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十大名方之補中益氣湯 上次提到了中醫(yī)十大名方,很多朋友感興趣,那么,接下來幾天會一一介紹,今天就來講中醫(yī)十大名方之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出自《脾胃論》,是體現(xiàn)“補土派”代表醫(yī)家李東垣“補氣升陽,甘溫除熱”治療思想的代表方。本方由黃芪、人參、白術(shù)、炙甘草、升麻、柴胡、陳皮、當歸8味藥組成。歷代醫(yī)家對李氏的學說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葉桂對于李氏更是推崇備至,認為“脾胃之論,莫詳于東垣”,“歷舉益氣法,無出東垣范圍,俾清陽旋轉(zhuǎn),脾胃自強,偏寒偏熱,總有太過不及之弊,補中益氣加味”。該方體現(xiàn)了治勞倦內(nèi)傷之法,也是補中益氣法、甘溫除熱法、益氣升陽法的代表方。 補中益氣湯組成:黃芪18g,人參6g,陳皮6g,當歸6g,柴胡6g,升麻6g,白術(shù)9g,甘草9g。 方解: 名為補中益氣,非全用補氣之藥,其中只有參、術(shù)、芪、草起到了補中益氣的作用。 人參:甘、微苦、微溫,大補元氣,補脾益肺。 白術(shù):苦、甘、溫,補氣健脾,燥濕利水。 黃芪:甘、微溫,生用益衛(wèi)固表,實腠理,本方炙用補氣升陽。 甘草:甘、平,有“國老”之稱,調(diào)和之意;生甘草,調(diào)和諸藥,清熱解毒;本方用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補脾益氣。 當歸:甘、辛、溫,補血和血,走血分,作用隨方劑及藥用部位不同有所變化;補血用當歸身,破血用當歸尾,和血用全當歸。 陳皮:辛、苦、溫,理氣降逆,化痰止嘔。 升麻:辛、甘、微寒,升陽明胃氣達表。 柴胡:辛、苦、微寒,行少陽辛解達表。 當歸、陳皮配伍,佐參、術(shù)、芪、草發(fā)揮最大效用。升麻、柴胡使藥物補性通過自身代謝自里達表,既補又調(diào)和氣血,使氣血運行,達到升清降濁的目的。引藥“姜棗”,一般用生姜3片,大棗4個。諸藥配合,補氣為本,理氣和中,升舉清陽,以達于外。 綜合全方,一則補氣健脾,使后天生化有源,脾胃氣虛諸證自可痊愈;一則升提中氣,恢復中焦升降之功能,使下脫、下垂之證自復其位。應用:1.素體氣虛,易患感冒,或氣虛外感發(fā)熱不退,身倦多汗等癥,可用本方治療。2.本方亦可用于氣虛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腎下垂、眼瞼下垂等證。若加入積殼或積實可使內(nèi)臟平滑肌收縮有力,肌張力增強,效果更好。3.凡一般慢性疾病,癥見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少氣懶言,自汗體倦,動則氣促,舌淡脈虛等,亦可加減使用。禁忌:陰虛發(fā)熱及內(nèi)熱熾盛者忌用#中醫(yī) #補氣血 #養(yǎng)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