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道德經,悟老子智慧】 “道教是中國人的游戲姿態(tài),孔教是工作姿態(tài)。每一個中國人,成功發(fā)達春風得意的時候都是孔教徒,一旦失敗落魄了,便都成了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義是一副鎮(zhèn)痛劑,撫慰受了創(chuàng)傷的中國人靈魂?!?/span> 《道德經》蘊藏著俏皮智慧的精髓,是全世界最光輝燦爛的自保陰謀哲學。老子是中國人“聰慧,淵博,才智”的代表。老子提倡謙恭,再三重復柔和、忍耐、爭論之無益、柔弱的力量和低位的戰(zhàn)術優(yōu)勢。他宣揚自足之道,注重以柔克剛。 《道德經》闡述老子的哲學、老子的功用論,可以直接作用于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全篇八十一章,如同八十一扇門,從哪一扇推入,都可見一番天地。 《道德經》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如果民眾不害怕管理者的權威,那么對管理者而言就是最大的危險。不要輕視民眾的住所,也不要壓制民眾的生存。正因為管理者不去壓制民眾的生存,所以民眾也才不會去厭惡生活。所以圣人是知曉自己卻不會自以為有見識,是關愛自己卻不會自以為高貴。所以就是要去除表面的,選擇根本的。 01、管理者的危險? 歷史中的朝代走向覆滅,都是因為管理者無視了其與民眾的依附關系。管理者高高在上,只考慮自身的富貴。而當官僚機器淪為了謀取利益的機器時,廣大的民眾也就淪為了被壓迫和剝削的對象。而官僚階層為了去攫取利益,也就是會用嚴苛的法令和暴力來維護自身的統(tǒng)治。 廣大民眾所希望的只是能夠安穩(wěn)地去生活,一般也都不敢去違抗法令。但是如果廣大民眾已經覺得難以生活下去,如果為違抗法令是死亡,遵從法令也還是死亡的話,民眾就會選擇反抗當權者的統(tǒng)治了。 02、重視民眾? 所以老子就是在這一章強調,要能夠去重視民眾,不要輕視民眾的住所,也不要去壓制民眾的生活,這樣民眾就不會無家可歸,也不會無以謀生,民眾也就能夠去正常的生活。這樣民眾也就自然會熱愛和珍視生活。當管理者能夠使得民眾安穩(wěn)的生活時,自己也才是比較好的。 03、管理的本質? 管理者的本質就是要能夠看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依附關系。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所以管理者想要自身能夠穩(wěn)固的處在高位,那就必須要能夠讓被管理者也能夠去安穩(wěn)的生活。管理者就一定是要能夠看到這種整體性的依附關系,能夠從整體的眼光來看待事物的發(fā)展,所作所為應該是為了讓整體去變得更好。 所以好的管理者,不僅能夠認知自己,也能夠認知他人,管理者的所作所為是從整體出發(fā)的,而不是從小我出發(fā)。好的管理者,不僅能夠關愛自己,也能夠關愛他人,自己身處高位,卻不會自以為高貴,而是知曉他們之所以身處高位是因為是在代表著廣大民眾的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