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guān)關(guān)雎(ju)鳩,在河之洲,窈窕(yao tiao)淑女,君子好逑(qiu)。(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 關(guān)關(guān)鳴叫的水鳥,棲居在河中的沙洲,善良美麗的姑娘,是好男兒的好配偶。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jīng)·小雅·采薇)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的路上,大雪紛紛滿天飛。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jīng)·王風·黍離) 了解我心情的人,認為我心中惆悵,不了解我心情的人,還以為我呆在這兒有什么要求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jīng)·衛(wèi)風·淇奧) 骨頭的加工稱'切’,象牙的加工稱'磋’,玉的加工稱'琢’,石的加工稱'磨’。切、磋、琢、磨,形象地比喻為學習上一絲不茍的精神。 5、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詩經(jīng)·王風·采葛) 一天不見面,好像隔著三個秋天那么長久。 6、青青子衿(jin),悠悠我心。 (詩經(jīng)·鄭風·子衿) 你那青青的衣服啊!深深地縈回在我的心靈。表示思念情人。 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jīng)·秦風·蒹葭)伊人指意中所思之人,一方指河的對岸。意思是我思念的人離我很遠。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jīng)·衛(wèi)風·碩人) 巧笑的兩個酒窩兒很美,水靈靈的兩只眼睛多好看。 9、手如柔荑(ti),膚如凝脂。 (詩經(jīng)·衛(wèi)風·碩人) 十指尖尖像草木初生的葉芽,皮膚白潤像脂膏。 10、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jīng)·鄘風·相鼠) 人活著如果不重視禮儀,活著有什么用? 11、言者無罪,聞?wù)咦憬?/strong>。 (詩經(jīng)·大序) 說的人即使說錯了也沒有罪過,聽的人要引起高度警惕。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jīng)·小雅·車轄) 對道德高尚的人要敬仰,對光明正大的模范行為要學習。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詩經(jīng)·小雅) 別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測到。 14、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詩經(jīng)·小雅) 高岸變成深谷,深谷變成大土山。比喻人世間的重大變遷。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jīng)·小雅·鶴鳴) 別座山上的石頭,可以取來用以制成加工玉石的研磨工具。意思是做事可以借助于外力。 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jīng)·大雅·蕩) '靡’:沒有;'初’:開始;'鮮’:少;'克’:能。意思是事情都有開頭,但很少能到終了。多用以告誡人們做事要善始善終。 17、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jīng)·大雅·抑) 他人以桃子贈送我,我要以李子回送。比喻親朋好友的禮尚往來。 18、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天降的災難還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都逃不掉。 19、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自滿會招致?lián)p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國語卷】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國語·周語) 阻止人民批評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指不讓人民說話,必有大害。 2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學好如登山一樣難,而學壞如山崩一樣容易。 22、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壞事惡事做得多的人,必定自取滅亡。 2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 輔’指頰骨,'車’指齒床,頰骨與齒床互相依靠,比喻兩者關(guān)系密切,互相依存;唇亡即嘴唇?jīng)]有了,牙齒就感到寒冷,比喻兩者相互之間的利害關(guān)系。 2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左傳) 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借以生存的基礎(chǔ)就不能存在。 25、欲加之罪,何患辭。 (左傳) 要想給一個人定罪,哪里愁找不到理由呢?比喻給人定罪是很容易找到理由的,而這種理由都是純屬瞎扯的理由。 26、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 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 27、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左傳) - 不殺掉慶父,魯國的災難就不會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內(nèi)亂的罪魁禍首,就得不得安寧。 - 28、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 (左傳) - 推舉人才,在外,不避開自己的仇人,在內(nèi),不避開自己的親人。 - 29、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 雖然處在平安的環(huán)境里,也要想到出現(xiàn)危險的可能,想到了就會有準備,準備了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 30、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 一般人不是圣人賢人,誰能不犯錯誤?錯了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 【老子】 31、曲則全,枉則直。 (老子) - 懂得委曲就能保全,受得屈枉才能有伸冤之日。 -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 了解別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聰明。 -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 知道滿足的就不受辱,知道適可而止的就不危險。 -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 有誠信的話不美麗,美麗的話沒有誠信。意思是可信的話不一定好聽,好聽的話不一定可信。 - 35、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老子) - 如要取得必須先要付出,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人與人就是這樣,要想別人對你好,你就要先對別人好。 - 36、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的要受到懲罰,它看起來似乎不周密,但最后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 人民不怕死,怎么能用死來威脅他們。 - 3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 禍中有福,福中有禍。意思是禍與福是相互依存相互轉(zhuǎn)化的。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jié)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jié)果。 -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 正直的人從表面上看似乎委曲隨和,聰明的人從表面看似乎笨拙,善辯的人從表面看似乎嘴笨。 -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 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建筑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起始于腳下的第一步。 - 41、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 說話要有誠信,不能言而無信;做事要有結(jié)果,不能虎頭蛇尾。 - 42、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季氏) - 既然來了,就要面對現(xiàn)實。 - 43、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 如果早晨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即使晚上就死去也是值得的。 -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論語·八佾) - 既然這種情況都能容忍,還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 - 45、不憤不啟,不悱(fei)不發(fā)。 (論語·述而) - 憤:認真努力;悱:想說而又不知怎么說。意思是:學生如果沒有經(jīng)過認真思考時,就不要去開導他;學生如果不是到了想說而又說不出時,就不要去啟發(fā)他。 - 4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 人雖居高位,但聰敏而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問為恥辱。 -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 自己都不喜歡,就不要讓別人去喜歡。 - 48、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論語·子罕) - 越仰望越顯得高遠,越鉆研越顯得堅固。 - 4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 學習知識不要厭煩,教導別人不怕疲倦。 - 5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wèi)靈公) - 人沒有長遠考慮,必定有眼前的憂愁。 - 5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e)乎。 (論語·學而篇》- 學習知識時時刻刻琢磨鉆研,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嗎? -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wèi)靈公) - 一個做手工活的人,要想把工作做好,做得完善,應該把工具準備好。 - 53、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論語·微子) 過去的事不可挽回,未來的事卻可以把握。 - 5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 君子和小人有著完全不同的內(nèi)心世界。君子坦坦蕩蕩,光明磊落,無怨無悔;而小人卻愁腸百結(jié),怨天尤人,心胸狹窄,猜疑嫉妒。 - 5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 天氣冷了,所有的草木都凋零,只有松樹和柏樹依然傲立。 - 5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 學習而不思考,人會被知識蒙蔽;思考而不學習,則會因疑惑而更加危險。 - 5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 聰明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 5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 人在軍隊可以被奪去主帥,但作為男子漢卻不可被奪去志氣。 - 5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 人都可能犯錯誤,犯了錯誤只要改正了就是好樣的。 - 6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 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就承認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明智。 -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 雍也) 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 它為樂的人。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 ·子路) 領(lǐng)導者本身正直沒有偏差,就是不下命令,事情也能行 得通,倘若自己做不好,就是下命令,人民也不會聽從。 6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其不善者?改之。(論語·述而) 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好的方面 向他學習,看到不好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缺點。 64、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禮記·雜記)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文王治國寬,武王治國嚴,寬嚴結(jié)合稱文武之道,松緊結(jié)合稱一張一弛。比喻工作 和生活要勞逸結(jié)合。 6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為大家所共有,只有實行天下 為公,徹底鏟除私有制帶來的弊端,才能使社會充滿陽 光,百姓得到幸福。 66、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不論做什么事情,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否則 就容易失敗。 67、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禮記·學記) 通過學習,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不懂的東西太多,經(jīng)過教學, 才感到自己的知識貧乏。 68、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禮記·雜記) 如果學習當中缺乏學友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切磋,則知 識就淺薄,見識就狹隘。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 一塊玉不雕琢就不能成為器皿,則沒有用處;一個人 不學習就不懂得道理,則不能成為人才。 70、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 者皆有所養(yǎng)。(禮記·禮運) 使老人有人養(yǎng)老送終,壯年有事情可做,發(fā)揮其作用 ,幼年能健康成長,對于那些沒有勞動能力而又沒有親 屬供養(yǎng)的人,也有人扶養(yǎng)。(老而無妻為鰥,老而無夫為寡,幼而無父母為孤,老而無子為獨。) 71、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易經(jīng)·乾) 同樣的聲音能產(chǎn)生共鳴,同樣的氣味會相互融合,即同類事物相互有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融合在一起。 72、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易經(jīng)·系辭上) 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出發(fā)有不同的看法。 73、物以類聚,人群以分。 (易經(jīng)·系辭上) 物是按類別聚集在一起的,人是以志趣的不同分成一群一群的。 7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 在追求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還很漫長,但 我將百折不撓不遺余力的上天入地去追求和探索。 7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我長嘆一聲啊!止不住眼淚流下來,我是在哀嘆人民的生活是多么艱苦! 76、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離騷) 這些都是我內(nèi)心之所珍愛,叫我死九回我也絕不改悔。 77、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漁父) 世人都被污染,唯獨我一個人清凈,眾人都已醉倒,唯獨我一個人清醒。 7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屈原·涉江) 我不能改變志向,去順從世俗啊!當然難免愁苦終生不得志。 79、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屈原·涉江) 我要扼守正道,毫不動搖,寧可終身處在黑暗之中。 80、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 (屈原·涉江) 只要我的心正直?。【褪潜环胖鸬狡нb遠的地方,又有什么妨害?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一尺也有不足的時候,一寸也有多余的時候。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各自都有可取之處。 82、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楚辭·卜居) 黃鐘被砸爛并拋棄在一邊不用,而把泥土制作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棄之不用,而才德平庸之輩卻居于 高位。 83、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對楚王問) 唱的歌越是高深,能跟著和唱的人就越少。 8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讀書時不能盲目地迷信書本,完全相信書,不如不要讀書,應該加以分析,辨證地去看問題。 8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生存發(fā)展往往在憂患危難之中,萎靡死亡往往在貪圖安逸享樂之中。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8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這是一個治國理念,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后。 88、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孟子·離婁下) 人要放棄一些事情不做,然后才能做成一件事情。即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做成大事,眉毛胡子一把抓是什么事都做不好的。 8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修養(yǎng)個人品德,得志時就使天下都能這樣。 9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 適宜作戰(zhàn)的天氣不如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形不如人民上下團結(jié)。 9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盡心上) 孔子登上魯國的東山,整個魯國盡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覽無余,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實際指人的眼界.視點要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來觀看世間的變幻紛擾 。 9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即使自身富貴, 也不做過份的事, 不窮奢極侈, 不為聲色所迷;即使自身貧困, 而志決不貧, 不為五斗米折腰, 不做不仁不義之事;即使自身勇武, 也只以德服人, 而不以武屈人, 濫用武力。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在贍養(yǎng)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guān)系的老人。在撫養(yǎng)教育自己的小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小孩。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所持的見解和主張要有根據(jù),所說的話要有道理。 95、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鏤刻不停,堅硬的金石也可以鏤刻成功。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同'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是一個意思。 96、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荀子·勸學) 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顏色比藍草更青 。比喻學生是老師教出來的,只要學生努力,會比老師更優(yōu)秀。 97、不積跬(kui)步,無以至千里。 (荀子·勸學) 不一步一步地積累小的步伐,就不可能走到千里路程。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yǎng)生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i)。 (莊子) 朋友之間的交往如果保持一定的距離,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水一樣純凈,這就是君子之交;如果接觸過于密切,交往若醴,像酒一樣,容易醉人,導致勾心斗角,追逐名利,這就是小人之交。 100、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dai)。 (孫子兵法·謀攻) 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透徹,打起仗來就可以一直立于不敗之地。 101.避其銳氣,擊其情歸。 (孫子兵法·軍爭) 善于用兵的人,總是避開敵人初來時的兇猛氣勢,等敵人疲憊松懈時再狠狠地打擊。 102、靜如處女,動如脫兔。 (孫子兵法·九地) 指軍隊未行動前就像沒有出嫁的姑娘那樣沉靜,一行動起來就像逃脫的兔子那樣敏捷。 10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廣泛的學習,詳細的詢問,慎重的思考,明確的分辨,踏實的行動。 104、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管子·權(quán)修) 比喻培養(yǎng)人的長久之計,也表示培養(yǎng)人的不容易。 105、倉廩(lin)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 (管子·論積貯疏) 即使倉庫里有充足的糧食也不要盛氣凌人,懂得講究禮節(jié);即使吃飽穿暖了,也不要胡作非為,知道榮辱。意思是說物質(zhì)上富裕了不要忘記精神上的修養(yǎng)。 106、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間訓) 這是一個寓言故事,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得到好處。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成好事。 107、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 (淮南子·說林訓) 人只是站在河邊,望著河中肥美的魚空羨慕,是永遠得不得魚的,還不如回去結(jié)張網(wǎng)來捕魚。意思是說人不能只 有言論沒有行動。 108、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晏子春秋·內(nèi)篇下) 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結(jié)又大又甜果子的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結(jié)又小又酸果子的枳樹。意思是環(huán)境條件對人事物的影響。 109、流水不腐,戶樞不蠹(du)。 (呂氏春秋·盡數(shù)) 經(jīng)常流動的水不會發(fā)臭,經(jīng)常轉(zhuǎn)動的門軸不會腐爛。比喻經(jīng)常運動的東西不容易受到侵蝕。 110、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韓非子·喻老) 指很長很長的堤壩,因為小小螞蟻啃噬的洞穴,最后也會被摧毀的。叫人不要小看自己的所犯的錯誤,一點點小錯的積累會使你的人生毀于一旦。 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韓非子·難一) 子:對別人的稱呼;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擋住敵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對方的觀點、方法或言論來反駁對方。 112、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戰(zhàn)國策·楚策) 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xù)受損失。 113、道不拾遺,夜不閉戶。 (戰(zhàn)國策·秦策) 別人掉在路上的東西,沒有人拾了據(jù)為己有,晚上家里的大門不關(guān),沒有人去盜竊人家東西。形容治安秩序和社會風氣很好。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師。 (戰(zhàn)國策·趙策) 師:借鑒。記取從前的經(jīng)驗教訓,作為以后工作的借鑒。 115、鷸(yu)蚌相爭,漁翁得利。 (戰(zhàn)國策·燕策) 河蚌和鷸鳥吵個不停,誰也不讓誰。這時,恰好有個打魚的人從那里走過,就把它們兩個一起捉去了。用來比喻雙方相持不下,結(jié)果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利。 116、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 (戰(zhàn)國策·齊策) 別人攻打你,你一定能戰(zhàn)勝別人。你去攻打別人,也一定能克敵制勝。 117、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戰(zhàn)國策·趙策) 男性愿意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女性愿意為取悅自己的人去梳妝。 118、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戰(zhàn)國策·荊軻刺秦王) 這是戰(zhàn)國衛(wèi)人荊軻去刺秦王臨別時的兩句千古絕唱,意思是:風聲蕭蕭地吹呵,易水寒氣襲人,壯士在此遠去呵,不完成任務(wù)誓不回還! 表現(xiàn)了荊軻去刺殺秦王時的悲壯情懷和不完成任務(wù)誓不回還的堅定意志。 119、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吳越春秋) 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僅僅看見眼前的利益,而不知后患會隨之而來。 120、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史記·項羽本紀) 這是一段故事,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公元前208年,項羽率40萬大軍開往咸陽,被劉邦的守軍擋住。項伯請劉邦到鴻門赴宴。劉邦到鴻門后,項羽設(shè)計讓項莊舞劍助興,意在乘機殺了劉邦(即沛公)。項伯也舞劍助興,百般保護劉邦,劉邦手下樊噲沖進營帳來保護劉邦,劉邦借機逃離。 121、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史記·滑稽列傳) 鳴:鳥叫。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xiàn),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122、眾口鑠(shuo)金,積毀銷骨。 (史記·張儀列傳) 意思是眾人的責難和非議,可以把堅硬的金屬熔化掉;不斷的詆毀誹謗積累起來,可以把人的骨頭毀滅掉。比喻輿論作用極大,眾口一詞,積非成是;流言可畏,能顛倒是非,置人于死地。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傳) 意思是桃樹李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124、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史記·太史公自序)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jié)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125、燕雀安知鴻鵠(hu)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 那家雀、燕子哪能知道天鵝的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126、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史記·高祖本紀) 意思是說,坐在軍帳中運用計謀,就能決定千里之外戰(zhàn)斗的勝利。后來人們就用'運籌帷幄'來形容善于策劃善于指揮的人。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史記·留侯世家) 意思是,好藥雖苦卻有利于治病,忠誠的話雖不順耳卻對端正行為有幫助?,F(xiàn)在常用來說明應該正確對待別人的意見和批評。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史記·報任少卿書) 人本來都有一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還重,有的人的死比鵝毛還輕。 129、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史記·淮陰侯 列傳) 聰明人想了一千遍也有錯誤的時候,而愚蠢的人(平凡的人)想一千遍也有正確的時候,意思是:看問題要一分為二,世界上沒有絕對正確始終正確的人和事。 130、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漢書·枚乘傳) 用繩子鋸木頭,時間長了,木頭也會斷, 水滴滴在石頭上,時間長了,石頭也會被擊穿。用來形容長年累月執(zhí)著的去做一件事情,終究會成功。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漢書·枚乘·上書諫吳王)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132、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漢書·東方朔傳) 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要求別人太嚴格了,就沒有伙伴。用來表示對人對物不可要求太高。 13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fā)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134、人生有新故,貴賤不相逾。 (漢書·辛延年·羽林郎) 人生結(jié)交有新有舊,不能結(jié)交了新的忘記了舊的,無論如何不能逾越這個為人之道,這里的貴賤不是指地位的尊卑和價值的高低,而是'無論如何不管怎樣’的意思。 135、有志者,事竟成。 (后漢書·耿弇傳) 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136、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后凋。 (后漢書·王霸傳) 風大的時候才看得出,哪種草生命力強,能夠活下來;天氣冷了,才看到哪種花最后凋謝。比喻只有經(jīng)歷了嚴酷的考驗,才能看得出事物的本質(zhì)。 137、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后漢書·馮異傳) 東隅:指日出處,即早晨,喻初始。 桑榆:指日落處,即夜晚,喻最終。意思是在某處先有所失,可在另一處又有所得。比喻在某一方面有所失敗,在另一方面有所成就。 138、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精誠:誠心誠意。誠心誠意所到達的地方,即使像金石那樣堅硬的東西也能被他打開。形容對人真誠產(chǎn)生的感動力。 139、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后漢書·黃瓊傳) 盛:大;副:相稱,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很難跟名聲相符。指名聲常??赡艽笥趯嶋H。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 14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漢書·班超傳) 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身經(jīng)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 141、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漢書·宋弘傳) 貧困時結(jié)交的知心朋友不可遺忘,共過患難的妻子不要遺 棄。指情誼深厚,不能忘懷。 142、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后漢書) 有志氣的人不喝偷來的泉水,貧窮的人也不接受別人丟過來的食物. 143、老驥伏櫪(li),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龜雖壽) 年老的千里馬伏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一日馳騁千里;有遠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fā)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144、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三國·曹操·短歌行) 山不辭土石才這么高,大海不棄細流才這么深。只有像周公那樣禮待賢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歸向我?!爸芄虏浮笔莻€典故:據(jù)說周公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時洗一次頭,吃一頓飯,都中斷數(shù)次,表示尊重人才求賢若渴的意思。 14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三國·曹植·白馬篇) 為了解除國難獻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樣。意思是為國獻身,血灑疆場,去贏得勝利! 14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國·曹植·七步詩) 既然是兩兄弟,何必手足相殘。 147、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三國·諸葛亮·后出師表) 鞠躬:彎著身子,表示恭敬、謹慎;盡瘁:竭盡勞苦;已:停止。指不辭辛勞,勤勤懇懇,竭盡全力,貢獻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為止。 148、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三國·諸葛亮·出師表) 在戰(zhàn)事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機患難期間我受到委任 149、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學習需要有目標,才氣需要不停的學習才能累積,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立志就無法成就學業(yè)。 15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 15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劉備) 不要以為壞事小就去做,不要以為好事小就不去做。 152、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西晉·陳壽·三國志) 見:顯現(xiàn)。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lǐng)會。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lǐng)會。 153、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西晉·陳壽·三國志) 國家要以人民為根本,人民是國家的組成部分,在治理國家中處理好人民的關(guān)系最重要。人民以吃飯問題最大,糧食是人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東西。 154、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西晉·陳壽·三國志)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155、煢煢(qiong)孑(jie)立,形影相吊。 (西晉·李密·陳情表) 煢煢:孤獨的樣子;孑:孤單;形:指身體;吊:慰問。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156、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東晉·陶淵明·移居) 見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賞,遇到疑難處大家一同鉆研. 157、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東晉·陶淵明·飲酒) 在東邊的籬笆邊上采菊花,悠然自得還能看到南邊的小山. 158、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東晉·陶淵明·飲酒) 太陽下山時,山色十分美麗,成群的飛鳥結(jié)伴而還. 159、羈(ji)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羈鳥留戀自己原來的樹林,原來的家。池中的魚兒思念自己原來的河流。形容十分想家。 160、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長久地困在籠子里面,現(xiàn)在總算又能夠返回到大自然了。 161、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早晨起來到田里清除野草,晚上扛著鋤頭回家. 162、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 刑天失敗仍揮舞盾斧,剛毅的精神始終存在。 刑天是個神話人物,因和天帝爭權(quán),失敗后被砍去了頭,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兩乳為目,以肚臍當嘴,仍然揮舞著盾牌和板斧。 16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東晉·陶淵明·雜詩) 精力充沛的年歲不會再重新來過, 就像一天之中只能有一個早晨。意思是人們當風華正茂的時候,應當奮發(fā)進取, 珍惜時間,歲月是一去不復返的。 164、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不為貧賤而憂慮悲傷,不為富貴而匆忙追求。 165、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樹木長得欣欣向榮,泉水開始涓涓奔流。無具體含義,只是描寫了一種自然景色。 16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東晉·傅玄·太子少傅箴) 接觸了朱砂就變紅,接觸了硯墨就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huán)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167、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晉書·王獻之傳) 從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68、籠天地于形內(nèi),挫萬物于筆端。 (晉·陸機·文賦) 天地雖大,都可概括進形象,萬物雖多,都可描繪于筆下。 169、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南朝·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殘余的晚霞鋪展開來就像彩錦,澄清的江水平靜得如同白練。 170、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南朝·謝靈運·登池上樓) 池塘畔長起了春草,園中柳樹上鳥兒在歌唱。 171、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站在山頭上,情感就好象彌漫了山;在海邊看海,想象就好像海水一般的澎湃。 172、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練習一千支樂曲之后才能懂得音樂,觀察過一千柄劍之后才知道如何識別劍器。 173、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詞句中如果發(fā)現(xiàn)仍有可以刪削的地方,就足見文章還有疏忽之處,如果發(fā)現(xiàn)一個字都不能刪除,才能知道文章是多么精煉嚴密。 174、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南朝·江淹·別賦) 讓我黯然消魂的事情,也只有離別它了! 175、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南朝·蕭鐸) 要在一年中做的事情(或一天),一開春(或一天亮)就要做好,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礎(chǔ)。 176、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知了(蟬)叫,樹林顯得很清靜,鳥兒鳴,山顯得更幽深。以“蟬噪”襯托“林靜”,用“鳥鳴”顯現(xiàn)“山幽”,動中寫靜,充滿生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177、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天青青的,地很遼闊,風一吹,草低下去了,看見了牛羊,描寫了牛羊在草原上若隱若現(xiàn)的生動情景。 178、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 (北朝民歌·木蘭詩) 千萬里行軍打仗,軍務(wù)繁忙,跨越了重重關(guān)隘險阻,渡過了千山萬水,轉(zhuǎn)眼間時光飛逝。 179、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北齊書·元景安傳) 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寧愿為正義而死,決不茍且偷生。 180、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北齊·杜弼·檄梁文) 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無辜被連累而遭受災禍。 181、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雁群北飛之后,但是想回家的念頭卻發(fā)生在春花開放以前。寫出了遠在他鄉(xiāng)的人時刻都在想著回家的心理。 182、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唐·王績·野望) 看到這些人又并不相識,心情郁悶于是長聲歌唱《詩經(jīng)》中“采薇采薇”的詩句 。 183、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唐·張志和·漁父) 白鷺從西塞山前飛過,桃花開了,流水潺潺,桂魚又鮮又肥。 184、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新唐書·元行沖傳) 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185、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唐太宗·贈蕭禹) 在狂風中才能看出草的堅韌,在亂世里方能顯出忠臣的赤誠之心 。 186、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唐·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海上升騰的云霞帶來曙色,江南先發(fā)的梅柳已報陽春。 187、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意思是說:我們分手之后,雖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傷。海內(nèi)有知心的朋友,即使遠隔天涯,也像是近鄰一樣。 188、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閣序) 落霞就是晚霞,孤鶩是孤獨的野鴨子。所以整句意思是:晚霞和孤獨的野鴨子在空中一齊飛翔,秋天遼闊的水面與天相接在一起呈現(xiàn)著一種顏色。描寫的是滕王閣前的一幅美景。 189、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未改鬢毛衰。 (唐·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青年時離鄉(xiāng)老年才歸還, 口音未變卻已鬢發(fā)疏落容顏衰老。 190、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賀知章·詠柳) 不知那細絲般柳葉是誰裁的,原來是二月的春風像巧匠手中的剪刀裁出來的。 191、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悠悠:渺遠的樣子; 愴然:悲傷凄涼; 涕:眼淚。整句的意思是:登臺遠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天長地久,不禁感到孤獨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 192、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唐·宋之問·渡漢江) 快要到家鄉(xiāng)的時候,心里感到擔憂,害怕家里有什么壞消息,所以不敢問碰見的人。 193、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江潮浩瀚無垠,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水涌動而升起,景象壯觀。 19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升起一輪明月;遠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時此刻望著的是同一輪明月。 195、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唐·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 思念丈夫像圓滿的明月一樣純潔無邪,由于日夜思念,容顏都憔悴了,宛如那團團圓月,在逐漸減其清輝,變成了缺 月了。 196、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197、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唐·王之渙·涼州詞) 羌笛何必吹起《折楊柳》這哀傷的曲調(diào),春風是吹不到玉門關(guān)外的啊!這兩句話表現(xiàn)的是一種悲壯蒼涼的離恨別愁。折柳贈別的風俗習慣在唐時最盛,「折楊柳」意味著離別,所以,人們見了楊柳就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的笛曲也會觸動離恨。玉門關(guān)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離人想要折一枝楊柳寄情也不能,這就比折柳送別更為難堪。 198、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村邊的綠樹長得很茂盛,連接成一片,青山在城郭外斜斜地伸展著。 199、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唐·孟浩然·春曉) 春天不知不覺來了,到處都能聽到鳥叫聲 200、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詩人站在船頭,極目遠眺,曠野中遠處的天空比近處的樹林還要低。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詩人。這特殊的景象,只有立足于船上才能領(lǐng)略到 201、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王昌齡·從軍行) 塞外身經(jīng)百戰(zhàn)磨穿著盔和甲,不打敗西部的敵人誓不回還。 202、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唐·王昌齡·出塞) 秦朝的明月與漢朝關(guān)城都沒有什么變化,戰(zhàn)爭自秦漢以來一直沒有間斷過,離家出征到萬里之外的人還沒有回歸家鄉(xiāng)。 203、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冰心玉壺就是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 20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唐·王維·漢江臨泛) 遠望江水滔滔,似乎要奔流到天地之外;山色若有若無若隱若現(xiàn)。 205、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維·山居秋暝) 明月透過松樹針葉之間的縫隙透射到地上,仿佛碎了的月亮散落在大地。一股清泉在石頭上流,仿佛潺潺的流水在撫摸著光潔的石頭。 206、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唐·王維·山居秋暝) 竹林里傳來了一陣歡聲笑語,那是天真無邪的姑娘們洗完衣服笑逐而歸;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披散,掀翻無數(shù)珍珠般晶瑩的水珠,那是順水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 207、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唐·王維·終南別業(yè)) 走著走著,走到水不見了,沒有關(guān)系,不必絕望,坐下來看看,天上風起云涌,云就是雨,雨就是水。寓意是 :人碰到困難不要失望,堅信辦法總是有的。 208、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 已枯的野草,遮不住尖銳敏捷的鷹眼,積雪溶化了,飛馳的馬蹄更加輕快。 209、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唐·王維·使至塞上) 無邊無際的大漠中,一縷烽火臺上的孤煙,直上青天;長長的一條河上,快降落的太陽,顯得更大更圓。 210、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 月亮升起,亮光一顯露,驚動了山上在樹林里棲宿的小鳥,它們在春澗中不時地鳴叫幾聲。 211、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勸君再喝完一杯酒吧,向西出了邊關(guān)就沒有老朋友了。 212、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一個人單獨在異國他鄉(xiāng),感到孤獨寂寞,每到節(jié)假日更加想念家鄉(xiāng)的親人。 213、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唐·李白·蜀道難) 蜀(今四川一帶)道真難行,比登天還要困難! 214、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唐·李白·靜夜思) 抬頭望天上的明月,低頭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雖然相隔千山萬水,但現(xiàn)在都看到的是同一個月亮。 21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唐·李白·論詩) 像那剛出清水的芙蓉花,質(zhì)樸明媚,毫無雕琢裝飾。 216、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 從這里分別之后,友人就將像孤獨的蓬草那樣隨風而轉(zhuǎn),飄搖萬里之外。怎不叫人牽掛! 21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 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 夕陽余暉可比難舍友情。 218、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獨坐敬亭山) 李白用浪漫主義手法,將敬亭山人格化。盡管鳥飛云去,詩人仍沒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著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著自己。“兩不厭”,表現(xiàn)了詩人與敬亭山感情上的投緣?!爸挥小?,并不意味著太少,而是一種“人生得一知已足矣”的驕傲與滿足。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 219、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唐·李白·勞勞亭) 因為春風深知離別之苦,不忍看到人間折柳送別的場面,所以故意不吹到柳條上讓它發(fā)青。 220、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連綿的群山隨著平原的出現(xiàn)而不復見了;江水洶涌地奔流著進入無邊無際的曠野。 221、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唐·李白·子夜吳歌) 秋風不停的吹,人們一直寄托著對邊關(guān)思念的深情。 222、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獨酌) 李白的意思是說,雖然他行單影只,其實他并不覺得寂寞,即使是一個人在喝酒,也還有月亮和影子做伴,并不覺得冷清。三人是指自己、月亮和自己的影子。 223、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唐·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這兩句描寫的是如下情景:從白帝到江陵,要穿過七百里三峽。這里山勢險峻,林木蒼翠,上有云霧繚繞,下有急流險灘。歸心似箭的詩人全不在意,只聽得兩岸山上猿猴的叫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輕快的小船早就掠過峽谷 ,把一道道山巒拋到身后去了。此情此景飄逸瀟灑,神采飛揚 ! 2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唐·李白·贈汪倫) 這是李白一首詩的后兩句,要知道它的意思和精彩,必須了解汪倫其人其事:汪倫是唐朝涇州(今安徽省涇縣)人,他生性豪爽,喜歡結(jié)交名士,經(jīng)常仗義疏財,慷慨解囊,一擲千金而不惜。當時,李白在詩壇上名聲遠揚,汪倫非常飲慕,希望有機會一睹詩仙的風采。可是,涇州名不見經(jīng)傳,自己也是個無名小輩,怎么才能請到大詩人李白呢? 后來,汪倫得到了李白將要到安徽旅游的消息,于是,汪倫決定寫信邀請他。那時,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兩大愛好:喝酒和旅游,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會聞風而來。于是汪倫便寫了這樣一封信:“李先生喜歡游玩賞景嗎?我們這里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歡喝酒嗎?我們這里有萬家酒店?!崩畎捉拥竭@樣的信,立刻高高興興地趕來了。一見到汪倫,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汪倫微笑著告訴他說:“桃花是我們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圓十里,并沒有桃花。萬家呢,是我們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說有一萬家酒店。”李白聽了,先是一愣,接著哈哈大笑起來,連說:“佩服!佩服!”汪倫留李白住了好幾天,李白在那兒過得非常愉快。因為汪倫的別墅周圍,群山環(huán)抱,重巒疊嶂。別墅里面,池塘館舍,清靜深幽,像仙境一樣。在這里,李白每天飲美酒,吃佳肴,聽歌詠,與高朋勝友高談闊論,一天數(shù)宴,常相聚會,往往歡娛達旦。這正是李白喜歡的生活。因此,他對這里的主人不禁產(chǎn)生出相見恨晚的情懷。李白要走的那天,汪倫送給名馬八匹、綢緞十捆,派仆人給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設(shè)宴送別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離岸,忽然聽到一陣歌聲。李白回頭一看,只見汪倫和許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誼,古樸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動。他立即鋪紙研墨,寫了這首著名的送別詩給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 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首詩比喻奇妙,并且由于受純樸民風的影響,李白的這首詩非常質(zhì)樸平實,更顯得情真意切。意思是桃花潭的水再深,也不如汪倫對我的情誼深。 225、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壯觀的瀑布從高處急沖直流而下,真使人懷疑這是從天上傾瀉下來的銀河。這兩句詩寫出了廬山瀑布向下傾瀉的磅礴氣勢。 226、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唐·李白·上李邕) 意思是:大鵬鳥總有一天會乘風飛起,憑借風力直上九天云外。李白何出此言是有原因的,他去拜見渝州(今重慶市)刺史李邕(yong),希望通過李邕引薦找到政治出路,卻受到冷遇,憤激之余寫下了此詩。詩人以不羈的大鵬鳥自詡。 227、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唐·李白·北風行) 燕山上紛飛的雪花,大大的,宛如一張張的竹席,它們片片飄撒在軒轅臺上。 228、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唐·李白·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云) 我們都滿懷遠走高飛的興致,想騰空飛躍到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月亮。 229、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李白在山中隱居,獲唐玄宗下詔入京,非常高興,寫下了這首激情洋溢的詩,這是詩最后兩句。意思是:我仰天大笑,要出門進京了,長期以來朝廷不器重我,本來嘛!我哪里是平凡的人。蓬蒿人即草根族。 230、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云) 深刻的表現(xiàn)了詩人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心情,也是千百年來描繪愁緒的名言。希望灑脫的抽刀把水切斷,可刀是切斷不了水的,煩惱仍然象流水一樣糾纏得無法擺脫。希望依靠酒來舉杯消愁,可酒也是消不了愁的,反而更加在愁境中不能自拔。 23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唐·李白·將進酒)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其自身的意義、價值!不要把錢看得太重,花完了還可以再去奮斗賺取。 232、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唐·李白·望天門山) 群峰夾岸,舟行水中,好像山動船不動,兩岸青山由遠及近,產(chǎn)生推開門就進去的錯覺?!跋鄬Τ觥?,把靜止的山變成了動態(tài)的山,它們從遠處走來,又從船旁徐徐向后退去。從兩岸青山之間遠望,長長河流,水連天,天連水,相接處孤帆、紅日緊緊相依。 233、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詩人佇立在黃鶴樓上,久久地注視著那漸行漸遠以致于消失在茫茫水天相接之處的一葉孤帆,帆影消失后,友人畢竟離去了,望著浩渺的長江,心馳神往,像江水流到天邊,追隨友人而去。 23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唐·李白·行路難) 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235、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海。 (唐·李白·江上吟) 興致正濃的時候提筆寫成的詩文氣勢恢宏,可以搖撼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作成的詩文精彩得可以傲立在滄海之上。 236、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唐·李白·行路難) 我停杯扔筷不想飲,拔出寶劍環(huán)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23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唐·李白·行路難) 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 238、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唐·李白·北風行) 意思是黃河還可以用土埋上,可恨的是寒冽的北風雨雪卻沒有辦法制止。 23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這是李白同情王昌齡被貶官而寫的詩。意思是:把我的愁心托付給明月, 一同伴隨你奔赴夜郎之西! 夜郎系指隋代的夜郎縣(現(xiàn)今湖南辰溪一帶),王昌齡被貶到龍標(現(xiàn)今湖南芷江),而龍標恰恰在辰溪以西,故稱夜郎西。 240、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請朋友問一問長江吧!我們離別的情意同長江相比哪個長?意思是我們的友誼比長江還要長。 241、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站在臺上,看著遠處的三山(南京附近的山),依然聳立在青天之外,白鷺洲把秦淮河分隔成兩條水道。 242、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楊柳》曲,它屬于漢樂府古曲,抒寫離別行旅之苦。古代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柳枝相送,楊柳依依,正好借以表達戀戀不舍的心情。在這樣一個春天的晚上,聽著這樣一支飽含離愁別緒的曲子,誰能不起思鄉(xiāng)之情呢? 24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唐·李白·清平調(diào)) 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宮中觀賞牡丹花,李白奉詔前往寫詩助興,這是其中的兩句,意思是:見到云就聯(lián)想到她(指楊貴妃)的衣裳,見到花就聯(lián)想到她的容貌,春風吹拂著欄桿,美麗的牡丹花在晶瑩的露水中顯得更加嬌艷。形容楊貴妃美麗華貴。 244、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唐·李白·將進酒) 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向東流入大海。描寫了黃河的壯觀景象。 245、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怎么能夠低三下四地去侍奉那些權(quán)貴之人,讓我自己一點都不開心 246、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潮水涌漲,兩岸顯得更開闊。風順了,船帆直懸江面。 247、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唐·崔顥·黃鶴樓) 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歷歷在目,鸚鵡洲的芳草長得很茂盛。 248、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唐·張旭·山中留客) 即使是天氣晴朗,沒有下雨,你走入深山老林,也不免會沾濕衣服。 249、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別董大) 不要發(fā)愁前面的道路上沒有知己,看天下有哪個人不認識你啊 ! 250、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唐·高適·燕 歌行) 戰(zhàn)士在前線殺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將軍們依然逍遙自在的在營帳中觀賞美人的歌舞。 251、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 (唐·高適·封丘縣) 因為要參拜那些剝削百姓的高官而傷心,因見到他們鞭打凌辱老百姓而悲傷。 圖文均來自網(wǎng)絡(luò) 涉及版權(quán) 聯(lián)系刪除 聲明:本文轉(zhuǎn)自2018-09-01 06:08·@國學書院。向作者致敬!若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