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曉望》 孟浩然 “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 舳艫爭利涉,來往接風潮。 問我今何適?天臺訪石橋。 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span> 詩名《舟中曉望》,“曉”:【天剛亮的時候?!棵虾迫辉谥壑凶鞣鲿詴r的眺望。那么孟浩然此時乘舟要去哪里呢?從詩中內(nèi)容,我們知道孟浩然這是要去“天臺tai1山”。他之前去游歷了“會稽山”,這會應該是從“會稽”乘舟往“天臺”。好,我們來看原詩: “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 字詞典故 “掛席”:【猶掛帆?!俊八畤保骸径嗪恿?,多湖泊的地方?!?/span> 賞析 孟浩然說,掛起帆席,朝東南眺望,遠處的青山,在水的國度里顯得如此遙遙。 古時在浙江游歷,走水路是最方便的了。“天臺山”在“會稽山”的東南方。人說“一座天臺山,半部全唐詩”,眾多唐代的文人墨客來到“天臺山”,留下了無數(shù)的篇章?!尽罢銝|唐詩之路”主干線是從“杭州”經(jīng)“蕭山”進入浙東運河,到達越州“上虞縣”,再沿“曹娥江”上溯“剡shan4溪”,經(jīng)“剡縣”(今“嵊州”一帶)到達“天臺山”?!棵虾迫粦撘彩亲咴谶@樣的旅游線路上。這條線路大概200多公里,所以孟浩然說“青山水國遙”是很形象的。 “舳艫爭利涉,來往接風潮?!?/span> 字詞典故 “舳zhu2艫lu2”:【船頭和船尾的并稱。多泛指前后首尾相接的船?!稘h書·武帝紀》“自 尋陽 浮江,親射蛟江中,獲之。舳艫千里,薄 樅zong1陽 而出?!鳖亷煿?注引 李斐 曰:“舳,船后持杝duo4處也。艫,船前頭刺櫂zhao4處也。言其船多,前后相銜,千里不絕也。”】“利涉”:【順利渡河?!兑住ば琛罚骸柏懠?,利涉大川。”,“利涉大川”是《易經(jīng)》中履險如夷的行動準則,也是主動出擊,值得犯難的最佳時機?!俊帮L潮”:【風向與潮候。南朝 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客游倦水宿,風潮難具論?!薄俊俺焙颉保骸径ㄆ诙恋某彼疂q落?!?/span> 賞析 孟浩然說,水上船只不少,船頭船尾你爭我趕,爭流于這個順風順水的好時機。來往于這里的船,都要迎接彼此不同的風向與潮汐。 “利涉”自然是出自《易經(jīng)》的“利涉大川”了,確實是指一個比較好的航行時機??墒鞘裁礃拥臅r機是好的呢?“來往接風潮”就是孟浩然用來說明這個問題的,【“曹娥江”在進入“上虞”后,江面開闊,水流平緩,并受潮汐影響,海潮倒灌?!克园选敖语L潮”解釋成乘風破浪(作業(yè)幫的解釋),恐怕是不準確的。 “問我今何適?天臺訪石橋?!?/span> 字詞典故 “適”:【本義:走向目的地。】“天臺tai”:【“天臺山”,在今浙江省“天臺縣”城北,是“仙霞山”的東脈,東北遙接“舟山群島”。為“曹娥江”與“甬江”的分水嶺。古人認為它“當斗,牛之分,上應臺宿”,故名之“天臺”。關(guān)于它有許多神仙傳說。自東漢末葉始,黃老神仙之說流行,游仙之詩不絕。】“石橋”:【即“天臺山石梁橋”,天臺山“石梁飛瀑”又稱“石梁雪瀑”,位于天臺山“中方廣寺”前。兩崖峭壁對峙,一石如蒼龍聳脊橫亙其間,即“石梁”,又稱“石橋”。梁面狹約0.3米,梁底空洞逾2米?!?/span> 賞析 孟浩然說,你若問我,今天要往哪里去?我會得意地說,我要上到那“天臺”去,拜訪那橫跨飛瀑的“石梁橋”。 這里的“問”,我覺得孟浩然是指正在讀他這首詩的讀者,因為孟浩然是有些得意地說出下面這句話“天臺訪石橋”的,為什么這么說呢?這“天臺山”可不是一般的山,它是一座仙山,有很多神仙傳說。比較有名的是“劉阮天臺遇仙女”:【一天,劉晨,阮肇二人同去“天臺山”采藥,在路迷食盡之時得遇兩位仙女,并且留他二人成了親。過了一段時間,劉阮二人急切求歸,返家后見物事全非,始知已逾數(shù)世。及重返天臺再尋二仙女,不得;后二人亦失所在?!窟@個故事最早見于東晉“葛洪”的《神仙傳》。所以孟浩然可能會有上“天臺”訪仙人的意味,也許過了這座“石橋”就是仙人所在了。 那么“孟浩然”怎么知道那里有座“石橋”的呢?為什么那么多唐代詩人會跑來“天臺山”旅游呢?那是因為,他們追隨南北朝“謝靈運”的旅游足跡而來。而“謝靈運”會來“天臺山”旅游,又是因為拜讀了東晉文人,時任永嘉太守的“孫綽”所寫的《游天臺山賦》。而孟浩然顯然也是讀過這首賦的: “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span> 字詞典故 “赤城”:【即“赤城山”,在浙江天臺西北,為天臺山南門。因山上赤石屏列如城,望之如峽,故名?!?/span> 賞析 孟浩然說,我坐在船上,看著那遠處紅霞映照的拂曉,我真的懷疑,那就是傳說中的“赤城標”。 “天臺山”在“仙霞嶺”的東脈,可見那里的朝霞是非常美麗壯觀的,無愧仙山之稱。而“赤城山”【因其山赤石屏列如城而得名,是天臺山中惟一的丹霞地貌景觀。每當旭日東升或夕陽西下,云霧繚繞山腰,霞光籠罩,光彩奪目?!克哉f,這“霞色”成了“赤城山”的標志。這一切事實都已經(jīng)寫在了“孫綽”的《游天臺山賦》里了:“理無隱而不彰,啟二奇以示兆:赤城霞起而建標,瀑布飛流以界道。”孫綽說,理出沒有的,或者隱藏而不彰顯的,開啟兩處奇特的景觀來顯示它的特征:“赤城山霞光升起而建立了天臺山的標志;瀑布的飛流直下,以此分開了神仙與凡間的道路?!笨梢?,我們前面猜測,這“石梁橋”過去就是仙人所在是有道理的,橋的這邊是凡間,橋的那邊就是仙境了。由此也證實了我們的感覺,孟浩然是不無得意地說出:“天臺訪石橋”,我要去那天臺山,訪問那座跨于飛瀑之上,直通仙境的“石梁橋”。事實就是要去訪仙了。 再重讀一下全詩,我們就能夠感受到,老孟的詩就是如此的自然而然,看似平淡,卻盡在不言中。 《舟中曉望》 孟浩然 “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 舳艫爭利涉,來往接風潮。 問我今何適?天臺訪石橋。 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