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按曹雪芹的原意,林黛玉是淚盡而亡的。并不是上吊或投湖自盡的,“上吊或投湖”之說,是依據(jù)判詞和黛玉與史湘云的對話,這個依據(jù)不具備其必然性,也不符合黛玉當時的實際情況。 曹雪芹原意是寫黛玉對愛情忠貞。黛玉自從來到賈府,與寶玉接觸,一起玩耍,皮打皮鬧,無形中兩人產生了情感,有了相互愛慕之情。兩人的愛情深到什么程度?當黛玉聽說自己將被外嫁,不能與自己心愛的寶玉在一起時,她淚如泉涌,流涕痛哭,最后欲哭無淚,最終淚盡而亡。黛玉的淚盡而亡,表明了自己“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事情發(fā)生在賈家敗落被抄家期間。 先是寶玉贈給黛玉一枚鹡鸰香念珠。 這枚鹡鸰香念珠是北靜王委托寶玉轉贈給黛玉的。寶玉對黛玉解釋說“北靜王見到妳寫的《問菊》《菊夢》《憶菊》三首詩,十分欣賞,對妳的看法特別好?!?/p> 黛玉聽后不高興了。她怒懟寶玉“誰叫你給他看的?”寶玉討好地笑道:“我看您寫的這三首詩很好,我就把它寫在扇子上了。正巧北靜王到賈府,我就把扇子遞給他看了,在他面前顯擺這三首詩,夸獎了妳。” 寶玉沾沾自喜,一邊說一邊把鹡鸰香念珠遞給黛玉。寶玉還一個勁地強調:“這是北靜王特別委托我轉交給妳的?!?/p> 寶玉的這番言行,給人感覺似在給北靜王與黛玉牽線。黛玉聽后立馬火了,把手中的鹡鸰香念珠扔在地上,回懟寶玉道:“什么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它!”寶玉愣了,灰溜溜地,不知道再怎么討好黛玉了。 這事之后,又發(fā)生了斗笠和蓑衣事件。那天,寶玉身穿北靜王送的斗笠和蓑衣有意去見黛玉。 兩人見面,黛玉見寶玉穿戴這么一身,覺得好奇。寶玉告訴黛玉,這是北靜王贈給自己的,如果妳喜歡,也給弄一套。寶玉說的這番話,給人感覺又像是北靜王和黛玉的牽線人了。黛玉再次毫不客氣地拒絕:“我不要它。戴上那個,成個畫兒上畫的和戲上扮的魚婆了?!?/p> 事也湊巧。賈母八十大壽生日這天,南安太妃和北靜王妃來到了賈府。南安太妃這次來是想與賈府聯(lián)姻,認探春義女,然后再娶探春和親。北靜王妃這次跟隨南安太妃來,是有替夫納妾黛玉之意。此時的賈府正在風雨飄搖之際,正想找座靠山,因而,賈母、王夫人表現(xiàn)得特別熱情。 南安太妃提出來要見見賈府的姑娘們,賈母安排探春陪同寶釵、寶琴、湘云、黛玉出席見客。在這次會見中,北靜王妃贈給黛玉禮物,出于禮節(jié),黛玉不情愿地接受了北靜王妃所贈的禮物。 北靜王妃當著賈母的面,贈黛玉禮物,而賈母沒阻止。這說明,賈母已經答應把黛玉嫁給北靜王做妾了。 讀者們,此時此刻的黛玉會怎么想?自己唯一的依靠賈母也都離她遠去了,她和寶玉的姻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了,沒了一點兒希望了。 黛玉的性格本身就具有多愁善感的特質。黛玉從小失去父母,跟著姥姥賈母生活。她的兩個舅舅因與黛玉母親賈敏一直不和,因此也不愛搭理黛玉。她的兩個舅母更不可能對黛玉好了。也就是說,在賈府,賈母是黛玉唯一的有血緣關系的最近最親的人了?,F(xiàn)在,這些心里話,沒法對姥姥賈母說了。 她想把這些心里話找寶玉說出來,可他外出不在家,具體什么時候回來還不知道。 黛玉越想越悲傷。封建社會是男權社會,婚事只能由父母、長輩或兄長或男人們擺布,女人是無權決定自己婚事的。 正在黛玉心里特別難受時,黛玉接到出嫁北靜王為妾的具體時間通知。黛玉看看這個時間,寶玉還在外邊,不能回家。那時交通不便,沒法聯(lián)系,黛玉真是沒轍了,萬念俱灰,淚如泉涌。叫天不應,叫地不靈。她唯一所愛的人,以后,不能再見面,更不能在一起了。 黛玉本身身體就很虛弱,再加上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她從身體和精神上垮了,必然會造成致命的不知所措的傷痛與絕望。 黛玉哭得渾身沒了力氣,身心徹底崩潰了,淚盡而亡。小說《紅樓夢》描述黛玉臨終前渾身無力地喊道:“寶玉,寶玉,你好......?!睕]說完,兩眼一翻,氣咽而逝。黛玉就這樣帶著對寶玉的怨恨而離開了這個世界??梢?,黛玉對寶玉的感情有多么的深厚了! 淚盡而亡,是曹雪芹寫林黛玉如何而死的原意。后來,高鶚、程偉元根據(jù)曹雪芹寫黛玉淚盡而亡的原意,又把黛玉的死,寫成是在寶玉與寶釵結婚的當天淚盡而亡的。 以上只是個人的見解,有不同看法的,咱們可以一起討論。謝謝大家。 |
|
來自: 新用戶7301qQre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