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worth Fracture比較少見!是由美國David Marsh Bosworth醫(yī)生于1947年首先報道的特殊類型踝關節(jié)骨折、脫位之一。 其特點是外旋暴力導致踝關節(jié)骨折脫位,伴腓骨近端骨折移位并交鎖于脛骨后嵴處。因骨間膜、韌帶及腓骨肌腱被拉緊,閉合手法復位比較困難,常需行ORIF Bosworth Fracture屬于旋后-外旋特殊類型。旋轉力量首先從前脛腓韌帶發(fā)起導致下脛腓前韌帶斷裂,旋轉力量首先從前脛腓韌帶發(fā)起導致下脛腓前韌帶斷裂,后脛腓韌帶斷裂或后踝骨折,內踝骨折或三角韌帶撕裂 Bosworth 骨折屬于旋后-外旋型的特殊類型。 旋后外旋型:這一類型是踝部骨折最常見的損傷。約占85%。分為Ⅳ度。 診斷技巧:看外踝骨折線,前下后上。 查體 患側踝關節(jié)腫脹,活動受限,呈脫位狀,外旋畸形,脛骨遠端前移頂壓軟組織,嚴重時可出現(xiàn)瘀血斑、張力性水泡、感覺障礙,血循環(huán)障礙,繼發(fā)骨筋膜室綜合征。 影像學檢查 踝正側位X線片顯示:踝關節(jié)呈后脫位,腓骨遠端呈前下后上骨折,近骨折端向后內移位,交鎖于脛骨后方外側嵴,側位顯示踝關節(jié)前側間隙明顯增寬。 二維和三維CT更能清晰顯示:腓骨近折端交鎖于脛骨后方的位置、程度以及骨折線走行,同時可了解其它微小骨折,后踝是否骨折,下脛腓聯(lián)合的關系。 MRI對下脛腓聯(lián)合、內側三角韌帶、骨間韌帶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更高。 關節(jié)鏡檢查:踝關節(jié)鏡可更精確了解下脛腓韌帶損傷的程度,內側三角韌帶是否損傷,關節(jié)內軟骨損傷情況。 像這個病例:內踝沒有骨折,但是內側間隙明顯增寬(>5mm),內側三角韌帶損傷可能性非常大。 三角韌帶必須修復嗎? 臨床上也存在這樣的病例既有內踝骨折,又有三角韌帶損傷。北京積水潭醫(yī)院足踝外科武勇教授就展示過這樣的病例: 內踝沒有骨折,內踝間隙>3--5毫米的,需要探查、修復。臨床上多使用帶線錨釘對三角韌帶進行修復 并不是所有的三角韌帶都需要修復! 如果三角韌帶進入關節(jié),阻擋內踝或者影響下脛腓聯(lián)合復位,或者內踝固定后內踝間隙仍很寬、距骨仍外翻,此時需要探查修復三角韌帶。 新鮮損傷,如果三角韌帶修復困難(尤其是深層),采取下脛腓聯(lián)合復位螺釘固定,踝部石膏托或支具制動,等待三角韌帶疤痕愈合。 新鮮Bosworth Fracture可以嘗試手法復位,如果復位失敗,切忌反復復位,以免加重周圍組織腫脹,引起骨筋膜室綜合征。踝關節(jié)周圍皮膚有水泡或擦傷時,不建議手法復位,避免復位時皮膚剝脫,引起醫(yī)源性損傷。 踝部骨折要不要手術治療? 很多病例都是依據(jù)Neer鐵環(huán)理論。 多數(shù)學者都認為Bosworth Fracture不管復位成功與否,均需進行跟骨牽引。 跟骨牽引固然無錯,但是跟骨牽引并不能使交鎖于脛骨后嵴處的腓骨復位,仍需要術中鉗夾復位。跟骨牽針道如護理不慎,有污染切口的風險,給ORIF帶來隱患。本作者認為:距骨脫位嚴重時再行跟骨牽引。 患肢抬高,制動,局部冷敷,消腫及止痛藥物應用,做好圍手術期護理,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是關鍵。 有學者建議Bosworth Fracture在6-8小時內急診手術,但具備“綠色通道”條件的醫(yī) 院并不多。顧還是建議待腫脹消退后(7-10天)再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 Bosworth Fracture臨床上并不多見,很多骨科醫(yī)生工作多年都未曾遇到過這種病例,遇見皆緣分,遇到需珍惜。 王鵬飛 副主任醫(yī)師 周口骨科醫(yī)院 足踝外科主任 河南省醫(yī)學會骨科學分會第四屆足踝外科學組委員河南省中西醫(yī)結合骨傷分會足踝專業(yè)委員會常委委員 擅長足踝疾病的診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