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靜 上海市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 ,低碳經(jīng)濟研究中心主任 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的第六次評估(AR6)第一工作組報告《氣候變化2021:自然科學基礎》,在經(jīng)過195個成員國政府代表參加的為期兩周的線上會議評審后,于8月6日獲得批準并于8月9日正式發(fā)布。本期專稿精心選編了兩篇頗具代表性的解讀文章,“炙熱的未來”一文把視角拉近到我們的身邊,用今年以來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熱浪、洪水、野火佐證了AR6的結論;“60年氣候變化的警告”則走進我們內(nèi)心,探討為什么“我們沒有注意到和故意無視”那些氣候變化跡象…… 自1990年起,IPCC每隔5~8年根據(jù)全球研究進展,出具一份權威的氣候變化評估報告。8月新出爐的這份報告組織了來自60多個國家的234名科學家,對超過14 000篇論文進行了嚴格評估,得出結論。30年來,隨著氣候變化觀測、分析、評估方法和技術手段不斷進步,IPCC評估報告的論點越來越可信、論據(jù)越來越豐富,結論也越來越清晰:全球氣候在變暖,變暖程度在加劇,人類活動是主因! 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如果說IPCC初期發(fā)布的幾份報告讓世人逐步了解、認識了氣候變化,甚至引發(fā)了多方的懷疑和爭論,到2007年第四次評估報告出爐,首次得出了氣候變暖這一毋庸置疑的結論,氣候陰謀論才逐漸偃旗息鼓。在科學家和工程師翻越古氣候、古生物學的大山,攻克深海鉆探、冰芯取樣的難題,改進氣候模型、提升計算機超算能力,不斷降低科學評估不確定性的同時,經(jīng)濟學家和政治家也開啟了《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談判與推進落實。從《京都議定書》到《巴厘路線圖》,從《哥本哈根協(xié)議》到《巴黎協(xié)定》,“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得到廣泛認可后,逐步轉化為“可持續(xù)發(fā)展框架下的國家自主減排行動”。30年來,伴隨著一輪又一輪評估報告的發(fā)布,世界各國對于聯(lián)合應對氣候變化,一步一步從“知”走向“信”,再走向“行”。 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從“知”到“信”不易,從“信”到“行”更難,而我們當前面臨的是難上加難的從“行”到“達”。AR6的發(fā)布再次給人類敲響了警鐘:根據(jù)目前全球的碳排放政策,升溫幅度控制在1.5℃的可能性很低。聯(lián)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指出,根據(jù)《巴黎協(xié)定》締約國在7月30日之前提交的碳減排承諾,到2030年全球碳排放將在2010年基礎上增加近16%,而“我們必須在2030年之前將碳排放量減少45%,才能實現(xiàn)在21世紀中葉達到碳中和的目標?!惫盘乩姿贡硎荆笆澜缯谧呦蛲ㄍ郎?.7℃的災難性道路。” 從“行”到“達”,難在要讓每一個締約國都多問自己一句:“我是否還能多做點什么?”以及“同伴不夠給力的情況下,我還要不要努力?”這讓我想到了尤瓦爾 · 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對智人從食物鏈中段到頂端大跳躍過程的生動描述,相較其他經(jīng)過數(shù)百萬年演化登頂食物鏈頂端的動物,人類幾乎是在轉眼之間就登上頂端,不僅讓生態(tài)系統(tǒng)猝不及防,就連人類自己也不知所措。“我們在不久之前,還是大草原上的小可憐,整天充滿恐懼和焦慮,這也讓人類更加殘酷和危險。人類歷史上眾多的災難,不論是生靈涂炭的戰(zhàn)亂還是生態(tài)遭逢的浩劫,其實都是源自這場過于倉促的地位躍遷?!?/span> 也許正是這份隱隱的“恐懼和焦慮”,讓我們不停地在物質(zhì)和精神世界里尋找安全感。只是當下,我們更需要在低頭細數(shù):這塊面包是我們的,這間房是我們的,這輛車是我們的,這畝田是我們的,這座礦是我們的……同時,把目光放遠,把心胸放寬,抬起頭,透過七月的暴雨,九月的驕陽,望一眼消融的雪山和洶涌的海洋,告訴自己,其實,這個地球也是我們的……AR6告訴我們,仍然存在一個機會窗口,人類能夠改變氣候路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