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創(chuàng)建110周年,國博考古已走過百余年春秋。“積厚流廣——國家博物館考古成果展”即將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希冀能更好地展現(xiàn)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講述豐富多彩的中國故事,實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反映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
國家博物館 北9展廳
即將展出
尖足鼎
展覽旨在通過展示國家博物館百余年在考古工作中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就,讓國家博物館發(fā)展積累的考古成果與人民大眾共享,努力使考古學這一學科全面走向社會公眾,使考古成果惠及民眾,服務社會。
玉人
1921年,幾乎與仰韶遺址發(fā)掘同時,在河北鉅鹿開始的古城發(fā)掘,揭開國博考古的序幕。國博考古長足發(fā)展,蓬勃葳蕤,努力從陸地、海洋和空間不同維度找尋中華燦爛歷史文化的物質遺存,探索中華文明的發(fā)展脈絡。
琮 西周
寬5.3、高8.2厘米。此器內圓外方,形狀不甚規(guī)整,射孔內壁略呈拱形,外壁磨制不圓正,部分孔壁與方形外壁相重合,器表無裝飾紋。
良渚文化的琮上多有構圖復雜的神人獸面形象,一節(jié)至多節(jié)不等。商代玉琮較為簡練,婦好墓出土有弦紋和蟬紋琮。周代玉琮多為一節(jié)式,節(jié)較長,多光素無紋,少量飾有鳳紋、獸面紋等雕刻紋樣,但圖案均較簡化,顯示出一種退化的裝飾作風。
云紋玉環(huán) 西周
1981年章立凡先生捐捐贈
徑9.7、厚0.8厘米。玉呈青白,微有紅褐身沁斑。一面陰刻有云紋,另面邊側有陰刻云紋。尚有未刻完之處。此環(huán)從技法上可以看出當時的琢玉及磨制過程具有一定藝術價值。
1956-
龍形玉飾 西周
1957年河南省三門峽市上村嶺虢國墓地1662號墓出土
高4.2厘米、寬3.7厘米、厚0.3-0.2厘米。玉為淺綠色,半透明,器表有光澤。體扁平,呈“C”字形狀。龍首雕刻寬大,頭上飾一長角,頭頂起尖脊,橢圓形眼,口部大張,上唇向上勾卷,長舌呈長條形向頸下勾卷。龍軀體卷成彎勾形,尾端平齊。龍的邊緣隨器形雕琢單陰線輪廓線,身軀中部刻雙線勾云紋。
此器造型優(yōu)美別致,特別是龍嘴部形狀特殊。玉質光潤亮澤,紋飾流暢。1994年山西省晉侯墓地92號墓出土一對西周玉龍形飾,與這兩件玉龍形飾基本相似。西周玉龍形飾龍體首尾相對,只有一小缺口,接近于商代玉龍的卷曲形狀。為橢圓形眼,上唇向上勾卷,長舌呈長方條形,向內側勾卷。這種龍形飾是作為玉玦組佩中的飾件之一,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時期。
龍紋玉牌飾 春秋
長4.1厘米、寬3.1厘米、厚0.15厘米。青玉,薄片體。大至呈長方形,一面雙勾陰線雕刻龍首紋,上、下兩端刻齒脊,左、右兩側各鉆有上、下對稱的小透孔,用以綴飾。一面紋飾,一面光素。
此器為傳世品,1953年由文物局撥交我館。此器與1978年河南省淅川下寺墓中出土的玉牌相類。玉飾片很薄,一面還刻有紋飾,工藝精湛,這對開料等工藝有很高的要求,反映出春秋時期制玉工藝的高水平。此器與河南省桐柏縣月河墓出土的春秋玉牌飾的紋飾基本相同,尺寸大小也基本相同。
龍紋璜 春秋
1957年河南三門峽上村嶺出土
長7.3厘米、寬2.3厘米、厚0.3厘米。此器單面雕陰線刻雙龍合體紋。雙龍首分別位于器端,左上而右下,呈斜向對稱、回首相向狀。龍長吻、向后翹卷,大口長舌,舌下垂至器緣。方形眼,長眉。龍角有所不同,各鉆一圓孔。龍身盤卷成S形,中部向左右各有一個凸起。
龍紋璜 春秋
1954-1955年河南省洛陽市中州路2415號墓出土
長2.5厘米、寬2.2厘米、厚0.2厘米。玉為青黃色,體扁平,獸面上寬下窄,似倒梯形。頂端左右琢出齒脊,獸面上部雕刻雙勾云紋,下端雕刻獸面紋,雙眉很粗,一直通到鼻部,眉里陰刻細密的豎線短紋,雙圓眼緊貼眉下和鼻旁。雙陰線刻如意形鼻和胡須。獸面兩側中間各鉆一細孔,用以綴飾。
獸面雕刻繁復精美,線條流暢,玉質光潤,紋飾精美。玉獸面與1983年河南省光山縣寶相寺黃君孟夫婦墓出土的春秋早期玉獸面造型及紋飾基本相同,而該器紋飾更為繁復,青灰色玉質,作倒梯形,頭頂有雙鳥紋角,左右兩邊有脊齒,獸面上部雕刻虺紋,下半部刻獸面紋,雙眉較粗與鼻相連,刻陰線紋,橢圓形眼緊挨眉、鼻部,下有雙框,如意形鼻,臉部刻有虺紋,頭兩側及下部有透孔,可系綴。
西周時期,動物頭面玉飾有牛面及獸面,均刻角、雙眼和鼻,多為佩飾或嵌件,如寶雞茹家莊1號墓出土有牛頭面飾及獸面紋飾。
齒邊形龍紋飾 春秋
長9.4、寬2.8厘米。此器雙面雕,紋飾相同,用隱起方法雕琢四條變形虬龍,身體蜷曲,互相纏繞。沿龍身走向陰刻雙道平行線,內填短斜線。玉飾的上、下兩條長邊均琢出齒脊,沿器身縱向穿一透孔,可以穿線佩帶。
齒邊形器是春秋時期特有的一種裝飾品,其齒脊特征不但在齒邊形器上有所表現(xiàn),在玉璜、玉璧等上都有應用,尤其在璜上表現(xiàn)最為普遍。
玉龍紋玦 春秋
1957年河南省陜縣上村嶺出土
直徑3.6厘米、孔徑1.1厘米、厚0.3厘米。青玉,體扁平。圓形,中間有圓孔,器有一缺口,缺口兩側各雕琢一龍首,紋飾為雙首共身龍。龍首眼部為圓圈形,吻上卷,嘴微張,角后伏。龍身飾龍首紋等。
其中一件玉玦,背面有其它紋飾,似是從一塊舊玉改制而成??赡茉瞧渌螤畹挠衿?,壞了,不忍丟棄,而改作它用。這說明春秋時期對玉十分珍視,損壞了的玉器不輕意丟棄。改制玉器在春秋時期極為普遍。
玉勺 春秋
1957年河南省陜縣上村嶺出土
長5.3厘米、勺徑2.5厘米、柄長3厘米。玉為青綠色,有光澤。勺作圓形,內凹。勺壁上部較薄,勺壁下部較厚。勺外壁呈弧形,底部平齊。柄略有彎折,勺柄端有方形榫,榫兩側有對穿孔。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和安徽省含山凌家灘墓葬出土的玉勺,是目前所發(fā)現(xiàn)出土最早的玉勺。凌家灘出土玉勺,長16.5厘米,玉沁成灰白色,勺為橢圓形,長把,勺尾端有一圓孔,形制與今天的湯勺大致相同。
菱格紋玉管 春秋
1957年河南省陜縣上村嶺出土
高4.8厘米、上端管徑2厘米、下端管徑1.6厘米。器為雞骨白色,不透明。此器上粗下細,器呈柱狀體,中間收腰,微向內凹入。從上端到下端鉆一通透到底的圓孔,上孔徑為1厘米,下孔徑為0.3厘米。器表用單陰線刻四組弦紋和長菱格紋。器型別致,紋飾整齊清晰。
玉管是串飾或組玉佩的飾件之一,玉飾件包括璜、環(huán)、玦、沖牙、珠、墜及管等。串飾出現(xiàn)較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xiàn)。組玉佩出現(xiàn)在西周時期,象征身份地位,是禮儀用具兼佩飾。身份地位越高,佩飾越長,越復雜,玉璜上的紋飾越精美。春秋戰(zhàn)國時期,作為玉禮器的組玉佩發(fā)生了變化,朝裝飾性和佩飾性的方向發(fā)展,在組玉佩的組合、造型和紋飾技法上有了很大的變化。
雙龍形佩 戰(zhàn)國
1957年河南信陽長臺關一號墓出土
長7.7、寬3.3、厚0.4厘米此器雙面透雕,扁平璜形,由聯(lián)體雙龍和獸首紋組成。兩端為龍首,回首相望,拱身聯(lián)體。吻部與角分別向前后伸展,口部形成圓形鏤空。獸首位于龍身拱起的空襠處,仰置,口抵龍腰,雙角和頾須與龍身相連。此器作用相當于珩。
雙龍首珩 戰(zhàn)國
長9.4、寬2.5厘米。器璜形,雙面透雕。兩端為龍頭,口鏤空,似卷云狀,上頜有獠牙,下顎露成排牙齒,唇上各有一孔。龍身滿布乳丁紋,排列規(guī)整,每三個乳丁由一條陰刻線相連,象征成片的鱗甲。璜下部鏤雕花蕾紋,枝蔓向兩邊伸展至龍頭下。珩頂正中有一孔。
珩為組佩上部橫向的玉,是組佩的骨架,珩底部的鉆孔與鏤空處應為懸掛功能而設。拱式造型可承受較大的重力,二或三孔利于保持組佩的均衡與對稱,各部件密切相聯(lián)構成完整的佩飾組合。
夔龍形佩 戰(zhàn)國
1951年河南輝縣趙固村出土
高3.5、長10.9、厚0.6厘米。龍作回首屈身狀,雙面雕刻,遍體以隱起手法雕飾勾云紋,立體感極強。龍身中部偏上鉆一個透孔,頸部鉆兩透孔,可以穿綴,應為組佩的飾件之一。龍身以單卷或雙卷云紋裝飾,吻、顎、耳等器官及鱗甲等也依卷云形進行刻畫,形式簡約,頗具動感。
勾連云紋瑗 戰(zhàn)國
1951年河南輝縣固圍村出土
直徑6.5、內孔徑4.2厘米。此器扁薄圓環(huán)形,兩面紋飾相同,局部殘留朱砂痕跡。瑗的內外邊緣分別有陰刻同心圓,兩圓之間雕琢勾連云紋。云紋均勻細密,在瑗面上分三層排列。為組佩重要飾件之一。
谷紋環(huán) 戰(zhàn)國
1957年河南信陽長臺關一號墓出土
直徑6.5厘米、孔徑2.5厘米、厚0.5厘米。環(huán)內外緣各有一周陰刻線,形成內外邊廓。兩線內雕琢谷紋,排列成行,錯位相對。谷紋是谷物發(fā)芽的樣子,也稱蝌蚪紋、渦紋、臥蠶紋等,象征萬物復蘇和對豐收的盼望。谷紋最早出現(xiàn)在春秋時期的玉器中,《周禮·典瑞》載:“子執(zhí)谷璧,男執(zhí)蒲璧”,“子”和“男”都是當時的爵位名稱,表明貴族在一些重要禮儀場合經常手持谷紋玉器作為信物。
青玉圭 戰(zhàn)國
1951年河南輝縣固圍村出土
高14.8厘米、寬5.4厘米、厚0.4厘米。此器呈尖首長方形,表面光潤無紋飾。圭為重要的禮器,多為尖首狀,也有平首或凸首造型,它不僅用于禮天地四方,也象征著身份等級,多用于祭祀和喪葬等活動。
1957年河南洛
騎獸人形佩 戰(zhàn)國
安陽西郊小屯村出土
高2.6、長1.8、寬0.9厘米;高2.6、長1.8、寬0.9厘米。器圓雕,獸均作虎形。一件虎四足前伸,背部雕刻一童子,仰首,頭頂梳偏髻發(fā)式,雙手緊握獸耳,曲膝騎伏于獸背上。獸身中部有縱向圓透孔。另一件虎呈低眉伏首狀,童子雙腿屈膝,雙手前伸執(zhí)獸雙角。從人頭頂至獸腹底部縱貫一圓孔。
遠古文化中不乏人獸合體形象,應與當時的神話或宗教相關。良渚文化神徽形式的神人獸面紋,圖案上方為戴羽冠人像,下方為獸面,有圓眼和獠牙大口,底部有爪等,象征著神人騎獸縱橫穿梭的情形。騎獸人玉佩取材和構圖原則與神人獸面紋相同,表現(xiàn)馭虎乘風的神異氣氛。兩佩同出土于墓道內接近墓室一端的亂土中,似乎成對設置作為墓道內的特殊陪葬器。
玉夔龍佩 戰(zhàn)國
1957年河南省信陽縣長臺關一號墓出土
長2.8厘米、寬1.2厘米、厚0.5厘米。玉為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沁。雙面雕刻,紋飾基本相同。夔龍為“S”形,下有足,行進狀。低首,有耳,圓眼,上吻較長并向上翹起,嘴張成圓形。龍身向上拱起,長尾,尾部為叉形尾,一尾向上勾卷,另一尾向內部勾卷。身下有一足,向內彎卷。夔龍身和尾部琢刻陰線紋、斜方格紋和勾云紋等。此龍頭頂?shù)较骂h處有一垂直透孔,單面鉆成,可系佩。
在古代,人們認為玉是寶貴之物,以玉為祥瑞之器,故禮器、佩飾、信物等多以玉來制作。此器造型小巧,新穎別致,玉質光潤,線條流暢。器型雖小,但是做工精細,紋飾極精。
玉鏤雕龍紋佩 戰(zhàn)國
1957年河南省信陽縣長臺關一號墓出土
長10.4厘米、寬5.5厘米、厚0.6厘米。玉為碧綠色,體扁平。龍的軀體作卷曲狀,龍首與尾向上勾卷,身軀向上彎拱。獨角,扁圓眼,嘴微張,龍身中部較寬,近尾處分為二叉,一尾向龍背部彎曲,另一尾向下,在龍下腹部彎曲。龍首下顎、龍足、龍尾與龍身相連處,都雕刻成鏤空狀。通體雕刻單陰線臥蠶紋,龍身中腰處鉆一孔,可供系佩。
龍形佩在春秋晚期開始大量出現(xiàn),到戰(zhàn)國時期達到鼎盛,成為戰(zhàn)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之一。造型也極為豐富,且形態(tài)不一。戰(zhàn)國早期龍形佩多為回首曲身狀,軀體呈“S”形,尾有細小陰刻線,圓頭,圓眼,圓嘴。到戰(zhàn)國中期以后,軀體大多呈雙“S”形,眼為長梢眼,張口,上下齒似咬緊,下頷象斧形,軀體彎轉曲折也非常自然,身多飾渦紋、谷紋或臥蠶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