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溪老街巷旅語(皖浙滬旅游54)
劉福新
2017年4月17日下午,從宣城啟行的大巴車抵達了績溪。績溪是一個縣城的名字。說到績溪,必須談一談徽州。古徽州有一府六縣,即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府治在歙縣,前四個縣在現(xiàn)在的安徽省黃山市,績溪縣今屬安徽省宣城市,婺源縣今屬江西省上饒市。關(guān)于近現(xiàn)代徽州的行政區(qū)域變化,圖片下有附錄,對歷史和地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本文可以列為散文一類。既然是散文,行政區(qū)域變化還是盡量少寫。
每到一個有文化底蘊的城市,我對老街巷總是充滿了期待,或者換句話說,老街巷早就吊足了我的胃口。
可能每個人記憶中都有一條老街,古韻與古風(fēng)就是老街的風(fēng)情,承載著一代人揮之不去的童年記憶。雖說我老家是中國北方農(nóng)村,沒有多少文化底蘊,但也同樣令我回憶,因此,我還將我的散文《陋巷》刊發(fā)在一家大報上,并由多家報刊轉(zhuǎn)載,我也因之收到了好幾次稿費。
街巷是一個城市的肋骨,看似普通平常,卻承載了一段段或有趣或深沉的歷史??兿獙ξ襾碚f是個陌生的名字,僅僅是提前設(shè)計安徽旅游路線,才從電子地圖上知道了績溪。今夜用百度搜索“績溪老街巷”,很遺憾,搜不到。就由我劉福新來填補吧。
2017年4月17日(丁酉年三月二十一)下午,與老伴尋覓老街巷不久,已近黃昏時分。邊走邊打聽,一大半績溪人昏昏懵懵,不知老街巷在哪兒。只得與老伴到處亂闖,還好,看到了一段老墻,墻上不僅有攝影老片子與老繪畫,還有文字資料介紹。之后,仍然是亂闖,闖入了蜘蛛網(wǎng)似的狹窄巷子。兩個人拍片有好處,可以放心大膽地拍,若是一個人到處亂闖,背不住有間諜之嫌。
迎著暮春穿巷而過的風(fēng),看著南方濕潮的廊檐,駐足在長滿了綠苔的磚石上,想一想古代人近代人生活方式,聞一聞古代人近代人的生活氣息,感受一下幾百年前徽州文化的古樸和靈孕,多美的意境!
地面的綠苔讓我遐思,空中的翹檐——錯落參差的檐角,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將我?guī)нM了幽古的意境。
我們要珍惜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東西,不僅要開發(fā)建設(shè)新城,還要保護和更新老城。過去舊城保護多為整體拆遷、大拆大建,這種方式已經(jīng)越來越被認(rèn)為是一種不科學(xué)的方法。有明智者提出,不光要保護單個建筑,還要保護街巷肌理,只拆除影響環(huán)境的建筑。留下老街巷、老宅院、老房子、老居民和老生活方式,才能保住老績溪的文化。就我耳聞目睹,我覺得績溪做得還不錯。
在近兩個小時的采風(fēng)中,我看到了一條“適之街”,其實就是關(guān)系到胡適之這個民國時期的國學(xué)大師。
我想,街巷建筑既反映一個地方的地理,也反映出一座城市的風(fēng)度,還反映出當(dāng)?shù)厝说男愿?。我在一條長長的窄窄的巷子里遇到了一位92歲的老者——張興,張興老人鶴發(fā)童顏,耳不聾眼不花,腰不彎背不駝,容光煥發(fā),言談文雅,頗具古徽州遺風(fēng)。
2017年6月15日01:07完稿
1、 2017年4月17日下午,從宣城啟行的大巴車抵達了績溪??兿且粋€縣城的名字。說到績溪,必須談一談徽州。古徽州有一府六縣,即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府治在歙縣,前四個縣在現(xiàn)在的安徽省黃山市,績溪縣今屬安徽省宣城市,婺源縣今屬江西省上饒市。
第一幅圖片拍于2017年4月17日16點48分。
2、城墻路,好似我沒能尋到。
3、這里分成了兩條。我進入了這條右邊的街道。
4、這個“光明大廈”是個標(biāo)志性建筑物。
5、我依然朝著右邊的街道走。這條街道叫“梓潼路”。
6、大街那一端是一座山。
7、
8、空中的翹檐——錯落參差的檐角,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將我?guī)нM了幽古的意境。
9
10、我拐進了這條窄巷。
11、巷子里有一家蒸饅頭的。
12、我說明來意,他們高興地讓我拍。
13、我不僅拍新鮮的竹筍,更重要的是拍辣椒苗和西紅柿苗,眼見的這家主人要栽種辣椒和西紅柿了,我對這些蔬菜小苗很感興趣。
14
15、邊走邊打聽,一大半績溪人昏昏懵懵,不知老街道在哪兒。只得與老伴到處亂闖,還好,看到了一段老墻,墻上不僅有攝影老片子與老繪畫,還有文字資料介紹。
16、“老城記憶篇”。珍貴的文字資料!
17
18、“舊景點”。記錄的是楊柳社區(qū)所屬區(qū)內(nèi)過去的一些老地方。
19
20
21
22
23
24、進入了一個小院。煮后晾曬著的竹筍。
25、我發(fā)現(xiàn)績溪沒有“死胡同”,都是可以出進的。
26、墻體下部的青苔。
27、以前想拍巷子(我們昌樂驕傲“胡同”),沒地方拍,這兒數(shù)不勝數(shù)。
28
29、我想,街巷建筑既反映一個地方的地理,也反映出一座城市的風(fēng)度,還反映出當(dāng)?shù)厝说男愿?。我在一條長長的窄窄的巷子里遇到了一位92歲的老者——張興,張興老人鶴發(fā)童顏,耳不聾眼不花,腰不彎背不駝,容光煥發(fā),言談文雅,頗具古徽州遺風(fēng)。
選這幅作“壓題圖片”了。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迎著暮春穿巷而過的風(fēng),看著南方濕潮的廊檐,駐足在長滿了綠苔的磚石上,想一想古代人近代人生活方式,聞一聞古代人近代人的生活氣息,感受一下幾百年前徽州文化的古樸和靈孕,多美的意境!
41
42
43、走出了窄巷。由當(dāng)?shù)厝烁嬖V我“這里就是老街巷”。
44
45
46
47
48、績溪賓館(可能是以前的賓館,也可能繼續(xù)用著)
49
50
51、
52、看到了一條“適之街”,其實就是關(guān)系到胡適之這個民國時期的國學(xué)大師。
53
54
55、績溪博物館
56
57、這兩個小孩配合得很好!
58、“太娘”是什么稱呼?是不是“祖母”的意思?
59
60
61、績溪縣房地產(chǎn)管理局(可能是原來的辦公樓吧?)
62
63、我在書店看了一大會兒書
64、楊之北路
65、“徽杭古道”
66、績溪步行街
67
68、這個當(dāng)爸爸的依然是玩弄手機,看這個小女孩的眼睛。
69
70、又從這兒回來了。
71、2017年4月17日18點32分返回到藍天賓館。
附一:徽州地理歷史名稱
徽州,簡稱“徽”,古稱歙州、新安。古徽州一府六縣,即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府治在歙縣,前四個縣在現(xiàn)在的安徽省黃山市,績溪縣今屬安徽省宣城市,婺源縣今屬江西省上饒市。
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雛形浙江西道的一部分,也是1667年(康熙六年)江南省分治后安徽之“徽”的來源,“江南左”取安慶府、徽州府的首字,稱為安徽省。
徽文化(即徽州文化):
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主要內(nèi)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歷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學(xué)、新安醫(yī)學(xué)、程大位珠算法、徽派樸學(xué)、徽州戲曲、新安畫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畫、徽州工藝、徽州刻書、徽州文獻、徽州文書、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等。
2008年文化部批準(zhǔn)設(shè)立“徽州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它是我國第一個開展跨省文化生態(tài)保護的保護區(qū)。保護范圍為:安徽省黃山市的全境,安徽省績溪縣,江西省婺源縣。
附二:徽州自然
徽州一向號稱“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農(nóng)田和莊園”。境內(nèi)群峰參天,山丘屏列,嶺谷交錯,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澈,溪水回環(huán),到處清榮峻茂,水秀山靈,猶如一幅風(fēng)景優(yōu)美的畫圖。多少文人墨客對她產(chǎn)生了念慕之情,有的游客甚至“愛其山水清澈,遂久居”。由于徽州的山地丘陵地形與金衢盆地及杭嘉湖平原形成落差,此處的溪流大部分呈東去之勢,更無形中加深了徽州與杭州的聯(lián)系。錢塘江的北源(正源)新安江發(fā)源于徽州休寧縣懷玉山六股尖,南源衢江亦發(fā)源于徽州休寧縣龍?zhí)镟l(xiāng)青芝埭尖,因此休寧堪稱是真正的錢江源
。
附三:徽州地形
古徽州四面有4座山,西邊黟山即黃山,東邊---白際山脈即歙縣的發(fā)祥地,主峰擱船尖。黑白兩山,龍飛鳳舞,形成黑白徽州的格局,北方是障山,主峰清涼峰(海拔1787米),南邊是聳立在祁門縣境內(nèi)的牯牛降(海拔
1728米),位于婺源與休寧交界處的大鄣山(海拔1629.8米)、橫亙在婺源西南部的鳳游山(海拔675米)、拔起于休寧西北部的白岳齊云山(海拔585米),是壯麗神奇的天造畫境。最為著名的當(dāng)屬綿亙于歙縣、黃山區(qū)、休寧、黟縣之間的黃山(最高峰蓮花峰海拔1860米),峰巒峻峭,劈地摩天,重巖疊嶂,宏博富麗,是聞名中外的風(fēng)景勝地。古徽州三分之二的人口是居住在東邊---白際山脈即歙縣的發(fā)祥地(俗稱南鄉(xiāng)),主峰擱船尖。所以,也被譽為徽州的母親山,梁武帝贊譽“新安大好山水”,其中的山,就是指橫貫整個南鄉(xiāng)的白際山脈,主峰擱船尖,是各代徽州大儒的隱居地。
附四:近現(xiàn)代徽州行政區(qū)域變化:
婺源:1934年由于蔣介石“剿共”之需要,婺源被劃入江西,后因婺源民眾發(fā)起返徽運動及同鄉(xiāng)胡適等人奔走努力,迫于民意,1947年抗戰(zhàn)勝利后劃回徽州地區(qū)。但由于軍管問題,1949年婺源又被劃入江西省,延續(xù)至今,此為徽州歷史上的兩次婺源隸贛事件。
績溪:1987年為響應(yīng)中央打好黃山牌以發(fā)展旅游業(yè),徽州地區(qū)改名黃山市,而績溪被劃歸宣城地區(qū)管轄至今。
現(xiàn)黃山市屯溪區(qū)原屬徽州府休寧縣,徽州區(qū)以及黃山區(qū)湯口鎮(zhèn)原屬徽州府歙縣。
附五:徽州歷史變遷
如果說1934年婺源改隸江西成為肢解徽州的開始,那么1983年和1987年的兩次行政區(qū)劃變動則使徽州再次分裂:1983年徽州地區(qū)的太平縣(徽州母親山主峰擱船尖的“天地之心”
屬徽州一府六縣,而為原明清時寧國府轄地)與原徽州府治(今歙縣)所轄的湯口等地劃屬安徽省直轄,成立縣級黃山市;1987年縣級黃山市撤銷,并入由“徽州地區(qū)”改名為黃山市的地級市。兩次區(qū)劃變動有其內(nèi)在聯(lián)系,這便是所謂的徽州改名事件?;罩莞拿录?,撤銷了1983年在黃山腳下成立——省轄縣級黃山市,與原徽州地區(qū)合并組建地級黃山市,將黃山山名取代了徽州地名,從此,徽州不復(fù)存在了。與此同時,將徽州“一府六縣”之一的績溪劃給了宣城管轄,使得原徽州地區(qū)被搞得殘缺不全?;罩莸臍v史地理繼1912年廢府留縣、1934年婺源隸贛后再次被人為地割斷了,給徽州一府六縣百姓、給熱愛徽州文化的人們留下了難以平復(fù)的傷痛和遺憾,這是行政區(qū)劃史上的一大敗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