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奉行的是典型的封建君主統(tǒng)治制度。有句話說得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意思就是,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是歸屬于君王的,而這片土地上生活上的所有人,也都是君王的臣民。
中國古代的封建制度就是這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君王要有君王的樣子,做臣子要有臣子的樣子,做父親要有父親的樣子,做兒子要有兒子的樣子。在主流儒家文化的影響下,綱常倫理被古代人奉為圭臬。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因為君命難違。古代的統(tǒng)治者們只憑借一句話就能夠讓人平步青云或是前途盡毀。而今天文章要講的主人公叫譚延闿,他就是這種現(xiàn)象的一個典型例子。
本可以高中狀元的他,只是因為當時的慈禧太后不喜歡他的名字,就失去了高中狀元的機會,但后來這個男人卻在推翻封建腐朽的清王朝中出力頗多。
那么譚延闿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為什么被慈禧太后不喜呢?這背后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其中的緣由吧。
家學淵源頗深,自小聰穎機敏
譚延闿,湖南茶陵縣人,字祖安,號無畏。
譚延闿的父親譚鐘麟是咸豐年間進士,仕途頗順,曾任浙江巡撫、陜甘總督、官至工部尚書,后調任兩廣總督。譚鐘麟為人老朽、思想落后,封建觀念在他的腦海中根深蒂固。他反對變法,因循守舊,是個不折不扣的頑固派成員。
譚延闿是譚鐘麟的庶出三子,譚延闿的母親不過是個丫鬟,因為生下譚延闿母憑子貴被抬為了妾,只不過出身放在那里,所以為妾后地位也不高。每當吃飯時都只能侍立桌旁,干的都是為全家人添菜添飯的活兒。
由于母親的原因,譚延闿小小年紀就對封建禮教比較反感。他知道只有自己爭點氣,母親才能夠在家中過得更好。于是越發(fā)要求自己在讀書上多爭點氣。
說到讀書,可能由于父親就是進士,要求頗高,譚延闿自小受到的教育也不同尋常。譚延闿小時候便聰穎好學,5歲就入了私塾。父親對他要求頗為嚴苛,三天一篇文章、五天一首詩都是雷打不動的要求,更別提什么大、小楷毛筆字的練習。
譚鐘麟重視兒子的教育,多方尋求名師,還把曾經的帝師翁同龢找來教授兒子學習。譚延闿倒也不負眾望,11歲學制義文學,被翁同龢稱為“奇才”,帝師對譚鐘麟說:“三令郎偉器也,筆力殆可扛鼎”。
說來倒也感慨,譚延闿的父親是封建禮教的堅定維護人,他對兒子的要求也是學習三書五經以致步入仕途,前半生譚延闿順了父親的心意,但自從荒唐落榜,后半生他反倒成為了革命斗士,這說起來也許和小時母親所受的對待并不毫無關系。
一路考試順利,誰知最后因荒唐原因與狀元失之交臂
1893年也就是譚延闿13歲時,他到長沙參加童子試,考中秀才。但由于當時父親譚鐘麟年事已高,身體抱恙,譚延闿便選擇在家中好生照顧父親。不過在照顧父親的同時他也沒有忘了學習,而是繼續(xù)跟從當?shù)孛麕煂W習時文。
1904年,譚延闿參加了清末最后一次科舉考試(1905年科舉制度被廢),考取會試第一名,即“會元”。真說起來的話,湖南出過狀元、榜眼、探花,但就是沒出過會元,譚延闿不僅抓住了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尾巴趕上了這輛末班車,還直接就破了紀錄。
譚延闿考取了會試第一名,如無例外,一般來說殿試的狀元是非他莫屬了。因為譚延闿文章極好,書法也頗有建樹,所以這狀元簡直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得到。
但誰知,世界上還偏偏就有預料不到的變數(shù)。
當時的掌權者其實是慈禧太后,那么殿試的審判者其實也是慈禧太后。而當慈禧太后看見譚延闿這個名字的時候,內心就起了膈應。
不為別的,就因為譚延闿這名字讓她想起一個人來,這個人就是譚嗣同。
1898年的譚嗣同作為領導者之一領導了“戊戌變法”,當時的皇帝光緒帝雖然對維新變法一事大有規(guī)劃,但真正的掌事權其實還是在慈禧太后手里。在這場變法觸及慈禧太后的利益后,這場僅僅維持了百天的變法運動被迫宣告破產。
而如今慈禧太后看見譚延闿也姓譚,而且兩人都是湖南人,慈禧太后也不管二人是否有什么關系,這個名字就已經讓她心生不滿,就這樣譚延闿的狀元之位沒了,只得了個二等三十五名,賜進士出身。
譚嗣同
譚延闿沒想到只是因為這個荒唐的原因,自己的狀元之位就能被隨意剝奪,心中對于這封建王朝的腐朽統(tǒng)治不禁也失去了信心,雖然在朝為官但心中已有判斷,自此之后,他作為革命斗士的道路便愈發(fā)清晰起來。
成為反清斗士,推翻腐朽的清王朝
經過荒唐的落榜事件后,譚延闿便有了推翻這個封建清王朝的想法。時勢造英雄,譚延闿在武昌起義后便站在了清王朝的對立面,后來因為在斗爭中頗有建樹,所以被選為湖南省都督,還加入了國民黨。
在這期間,譚延闿還和孫中山關系密切,因此后來譚延闿還成為了南京國民政府的主席。清王朝的覆滅在很大程度上與譚延闿、和那些初期的反清斗士,以及他們進行的種種斗爭有關。
世間事向來無常,在慈溪太后決定不讓譚延闿成為狀元的時候,必然也沒有料到譚延闿會在推翻清王朝的進程中出力不小。
譚延闿原本一心想報效朝廷,也有這份才情與實力,誰想到最后竟是因為自己的名字不合慈禧太后的心意就被剝奪了高中的權力。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讓譚延闿得以在推翻封建王朝的諸多斗爭中得到歷練,最終成為了國民黨初期的重要成員之一。
所以當世事不如你所愿的時候也許并不是你失去了機會,恰恰相反的是,你得到了一個嶄新的方向和機會,并有可能大有所為。
譚延闿在落榜之后并未抱怨上天不公,而是勇敢拋棄了不適合自己的道路,選擇了一條新的道路實施抱負,也可以說是名留青史、殊途同歸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