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yī)學(xué)專業(yè)人士閱讀參考 吃粽子雖然是端午節(jié)的“標配”,但界小泌在這里還是想提醒廣大的糖尿病患者,粽子雖然美味,但也要注意哦!每到端午節(jié)前,各種口味的粽子就開始出現(xiàn)在大眾的視野里:原味粽、蛋黃粽、肉粽、紅豆粽、海鮮粽……即便它們口味都不相同,但基本上粽子還是免不了的有這“三高”:- 熱量高:由糯米+各種餡料制成的粽子,市面上平均一個的重量約為150g,而其所包含的熱量差不多相當于2碗米飯(約300g);
- 升糖指數(shù)高:糯米的支鏈淀粉含量高,煮制過程中斷鏈速度加快、淀粉充分糊化,吸收速度大大提高,因此在食用粽子之后的餐后血糖也會升得比較快;
- 脂肪高:有些地區(qū)的人們喜歡吃咸粽,里面的夾心就會采用用五花肉、咸蛋黃、肥肉等來代替,這類食物含有豐富的油脂,在食用過后易導(dǎo)致血脂升高。
面對這么不“友好”的粽子,而你又恰好秉承著“不吃粽子的端午節(jié)是不圓滿的”思想,那下面這些食用粽子的小tips你可得收好了!糖尿病患者若想吃粽子,可以選擇食用少量的粽子或自制一些迷你粽子來代替主食,千萬不要將其當成點心或者零食來吃。在吃粽子時,盡量細嚼慢咽,這樣有利于延緩血糖的升高。盡管粽子的餡料五花八門,但還是建議糖尿病患者盡可能的食用添加雜糧制作而成的粽子,比如燕麥、黑米、藜麥等。這些添加了粗糧的粽子,不僅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含量會更高,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升糖指數(shù),使餐后血糖更為平穩(wěn)。既往有多項研究表明,吃飯時首先進食蔬菜,不僅能瘦,還能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因此在吃粽子的時候,最好搭配一些膳食纖維含量較高或升糖指數(shù)較低的蔬菜,如菠菜、芹菜、木耳等等。同時搭配蔬菜一起進食,還能增加飽腹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吃粽子的量。既往有研究發(fā)現(xiàn),米飯放涼了之后會產(chǎn)生抗性淀粉,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三高”等慢病的防治,但短粒的糯米可就沒這個“功能”了。它的淀粉結(jié)構(gòu)就決定了它無法像大米一樣生成抗性淀粉,放涼了吃不僅不利于消化,對于血糖、血脂、血壓等也并沒有什么益處。粽子最適合在早餐或午餐時當做主食來食用,一般不建議晚上吃。因為晚上胃腸蠕動較慢,消化液分泌較少,晚上食用粽子后易給胃腸道增加負擔(dān),從而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影響睡眠。享用完粽子了可不能坐著或是躺著,這時候需要適當?shù)倪M行體育功能鍛煉,以增加自身的能量消耗。這樣有助于減緩血糖的上升,降低對餐后血糖波動的不良影響。比如散散步、拖拖地等這類舒緩的鍛煉都是可以的。總體而言,對于粽子,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可以適量的食用,切不可多食。吃完粽子之后要記得監(jiān)測餐后2小時血糖,若出現(xiàn)餐后2小時血糖≥14 mmol/L,請及時就醫(yī);而血糖波動較大、且有并發(fā)癥的患者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得不償失。最后,界小泌在這里提前祝大家節(jié)日快樂,端午安康~所有的美好接“粽”而至!本文首發(fā)丨醫(yī)學(xué)界內(nèi)分泌頻道 本文作者丨博文 本文審核 | 山東省濟南醫(yī)院糖尿病診療中心主任 王建華 責(zé)任編輯丨曹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