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2年9月26日,以英國皇家戰(zhàn)艦“獅子號”為首的一支龐大艦隊浩浩蕩蕩地駛出了英國樸次茅斯港。 這支艦隊由英國外交家馬戛爾尼帶領,名義上是為了前往中國給乾隆皇帝賀壽送禮,真正的目的則是為了與清政府簽訂通商條約,為英國開辟新的海外市場。 然而,令英國使團意想不到的是,乾隆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們的請求。 而且,他還親自寫了一封信給時任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徹底關上了與“日不落帝國”通商的大門。 乾隆為何不愿意與英國通商?這封寫給喬治三世的信又說了些什么呢? 一、英國使團、前來賀壽1792年,乾隆皇帝迎來了八十大壽。 當時,這位長壽皇帝已經(jīng)在位長達57年。 在他的勵精圖治下,清王朝進入了最為鼎盛的時期,政治、經(jīng)濟、文化水平都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GDP在全世界排名第一,堪稱是世界舞臺上的頭號強國。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大洋彼岸,一個新興的“日不落帝國”也在悄然崛起。 隨著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完成,英國的社會生產(chǎn)力得到了迅猛發(fā)展,很快便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 當時,歐洲掀起了一股“中國熱”。許多著名思想家極力贊美清王朝的繁榮與富足,貴族們也都以使用來自中國的旗袍、瓷器為榮。 為了謀求更廣闊的海外市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自然而然地將目光投向了這個遙遠而神秘的東方古國。 1792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特派員向兩廣總督提交了一份預約函,函中表示:“為了推動兩個朝廷間的貿易往來,英王陛下決定派遣馬戛爾尼勛爵為特使,前往北京為皇帝祝壽?!?/span> 喬治·馬戛爾尼勛爵是喬治三世的親戚,也是英國著名的外交家,27歲時便作為特使前往俄國,并推動簽訂了為期20年的通商條約,可謂是經(jīng)驗老道。 為了體現(xiàn)對這次外交活動的重視,在出使人員的選擇上,英國也頗費了一番心思。 整個使團共有700多人,包括了軍事地圖繪制人員、情報人員、秘書、醫(yī)生、翻譯以及各個領域的專家。 同時,使團乘坐的艦隊有大小船只五艘,包括了英國皇家戰(zhàn)艦“獅子號”、“印度斯坦號”等等,除了護送使團之外,也有展示軍事實力的意圖。 1792年9月26日,使團從樸次茅斯港出發(fā)沿著大西洋一路南行,繞過好望角、穿過印度洋,最終于1793年6月21日到達了中國澳門的珠克珠島,共耗時9個月。 隨后,使團船只從澳門出發(fā)一路北上,途徑浙江、江蘇、山東等地到達天津,并由天津乘坐內陸船到達北京。 雖然當時清王朝并不了解英國,也不知道其具體的地理位置,但英國使團不遠萬里前來祝壽的消息,依然讓乾隆龍心大悅。 在他看來,這正是自己威德遍及四海的象征。 因此,對于馬戛爾尼一行人,清政府表現(xiàn)出了前所未有的歡迎,不僅命令沿途官員們給予體恤優(yōu)待,還為他們安排了覲見、賞賜、宴請、看戲、游覽等多項活動。 抵達北京后,馬戛爾尼向清政府呈上了精心準備的賀禮。 為了博得乾隆的歡心,早在使團出發(fā)一年之前,喬治三世便開始派人四處搜集賀禮。 此行馬戛爾尼帶來的賀禮共有600多箱,主要包括了各類先進的科學儀器、刀劍、槍炮、手工藝品、英國國王及著名人物的畫像等等,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 除此之外,喬治三世還為乾隆準備了一件特殊的禮物——英國最新式戰(zhàn)列艦“君主號“的模型。 當時,“君主號”是英國規(guī)模最大的戰(zhàn)艦,裝備有110門火炮,是英國強大海軍實力的象征。 與“君主號”相比,裝備64門火炮的“獅子號”也是小巫見大巫了。 從這些賀禮可以看出,英國使團將最先進的發(fā)明全都展示給了清政府,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展示強大的國力,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引起乾隆的好奇心,進而達成雙方間的貿易往來。 不巧的是,馬戛爾尼一行人抵達時,乾隆正在熱河避暑山莊避暑。 隨后,按照乾隆的旨意,英國使團的大部分成員及一些大件禮品留在了圓明園,馬戛爾尼和副使斯當東則帶領著69名成員及一些小件禮品前往熱河,為乾隆的八十三歲壽辰祝壽。 二、一封書信、盡顯愚昧與馬戛爾尼等人設想的情況不同,覲見乾隆皇帝的過程充滿了波折。 由于文化差異,他們與清朝官員們產(chǎn)生了不少禮儀上的沖突,其中最為顯著的便是叩拜之禮。 在覲見乾隆皇帝前,清廷的官員們要求英國使團學習“三跪九叩”之禮,以示對皇帝的尊敬。 然而,在馬戛爾尼看來,英國與清王朝是兩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兩者之間并不存在朝貢的關系。向中國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禮,無疑會有損大英帝國的尊嚴。 在馬戛爾尼的日記里,也有這樣一段話:“在中國禮儀形式是雙膝下跪,三跪九叩。我告訴他們,我們的禮儀有所不同。盡管我愿意以最大的熱忱去取悅中國皇帝,但我的首要職責是取悅我的君主?!?/span> 由于雙方都不肯讓步,談判陷入了僵局。 消息傳到了乾隆的耳中后,令他勃然大怒:“此等無知外夷,不值加以優(yōu)禮。” 此后,乾隆下令讓英國使團原路返回,不肯再接見他們。 看到乾隆的態(tài)度后,馬戛爾尼等人不得不做出妥協(xié)。 隨后雙方商定,在歡迎宴會上英國使團向乾隆行英式的單膝下跪禮,在正式的壽宴上則向他行三跪九叩禮。 可是,在乾隆的心里,英國使團的形象早已經(jīng)大打折扣。 這場禮儀沖突,也為雙方通商的失敗做了鋪墊。 1793年9月14日,乾隆在熱河避暑山莊萬樹園的黃色大幄里接見了馬戛爾尼等人。 關于當時的情景,馬戛爾尼曾在回憶錄中寫道:“置身其間,目之所及皆是金碧輝煌,可見中國帝王生活之奢侈,遠非歐洲人可以比擬?!?/span> 按照事先的安排,馬戛爾尼等人向乾隆行了單膝下跪禮。 隨后,馬戛爾尼將英國國王的信呈上,并送上幾塊西洋表作為賀禮。 只是,乾隆似乎對這些奇珍異寶不感興趣,只將注意力放在了副使斯當東的兒子托馬斯·斯當東身上。 當時,托馬斯·斯當東已經(jīng)學會了簡單的漢語,在使團里也擔任了一些翻譯工作。 乾隆十分喜愛這個會說漢語的孩子,不僅將他傳召到御前來對話,還將隨身的一只繡有五爪金龍的荷包送給了他。 祝壽結束后,馬戛爾尼等人也沒忘記自己此行的使命。 他們向清政府提出了一些請求,如允許英國商人到浙江、天津等地經(jīng)商;照俄國之例在北京開設英國倉庫,為其儲存貨物; 允許英國在北京開設使館;在廣州附近劃出一塊小島,供英商使用;允許澳門英商自由出入廣州;確定船只關稅條例,不得隨意征收雜費等等。 不難看出,英國希望借這些條例來打開中國的大門,加強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 但乾隆以“皆系更張定制,不便準行”為由,拒絕了馬戛爾尼提出的全部請求。 不過,馬戛爾尼并沒有就此放棄。 隨后的幾天里,他曾兩度提出要與清政府談判,最終都沒有得到許可。 乾隆毫不客氣地下達了逐客令,要求英國使團立即從陸路離境。 在英國使團離開之前,乾隆派人送來一封《敕英咭利國王諭》,讓他們帶回去給英國國王。這封信共976個字,字里行間無不體現(xiàn)出了乾隆皇帝的愚昧與自大。 在信件開頭,乾隆寫道:“咨爾國王遠在重洋,傾心向化……具見爾國王恭順之誠,深為嘉許。” 從這句話不難看出,乾隆并沒有意識到英國使團前來的真正目的,反而認為他們遠渡重洋是為了學習清朝的文化,并向清朝俯首稱臣、獻上朝貢。 之后,乾隆對英國使團提出的開放通商口岸、派遣公使等請求進行了逐一辯駁,并表示:“此則與天朝體制不合,斷不可行。” 在信中,乾隆還斥責道:“豈能因爾國王一人之請,以至更張?zhí)斐儆嗄攴ǘ?。?/span> 最后,乾隆在信中傲慢地表示:“天朝撫有四海,奇珍異寶,并不貴重……其實天朝德威遠被,萬國來王,種種貴重之物,梯航畢集,無所不有?!?/span> 乾隆的傲慢,并非沒有來由。自古以來,中國的經(jīng)濟、科技水平曾一度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在乾隆看來,清王朝地大物博,又有萬國來朝,根本沒有與英國通商的必要。 英國使團帶來的各類賀禮,對他來說也并不稀奇,更沒有研究的興趣。 此前各國前來朝見時上貢的刀劍、火炮和各類科學儀器,都成了圓明園內無用的擺設。 三、護送南下,后患無窮1793年9月21日,馬戛爾尼一行人落寞地從承德返回北京,準備踏上歸程。 當時,英國的艦隊??吭趶V州附近,從北京到廣州走海路十分方便。 但是,乾隆卻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派侍郎松筠護送英國使團沿著京杭大運河南下,一路穿過中國腹地,最終抵達廣州。 乾隆此舉,一方面是為了安撫情緒低落的英國使者,表示對他們的重視,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在他們面前炫耀清朝實力的強大,從而打消他們報復的念頭。 然而,這個舉動最終卻招致了無窮的后患。 沿運河南下期間,馬戛爾尼等人幾乎游歷了大半個中國。 他們仔細觀察著兩岸居民的生活狀況,深入地了解了當時清朝的發(fā)展水平。 同時,他們也敏銳地意識到,清政府統(tǒng)治下的中國不過是徒有其表,其實質上早已經(jīng)落后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 清朝政府特地安排的軍事演練,在英國人的眼中也不值一提:“這些軍隊馬馬虎虎,戰(zhàn)備松弛。棉靴和長袍既笨重又不靈活,絲毫看不出尚武的氣質。英國的兩艘戰(zhàn)艦就能勝過整個清王朝的海軍力量,只需要半個夏天,我們就能徹底摧毀中國沿海的所有船只?!?/span> 馬戛爾尼回國后,根據(jù)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寫了一份詳盡的報告書。 在報告書里,他將大清帝國比喻為“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zhàn)艦”,并預言“大清帝國遲早要走向崩潰”。 自此之后,英國及整個歐洲對中國的觀點和態(tài)度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折。 1816年,英國再次派出使團出使訪華,并向清政府提出通商的請求。 這個使團的正使是羅爾·阿美施德,副使則是當年陪馬戛爾尼訪華的托馬斯·斯當東。 然而,這次出訪比馬戛爾尼等人更不順利。 踏上中國國土后不久,阿美施德等人就因為拒絕向嘉慶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禮而被驅逐出境。 1840年,英國人用堅船利炮打開了清王朝的門戶。 而促成這場戰(zhàn)爭的,正是曾兩度訪華的“中國通”托馬斯·斯當東。 如今,乾隆寫給英國國王的這封信被珍藏于大英博物館中,成為了這段歷史的見證。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升綜合國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清史研究 《談馬戛爾尼使團訪華的禮節(jié)沖突》 張琳堯 《鴉片戰(zhàn)爭的導火索——淺談馬戛爾尼覲見乾隆皇帝始末》 朱柏林等 《馬戛爾尼使團訪華贈送國禮及清政府前后態(tài)度變化初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