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它的常用讀音,也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注的讀音,給的解釋是:“趙,趨趙也。從走,肖聲?!笨匆幌纶w的字形發(fā)展:
(趙的字形演變)
趙字自春秋時期一直到漢代,都是“走”部漢字,由兩部分組成,即“走”和“肖”。當然戰(zhàn)國璽?。ㄖ饕侨龝x璽印,在三晉璽印里,“趙”寫作“肖”是重要的文字特征)里也大量出現(xiàn)僅有“肖”字字形而釋為“趙”的印,比如:
(古璽:趙佗)
這很可能是三晉地區(qū)(包括趙國)特殊的約定俗成寫法。
依《說文解字》解說,趙是形聲字。本義是疾行,超騰。既然趙字被許慎歸在了“走”部,那么,它的本義一定跟“走”相關,這是《說文解字》歸部的原則。
(《穆天子傳》書影)
這里的趙,即用趙的本義,疾行,用作其他意義,顯然說不通。
本義之外,趙字的用法還有很多,比如:
以上4、5、6,都是方言中的用法,隨著語言的發(fā)展,這些用法漸漸消失,了解即可,其實際意義不大。
(7)古代國家名?!队衿ぷ卟俊罚骸摆w,國名。”趙作為國家的名字,至少有以下四次:其一、周穆王封造父于趙,故址在今山西省趙城縣西南;其二、戰(zhàn)國七雄之一。戰(zhàn)國時晉卿與韓魏分晉自立,國號趙,在現(xiàn)在的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南部一帶;
(戰(zhàn)國七雄中的趙國)
其三、東晉十六國之一,東晉時劉曜稱帝,國號趙。地盤占現(xiàn)在的河北、山西、河南、陜西各一部分,史稱前趙;其四、東晉十六國之一,羯族石勒滅前趙后稱帝,史稱后趙。地盤較廣一些,包括現(xiàn)在河北、山西、河南、山東、陜西和江蘇、安徽、甘肅、湖北、遼寧的一部分。
(造父封趙)
這個讀音出自《集韻》,義為扒地,刺地,除草。也作“?(zhào)”《集韻·筱韻》:“趙,刺也?;蜃??!薄对娊洝ぶ茼灐ち捡辍罚骸捌溟D斯趙,以薅(hāo,艸部漢字,我們講過的字,拔草。)荼蓼。”《毛傳》:“趙,刺也?!编嵭{稱:“以田器刺地,蓐去荼蓼之事,言閔其勤苦?!笨追f達疏稱:“趙是用镈之事,镈是鋤類,故趙為刺地也?!对娊洝愤@句詩的意思是:揮鋤翻土,除去雜草。
趙字小篆的寫法如圖:
(趙字小篆的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