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沒有聊UFO的話題了,今天咱們就聊一個關于UFO的鮮為人知的事件。這件事并不是發(fā)生在UFO事件的多發(fā)地美國,而是發(fā)生在臨近的加拿大。這起事件后來還被加拿大官方專門定制了一款紀念幣,足見這起UFO事件的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 這起UFO目擊事件的主人公名叫斯蒂芬.米哈拉克,二戰(zhàn)結束后才攜妻子由波蘭來到加拿大定居。到了加拿大之后,他在一家水泥廠從事技術工作。但由于其有地質工程師的背景,所以業(yè)余時間也會到山區(qū)里去尋找銀礦。而斯蒂芬.米哈拉克的這次神奇經歷正是與其尋找銀礦有關。 話說1967年的5月20號這天,斯蒂芬.米哈拉克和往常一樣,來到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內的一座叫做獵鷹湖的山區(qū)進行地質研究。結果就在大概中午時分,他看到附近湖邊的一群野鵝似乎是受到了驚嚇一般,突然朝著同一個方向飛走了。斯蒂芬.米哈拉克下意識地朝著反方向看去,竟看到天空中有兩個銀色的碟狀物飛了過來。其中一個滑過天空飛走了,另一個卻降落在了不遠處。整個過程悄無聲息,完全沒有人類飛行發(fā)出的轟隆聲。 斯蒂芬.米哈拉克的第一個想法,這說不定是NASA或者加拿大秘密研究的飛行器。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于是就走上前去看看飛行器上會不會有什么標志之類的,說不定還能遇到艙內的駕駛員。 然而,當他走近的時候才發(fā)現,這絕非是一個等閑之物。整個飛行器似乎是用一整塊金屬材料打造而成,完全的無縫連接。斯蒂芬.米哈拉克習慣性地拿出本子繪制下了飛行器的樣貌,并大概估算了一下飛行器的尺寸,直徑大概有10米,高度大概3米多。 就在這個時候,飛行器的一側突然打開了一扇門,瞬間一股紅色的光透了出來,同時還發(fā)出了類似小孩子的尖叫聲。斯蒂芬.米哈拉克于是大聲問需不需要幫忙,但是卻無人應答。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斯蒂芬.米哈拉克走到飛行器近前,透過那扇門查看飛行器內部的情況。由于離得太近的緣故,紅光越發(fā)刺眼,斯蒂芬.米哈拉克至少趕緊戴上了隨身攜帶的護目鏡,探著身子觀察飛行器內部的情況。 只見飛行器內部的中心有一個類似反應堆一樣的粉紅色光柱,周圍還用欄桿攔著。四周的艙壁上閃著各種顏色的燈。此外別無他物,既沒見到類似駕駛艙的設施,也沒看到有人在其中。 就在這個時候,那扇門突然關上了。不過斯蒂芬.米哈拉克還是留意到,飛行器的金屬殼非常厚,足足有二三十公分。為此他突然有一種想要觸摸一下這個金屬殼的沖動,于是他戴著平時勘探時戴的手套,將手伸向了飛行器。然而就在其觸碰到飛行器外殼的一瞬間,他感受到了極高的溫度,一下子縮回了手。再看自己的手套,已經燒焦,而手也已經燒傷。 就在這時,飛行器突然騰空旋轉起來,并從四周一排排的空洞中噴出了一股氣體將其推出了老遠,并瞬間燒焦了斯蒂芬.米哈拉克的衣服和身體。當然,飛行器也無聲無息地飛走了。 斯蒂芬.米哈拉克感覺自己胸口被灼燒得疼痛難受,渾身上下都不舒服,還嘔吐了好幾次,人也有些神志不清。好在其隨身攜帶著指南針,這才在磕磕絆絆、踉踉蹌蹌中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走到了當地小鎮(zhèn)的醫(yī)院。 隨即,斯蒂芬.米哈拉克就昏迷了,當他醒過來之后才知道自己的腹部燒傷嚴重,清晰可見豎排圓點狀燒焦的痕跡,并且散發(fā)著硫磺的惡臭味兒。醫(yī)生也搞不清楚這樣的情況是怎么造成的,只是推測為化學燒傷。 實則斯蒂芬.米哈拉克的傷口很可能是輻射燒傷。當時飛行器啟動的時候,程序性地從那一排排空洞中噴射出輻射氣體,這才正好噴射到了斯蒂芬.米哈拉克的身上。相信此舉并非是飛行器有意傷害,而僅僅是斯蒂芬.米哈拉克的觸摸行為啟動了飛行器的智能保護模式——通過逃離現場避免與人類接觸。 當然,這是筆者的推測。但從當時的環(huán)境來看,這樣的推測并非完全沒有道理。根據斯蒂芬.米哈拉克的描述,當時飛行器當中沒有人,這說明這架飛行器很可能是無人機,全部有智能操控。不然,很難想象,斯蒂芬.米哈拉克會有機會靠近飛行器,甚至還伸手觸摸了飛行器。 后來,警方和專家團還到飛行器降落的地點進行過實地考察,發(fā)現當時飛行器降落的地方的輻射量的確比其他地方大得多。同時在斯蒂芬.米哈拉克的衣服和護目鏡上也檢測到了高輻射指數。而當年飛行器降落的地點,即便是在多年后依然寸草不生,足見當時的輻射有多厲害了。 當然,由于當時只有斯蒂芬.米哈拉克一個目擊者看到UFO,所以還是有很多人懷疑事情的真實性。但不管怎么說,現場留下的證據是很難憑借一人之力造假的。而且在事件發(fā)生后,斯蒂芬.米哈拉克也接受了心理評估和測謊測試,都顯示斯蒂芬.米哈拉克沒有說謊的可能。所以,這件事就成了加拿大歷史上可信度還算比較高的一次UFO目擊事件。也正因為如此,后來加拿大政府還特意發(fā)行量紀念幣來紀念此事。這也使得這件事的可信度更高了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