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過三代必走人”,是農(nóng)村俗語“人過五代另起墳,房過三代必走人”中的下半句。 這是農(nóng)村流傳比較廣的一句俗語?,F(xiàn)在很多人只從字面上進行簡單解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已很難讀懂其中蘊含的深意。 現(xiàn)在一些人通常將這句話理解為: 一是“人過五代另起墳”。一個家族,如果出了五代,通常也稱出了五服后,血緣關系就不太緊密,要另外立新墳(新祖墳)了。這句話的另一種解釋,則是從風水方面來解讀,認為“墳過五代不顧人”(也有的說“墳過三代不顧人”),也就是民間所謂墳“過氣”了。 二是“房過三代必走人”。一個家庭,在一棟房居住不能超過三代,主要是舊時農(nóng)村建房的建筑材料,除了大戶人家,普通人家多為木結構、土坯和木混合結構、磚木混合結構、木石混合結構,甚至有一人家還是茅草房。這些房屋住久了,經(jīng)日曬雨淋,房屋就不牢固了,有坍塌的危險,因此,要么搬出去,要么維修,要么重建。這句話的另一種理解同樣從風水方面來解讀,也認為房屋住了三代人后就“過氣”了。 那么上面的這些解讀,是這句話的原來的意思嗎?當然不是,因為這些解讀與舊時代農(nóng)村的現(xiàn)實情況相差太多,脫離了那時的現(xiàn)實生活。 其一,“人過五代另起墳”這句話中的“墳”,不是指什么“新墳”。舊時土葬習俗中,一代人去世時,都有其新墳堆,哪里要等到五代之后才“起新墳”?難道每代人的故去都不能下葬嗎?這種說法本身就脫離了傳統(tǒng)農(nóng)村的煙火之氣。 再說,現(xiàn)實農(nóng)村之中,有一些姓氏家族,在一個地方住居歷史悠久,他們在當?shù)氐睦献鎵灒械挠袔装倌?,有的有上千年。一些老祖墳的后代,遍布?shù)個省區(qū)。五代以后的祖墳就不用管,恐怕大多數(shù)農(nóng)村民眾都不會答應,也不是農(nóng)村的傳統(tǒng)習俗,也不是農(nóng)村的傳統(tǒng)道德倫理。在農(nóng)村,掘人家老祖墳,被視為極不道德的事。所謂老祖墳,過去農(nóng)村通常指的就是出了五代后的祖墳。 因此,這句話中的“墳”,指的是墳地或者墳山,也就是一個宗族葬墳的場所。“人過五代另起墳”的意思是說,人過了五代之后,就要有屬于自己及后代的墳地或者墳山,也就是把自己家里的墳地或者墳山,從大家族的祖地或者墳山獨立出,另行選擇地址。 這種傳統(tǒng)實際上與族譜的傳統(tǒng)是一脈相承的。姓氏家族的族譜稱為總族譜,然后下面有房族族譜、支派族譜、分支派族譜、小支派族譜等。事實上,在族譜中也同樣有“人過五代另修譜”的說法,現(xiàn)實中也普遍有這種做法。舊時農(nóng)村,姓氏家族中,墳地和墳山同樣存在總墳地或墳山、房族墳地或墳山、支派墳地或墳山、分支派墳地或墳山等。 因此,“人過五代另起墳”,說的是另壁新的墳地或墳山,并不是指老祖墳不要了。試想想,如果一個家族的人百年后,數(shù)十代人全部葬在一處墳地或墳山,再寬闊的墳地或墳山,面積也是有限的,無法容納。 那原來的老祖墳地或墳山該怎么處理呢?通常來說,我國舊時有兩種處理方式。 一種是由長子繼承,也就是長子及后代繼承祖業(yè)(包括房產(chǎn)、田地和墳地或墳山),其他兒子及后代,另辟他地。舊時,這種方式在北方一些地方比較普遍。 另一種是由小兒子繼承及后代繼承祖業(yè),其他兒子另辟他地,俗稱“滿房守祖業(yè)”。舊時,這種方式在南方的一些地方比較多。 其二,“房過三代必走人”,并不是因為房屋風險問題才走人。 這里的“房”是陽宅,與前一句的墳(陰宅)是有對應關系的,因此,我們可以把“房”理解成老屋、祖屋。 事實上,舊時人們對房屋的安全問題十分重視,一般都會及時修葺,就是相對比較堅固的磚瓦房,每年都要撿瓦,防止房屋下雨時漏水,造成梁柱檁椽腐朽,造成住房的安全隱患。 維修房屋,甚至個別房屋的重建,從房屋內(nèi)搬出來,也還是住在院子內(nèi),也就是住宅內(nèi),嚴格說來并沒有出自家的房子。 再說,從房屋類型來看,除磚瓦房、木房子可住上百年外,也就是三四代,或更多的代數(shù)外,其他的土坯和木混合結構、木石混合結構、茅草房等,大多一代一換,有的還一代多次重修,等不了三代人。 因此,“房過三代必走人”指的是過去農(nóng)村的分家。 過去農(nóng)村家庭兒子普遍比較多,比如,一個兩口之家,生兒育女后,就會增加到七八口,假如有五個兒子,為第二代。五個兒子成家后,每個兒子又生多個兒女,為第三代,按每個兒子平均七個口算,這一大家子的人口就增加到三十七個。孫子又要成家,也要生兒育女。到第三代時,如果院子寬敞,房子多,還勉強容納得下。到第四代以后,就容納不下了。如果院子比較窄的人家,到了第二代人就容納不下。 也正是因為如此,父母的老屋子從第二代開始,陸續(xù)有人要搬出去,到其他的地方去修建新的院子和房屋,就是俗語所說的“走人”。即便有的家庭三世同堂,都住在一個屋檐下,到了第三代,如果還沒有人到外面建房,搬出去,父母建的院子就再也住不下了,所以必須要“走人”。 老祖屋通常根據(jù)各地不同風俗,或者由長子繼承居住,或者由小兒子繼承居住。在農(nóng)村,老屋場歷來就被后人重視,除非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地質(zhì)災害等,一般是不會放棄。農(nóng)村老話說“吃飯不離老屋場”(發(fā)財不離老屋場),也就是這個道理。 還有一些人說,“人過五代另起墳,房過三代必走人”是因為祖墳風水“過氣”,所以才另起新墳,或者從老屋搬走,那就更沒有道理了,是一種新迷信說法。 那么“人過五代另起墳,房過三代必走人”到底要說明什么道理呢? 這句俗語說的是家族子孫昌盛,需要不斷地向外拓展生存空間。 舊時農(nóng)村,只有一個家族的人丁興旺,才會有“人過五代另起墳,房過三代必走人”的說法,如果子孫凋敝,后人不多,支派和小支派也就不多,就不會出現(xiàn)俗語中所說的盛況。比如說,如果一家族十代單傳,那么祖屋和祖墳都是一個人的,當然不會出現(xiàn)五代另起墳,也不會出現(xiàn)房屋不夠住,要另到別地去修建房屋。 只有子孫昌盛的家族,因為人越來越多,祖居之地的田地有限,生存空間有限,不可能一個家族所有的孫子都擁擠在一個窄小的空間內(nèi)。于是,就得有人不斷地走出故土,到其他地方去謀生,開辟新天地。這樣,在古代就有了很多姓氏家族后裔為了走出窄小生存空間,他們的不斷遷徙。 有的姓氏家族,只有二三十代,其后裔就遍布各地,有的分布數(shù)個縣、鄉(xiāng),有的分布十多個縣鄉(xiāng),有的甚至分布數(shù)個省。他們從祖籍地(不一定是始祖的祖籍地)走出來,每到一地,肯定要建設新的家園,同時也要“另起墳”。他們后裔發(fā)展到一定人口規(guī)模的時候,也同樣如此,有的還發(fā)展到國外。這也是我國古代百家姓中,諸多姓氏的發(fā)展史。 我國歷史上,人們對“根”的傳統(tǒng)觀念根深蒂固。那么“根”是什么?人們的共識就是故鄉(xiāng)。“根”在故鄉(xiāng)的兩種具體表現(xiàn)又是祖墳和祖屋(沒有祖屋了,就是老屋場),或者兩者之一。 過去,遷徙到外鄉(xiāng)的人,大多帶著家譜,即使沒有帶家譜,到了安家之地后,也要回到故鄉(xiāng)來抄一本家譜帶走。我曾接待過很多帶著家譜,到我家鄉(xiāng)尋根問祖的人,看過他們帶來的家譜。家譜附頁上,繪有祖屋和祖墳的地形圖,記錄了祖屋的坐向和朝向,也記錄了祖墳的山向。 根據(jù)地形圖,按圖索驥,一般都能找到他們的祖墳。但是,因年代久遠,物是人非,祖屋大多不存在了,有的建了新房屋,有的則成為菜地,還有的只是一塊雜草叢生的荒地。即便如此,這些來尋根的人還是很滿足,墳還在,祖屋地還在,他們的根就還在。 因此,有一些人說,墳過五代就不管了,祖屋過三代就不要了,這種說法是不符合過去農(nóng)村現(xiàn)實的,也許有少數(shù)地方和少數(shù)人是如此,但并不能代表大多數(shù)地方和大多數(shù)人。 總而言之,過去有一些俗語,從字面上看,理解起來比較簡單,但是,如果我們僅從字面理解,或者作出“合理”推猜,而不結合俗語所處時代的歷史背景來理解,往往會出現(xiàn)誤解?!叭诉^五代另起墳,房過三代必走人”就是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