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盤展示第65周: 個人交易系統(tǒng)內(nèi),當前文華指數(shù)多頭趨勢;實盤賬戶近五個月勝率61.2 % ,盈利率39 %,賬戶累計虧損0.03萬元。 本周繼續(xù)學(xué)習《莊子》雜篇之漁父。文章主要內(nèi)容為漁父與子路、子貢、孔子的對話。莊子通過杜撰的“漁父”之口,將孔子在魯國兩次受到冷遇,在衛(wèi)國被鏟削掉所有的足跡,在宋國遭受砍掉坐蔭之樹的羞辱,曾被圍困在陳國、蔡國邊境等多個齷齪事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切膚入骨,精辟透徹,讓孔子大徹大悟,躬身拜服。 原文:......同類相從,同聲相應(yīng),固天之理也。吾請釋吾之所有而經(jīng)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離位而亂莫大焉......今子既上無君侯有司之勢而下無大臣職事之官,而擅飾禮樂,選人倫,以化齊民,不泰多事乎!”......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貴真,祿祿而受變于俗,故不足。...... 這段對話中,莊子指斥儒家思想“折騰”和“束縛”,他們要求每個生命個體把躬行仁義,對君主盡忠,以為天下人謀求福利作為己任,可謂勞心費神,禪心竭慮。而道家則講究順應(yīng)自然,順應(yīng)天道,保全人之自然本性,認為只有通過修養(yǎng)身心,才能找到人生本真的東西;人的自然本性應(yīng)是秉持無為之心,而不是一味執(zhí)著于形式。 一、“漁父”意象的形成與發(fā)展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漁父”一詞已成為古人用來寄托自己隱逸之心的重要意象(意象,指文學(xué)作品中,用來寄托作者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其形象通常是一位獨釣寒江的漁者,卻也是“智者、隱者”的化身?!皾O父”意象的形成與發(fā)展有著漫長而久遠的過程: 1.歷史原型:最有名的莫過于商周時期“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姜太公呂尚,和春秋戰(zhàn)國“ 乘扁舟,浮于江湖”的范蠡 。 相傳商朝末期,姜太公呂尚因不滿于當時的黑暗政治,隱居在渭水邊上,雖八十歲高齡仍懷著輔佐賢君治理天下的政治抱負。他常常在皤溪釣魚,但魚鉤是直的,放在離水面三尺以上的地方,且鉤上沒有魚餌,謂之曰:“愿者上鉤也”。后來得遇文王垂青,成就周王伐紂偉業(yè)。由此“磻溪漁父”成為了那些有志懷才隱士的代名詞。 另一位“漁父”意象的原型范蠡,曾幫助勾踐復(fù)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終成春秋時期一霸主,其成功離不開兩位謀士的幫助,一位是文仲,一位就是范蠡。其中,范蠡看透越王“可以共犯難,難以同享?!保趲椭絿驍菄蟊慵绷饔峦?,歸隱江湖,成為一代“商圣”,也使他成為了后世“漁隱歸世”的典型。 2.文學(xué)原型 先秦文學(xué)作品中,除了《莊子.漁父》外,另最為有名的莫過于《楚辭.漁父》。 《楚辭.漁父》講的是屈原遭到楚懷王放逐,在江邊散步時遇到了漁父的故事。 原文:......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故事中,屈原對漁父講到,這天下都是渾濁的,只有我是清澈的,我不愿與之同流合污。漁父則批評屈原的想法是錯的,因為圣人是隨著世道的變化而變化的,就像老子《道德經(jīng)》所述“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如果以百姓之心為心,當然不會產(chǎn)生舉世皆醉我獨醒的想法了。 可惜屈原并不聽得進去,仍覺得必須要用自己的死來喚醒楚王,一心以死明志,以死維護自己最后的尊嚴。漁父見其死意已決,就不再繼續(xù)勸,臨走時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p> 3.“漁父”意象的固化 從漁父的原型發(fā)展并固化成“智者、隱逸者”意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比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也盛行隱逸之風,山水詩歌也開始興起,但是,在這一時期,漁父并沒有作為獨立的形象出現(xiàn)過,也沒有固定的涵義,真正漁父意象的形成是在唐朝。 唐朝后期,政局混亂,許多文人在經(jīng)歷官場坎坷失意后,不再執(zhí)著于在朝為官,開始向往無拘無束,悠閑自在的生活。在這些文人筆下,描寫漁者悠閑自在生活的詩文逐漸增多,而這正是他們渴望的自由自在的隱逸生活。其中,以張志和的《漁歌子》最為有名: 經(jīng)歷安史之亂后,“煙波釣徒”張志和隱居湖州,寫下了五首表現(xiàn)漁父隱逸生活《漁歌子》,其中第一首: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此漁父的生活是何等的美好,山前白鷺飛,水中鱖魚肥,斜風細雨之中,保持一種閑適的心態(tài),根本就不需要因為風吹雨打而駕船回家。這充滿詩意的美好生活,一下子擊中了中國文人最柔軟的心房,原來人世間污濁而茍且,做漁父悠閑而快樂,于是,漁父就成為一種渴望自由閑遠的文化心理,被牢牢鐫刻在中國文人的心中。由此直接開啟了一個漁父詞的時代,引得后世文人墨客競折腰爭相模仿。唐宋以后許多著名文人大多都模仿過他的風格,寫過“漁父詞”,如南唐后主李煜,宋朝大詞人蘇東坡等,直到元明清三代,還一直有詩人模仿和應(yīng)和,甚至成為一種文化產(chǎn)品,傳入了日本。 南唐后主李煜,曾經(jīng)自號鐘山隱士,極為艷羨張志和筆下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漁父的生活,他也寫了幾首漁父詞,其中一首寫得極有意境。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李無言一對春。 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宋詞大家蘇東坡基于對這首詞的喜愛,曾經(jīng)化用它做了一首櫽括詞《浣溪沙·漁夫》。 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日本嵯峨天皇水平熱愛中華文化,向往漁父生活,模仿張志和的詞,也寫了五首,其中一首是這樣寫的: 青春林下渡江橋,湖水翩翩入云霄。 煙波客,釣舟遙,往來無定帶落潮。 由此,“漁父”這意象被固化下來,并對此后中國文人的心理產(chǎn)生深遠影響。每個文人的心中,都坐著一個釣一竿風月的漁父;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在煙波浩渺五湖煙海之中泛舟的夢想。 二、“詩和遠方” 姜太公與范蠡。一位是磻溪垂釣,胸懷才智,等待入世;另一位則是泛舟五湖,功成身退,由仕入隱。這里存在“仕”與“隱”的矛盾,有才有志之人是應(yīng)該志在朝野?還是應(yīng)該身在江湖? 《莊子.漁父》,莊子化身漁父,指斥儒家主張對思想的束縛,強烈反對文明的異化,簡直罵得孔子體無完膚。而《楚辭.漁父》,漁父則告誡屈原,不要太執(zhí)著,不要太清高,要學(xué)會“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兩位漁父異曲同工,都以智者、隱者姿態(tài)主張順應(yīng)自然、超逸安然。 自古以來,中國儒家關(guān)注“人與社會”,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說法。認為人首先要積極進取,勇往直前,努力改造世界,讓它符合我們提倡的價值觀,為了這個事業(yè),自己的生命只是小事情,所以屈原跳江并沒有感到一絲委屈,相反是一種壯烈和執(zhí)著。但人也有累的時候,連孔子都說,累了的時候希望和子路一起,乘著小舟到海外去(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 而道家,則關(guān)注“人與自然”,遵循自然規(guī)律,提倡無為而治,主張順其自然、淡泊名利。但其順其自然是認為自然界自身有著一套平衡系統(tǒng),要重視自然界的各種規(guī)律;其淡泊名利是“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也是爭。 從漁父意象的原型,再到漁父意象涵義的確定,伴隨著的還有出仕與入世的矛盾;儒家努力改造自然、社會,和道家順應(yīng)自然、無為而治思想的沖突。所謂“隱逸”其實是這兩者矛盾折中的結(jié)果。 “ 小隱隱于野 , 中隱隱于世 , 大隱隱于朝” 這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句話,其實,真正的隱逸者不在于你所處的環(huán)境,不在于你所處的地點,而在于人們的心。真正的隱者不在于你是否在深山老林中苦苦修道,而在于你是否在紅塵世俗之中保持著一個超然灑脫的心。正如許巍歌里所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畢竟,自由是人的天性,追求自由浪漫是人類的宿命。 但自由浪漫并不能當飯吃,由此提醒我們“漁”字的另一含義---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漁”在智者、隱者之外,還有“能者”的含義。漁父之所以能夠“斜風細雨不須歸”,是因為他具備生存的技能,掌控著自己的生活。 作為期貨交易者的我們,又憑什么在市場中生存,成為交易世界的強者,通過交易實現(xiàn)財務(wù)自由、時間自由、精神自由,無限接近莊子所說的“逍遙無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