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人曾說:“習慣是一種頑強且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習慣影響行動,行動累計結(jié)果,結(jié)果決定命運。 好的習慣,會在不動聲色間內(nèi)化為一個人的氣質(zhì),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從而能改變?nèi)说拿\。 后半生,養(yǎng)成這三種習慣,人生才能越過越順心如意。 01 讀書的習慣 中國有句諺語:“活到老,學到老?!?/p> 學海無涯,唯有持續(xù)學習,堅持讀書的人,才能在時代的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是充實自己、提升自己最好的方式。 多一些見識,就多一些機會;多一些學問,就多一些底氣。 讀《論語》,在至圣孔子的諄諄教導下,學做人之道; 讀《史記》,在前人先哲的親身經(jīng)歷中,修做事之術(shù); 讀《莊子》,在逍遙自在的時間空間里,悟超凡之法; ....... 你讀過的每一本書,潛移默化中幫你抵擋世間浮華,助你應(yīng)對人生風雨,為你解疑答惑。 所以,一個人的人生高度,就是他讀書的厚度。 陶淵明說過一句話:“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p> 平日里多讀書,也許一時半會看不出有什么大的改變。 但是日積月累,你的眼界和格局,你的內(nèi)涵和言行,定會令人刮目相看。 你花在讀書上的時間,都在默默塑造一個更好的你,不囿于一方天地,不困于一時低谷,在將來都會得到應(yīng)有的回報。 02 斷舍離的習慣 《菜根譚》中說:“人生只為欲字所累,便如馬如牛,聽人羈絡(luò),若果一念清明,則淡然無欲?!?/p> 若是為物質(zhì)欲望所累,背負太多,就會不堪重負,止步不前。 可到了一定年紀,才明白,人力終有窮盡,苦海卻是無涯,唯有養(yǎng)成斷舍離的習慣,才能治愈自己,過好后半生。 要知道,成長是給生命做加法,但是成熟,是要給人生做減法。 養(yǎng)成斷舍離的習慣,斷掉那些不必要的欲求,舍棄無用的社交,離開對雜物的依戀,越簡單才能活得越輕松。 古往今來,多少哲人智者甘愿一簞食一瓢飲,身居陋室,粗茶淡飯。 田園詩人陶淵明,辭官歸隱,隱居田園,放下了世俗的功名,離開了仕途的羈絆,獲得了心靈上的自由,明白了生命的真諦。 千古完人曾國藩,裁撤湘軍,解甲歸田,舍棄了手中的權(quán)力,拋卻了自己的權(quán)勢,每日慎獨自省,踐行修身治國平天下的理想。 著名作家錢鐘書,深居簡出,專心學問,斷掉了無意義的社交,摒除了世間的虛名浮利,堅持筆耕不輟,找到了自己,也回歸了自己。 歸根結(jié)底,人生真正的快樂,并不是來自欲望名利,而是源于內(nèi)心的智慧和境界。 《道德經(jīng)》有言:“萬物之始,大道至簡?!?/p> 人到中年,經(jīng)歷許多,收獲許多,但對后半生來說,斷舍離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三兩知己,幾杯清茶,讓生活回歸樸素,將內(nèi)心變得充盈,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03 早睡早起的習慣 人生如同一場馬拉松,比的就是誰的耐力更持久。 年輕時,想要的太多,拿身體換物質(zhì)的富足;到后來,才恍然大悟:身體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 后半生,比起熬夜玩樂更重要的是心臟有力的跳動,比起超負荷賺錢更珍貴的是身體的強壯有力。 而早睡早起,就是治愈身體最佳的良藥。 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你問我信仰什么,我信仰睡覺?!?/p> 不熬夜,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呵護。 所有的疾病和猝死,都不是意外,而是“蓄謀已久”,身體是在一次次的熬夜中消耗透支的。 人生最遺憾的也莫過于,醒悟太晚,明白太遲,所以別忘了,只有過好今天,才能過好今后的每一天。 不熬夜,堅持早睡,也別忽略了早起。 《增廣賢文》中說:“早起三光,遲起三慌。” 早起能給人帶來精神的飽滿和愉悅,做事也是事半功倍;而晚起往往會感到身心疲憊,影響一天的心情。 梁實秋曾說過他喜歡早起,趁太陽沒出來的時候,寫作翻譯,效率非凡。 待到太陽升起,人聲嘈雜,他才收筆,之后每想起早起工作的時光,他都愉悅不已。 有人正值壯年,但是體弱多?。挥腥诵兄聊耗?,仍然身強力壯。 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往往就是不同的生活方式。 所以,規(guī)律作息,堅持每天早睡早起,不懈怠,不放棄,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變好變優(yōu)秀。 ▼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p> 后半生,愿你養(yǎng)成好習慣,再用習慣造就自己。 多讀書,斷舍離,早睡早起,將過去所有的遺憾,都化作未來驚喜的鋪墊。 愿有一天,回首過往時,你我都能說一句:“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p> 文章來源:京博國學原創(chuà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