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東航空難者的頭七,本著不想打擾逝者的想法,因此沒有在第一時間寫這個事情。許多天過去了,那些遇難者家屬仍然沉浸在親人離去的悲傷當中,也不由得讓我想起了空難歷史上一個令人動容的真實故事。1985年的日航123空難,是歷史上單架飛機遇難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事故,遇難者高達520人,僅4人生還。之所以有這么多人遇難,是因為那天正趕上日本的盂蘭盆節(jié),航班不僅滿員,還有許多父母帶著不占座的孩子。當時這架波音747飛機上有一個5歲的小男孩,他的媽媽將他獨自送上了飛機。當空難消息傳來,這個男孩的媽媽崩潰了,她陷入了無盡的自責當中。她親自把孩子送上飛機,這種感覺就像她親手把孩子送上了赴死的黃泉路。尤其一想到飛機從起飛到墜毀的半個小時內(nèi),5歲的兒子,在全是陌生人的環(huán)境里,無依無靠。那時他該有多么恐懼與無助啊,別的孩子還可以躲進媽媽的懷里,而自己的兒子卻只能在驚慌失措中獨自面對死亡。一想到此,悲傷就排山倒海般襲來,讓這位媽媽久久不能釋懷。直到多年后的一天,她接到了一個電話,是一個遠在四國的老人打來了的。老人接著說,我女兒也在那架飛機上,就坐在您兒子旁邊。我女兒是一個非常溫柔善良的人,所以請您放心,在最后的時間里,您兒子不是孤單一人。很多人都以為,時間是治愈一切傷痕的良藥,但事實上有些傷痕這輩子都無法治愈。研究表明,重大災害后精神障礙的發(fā)生率為10%—20%,一般性心理應激障礙更為普遍。他們都會不可避免地陷入“如果當初我沒怎樣怎樣”的自責當中。這種心情,旁人是難以理解的,就像《殺死一只知更鳥》里說的:你永遠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一個名叫小月(化名)的女孩,在自己的抖音賬號上發(fā)了一條紀念小姨的視頻。她的小姨正是MU5735上132個遇難者當中的一個。“究竟是怎樣的終點,才配得上這一路的追逐和奔波?!?/span>這是她的小姨坐上飛機前發(fā)的一條朋友圈,或許是快要到清明了吧,讓生者倍加感慨、緬懷那些逝去的親人。小月將抖音當成了自己的人生畫冊,就像很多人習慣用朋友圈記錄下每天的一言一行。然而即便她只發(fā)了這一條視頻,也惹來了一些看不慣這副做派的人。他們高舉著“正義”的旗號,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在小月的視頻下留下了許多諷刺的言論。迫于輿論的壓力,小月刪除了這條視頻,并發(fā)了一封公開致歉信。在信中,她寫下:“小姨這一生,愛別人勝過愛自己。可是因為疫情,我們無法親吻她的骨灰,也無法去廢墟里悲鳴?!?/span>在這場空難中,還有很多像小月一樣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緬懷死者。有人趕往現(xiàn)場,呼喚親人:“我們過來接你啊。記得跟我們回家!”有人在白云機場臨時接待區(qū)抓著自己的頭發(fā),情緒崩潰:“我三個孩子都在飛機里!”有位老人匆匆趕往事發(fā)地,卻是為了給女兒“慶生”:“那天是我女兒生日。我說,女兒,爸爸來看你來了。同時祝你生日快樂?!?/span>很多人說,如果可以一命換一命,那天臺上一定站滿了爸爸媽媽。如今,離開的人已經(jīng)永遠離開,活著的人卻還沒有從悲痛中走出來。高調(diào)也罷,沉默也好,說到底都是受到傷害的人悼念親人、抵御沖擊,和內(nèi)心悲痛和解的一種方式。每個遇難者在踏上最后一段旅途之前,都有獨一無二的人生,他們身邊的人也因此有著不同的樣貌、性格和想法。不去臧否他們的選擇,既是對生者的溫情,也是對逝者的尊重。那些令人始料未及的災難,總能激發(fā)人們對于“尊重生命”的思考,我們渴望去共情,去將關(guān)懷和包容傳遞到每一個正因此而痛苦的人心中。然而生命就像是空氣,一切如常時,我們很難對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形成實感。以至于覺得生命的存續(xù)在一切情況下都是自然而然、理所應當。就像那132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親人,正經(jīng)受著巨大的煎熬,但作為局外人,我們永遠無法真正的“感同身受”。愿意共情他人是件好事情,但是人們也需要對自己的共情進行覺察和分析。因為很多時候,結(jié)果只讓自己感到了舒適,當事者卻未必感覺如此。優(yōu)家教育創(chuàng)始人吳臻老師曾在共情的話題中說:有些父母會問她這樣的問題:“孩子哭的時候我已經(jīng)共情他了,我說,你看起來很傷心,我還一直陪著她,可是沒用啊,他還是哭,為什么我的共情不管用呢?”當你共情孩子的時候,心里想的是什么?你是在體會孩子的感受,還是想著我都共情你了,你怎么還哭啊。如果是后者,那并不是真正的共情,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嘗試去控制。第一保持好奇。我想知道孩子現(xiàn)在有什么情緒,我去嘗試,體會她的感受。第二接納情緒。不著急讓他擺脫情緒,不著急解決問題,你會發(fā)現(xiàn)越是接納情緒,孩子更容易恢復到平靜狀態(tài)。當共情是真正去理解和感受孩子時,共情就會非常有用。想要真正做到這些,就要明白:悲痛不分大小,不論是失去親人之痛,還是日常生活之痛。在傷口最痛的時刻,它不會在短時間愈合,更經(jīng)不住一再撕裂。不要輕易去安慰一個失意的人:會過去的,會好起來的。我們都清楚,即便有些悲傷能夠過去,但“好起來”這件事,總是格外漫長。這一刻,最好的做法就是保護好他們的悲傷,讓他們安全地釋放。雖然這可能對于當下是煎熬的,但對往后的人生,卻是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