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人
南宋時期的金朝和明末興起的后金是女真人建立的兩個政權,雖然都是女真人,但是清朝的女真人和金朝的女真人已經(jīng)有很大不同。
女真興起
女真人,先秦肅慎人后裔,黑水靺鞨的一支。女真這一族稱出現(xiàn)在五代時期,女真又稱女直。唐朝渤海國興起,黑水靺鞨一部分歸屬渤海國,契丹滅了渤海國之后,女真臣服于契丹。遼代女真還不是一個統(tǒng)一的民族,契丹人將女真分為生女真(完顏部)、濱海女真、鴨綠江女真等部落。相傳有七十二部,之間相互不統(tǒng)屬。實際上就是各自獨立的部落或聯(lián)盟。
契丹人對女真實行羈縻政策,殘酷地統(tǒng)治著各個女真部落。不堪忍受契丹人統(tǒng)治的女真人開始反抗,生女真完顏部的完顏阿骨打率先起兵反抗契丹人的統(tǒng)治,1113年,阿骨打初戰(zhàn)告捷,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國。1123年,完顏阿骨打去世,其弟完顏晟繼位。1125年,遼朝滅亡。
金國
1127年,金兵攻破北宋都城汴京(河南開封),擄走徽、欽二帝和十余萬北宋臣民北歸,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1141年,宋、金簽訂合約,雙方以淮河和大散關為界。雙方疆土固定下來。
金朝政權穩(wěn)定之后,作為主體民族的女真人進一步擴大,吸收了大量的其他民族成為女真人。
首先是東北非女真的各部族,如渤海人,女真人認為渤海人和女真人同源,本來就是一家,吸納了大量的渤海人和東北各部族,大部分東北部族被女真人同化。
契丹人
然后是被女真人推翻的契丹人,遼朝滅亡之后,東北依然有龐大的契丹遺民。耶律大石也在西域建立西遼,為了防止契丹人作亂。金朝把契丹人分散到女真人之中,并鼓勵契丹人和女真人通婚,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部分契丹人融入到女真人之中。
除了東北的民族,大量漢人也融入到女真人之中,金朝建立之后,四處用兵,導致東北地區(qū)人口凋敝。為了補充勞動力,女真人將中原的漢人大量遷往東北,僅靖康之亂北遷的漢人就達十余萬人,其中不少人經(jīng)數(shù)代發(fā)展,融入到女真人之中。
在吸納各民族之后,1184年,在金朝建立71年之后,女真人達到了驚人的480萬人。
女真文
女真人面對契丹和漢人等先進文明,為了宣示國家形象和有意提高本民族地位。完顏阿骨打建國之后,就命大臣根據(jù)漢字和契丹人創(chuàng)制女真大字,此后又頒布了女真小字,大字主要是單獨字體,小字主要是合成字。
創(chuàng)造女真文之后,金國并沒有強制要求其他民族學習,而是各民族通行自己的文字,女真人學習女真文,契丹人用契丹文。而渤海人沒有文字,使用漢字。
女真人占領了廣大的領土,新占土地又有龐大的異族百姓。為了穩(wěn)定政權,女真人開始離開東北大量內(nèi)遷,金朝第七位皇帝金世宗時期,東北上京路女真人90余萬、其他長城以北各路女真人五六十萬、河北各路女真人百余萬,河南各路女真人六七十萬。由此可見,留在中原的女真人口已經(jīng)略高于東北大本營,內(nèi)遷的女真人占女真人總數(shù)的一半。
女真人和漢人的廣泛接觸,導致女真人不可避免的漢化。金朝多位皇帝為了保持女真人的特性,多次下詔禁止女真人說漢語,使用漢姓。但是女真貴族自己卻帶頭學習中原文化,基本上女真貴族都有一個女真名和一個漢名。
1234年,金國被新興的蒙古所滅,共傳十帝,享國119年。
女真人的去向
金國滅亡前夕,居住在東北的女真人200余萬,長城以北的約40余萬,中原的女真人約200余萬。
居住中原的女真人在金國滅亡之后,大部分融入漢族。中原的女真人和受漢文化影響較深,女真人改漢姓已經(jīng)成為一種風尚。元朝時期,因女真人和漢人文化相近,蒙古人把中原的女真人和漢人視為一體,加速了女真人同化于漢人的進程。
蒙古人
居住長城以北的女真人大部分歸化為蒙古族,這些歸化蒙古的女真人隨著蒙古四處征戰(zhàn),后來又融入到漢族或其他民族。
東北的200余萬女真人部分因戰(zhàn)爭死亡,部分和漢族融合,南部的女真人發(fā)展較快,在漢民族的長期影響下,女真人和漢人融合成為遼東漢人的一部分。
女真文也在金國滅亡之后迅速消亡,只有東北少數(shù)人仍在使用,等到明中葉之后,逐漸失傳。女真又成為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
北部的女真人相對比較落后,依然保持著很強的民族特色。到明中葉時期,女真人只剩下一百萬左右,比鼎盛時期480萬女真人,已經(jīng)大大縮減了。這些留在東北的女真人分別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
滿清興起
建立清朝的建州女真就分布在相對落后的牡丹江和松花江匯合流域,海西女真分布在松花江中游一帶,而野人女真分布于松花江以北的黑龍江流域。
明朝在女真人居住地設立衛(wèi)所,管轄女真各部。建州三衛(wèi)之一的左衛(wèi)董山勢力強大之后,多次率部劫掠遼東軍民,明朝忍無可忍進行圍剿,董山被殺。萬歷十一年(1583年),董山的曾孫覺昌安同其子塔克世勸降叛明的孫女婿阿臺時,李成梁不顧其父子尚在城中,縱兵屠古勒城,父子一同慘死于亂軍之中。
后金
1583年,塔克世的兒子努爾哈赤開始統(tǒng)一女真各部。1599年,努爾哈赤任命大臣創(chuàng)制滿文,被稱為老滿文。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后金。
1618年,努爾哈赤發(fā)布七大恨,開始起兵反明。
1632年,皇太極改進滿文,在老滿文的基礎上加圈加點,稱為新滿文。
1635年,皇太極把族名改為滿洲,就是現(xiàn)在的滿族。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大清。
1644年,順治從沈陽遷都北京,大部分滿人進入中原,被稱為“從龍入關”。同年,明朝滅亡。
八旗
在后金興起期間,女真人擄掠漢人多達百萬之眾。被擄掠的漢人部分被吸納為八旗漢軍。康熙六十年(1721年)統(tǒng)計,八旗男丁70萬,其中滿洲男丁15.4萬,漢軍男丁48.1萬,漢軍男丁是滿洲男丁的三倍。因滿洲處于統(tǒng)治地位,八旗內(nèi)部之間的民族也可以通婚。導致旗內(nèi)的漢人迅速滿化,而不是滿洲漢化。后來部分八旗中的漢軍融入到滿人之中。早期八旗內(nèi)的蒙古人和漢人都會說滿語。
雍正年間,旗人學習漢語的人日益增多,尤其是北京的旗人,很多只會說漢語不會說滿語了。
滿文
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部分旗人稱自己是漢人,而聲稱自己是滿人的滿族也不會說滿語了。滿語基本上已經(jīng)滅亡。
滿族入關前約60萬人,清末時滿族人口沒有確切的資料,約500萬人,其中東北約150萬人。1940年,東北有267.7萬滿族。1953年,建國后第一次人口普查,自稱是滿族的約242萬人。
朕的大清都亡了
結(jié)語
從1234年金國滅亡,到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后金,相隔382年。女真人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女真建立金國之后吸納各民族到女真人之中,金國滅亡之后中原的女真人基本上融入到漢人之中。而建立后金的建州女真則是女真部落中相對落后的部落。不論是金國的女真人還是清朝的滿洲人,建立之初均大量吸納周邊民族,而在滅亡之后,部分人不可避免地融入到周邊民族之中。
女真和滿洲的還有一個相同點就是,不論是女真文還是滿文,從創(chuàng)制到消亡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