……有陰無陽者宜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