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X,女,20歲。大二學生。 主訴:晨起水腫近3年。 訴近3年來,每日晨起總會顏面、四肢水腫,時輕時重,如果前一晚喝水較多或吃了炸雞,第二天晨起水腫會更嚴重,但飲用咖啡之后,水腫就會很快消退,或出汗較多后水腫也會慢慢消散,不然水腫就會持續(xù)一整天。 其人微胖,肌白而膚潤,頭面、四肢形如水狀,似腫非腫,按之有彈性而無凹陷,心下滿但不痛,易出汗而無寒熱,項部時感拘緊不適,頭腰并無沉重、困乏及疼痛。 查:咽后壁兩側(cè)局部微紅,無任何不適。腹軟,肌力較緊。飲食、睡眠、便溺無特殊。生理期正常。 舌淡紅,邊微有齒痕,苔白。 脈稍沉,緊而有力。 尿常規(guī)+尿沉渣: 辨?。核畾獠。锼?/span> 辨證:太陰里濕 治法:通陽、化氣、利水 方藥:桂枝加苓、術(shù)、葛根湯 肉桂10g,赤芍10g,生姜10g 炙甘草5g,大棗3枚,葛根15g, 蒼術(shù)20g,茯苓30g。 7劑(顆粒)。每日一劑,開水沖泡,分早晚溫服。 囑清淡飲食。 3 過了一周,剛看完一個患者,眼睛一抬,看到診室門邊站了一個人,她看我忙完,走過來說:“醫(yī)生,我好了?!?/span> “是你呀,沒再腫了嗎?” “沒有,你這藥還挺靈。 “你評價還挺高。 “哈哈,我還要繼續(xù)吃中藥嗎? “不用了,有問題就周四來這里找我。 “好嘞。 說完,蹦蹦跳跳地走了。 4 【評按】 水腫,自汗,苔白,脈沉,自是水氣病。除此別無它異。 八綱辨證,病位在里,病性屬實,病機為水氣泛溢,病勢有從表外出之機,有從里而下之勢。順勢而行,乃中醫(yī)學明顯特點。開鬼門,潔凈府,亦應是題中應有之義。但此乃原則,關鍵是如何才能體現(xiàn)這一“道、理”? 葉勁秋先生說:“中醫(yī)學,包容著道家的色彩,佛家的意味,儒家的精神,尤其趙宋時理學的影響更大?!薄?/span>中醫(yī)是進步的,新體醫(yī)藥.1950:(1)(8)】董建華先生說:“搞中醫(yī)基礎理論的人,假如他不天天看病,研究中醫(yī)理論的結(jié)果就是反對中醫(yī)?!薄?/span>仝小林《方藥量效關系名醫(yī)匯講》】教員說:“理性的東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來源于感性,否則理性的東西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薄?/span>《實踐論》】董先生所言深得教員之旨。所以道無術(shù)不顯,沒有一方一藥、方證藥證長期反復的實踐積累,又哪來的色彩、意味和精神。但凡學幾年中醫(yī),泛哲學化的中醫(yī)理論倒是誰都可以說的天花亂墜,什么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腎主水,五行生克、經(jīng)絡氣化,甚至易經(jīng)八卦,什么都想跟仲景沾邊、扯些有的沒的,枝枝蔓蔓,蕪雜紛繁,徒亂人意,妄開竇徑.....辨證施治,到最后辨的就是方證,有效無效的關鍵也是方證。胡希恕老先生說,方證是辨證的尖端。 八綱辨得清,但方證并不典型,并沒有一首現(xiàn)成的方劑正好與之對應。既然“有”不典型,就要從“無”處著手。 無脈浮、惡風、汗出、身重、心悸、肉瞤,則非防己黃芪湯、防己茯苓湯證; 無脈沉小、精神萎靡、畏寒,則非麻黃附子細辛湯證; 無大汗、惡風、身疼重、納差,煩躁、小便不利,則非桂枝加黃芪湯證; 無心下堅滿、身冷骨疼、腸鳴、手足逆冷,則非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 無身體沉重疼痛,腹痛,小便不利,下利、心下悸、身瞤動、頭眩暈,則非真武湯證。 醫(yī)者小悟 林泉成 副主任醫(yī)師 醫(yī)學博士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
|
來自: wyfx100 > 《中醫(yī)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