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是我國的“全國大學(xué)生心理健康日”?!?.25”取諧音“我愛我”。意為要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能體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樂觀自信,能用尊重、信任、友愛、寬容的態(tài)度與人相處,能分享、接受、給予愛和友誼,能與他人同心協(xié)力,也就是說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他人。愛自己是一生的話題。肉身之愛。比如健康、外表、妝容、發(fā)量、皮膚,就是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健康的狀態(tài),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我覺得這是愛自己的一種表現(xiàn)。精神之愛。個人視野、價值觀、個人修養(yǎng)這一類的維度,讓自己的談吐行為令自己滿意的同時,也讓別人舒服,在一些大的人生選擇上堅持自己的想法。????很多時候,在"愛自己"上我們許多人是不達標的,要么是一種決心和宣言,要么暗藏著愛的是那個更好更棒的自己。自愛其實是和自身達成一種全新的關(guān)系,接受本來如是的自己,執(zhí)迷是我,空亦是我。榮格提到,一個人想要感到幸福必須具備五點要素: a.良好的生理與心理健康; b.良好的人際與親密關(guān)系,例如婚姻、家庭、朋友關(guān)系等; c.從藝術(shù)與自然中感知美的能力; d.一定的生活水平和令人滿意的工作; e.一種能夠被用來成功應(yīng)對世事變遷的智慧視角。最近看了一本書《小瞬間》,從覺察自己開始,一點點帶我們聊著她對通往幸福和自在的認知,很治愈。恰如那句話:幸福的本質(zhì),和【欲望滿足】關(guān)聯(lián)很少。看似小清新的書名和書皮下,包涵著向內(nèi)心深處的探索與剖析,從4個方面:自我察覺、愛、成長與自由。沒有雞血、雞湯和矯情,文字里透露的是理性、睿智的剖析,在閱讀的時候,讓人感到淡淡的寧靜和釋然。比如里面這段: "有很多人,都在很多年的時間里,進行著一場與自己的搏斗。他們對自己身上的某一面感到不滿,想要否認它、壓抑它、消滅它。這一面也許是癡迷,是貪婪,是虛偽,對每個人來說都不同。人們相信,自己之所以不幸福,是因為自己所厭惡的那個部分存在,只有通過克服它,才能獲得幸福的資格?!?/span>1、一個人最好的人生狀態(tài)是:什么都沒有?什么都不缺? 這就是不取不舍的狀態(tài)。2、不對抗過去、不擔憂未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人類天然的狀態(tài)就是為過去耿耿于懷,為未來惴惴不安。3、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我們以為和別人有關(guān)的事,其實都和別人沒有關(guān)系。只和自己的投射與解讀有關(guān),它們往往出自我們的心魔。4?、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后,朋友就不再是用“經(jīng)常聊天”或者“總在一起玩”來表達了,取而代之的是忙里偷閑地牽掛,是雪中送炭的意愿。5、于你的內(nèi)心,靜待一場萬物復(fù)蘇。現(xiàn)在我只活在一切正在發(fā)生的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