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象住在比較內(nèi)陸的地區(qū),漁業(yè)不發(fā)達,而且能吃的東西選擇很多,因此她吃的魚比較少,吃魚就非常的慢吞吞,導致她不怎么愛吃魚。吃魚對一些人來說就麻煩在魚刺上了,對于魚刺卡喉嚨的處理方法很多,但我敢確信,我們熟知的那些全都是威脅的土方法。 下面有兩個例子。 江蘇張先生吃魚時一個不注意,將魚刺給吞了下去。他想都沒想直接夾一大坨飯就往嘴里塞,吞下飯后,喉嚨一陣刺痛,但似乎魚刺確實下肚了。于是這事就這么過去了。但幾天后,他肚子突然劇痛無比,急忙被家人送往醫(yī)院后,醫(yī)生檢查發(fā)現(xiàn)其小腸中有一根6厘米長的魚刺,居然將腸道戳穿了! 張先生怎么也沒想到幾天前的魚刺到現(xiàn)在還在折磨自己,好在手術后,魚刺被取出,身體很快也恢復了。 家住武漢68歲的熊大爺跟小時候課本里的長輩一樣,喜歡吃魚頭。這天他夾起一個魚頭猛嘬,品嘗精華的魚腦花,突然感覺一根大刺被跟著吸了進去。這有啥啊!塞團飯唄!不然就喝點醋!很快他就感覺喉嚨里的異物感消失了。 隔天,他也開始腹痛難耐,而且伴隨著高燒。前往醫(yī)院查看后,發(fā)現(xiàn)又是魚刺戳穿了腸道。 危險的土方法 這些土方法之所以能流傳,其實就是所謂的幸存者偏差,運氣好魚刺卡得不深,本來就可能慢慢滑動移回正道,這個時候如果用了土方法,有效果就會覺得是土方法的功勞,而用土方法無效的就付出慘痛代價,進了醫(yī)院,而且往往都不會上新聞。 人體消化通道從上到下是喉嚨,食管,胃部,小腸,大腸,卡在不同位置的癥狀都含有激烈疼痛,其中喉嚨可以說是最輕微的,因為真的就是喉嚨痛;食管是最危險的,因為其靠近主動脈,如果不小心被魚刺到動脈,會直接大出血;其他的位置穿孔了,會導致內(nèi)容外流到腹腔,導致嚴重感染??傊kU性十足??! 基本上大家知道土方法,包括塞飯,喝醋和吃生韭菜等等,都是危險系數(shù)很高的騷操作。塞飯吃生韭菜是想用其他東西逼迫魚刺下去,這個過程可能讓魚刺劃破消化道,卡得更深;喝醋就更搞笑了,食用醋的那一點點酸性就這么滑過能有什么腐蝕性?咋可能真的軟化魚刺? 那該咋辦? 首先是停止進食和喝水,魚刺已經(jīng)卡住了,多余的活動都可能造成進一步損傷。而且去就醫(yī)的時候,需要做無痛胃鏡,做這個胃鏡是需要禁食禁水的。如果吃了就只能直接常規(guī)胃鏡,雖然我沒做過,但聽說賊不適。 然后可以嘗試著自行催吐,用手指和筷子按壓舌體或者反復吞咽就能讓人感覺想吐,運氣好的話,魚刺就被吐出來了。但如果試了幾次還是不行,那千萬別繼續(xù)了,因為反復嘔吐可能會引發(fā)出血。 最后就是直接送醫(yī),如果一開始就感覺卡得很痛很難受,那前兩步直接不管,馬上送醫(yī),這是最靠譜的方法。 海魚河魚 下面講個延伸的內(nèi)容,人們總說海魚的刺比河魚少很多,這是真的嗎? 其實這跟其生長環(huán)境和演化關系很多,并不存在“海魚刺比河魚少”這么固有的印象。從進化的角度上看,骨骼的數(shù)量是越來越少的,也就可以粗糙地認為,骨骼數(shù)量較少的魚類演化得比較高級。 魚刺也算是一種防御策略,刺多讓獵食者懶得食用,這就說明了掠食性魚類的刺會相對少一點。而因為海洋面積太多,可以容納的魚類體型更大,因此我們吃到的掠食性魚類就比較多,反之河里的掠食性魚類相對較少,所以我們偶爾吃河魚都是小型的魚,它們的刺自然就比較多。 海水的壓強比河水高,因此海魚骨骼可能會相對粗,河水就顯得細小很多。 但這些都不是一定的,海里也有鰳魚這個離譜的魚,它們的刺多的恐怖,但肉卻相當?shù)孽r美,顯然魚刺多是它們的防御策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