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溫里劑:溫中祛寒劑 1,寒邪侵犯 2,中焦虛寒 里寒證 寒在經脈——溫經散寒 寒在臟腑—— 肺氣虛寒-溫肺散寒 心陽虛損-溫補心陽 中焦虛寒-溫中祛寒 肝經虛寒-溫肝散寒 腎陽不足-溫補腎陽 心腎陽虛-回陽救逆 溫中祛寒劑 溫中祛寒劑,適用于中焦虛寒證,代表方如理中丸,小建中湯,吳茱萸湯,大建中湯 溫中祛寒 中焦虛寒:陽虛失溫(溫中祛寒藥 干姜,吳茱萸) 脾失健運:益氣健脾藥(人參,白術) 中焦虛寒 1,失溫 四肢不溫 2,失運 不欲食,吐,利,腹痛 3,失攝 抽搐 4,失攝 出血,喜吐涎沫 5,寒邪凝滯,心脈閉阻 胸痛 6,舌淡苔白潤,脈沉細或沉遲無力 (一)理中丸 【組成】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各三兩(9g) 【功用】溫中補氣 健脾祛寒 【主治】1,脾胃虛寒證。2,陽虛失血證。3,中陽不足,胸痹虛證,病后喜唾,小兒慢驚 【方解】 君:干姜【內生之寒,溫必兼補】干姜大辛大熱,溫脾暖胃,助陽祛寒為君藥 臣:人參,甘溫,益氣健脾,補虛助陽【君臣合用,溫中健脾】 佐:白術,甘溫苦燥,既健脾補虛以助陽,又燥濕運脾以助生化 使:甘草,一與人參,白術益氣健脾,補虛助陽;二可緩急止痛;三調和諸藥 四藥相伍,可溫中陽,補脾氣,助運化。故曰“理中” 【配伍特點】溫補并行,以溫為主 【證治要點】四肢不溫,腹中綿綿作痛,嘔吐,便溏,納差,舌淡苔白,脈沉細 為溫中散寒的基礎方,代表方 【隨癥加減】 1,陽虛甚(肢冷,下利清谷):+附子,肉桂【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 2,納運升降失常 胃不納食(不思飲食):+山楂,麥芽,神曲 胃不降濁(嘔吐):+砂仁,半夏【砂半理中湯】 脾補運濕,凝聚為痰(咳痰,吐痰):+茯苓,半夏【理中化痰丸】 3,陽虛寒凝,氣機阻滯(脘腹脹滿):+枳實,茯苓【枳實理中湯】 4,出血(吐血,便血):+黃芪,當歸,阿膠,艾葉【膠艾理中湯】 月經延長,漏下:+艾葉,益母草【固本止崩湯】 5,吐涎沫:+益智仁,山藥 6,表兼風寒者:+桂枝【桂枝人參湯】 【附方】 附子理中丸 【組成】附子,人參,干姜,甘草,白術 【功用】溫陽祛寒,補氣健脾 【主治】脾胃虛寒較甚,或脾腎陽虛證(下利清谷,畏寒肢冷,脘腹疼痛) 桂枝人參湯 【組成】桂枝,甘草,白術,人參,干姜 【功用】溫陽健脾,解表散寒 【主治】脾胃虛寒,復感風寒表證 【鑒別】理中丸為治療中焦虛寒證的基礎方,附子理中丸加大辛大熱的附子,其溫中散寒之力更強,且能溫腎,適用于脾胃虛寒之重癥或脾腎虛寒者。桂枝人參湯即人參湯里加桂枝,溫陽健脾,兼解表寒,表里同治,適用于脾胃虛寒兼風寒表證者。 (二)小建中湯 【主治】 中焦虛寒,肝脾不和 陽虛寒凝,土虛木乘:腹痛,喜溫喜按,舌淡,脈細弦 化源匱乏,陰血不足:陰虛內熱,心煩,手足煩熱,咽干口燥,血虛失榮,心悸,面色無華 【組成】桂枝(9g),甘草(6g),大棗(4枚),芍藥(18g),生姜(9g),飴糖(30g) 【功用】溫中補虛,和里緩急 【主治】中焦虛寒,肝脾失調,陰陽不和證 【方解】桂枝湯+芍藥,飴糖 君:飴糖。甘溫質潤入脾,一者溫中補虛,二者緩急止痛 臣:桂枝溫陽助脾,祛散虛寒。白芍酸苦,其用有三:1,滋養(yǎng)營陰,以補營血之虧虛;2,柔緩肝急止腹痛;3,與桂枝配,調和營衛(wèi) 佐:佐以生姜,助桂枝溫里散寒;佐以大棗,助飴糖補益脾虛。生姜,大棗合用,又可調營衛(wèi),和陰陽。 佐使:甘草,益氣補虛,緩急止痛,助君臣以化陰陽,調和諸藥 諸藥合用,可使脾健寒消,肝脾調和,陰陽相生,中氣建立。 本方重在溫補中焦,建立中氣,故名“建中” 【配伍特點】陰陽外調,溫中為主;肝脾同治,補脾為主 【證治要點】腹痛喜溫喜按,舌淡,苔白,脈細弦 【隨癥加減】 寒甚:+干姜 氣滯:+木香 便溏:+白術 虛甚:+人參,黃芪,當歸 【附方】 黃芪建中湯 【組成】桂枝,甘草,大棗,芍藥,生姜,飴糖,黃芪(黃芪+建中湯) 【功用】溫中補氣,和里緩急 【主治】營養(yǎng)氣血俱虛證 當歸建中湯 【組成】當歸,桂心,甘草,芍藥,生姜,大棗 【功用】溫補氣血,緩急止痛 【鑒別】 (三)大建中湯 【組成】蜀椒(6g),干姜(12g),人參(6g) 【功用】溫中補虛,緩急止痛 【主治】中陽虛衰,陰寒內盛之脘腹疼痛。 【方解】 君:蜀椒味辛性熱,溫脾胃,助命火,散寒止痛?!笆窠分笮链鬅幔现练蜗轮聊I,逐寒暖胃” 臣:干姜辛熱溫脾暖胃,助蜀椒散寒之力。以甘溫之飴糖溫補中虛,緩急止痛 佐:人參補脾益氣,補虛助陽 四藥配伍,共奏補虛緩急,散寒止痛 【鑒別】 小建中湯,黃芪建中湯,當歸建中湯,大建中湯均屬溫中補虛之劑。 但小建中湯以辛甘為主,佐重劑芍藥,寓酸甘化陰之意,陰陽并補,但以溫陽為主。 黃芪建中湯于小建中湯里加黃芪,偏于甘溫益氣。 當歸建中湯于小建中湯中加當歸,重在補血和血。 大建中湯則純用辛甘之品溫建中陽,其補虛散寒之功較小建中湯為峻,且具有降逆止嘔之功。 (四)吳茱萸湯 【癥候分析】肝胃虛寒,濁陰上逆 陽虛失溫:畏寒肢冷,甚則四逆 胃氣上逆:食谷欲嘔 寒凝氣滯:胃脘痛,喜溫喜按 陽虛失化 水濕停聚:干嘔吐唾沫,胸膈脹滿,肩頸頭痛 脾補升清:下利 舌淡,苔白膩,脈沉弦或遲 【組成】吳茱萸(9g),人參(9g),生姜(18g),大棗(4枚) 【功用】溫中補虛,降逆止嘔 【主治】胃寒嘔吐證,肝寒上逆證,腎寒上逆證 肝胃虛寒,濁陰上逆證。食后泛泛欲吐,或嘔吐酸水,或干嘔,或吐清涎冷沫,胸滿脘痛,巔頂頭痛,畏寒肢冷,甚則伴手足逆冷,大便泄瀉,煩躁不寧,舌淡苔白滑,脈沉弦或遲。 【方解】 本證多由肝胃虛寒,濁陰上逆所致,治療以溫中補虛,降逆止嘔為主。肝胃虛寒,胃失和降,濁陰上逆,故見食后泛泛欲吐,或嘔吐酸水,或干嘔,或吐清涎冷沫;厥陰之脈夾胃屬肝,上行與督脈會于頭頂部,胃中濁陰循肝經上擾于頭,故見巔頂頭痛;濁陰阻滯,氣機不利,故見胸滿脘痛;肝胃虛寒,陽虛失溫,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故見大便泄瀉;舌淡苔白滑,脈沉弦而遲,均為虛寒之象。 君:吳茱萸味辛苦而性熱,入肝腎脾胃經,既能溫胃暖肝祛寒,又能和胃降逆止嘔,一藥三經并治。為君藥。 臣:生姜溫胃散寒,降逆止嘔,生姜乃嘔家之圣藥,吳茱萸配生姜相須為用。 人參益氣健脾,為佐藥; 大棗甘平,合人參益脾氣,為使藥。 【配伍特點】 肝腎胃三經同治,溫降補三法并施,以溫降為主 PART2 溫里劑:回陽救逆劑 回陽救逆劑,適用于陽氣衰微,陰寒內盛,甚或陰盛格陽,戴陽的危重病癥。代表方四逆湯,回陽救急湯。 (一)四逆湯 心腎陽衰寒厥證 陽衰失溫——四肢厥逆,惡寒蜷臥 心陽衰微,神失所養(yǎng)——神衰欲寐 腎虛及脾,火不生土——下利清谷 寒凝氣滯,升降失?!獓I吐,腹中冷痛 舌,脈——舌淡苔白,脈微細 【組成】甘草(6g),干姜(6g),附子(15g) 【功用】回陽救逆 【主治】少陰病,心腎陽衰寒厥證 【方解】 君:生附子大辛大熱,入心,脾,腎經。溫壯心腎之陽,回陽破陰以救逆(生用則能迅達內外以溫陽逐寒) 臣:辛熱之干姜,入心,脾,腎經,既與附子相須為用,以增溫里回陽之力。又溫中散寒,助陽通脈。炙甘草益氣補中,與姜,附溫補結合,治虛寒之本。甘草緩和姜附竣烈之性,使其破陰回陽而無暴散,調和藥性,并使藥力持久 三藥合用,藥少力專而效捷,大辛大熱,使陽復厥回,故名“四逆湯” 【配伍特點】心脾腎兼顧以峻溫心腎為主。溫陽與補氣結合而使先后天互生 【證治要點】四肢厥逆,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脈微細 【附方】 通脈四逆湯 【組成】甘草(6g),附子(20g),干姜(12g) 【功用】破陰回陽,通達內外 【主治】少陰病,陰盛格陽證,心腎陽虛。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手足厥逆,脈微欲絕 四逆加人參湯 【組成】甘草(6g),附子(15g),干姜(9g),人參(6g) 【功用】回陽救逆,益氣固脫 【主治】心腎陽虛,惡寒蜷臥,脈微而復自下利,利雖止而余癥仍在者 白通湯 【組成】蔥白(6g),干姜(3g),附子(15g) 【功用】破陰回陽,宣通上下 【主治】少陰病陰盛戴陽證。癥見手足厥逆,下利,脈微,面赤者 參附湯 【組成】人參(12g),附子(9g) 【功用】益氣回陽救脫 【主治】陽氣暴脫證,四肢厥逆,冷汗淋漓,呼吸微弱,微脈欲絕 【鑒別】 (二)回陽救急湯 【組成】熟附子(9g),干姜(6g),人參(6g),甘草(6g),白術(9g),肉桂(3g),陳皮(6g),茯苓(9g),制半夏(9g) 【功用】回陽固脫,益氣生脈 【主治】寒邪直中三陰,真陽衰微證。四肢厥冷,神衰欲寐,惡寒蜷臥,吐瀉腹痛,口不渴,甚則身寒戰(zhàn)栗,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脈沉微,甚或無脈。 【證治機理】本證多由寒邪直中三陰,陰寒內盛,真陽衰微欲脫所致,治療以回陽救逆,益氣生脈為主。素體陽虛,寒邪直中,三陰受寒,故腹痛、吐瀉、肢厥、神衰、脈微俱見;身寒戰(zhàn)栗、唇指青紫、無脈乃陰寒內盛,陽微欲脫之兆。 【方解】本方以四逆湯合六君子湯,再加肉桂、五味子、麝香、生姜組成。方中以附子配干姜、肉桂,則溫里回陽,祛寒通脈之功尤著。六君子湯補益脾胃,固守中州,并能除陽虛水濕不化所生的痰飲。人參合附子,益氣回陽以固脫;配五味子益氣補心以生脈。麝香三厘,辛香走竄,通行十二經脈,與五味子之酸收配合,則散中有收,使諸藥迅布周身,而無虛陽散越之弊。諸藥相合,共收回陽生脈之效,使厥回脈復而諸癥自除。 【方論選錄】寒中三陰,陰盛陽微,故以附子,姜,桂辛熱之藥,祛其陰寒;而以六君子溫補之藥,助其陽氣,五味子合人參,以生其脈。加麝香者,以通其竅。加膽汁者,熱因寒用也。 PART3 溫里劑:溫經散寒劑 溫經散寒劑,適合寒凝經脈證。代表方如四逆湯,黃芪桂枝五物湯,暖肝煎等。 寒邪直中,或者素體正虛(陽氣不足,陰血虧虛),導致寒滯經脈(血脈不利) 辛溫散寒:桂枝 活血通絡:川穹,紅花 溫里助陽:肉桂 滋陰養(yǎng)血:當歸,芍藥,熟地 (一)當歸四逆湯 【組成】當歸(9g),桂枝(9g),芍藥(9g),細辛(3g),甘草(6g),通草(6g),大棗(8枚) 【功用】溫經散寒,養(yǎng)血通脈 【主治】血虛寒厥證。手足厥冷。 【病機及癥候分析】陽虛失溫致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血行不暢致痛癥。陰血不足無遺益脈,故脈沉細。 【方解】 君:當歸甘溫,主入肝經,養(yǎng)血和血以補虛。桂枝辛溫,溫經散寒以通脈 臣:細辛溫經散寒,增桂枝溫通之力。白芍養(yǎng)血和營,既助當歸補血營血,又配桂枝以和陰陽 佐:通草通利經脈以暢血行。 使:大棗,甘草益氣健脾,養(yǎng)血補虛 全方溫經散寒,養(yǎng)血通脈 【隨癥加減】 1,經脈受寒,血脈不利,不通則痛——痹證 胃脘痛:+吳茱萸,生姜,佛手,黨參 頭痛:+川穹,玄胡 腰腿痛:+牛膝,杜仲,狗脊 2,寒滯經脈,血脈不利,血行不暢 凍瘡:+丹參,川穹,雞血藤 紫斑肢寒:+丹參,川穹,附子 3,厥陰肝經寒癥 痛經:+桃仁,紅花,川穹,澤蘭,香附 疝痛:+臺烏,小茴香 前陰冷痛:+臺烏,川楝,淫羊藿 【附方】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 【組成】當歸四逆湯+吳茱萸二升,生姜半斤 【功用】溫經散寒,養(yǎng)血通脈,和中止嘔 【主治】血虛寒凝,手足厥逆,兼寒邪犯胃,嘔吐腹痛者 (二)黃芪桂枝五物湯 【組成】:黃芪(9g),桂枝(9g),芍藥(9g),生姜(18g),大棗(4枚) 【功用】益氣溫經,和血通痹。 【主治】血痹。肌膚麻木不仁,脈微澀而緊。 【方解】 方中黃芪為君,甘溫益氣,補在表之衛(wèi)氣。桂枝散風寒而溫經通痹,與黃芪配伍,益氣溫陽,和血通經。桂枝得黃芪益氣而振奮衛(wèi)陽;黃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芍藥養(yǎng)血和營而通血痹,與桂枝合用,調營衛(wèi)而和表里,兩藥為臣。生姜辛溫,疏散風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棗甘溫,養(yǎng)血益氣,以資黃芪、芍藥之功;與生姜為伍,又能和營衛(wèi),調諸藥,以為佐使。 【配伍特點】固表而不留邪,散邪而不傷正,邪正兼顧。 【隨癥加減】 凡證屬氣虛血滯,營衛(wèi)不和者,皆可選用。 血痹病舌質紫暗,脈沉細澀者,可加當歸、川芎、紅花、雞血藤。 治療產后身痛可重用黃芪、桂枝, 下肢痛:+獨活、牛膝、木瓜, 上肢痛:+防風、秦艽、羌活, 腰疼重:+杜仲、川斷、狗脊、肉桂等。 (三)暖肝煎 【組成】當歸(6g),枸杞子(9g),小茴香(6g),肉桂(6g),烏藥(6g),沉香(木香亦可)(3g),茯苓(6g) 【功用】溫補肝腎,行氣止痛。 【主治】肝腎不足,寒滯肝脈證。睪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疝氣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脈沉遲。 【方解】本方證因肝腎不足,寒客肝脈,氣機郁滯所致。寒為陰邪,其性收引凝滯,若肝腎不足,則寒易客之,使肝脈失和,氣機不暢,故見睪丸冷痛、或少腹疼痛、或疝氣痛諸癥。治宜補肝腎,散寒凝,行氣滯。 君:方中肉桂辛甘大熱,溫腎暖肝,祛寒止痛;小茴香味辛性溫,暖肝散寒,理氣止痛,二藥合用,溫腎暖肝散寒,共為君藥。 臣:當歸辛甘性溫,養(yǎng)血補肝;枸杞子味甘性平,補肝益腎,二藥均補肝腎不足之本;烏藥、沉香辛溫散寒,行氣止痛,以去陰寒冷痛之標,同為臣藥。 佐:茯苓甘淡,滲濕健脾;生姜辛溫,散寒和胃,皆為佐藥。 綜觀全方,以溫補肝腎治其本,行氣逐寒治其標,使下元虛寒得溫,寒凝氣滯得散,則睪丸冷痛、少腹疼痛、疝氣痛諸癥可愈。 【隨癥加減】 原書于方后說:“如寒甚者加吳茱萸、干姜,再甚者加附子。”說明寒有輕重,用藥亦當相應增減,否則藥不及病,療效必差。 若腹痛甚者:+香附行氣止痛 睪丸痛甚者:+青皮、橘核疏肝理氣。 |
|
來自: 幽默的數(shù)據線 > 《方劑學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