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排泄代謝產物,調節(jié)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分泌多種活性物質,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穩(wěn)定,保證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腎炎是由免疫介導的、炎癥介質(如補體、細胞因子、活性氧等)參與,導致腎固有組織發(fā)生炎性改變,引起不同程度腎功能減退的一組腎臟疾病,有別于普通的病菌性炎癥。 腎炎可分為急性腎炎、慢性腎炎、隱匿性腎炎這幾種類型。慢性腎小球腎炎簡稱為慢性腎炎,是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為基本臨床表現,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遷延,病變緩慢進展,可以出現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減退,最終發(fā)展為慢性腎衰竭的一組腎小球病。 慢性腎炎多數患者病因不明,與鏈球菌感染并無明確關系,據統(tǒng)計僅15%~20%從急性腎小球腎炎轉變而至。大部分慢性腎炎患者無急性腎炎病史,多數學者認為慢性腎小球腎炎與急性腎炎之間無肯定的關聯,它可能是由于各種細菌、病毒或原蟲等感染通過免疫機制、炎癥介質因子及非免疫機制等引起本病。 根據臨床表現分為五個亞型:其中普通型較為常見。病程遷延,病情相對穩(wěn)定,多表現為輕度至中度的水腫、高血壓和腎功能損害。尿蛋白陽性、鏡下血尿和管型尿等。病理改變以IgA腎病、非IgA系膜增生性腎炎、局灶系膜增生性腎炎較常見,也可見于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早期)膜增生性腎炎等。 臨床治療原則包括去除誘因、一般治療、針對病因和發(fā)病機制的治療、合并癥及并發(fā)癥的治療、腎臟替代治療。北京聯科中醫(yī)腎病醫(yī)院中醫(yī)專家張振忠表示,由于腎炎的病理類型不同,臨床用藥及治療效果有差異。但是,只要能早期發(fā)現并積極治療,多數患者對藥物敏感,治療效果較好,有些甚至可以達到臨床治愈。也有部分患者對激素類西藥不敏感,或出現不良反應,藥效較差,可以輔助使用中藥治療,提高免疫力,緩解癥狀,增強藥效。也可以使用純中藥治療,治療效果同樣良好。如果腎炎遷延,出現腎功能損傷,通常需要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聯合用藥控制病情。 女子慢性腎小球腎炎,用中藥清熱除濕康復 病案:患者xxx,女,38歲。因感冒后出現泡沫尿,到某醫(yī)院就醫(yī)。檢查發(fā)現,尿潛血(++),尿蛋白(++),被診斷為“慢性腎小球腎炎”,開始服用西藥治療,癥狀緩解后,患者認為病好了,自行停藥。后來因勞累后出現腰痛,以為勞累引起腎虛,自己購買服六味地黃丸服用后腰痛加劇。 1993年6月7日來到某醫(yī)院就醫(yī),初診自述,腰痛半年余,不能自支,伴夜寐多夢,一身疲乏。中醫(yī)看舌苔,舌紅苔白而潤,診脈脈滑濡且數。復查尿蛋白(++),尿潛血(++)。中醫(yī)辨證為濕邪阻滯、熱郁于內。中醫(yī)治療應健脾補腎,驅邪祛濕、清熱降濁。選用中藥經方作為基礎方加減,組方藥:荊芥炭、防風、白芷、獨活,生地榆、炒槐花、丹參、茜草、茅根、蘆根、絲瓜絡、桑枝等,開7劑。水煎服,每日1劑。 服藥后二診,患者腰痛減輕,氣力增加,精神好轉。舌紅苔白脈濡滑,尿蛋白(+)、WBC1-2/高倍視野。效不更方,仍以腎炎上方加減,組方藥:荊芥炭、防風、白芷、獨活,生地榆、炒槐花、丹參、茜草、茅根、蘆根、絲瓜絡、桑枝、焦三仙、水紅花子等。開14劑。服藥后三診,因飲食不慎(食牛肉一塊)病情加重,腰痛復發(fā),夜寐多夢,舌紅苔白根厚,脈滑數,尿蛋白(++),顆粒管型0-2。繼續(xù)用上加減,組方藥:荊芥炭、防風、獨活、蘇葉,生地榆、炒槐花、丹參、茜草、焦三仙、水紅花子、大腹皮、檳榔,大黃1克,白芷、茅根、蘆根、絲瓜絡、桑枝得等。開14劑。服藥后大便暢行,舌苔漸化,脈象濡軟,腰痛愈,夜寐安,蛋白轉陰,原藥方加減服藥治療半年,末再反復。 醫(yī)生表示:“腰為腎之府”,腰痛為慢性腎病的常見癥狀。過去常把長期慢性腰痛或腰酸看作是腎虛的特征,用補腎的方法治療,如六味丸、八味丸之類。但是,慢性腎病的腰痛卻不是腎虛,而是濕熱阻滯經絡,致絡脈不通所致。如果用補法,必致病情加重?;颊叱跗谥委熅桶涯I炎誤當成腎虛,用六味地黃丸治療3個月導致病情加重。 而中醫(yī)根據患者脈象濡滑而數,舌紅苔白而潤,夜寐夢多等征象,辨為濕阻熱郁,用疏風化濕、涼血化瘀通絡的中藥方,服藥后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在此后的治療過程中,始終以此法加減,終于獲得痊愈。 中醫(yī)治療慢性腎病有經驗方 據中醫(yī)專家張振忠介紹,中醫(yī)學認為,慢性腎病多為邪實阻滯、氣血失運所致,治療應當以涼血化瘀為基本治則,佐以疏風勝濕、疏調三焦。在長期臨床治療中,總結出經驗方,在經驗方的基礎上隨證加減,獲預期效果。 慢性腎病的基本病機為熱郁血分,絡脈淤阻。雖然從癥狀上看,慢性腎病患者確會有一些虛弱證候,如貧血貌、神疲乏力、四肢倦怠、腰膝酸軟等。但虛弱證候并不等于疾病本質屬虛。具體辨證有四方面:1,從病史看,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腎衰竭等多由急性轉化而來,又常因感冒、感染而反復發(fā)作或加重,其為邪實致病。腎炎患者常見的腰酸腰痛往往不是腎虛,而是濕熱阻滯了經絡,尤其是腎經,多為瘀阻產生的疼痛,實證多,虛證少。2,從癥狀看,多伴有煩躁、多夢、便干尿赤、皮膚瘙癢等熱象。若非嚴重貧血,還可見舌紅苔厚,是熱郁血分之象。3,從脈象看,或濡滑,或弦細而數,且重按有力;若病至尿毒癥期,其脈弦滑有力,愈按愈甚,這也是實證的表現,說明病邪潛藏很深。應該用溫病的理論來清透濕熱、涼血通絡治療。 腎炎經驗方:荊芥、防風、生地榆、赤芍、丹參、茅根、蘆根、焦三仙、水紅花子、大黃等。主治慢性腎炎尿蛋白持續(xù)陽性,舌紅苔膩根厚,脈濡滑數者。 專家表示,治療腎病,首先是祛濕,采用的是祛風祛濕的方法,用防風、荊芥、白芷、獨活、藿香、佩蘭等藥,防風和荊芥必用,而且荊芥往往用炭,其他藥根據病情選用。用藥量小,一般6克就夠了,多了就是助熱了。其次是要涼血,中醫(yī)往往用炒槐花、生地榆、蘆根、白茅根、小薊等,這是溫病中經常用的藥物,用量也不大,一般6-10克。氣虛不運者加黃芪補氣助運,但須分清層次,先清后補,先小補,再大補。腎陽不足、寒凝水滯者,用三淡湯(淡附片、淡吳萸、淡干姜)加味。 慢性腎炎是濕熱留滯腎經,需要祛濕清熱涼血才能解決問題。然后是活血,此時經絡阻滯,需要通開,需要化去瘀血?,F代醫(yī)學在做病理分析的時候,也是發(fā)現腎小球局部的瘀血情況嚴重,中西醫(yī)得到同樣結論。使用藥物丹參、茜草等藥,用量6-10克。對于腎病患者的腰酸腰痛,堅決不要補腎,用桑枝和絲瓜絡通經絡,效果非常好,可以立竿見影。 需要強調的是,病人的脾胃最是關鍵,不能因為治病傷了脾胃,在方子里面加入了焦三仙,時時顧護脾胃,保留正氣。這張方子看似十分的簡單,但是力道很大,效果也很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