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有云:
衢地合交,絕地無留
圍地則謀,死地則戰(zhàn)
地形對戰(zhàn)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兵家必爭之地
今天地理君和各位一起看看
兵家必爭的到底是什么
雁門關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 2021年12期
攝影 / 楊東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自古兵家必爭之地,或是歷史名城,或是天然險阻,又或是交通樞紐。一朝的命運走向,有時就取決于能否守住這些重要的關口。
伊洛河流域地形及古都遺存分布示意圖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20年11期
管子曾說:“凡立國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廣川之上。伊洛河,這條雙子河擁抱著中原腹地,它哺育了華夏文明的嬰孩時期,被譽為東方的“兩河流域”。在考古界有“五都薈洛”之說。上圖展示了已被發(fā)現(xiàn)的二里頭、偃師商城、東周王城、漢魏洛陽故城、隋唐洛陽城遺址。制圖 / 陳云
洛陽,歷史上為十三朝古都。位于今天河南省西部的的伊洛盆地,這一地區(qū)自夏商周三代以來,就被視為“天下之中”。“中”字的起源地就在今天的河南。從古老河南的區(qū)域名稱——中岳、中師、中州、中原——到中國人行為準則遵循中庸之道,建筑規(guī)制沿用中軸之法,無處不透露著“中”的哲學。
洛陽、鄭州、開封,像是中原大地上的三連星,其輻射區(qū)域占據(jù)了隋唐大運河的腹心之地,托起了中原王朝的不世夢華。正因為它是這樣這樣一座皇城,又是各個地理單元過渡地帶的交通樞紐,每當中國北方東西分裂,就會成為反復爭奪的焦點。
江蘇徐州的漢高祖劉邦塑像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07年02期
徐州在古代叫彭城,是劉邦的少弟楚王劉交的封地,他的后代在江南最為顯赫,南方劉姓都自稱出身“彭城世家”,宋以后,徐州成為天下劉姓統(tǒng)一的郡望和發(fā)源地。攝影 / 鄢光哲
徐州得名于徐國。離劉邦的老家沛縣往南不遠。徐州古稱彭城,周圍廣布山川,在西漢初期經(jīng)濟發(fā)達,也是秦末農(nóng)民起義的風暴中心,當時楚懷王就以此為都。霸王項羽也曾建都彭城,可見其戰(zhàn)略地位之重要。徐州在九州中所處的位置被稱為“北國鎖鑰、南國門戶”,位于南北之間的區(qū)位讓它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
徐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原因也在于它是南京的北大門。在歷代戰(zhàn)爭中,都有“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徐”之說,意思是要想守住長江中下游的廣大地區(qū),就必須要守住淮河流域,而守住淮河流域的核心便是守住徐州,一旦徐州失守,北方大軍就會長驅(qū)直入逼近長江中下游。
三峽大壩蓄水后,白帝城就成了一座四面環(huán)水的孤島。它位于重慶奉節(jié)縣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為東漢割據(jù)蜀地的公孫述所建。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曾登臨過白帝城,留下大量詩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詩城”的美譽。攝影 / 王正坤
自古以來,三峽地區(qū)就分布有密集的險關、要塞。白帝城一直被視為東控荊楚、西扼巴蜀的兵家必爭之地,這里先后建立過捍關、江關、瞿塘關等軍事關隘寨堡。其中寨堡作為一種軍事聚落,與城鎮(zhèn)、關隘等共同組成了三峽地區(qū)的空間防御體系。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三峽地區(qū)戰(zhàn)亂頻仍,借險置塞成為普遍現(xiàn)象。宋代時三峽地區(qū)第一次大規(guī)模修筑寨堡的時期,主要是為了控遏西南進犯。到了清代,為對付白蓮教,朝廷再次大規(guī)模在三峽地區(qū)修筑寨堡。
歷史上的白帝城,是一處占地面積近2平方公里、規(guī)模宏大的山城防御體系??脊殴ぷ髡咧辽侔l(fā)掘了3座不同時期的軍城遺址,出土了鐵雷、鐵箭鏃、鐵矛、鐵鐓、銅弩機、礌石、火藥等大量文物,顯示這座以詩聞名的古城,在軍事上的地位絕不亞于文化。
《張議潮統(tǒng)軍出行圖》
圖自《博物》2021年12期
涼州大戰(zhàn)后,為慶祝勝利,歸義軍修建了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并于主室南壁繪制了著名的《張議潮統(tǒng)軍出行圖》。
涼州是今甘肅省武威市的古稱,“天下要沖,國家藩衛(wèi)”,兩漢時期的涼州,不但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隔絕羌胡”的戰(zhàn)略要地,不僅經(jīng)營西域的橋頭堡壘,守護長安的天然屏障,又是經(jīng)濟發(fā)達的富庶之地、中西交流的重要驛站,而且還是精兵猛將的培育基地。
河西地區(qū)原本就雜居著諸多民族,被吐蕃占據(jù)六十多年,中原文明在這里的影響力減弱,十年隔絕之后,大唐對河西已然陌生。東漢末年,涼州西羌反叛,朝廷征伐失利,司徒崔烈認為應該放棄涼州。議郎傅燮厲聲反駁道:“涼州天下要沖,國家藩衛(wèi)”,經(jīng)過激烈辯駁最終,朝廷認同了傅燮的見解,決定繼續(xù)守衛(wèi)涼州。涼州大戰(zhàn)后,歸義軍將吐蕃勢力徹底驅(qū)逐出河西走廊,收復了淪陷百年的河西故地。
宋元襄陽之戰(zhàn)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02期
南宋時期,南襄盆地的大部分地區(qū)被金國占領,襄陽成了南宋抗擊金國、蒙元的前線。宋元襄陽之戰(zhàn),可以說是歷史上發(fā)生在南襄盆地的最為蕩氣回腸的一場戰(zhàn)役,是蒙元帝國消滅南宋的一次重要戰(zhàn)役,也是宋元王朝更迭的關鍵一戰(zhàn)。繪圖 / 于嘉成
南襄盆地,是溝通南、北方的一條捷徑。襄陽和河南南陽分居盆地的一南一北,是盆地中兩座大城市。歷史上的多次戰(zhàn)爭證明,北方勢力進入南襄盆地,要想南下,就必須經(jīng)過襄陽這個咽喉之地,繞不開。一旦突破襄陽防線,整個長江防線基本就崩潰了。沿長江溯流而上,還可以扼守荊州、宜昌等長江要塞,掐住四川東出的大門。可見,襄陽的得失直接關系到江南、四川盆地的安危。
戰(zhàn)國時期,秦、楚爭奪的焦點就是襄陽,秦國大將白起水淹襄陽,讓楚國喪失了爭霸資格;西魏攻南梁、蒙元滅南宋,都是以襄陽為突破點;南宋岳飛也以襄陽為基地,收復了許昌和洛陽。在金庸的小說《神雕俠侶》中,郭靖、黃蓉與南宋軍民死守襄陽,最后以身殉國,讀來令人蕩氣回腸。
雁門十八隘,紫塞壁立墻如崖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3年11期
18座隘口連成了340里長的邊墻,北望大同盆地,南扼忻定盆地?!把汩T十八隘”所在的山區(qū)富含赭石、長石和黏土,遇水之后呈紫紅色,所以雁門關號稱“紫塞”。李白詩“紫塞嚴霜如劍戟,蒼梧欲巢難背違”以浪漫筆法對這一帶地形進行了描述。繪圖 / 劉震宇
眾多中國名關中,晉北地區(qū)的雁門關極其特殊:雁門關所處的地理位置,正好控扼著山西中線的南北大通道,因而有“三晉咽喉”“中原鎖鑰”之譽。從戰(zhàn)國到明代,雁門關所在的勾注山向來被視為“天下之大防”。勾注山一線形成了以“雁門十八隘”為軸心的防御體系—雁門長城。這段長城是內(nèi)長城的中樞,扼守著大同盆地與忻定盆地的咽喉部位,是拱衛(wèi)京師的重要防線。
都說是“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據(jù)統(tǒng)計,歷史上與其相關的戰(zhàn)事多達1700多場。中原帝國開疆拓土,要由此向北推進;游牧部落擴張領地,則由此張開向南進擊。中央王朝強盛,勾注山則屬中原疆域;中央政權分崩離析,游牧民族則突破勾注山乘機南進。至今都到處流傳的“楊家將”故事,即來源于雁門關一帶。
潼關、函谷關示意圖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05年04期
潼關,建于東漢年間,在三國時期開始取代函谷關、成為長安屏障。勾連長安和洛陽的道路,與黃河關系密切。無論是函谷關還是潼關,都依靠黃河營造的險要地勢,成為東西交通的門戶。
潼關建于東漢年間,獨一份的“險”,是潼關最大的籌碼。南塬北側(cè)緊貼著黃河,東側(cè)和西側(cè)都有一道深溝,完全截斷了道路,想要繼續(xù)西進,只有潼關一道門。
關西的兵馬和關東曹操的西征軍,在潼關狹路相逢一戰(zhàn),曹操被逼到“割須棄袍”“奪船避箭”的境地。不過最終的勝利者還是曹操。這是因為雖然正面攻打潼關不利,但他劍走偏鋒,從上游渡過黃河,給潼關背后施了一記冷箭。這是潼關不及當年函谷關的地方:門落了鎖,還有窗口可以打開。
函谷關因黃河水位下移而廢棄,隋唐時,潼關又遇到了和廢棄函谷關時一樣的問題,因此不得不改變位置。不過與函谷關的兩次移關相比,潼關移關只是局部調(diào)整,并沒有改變南北通道的防線布局,所以,整個唐朝時期,潼關始終都是防御西京長安的最前線。
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
青山依舊,幾度夕陽
和平歲月,江山多嬌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崇山峻嶺
曾經(jīng)是庇佑一代王朝的天險
也埋藏了英雄塑造的史詩
如今再看這些兵家必爭之地
又是否能感受到
軍事智慧與習以為常的和平
背后有多少的來之不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