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編輯】陽光 總106期 軍君育人文學: 家教-育人-閱讀-寫作-課堂-文藝! 心理健康|家庭康復|子女教育|各種考前指導 我的老家 趙天軍 我的老家,在湖北??敌R鎮(zhèn)的九里王家埫村。在機構沒改革合并前,屬于原百峰鄉(xiāng)九里管理區(qū)王家埫村七組,小地名叫大堰灣,比這更小的地名叫“灣子”,具體的說,就是趙家灣。這是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也是我童年魂牽夢縈的地方。 從我記事起,我們就是一大家人。太太,爺爺奶奶,爹媽,二爹二媽,幺爹,姑姑,后來幺爹成家,姑姑出嫁。我們這一代,我的父母生養(yǎng)子妹三個,我排行老大,腳下有弟弟天明和妹妹天波。二爹二媽生養(yǎng)的有天炯、天麗、天龍三個兒女。我的幺爹幺媽只有一個孩子,叫天根。姑姑姑父,也生有三個孩子,佳軍,佳明,還有一個女兒,剛會走,因為貧困,沒有人手,倒火被燒傷,住院幾個月,還是沒救而先走,給父輩和我們留下永遠的傷痛。目前,除最小的弟弟天根和佳軍沒有成家立業(yè)外,均已成家。我們這一代,除天麗只有一個孩子外,都是兩個小孩,算起來,這個趙家中院目前有37人,都是從趙家灣這個總部起家、分家、發(fā)家的。這些兄弟姐妹分布在湖北廣東廣西新疆等地,目前來看,農(nóng)工商學政均有,從事農(nóng)業(yè)的就是我們上一代父輩而已,具體的說,僅僅是我的父母,二爹二媽,幺爹幺媽,姑爹姑媽,除此而外,都沒有一人守候在家,在外謀生成家發(fā)展。天明、天根落戶新疆,天龍落戶廣西,算作實業(yè)家,佳軍在深圳發(fā)展,天波落戶十堰,天炯、天麗在縣城落戶發(fā)展,我和佳明呢,生在農(nóng)村,身在基層,為在教育和商業(yè),算作老家總督,承前啟后的接班人。不幸的是,太太和奶奶,分別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去世,爺爺也離開我們?nèi)哪炅?。其實,與父親一母同胞的還有兩個叔叔,一個為大集體燒炭因工去世,一個因為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鬧饑荒加上醫(yī)療落后而夭折;我的爹和二爹都是革命軍人退役!在家務農(nóng)的“老輩子”長者“,各自的家,均勻的分布在“圈椅”的“圈圈”上,端起一碗飯,剛好能夠走一圈,飽嘗幺媽、二媽、姑媽那遠近聞名的廚藝珍品。每次回去,我總是帶著自己小家人,分別做坐一坐,否則,走了會悵惘幾天!圍繞“灣子”的前面叫“長嶺”,“灣子”背后就是真正的“大偃灣”,這里是大集體經(jīng)常開會的地方,所處的位置最高,是整個生產(chǎn)隊的中心點,它的后面叫“后灣”,前面叫“上灣”,要彎不彎的地方叫“窯灣”,它的右邊就是“劉家食堂”,這是大集體一起勞動一起分享果實的地方。地方,不在乎大寫,它的縱深就是一部歷史書與地理志。 如果,說起整個趙氏家族(趙家大院)的話,在以往我的統(tǒng)計中,早已突破千人大關了。不管大家在哪兒,大堰灣,趙家灣,就是根!我從孩童開始,就對“灣子”這個名字特感興趣,從老家老屋場向門前看,前面是山,像個“一”字橫在“灣子”前面,像秦嶺一樣雄偉飽滿,定眼一看,其實像毛筆寫的“一”字,翠色欲滴,蒼勁有力,又像漢字“山”字,有所波瀾,虛實結合,軟硬適度,這是我們小時候的江山樂園牧場戲院,若干童話,也許若干年后,我會從這里寫起……面山,風水也叫“關山”,必須高大而有韌性,才能夠發(fā)人發(fā)財,此山高大雄偉,延綿有度,正好是“灣子”的南大門,如同一位天使守護著“灣子”的一切,春暖夏涼秋實冬不寒,人丁興旺四季來財。你不信?“灣子”就像“圈椅”樣,將趙家灣的每個家庭,緊緊的圍住,讓所有的住戶都是自然而然的坐北朝南,準保暖和,更重要的是,“圈椅”圍著,與面山“一”字呼應,中間“埫田”沃野千里,像刀切的豆腐塊那樣整齊劃一,沒有什么不能生長,養(yǎng)育著一代又一代的村民與家人。這里山清水秀,加上人民勤勞,所以,物產(chǎn)豐富,人才輩出。王家埫村,地理歷史,經(jīng)濟條件也一直走在全鎮(zhèn)49個鄉(xiāng)村前列,成為九里的中心地帶,古今聞名。 王家埫村,是當時的九里管理區(qū)中心村,曾經(jīng)是“小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后來演變?yōu)楣芾韰^(qū)。機構重組后,這些名稱,雖然沒有了,但是地位絲毫沒改變。出政府外,社區(qū)、學校、衛(wèi)生所、供銷社、煙站、糧站,一切照常有,成為很少有幾個通路燈的鄉(xiāng)村集鎮(zhèn)之一,橫直“九里”皆是一展平洋。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曾經(jīng)是保康通往興山縣的必經(jīng)之路,也是保康外界的“絲綢之路”,這里是教育文化交流的中心,也是道教圣地,我曾經(jīng)兩次寫過的《九里有個回龍觀》為證,況且這里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就辦有小學初中,而且九年一貫制。今天的九里,隨著九路寨的開發(fā),不會落后,只會越來越好,越來越更具風情小鎮(zhèn)的規(guī)模和格調。 這次回去,一是看我的父親,身體一直不好,二是看我的老家與九里。我的父親一生,和這個村子分不開,他是解放后的第二任書記,改田通路,架電引水,茶葉煙葉產(chǎn)業(yè),把一個人的一生注入在這個村子里,直到病重而退!他給了村子里清新的未來,黨和政府、人民群眾也給了他病重堅強生活的理由。在此起點,我會用我熾熱的心,繼續(xù)著父輩的道路,在有限的崗位上,我會發(fā)揮一家四個黨員的優(yōu)勢,聽黨的話,繼續(xù)為人民群眾做有意義的事! 這次回去,心事重重,不是別老屋,老家老屋是永遠割舍不斷的牽掛。這里,幾個四合院,順著“圈椅”一字排開,還有牲畜圈欄,雖久經(jīng)風雨,但在母親和幺媽的呵護下,“灣子”依然給人本色與興旺的感覺,絲毫不落后,看著溫情的“灣子”和“一”字,好想回到夢里,回到童年,回到回不去的曾經(jīng),那里有太多歡歌笑語和喜怒哀樂,那里有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和人間冷暖,這不是我這篇要寫的,也不是一篇所能寫完的。古之燕韓趙魏齊,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趙匡胤,李清照的夫君趙明誠、趙子龍,趙一曼,趙紫陽;近者大爺趙明久、小爺趙明長、叔叔趙啟超、我父親趙啟善,都是為民做出了或者正在為民做貢獻的人! 跨過幾個世界的老屋,當初,只有兩間房子,在我的爺爺奶奶,爹媽、二爹二媽,幺爹等一起努力下,兩個四合院齊頭并進,面向“一”字鋪開,另有幾棟三間跑馬干檐順著“圈椅”展開,好一個溫情脈脈的“灣子”,給人溫暖向陽堅固長盛不衰的感覺。我希望,在新老更替的關鍵時刻,我們大家不會忘記過去,不會忘卻記憶,不會忘記這生命的搖籃,不會忘卻這歲月變遷的親人與親情,還有這人世間艱難而豪邁的人生道路! 盡管,我們兄弟這么多,都在異地他鄉(xiāng)買房子了,可是,老家,才是“家”,讓我們一起守護她,守護著這幾代人的艱辛,守住這生命的根! 老家不老,人世間親情長存,寶地有寶??! 【圖片一】九里王家淌村委會: 【圖片二】九里小學 【圖片三】趙家灣(灣子) 【點評】老家、老鄉(xiāng)、老地方,真是另一種揮之不去的味道啊!根深葉才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