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楊式太極拳的祖師楊祿禪,當年三下陳家溝,向陳長興學習太極拳。但楊家的傳統(tǒng)說法是,太極拳創(chuàng)自武當張三豐,后經(jīng)數(shù)代傳至王宗岳,王傳蔣發(fā),蔣傳陳長興。因此,楊式太極拳不是由陳王廷發(fā)明的“陳式老架”改革簡化而來,是正脈承傳的武當派武術(shù)。此外還有一說,即楊祿禪另得高人傳授。上世紀持此說者,有宋志堅、賀洪明兩位先生。 臺灣宋志堅先生在其《太極拳學》中說:“楊祖在陳溝固已獲得蔣發(fā)秘傳太極拳要訣,后又聆悉此拳源于道家,系張三豐祖師發(fā)明,尚有至深奧理可循,于是虔誠北訪直隸京畿,南索豫襄武當,竟得高人秘傳?!辈⒄f楊祿禪“另有高人秘傳之說,前輩多有提及,且有跡象可憑”(所列8點“跡象”從略。見宋志堅《太極拳學》(上),1979年第2版,21~23頁,臺灣財團法人中華太極館出版發(fā)行)。 賀洪明先生在《楊式太極定型前曾得道門高人指點》一文中(見《武當》雜志1999年第12期),回憶李雅軒老師1963年的一次談話,說楊健侯當年在李雅軒等人面前談及楊祿禪三下陳家溝學拳之事。楊祿禪經(jīng)過千辛萬苦,最后才從陳長興處得到了武當張三豐祖師遺論,非常珍視。他認為,此拳既出自武當?shù)篱T,“便不惜財力,東奔西走,訪尋武當?shù)な壳蠼?。后來終于得到一位高深道人講煉內(nèi)丹術(shù),講內(nèi)家拳術(shù),對太極拳經(jīng)拳論及丹道內(nèi)功的要旨一一加以指點”。而楊祿禪不欺師滅祖,仍尊陳長興為師,對高道指點過程從不外傳。“但楊式太極拳代代在拳經(jīng)拳譜中毫不掩飾地公布張三豐和王宗岳的拳經(jīng)拳論,公開表明楊式太極門人供奉太極鼻祖三豐真人,和歷來尊崇武當?shù)孽r明態(tài)度”。 今年6月30日,天津喻承鏞老師給我打來電話,說宋志堅和賀洪明先生所言,確為事實,但不夠具體。他的老師吳孟俠先生(1906年~1977年)說的更明確。吳孟俠先生說: 楊祿禪跟陳長興學拳后,知道太極拳由武當張三豐所創(chuàng),就親自到武當山尋根問祖。當時,武當山有“五山師傅”,即“領(lǐng)山師傅”、“幫山師傅”、“催山師傅”、“建山師傅”、“援山師傅”。領(lǐng)、幫、催、建、援的名稱,可能與其職務(wù)有關(guān)。其中的“幫山師傅”,就是楊祿禪的老師,本名叫張福真,是個真人。因為楊祿禪是帶藝投師,又是俗家弟子,不能與幫山師傅論輩分,仍然以王宗岳→蔣發(fā)→陳長興→楊祿禪的傳承關(guān)系面世。 吳孟俠先生師承牛連元,牛連元直接師承楊班侯,他獲得的由楊班侯傳承的太極拳“九訣”,被譽為字字珠璣,句句錦繡。喻承鏞老師所說的楊祿禪學拳經(jīng)過,當為楊班侯從楊祿禪處所得而代代秘傳下來的。 喻承鏞老師請我對此事再做調(diào)查,以求佐證。我給前任《武當》副主編、道教與武當武術(shù)資深學者譚大江先生寫信,請他與有關(guān)人員查閱資料,希望找到武當山關(guān)于“五山師傅”的記載。譚大江先生回信說:“喻老師的這個說法大約十年前即告訴過我,但因武當山道教在五十年代政治大清洗,廟里道人基本都被掃地出門了,八十年代落實宗教政策,全山也僅回來十幾位老道,幾乎都是當年廟里地位低下又沒文化的,所以喻老師的這個說法是很難在武當山求證的,只能存此一說了。” 筆者以為,喻承鏞先生之說,雖無武當山的資料佐證,但其得自吳孟俠所傳楊班侯之言,賀洪明先生亦得自李雅軒所傳楊健侯之言,宋志堅先生所言當自楊澄甫鄭曼青所傳。此三者,各有明確渠道,相互印證,故可作為楊祿禪學拳的重要史料。此說與王宗岳→蔣發(fā)→陳長興→楊祿禪的傳承關(guān)系并無矛盾,是傳統(tǒng)說法的補充?,F(xiàn)作為一說記錄于此,以供太極拳友們繼續(xù)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