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爭,無非皇權(quán)與國土,而對于多爾袞和豪格亦是如此。愛新覺羅·多爾袞為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皇太極則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努爾哈赤去世后,皇太極被推崇承襲汗位,而多爾袞對于皇權(quán)仍舊耿耿于懷?;侍珮O的長子豪格,馳騁疆場,作戰(zhàn)勇猛,皇太極當(dāng)時贊道:“吾兒真英雄也”。 豪格猛虎一般的氣勢讓多爾袞看在眼里,作為豪格的叔叔,能力同樣出眾的他,自然是把豪格當(dāng)作皇位競爭最強的對手。多爾袞的能力,是沒有人敢質(zhì)疑的,完全可以用“功高蓋世”這四個字來形容,16歲就立戰(zhàn)功,被賜“墨爾根戴青”的美名,后又被封為和碩睿親王,為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當(dāng)然,肅親王豪格也在其中。 1643年,皇太極猝死,由于事發(fā)突然,這位皇帝既沒有留下遺詔,也沒有所謂暗示,于是誰來繼承這一皇位,誰來當(dāng)這個接班人的問題就開始變得棘手了。 按理說,當(dāng)時的八大鐵帽子王,都有承襲皇位的資格。但是真正能夠配得上這個皇位的也只有兩個人,那就是豪格和多爾袞。 多爾袞自然是想要這個光輝的寶座的,但是在豪格面前,這件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反倒是難上加難。一方面,擁有兩黃旗的重臣鰲拜、索尼等人,是完全忠于豪格的,加之禮親王代善和鄭親王濟爾哈朗都紛紛擁立豪格,多爾袞在這時明顯占據(jù)下風(fēng),寡不敵眾這種道理他還是非常清楚的。 另一方面,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事情,多爾袞也絕對不會干,如果這時不顧任何人的反對直接來一句:“我就要這個皇位,不服來打我?!蹦墙K究沒有好下場。不過,又因為多爾袞還有兩兄弟:豫郡王多鐸、英郡王阿濟格在背后支撐,權(quán)勢也極大,因而朝廷上聲音不一。 這時候,眾臣把目光投放在年僅6歲的福臨身上,于是,鄭親王濟爾哈朗開口了:“倒不如讓皇太極最小的兒子福臨當(dāng)這個皇帝?!北姵枷仁且魂嚦聊?,爾后卻同意了。 為何會同意呢?首先來看豪格,豪格盡管有著強大的后盾,但是就單單對付一個多爾袞,也有得受了,又由于多爾袞三兄弟的堅決反對,這讓豪格完全沒有心理準(zhǔn)備,如果自己答應(yīng)上位了,自己的叔叔們遲早要把他拉下臺,基于這一點,他選擇了謙讓。 那么多爾袞為何也同意呢?同意也意味著自己放棄當(dāng)皇帝,對于這么多年一直孜孜以求的皇位,轉(zhuǎn)眼間拱手讓人,難道不會遺憾嗎?會!可是多爾袞知道自己絕對沒有辦法登上皇位了,他現(xiàn)在只想著牽制住豪格,只要豪格沒有上位,那么一切都來得及,因而當(dāng)有人提出要福臨當(dāng)皇帝的時候,多爾袞立即同意了,還提出讓自己當(dāng)攝政王,控制一個小孩子比控制豪格容易多了,多爾袞這樣就達到了退而求其次,以退為進的效果,可謂是老奸巨猾。 而這次的兩派之爭,以福臨當(dāng)皇帝結(jié)束,福臨成了朝廷攝政的工具,不免有些心酸,多爾袞后來一度成為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權(quán)傾朝野。 參考資料:《清史稿》 |
|
來自: liuhuirong > 《歷史解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