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拿到體檢報告后,常會看到一條提示:血液黏稠度過高。 血液黏稠也被稱為血稠,在醫(yī)學上稱為高黏稠血癥,血稠不單發(fā)生在老年人身上,由于高脂食物攝入過多、吸煙喝酒、壓力大等因素,年輕人出現(xiàn)血稠并不少見。 晨起頭暈,晚上清醒 血黏度高的人,早晨起床后即感到頭腦暈乎乎的,沒有睡醒后大腦清醒、思維流暢的感覺。 下蹲困難,胸悶氣短 血液黏稠度高的人群中,以肥胖者居多。這些人下蹲比較困難,有些人甚至無法蹲著干活,否則會感到胸悶氣短、呼吸不暢。 這是因為血液黏稠度高的人,下蹲時回到心臟的血液減少,加之血液過于黏稠,導致血液循環(huán)不足,氧氣與二氧化碳不能完成交換,從而引起呼吸困難、憋氣等機體缺氧現(xiàn)象。 午飯后犯困,必須睡覺 吃完飯后犯困,是由于消化食物讓大量血液流入胃腸血管,導致大腦血液減少所致。 正常人也會有此癥狀,但血液黏稠或有腦動脈硬化的人,這種困倦發(fā)作相對頻繁且難以緩解。 出現(xiàn)陣發(fā)性視力模糊 有些中老年人平時視力還可以,但常有暫時性視力模糊的情況。 這是因為血黏度高的人血液不能充分營養(yǎng)視神經(jīng),使視神經(jīng)和視網(wǎng)膜暫時性缺血缺氧,導致陣發(fā)性視力模糊。 盡管血稠為血栓形成提供了有利環(huán)境,但在相關的研究中,血液黏稠度并不是引起血栓的直接因素。引起血栓的原因,是動脈中發(fā)生了粥樣硬化,硬化斑塊持續(xù)增長堵塞了血管;或是硬化斑塊表面發(fā)生破潰,誘使血小板聚集,才會導致血栓的形成。 心肌梗死、腦梗死容易在夜間發(fā)生的原因,是因為血壓的變化。人體在夜間血壓會下降,清晨時又會驟升,容易誘使動脈血管痙攣,進而導致斑塊破潰,形成血栓,與血液的黏稠度沒有太大關系。 很多人往往把血液黏稠和高血脂混為一談,但其實不是一回事。主要影響血液黏稠度的因素有
從上述定義中可以看出,高脂血癥是血液黏稠的危險因素之一。高脂血癥是指血脂水平過高,會引起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 血液黏稠是由于一種或幾種血液黏滯因子升高,使血液過度黏稠、血流緩慢,是高脂血癥的一個主要特征,并非獨立性疾病。血液黏稠度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進食、飲水、運動、機體代謝狀況和外界環(huán)境等。 簡言之,高脂血癥的患者血液可能會黏稠,血液黏稠的患者不一定患有高脂血癥。但它們都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缺血性疾病等。 對一個人來說,血液黏稠程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于時高時低的動態(tài)變化中。為了避免血液黏稠,可以注意以下三點: ● 多喝水 很多人血稠是因為喝水少、出汗多、血液濃縮所致,種情況在夏天尤為明顯。 飲水可使血液變稀,但要掌握好時機,如清晨起床、三餐前1小時、晚間就寢前可喝水約200毫升。 ● 多運動 血液黏稠的人應該多運動,有時間就多走走,運動可以使血液的流動速度變快,加快身體代謝,防止血液黏稠。 運動強度不宜過高,散步、慢跑、太極拳、游泳等輕中度有氧運動即可,每周3~5次,每次半小時到一小時,當然運動后不要忘記補充水分。 ● 飲食清淡 動物內(nèi)臟膽固醇較高,多吃會增加血液黏稠度。 另外,高脂類食物和甜食,也可以增加血液黏稠度。多吃蔬菜、水果、雜糧等,則有助于降低血液濃稠度。蔬菜和水果里面有大量水分,還富含維生素C和粗纖維。 維生素C可以輔助降血脂,粗纖維可以阻止膽固醇吸收,有利于降低血液的黏稠度。 血液黏稠,可大可小。平時一定要做好水分補充,并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來源:健康時報、藥師華子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