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養(yǎng)生論壇 2022-03-28 11:30 中央電視臺《新聞1+1》 劉又寧(解放軍總醫(yī)院呼吸科專家): 檢測陽性,嚴格意義來說,并不證明就是感染。隨著疫情的延長,實際上我們已經發(fā)現(xiàn)了,有個別健康人,實際上是攜帶病毒的。 一位國外專家: 我們已經看到測試是不可靠的,這是一個基于PCR的測試,其中已經設計了假陽性,這意味著如果你有某種東西的一個分子,測試可能已經是“陽性”。但這并不意味著這個人生病了,也不意味著他感染了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從來沒有被分離出來過,他們完全依賴于這些測試,如果你取消這些測試,生活會像以前一樣繼續(xù),你不會發(fā)現(xiàn)有什么異?!?br> 詳見: 新聞1+1:陽性可能是流感,合算檢測無法區(qū)分新冠和流感 有專家表示核酸檢測陽性并不證明就是感染?王辰回應 中國網直播4月30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20年4月30日下午5時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并答記者問。中國網現(xiàn)場直播,以下為文字實錄: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 我的問題是提給專家的。注意到本月初援鄂軍隊前方專家組組長解放軍總醫(yī)院呼吸科專家劉又寧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首先肯定核酸檢測是一個很重要的手段,但核酸檢測的本質只是發(fā)現(xiàn)病毒在哪兒,病毒有沒有活性和傳染性不知道,嚴格來說,核酸檢測陽性并不證明就是感染。隨著疫情的延長,實際上發(fā)現(xiàn)個別健康人士攜帶病毒,請問專家對此怎么看待和評價?謝謝。 王辰:(呼吸病學與危重癥醫(y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醫(yī)學院外籍院士,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校長,國家呼吸系統(tǒng)疾病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主任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guī)斐蓡T) 核酸檢測跟病毒確實不是一個概念。核酸檢測,檢測的是核酸中的核苷酸序列,是存在病毒上的物質,不是病毒本身。但是,核酸檢測的片段是從病毒身上來的,因此還是對病毒的一種間接征象,核酸陽性提示他體內有病毒,雖然這并不是一個完全對應的概念……核酸檢測并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而且廣泛、普遍的檢測,也有成本和效益的問題。要根據(jù)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人、不同的疫情、防疫階段和防疫需求、不同的檢測目的來掌控。謝謝。 核酸檢測陽性就是感染嗎? 2020-06-14 13:16:59 15748閱讀 李侗曾副主任醫(yī)師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yī)院 感染綜合科 人體鼻咽拭子、肺泡灌洗液中檢測到核酸,說明存在病毒感染,但其傳播性并不確定。而在物體樣本的核酸檢測陽性,也只能說明病毒“存在過”,不代表一定有活病毒,更不代表具有傳染性。
聚合酶鏈式反應是一種用于放大擴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它可看作是生物體外的特殊DNA復制。 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是利用DNA在體外攝氏95°高溫時變性會變成單鏈,低溫(經常是60°C左右)時引物與單鏈按堿基互補配對的原則結合,再調溫度至DNA聚合酶最適反應溫度(72°C左右),DNA聚合酶沿著磷酸到五碳糖(5'-3')的方向合成互補鏈?;诰酆厦钢圃斓腜CR儀實際就是一個溫控設備,能在變性溫度,復性溫度,延伸溫度之間很好地進行控制。 現(xiàn)代醫(yī)學理論名詞 病毒與核酸,宿主與病原體 現(xiàn)代醫(yī)學理論認為疾病都是微生物傳播造成的,所以微生物又被稱為病原體,也即所謂的微生物致病理論。微生物主要有兩種,大的叫細菌,小的叫病毒。 病毒形態(tài)比較特殊,很難定義。用電子顯微鏡的觀測結果是:病毒是一種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只含一種核酸(DNA或RNA),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并以復制方式增殖的生物。病毒是一種非細胞生命形態(tài),它由一個核酸長鏈和蛋白質外殼構成,病毒沒有自己的代謝機構,沒有酶系統(tǒng)。病毒是顆粒很小、以納米為測量單位、結構簡單、寄生性嚴格,以復制進行繁殖的一類非細胞型微生物。病毒是比細菌還小、沒有細胞結構、只能在 細胞中增殖的微生物。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大部分要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病毒原指一種動物來源的毒素。詞源于拉丁文。病毒能增殖、遺傳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至今對它還沒有公認的定義。 核酸檢測 核酸檢測技術是一系列直接檢測病毒核酸技術的總稱,其原理為對病毒核酸進行擴增,使其變成可視信號或直觀的光電,進而對標本中病毒存在與否進行判斷,具體操作包括核酸提取、核酸擴增和核酸檢測。 核酸是什么 核酸是由許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為生命的最基本物質之一。核酸廣泛存在于所有動植物細胞、微生物體內,生物體內的核酸常與蛋白質結合形成核蛋白。不同的核酸,其化學組成、核苷酸排列順序等不同。根據(jù)化學組成不同,核酸可分為核糖核酸(簡稱RNA)和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DNA是儲存、復制和傳遞遺傳信息的主要物質基礎。 核酸同蛋白質一樣,也是生物大分子。核酸的相對分子質量很大,一般是幾十萬至幾百萬。核酸水解后得到許多核苷酸,實驗證明,核苷酸是組成核酸的基本單位,即組成核酸分子的單體。一個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含氮的堿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組成的。根據(jù)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將核苷酸分為脫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核酸的發(fā)現(xiàn) 1869年,F(xiàn).Miescher從膿細胞中提取到一種富含磷元素的酸性化合物,因存在于細胞核中而將它命名為"核質"(nuclein)。但核酸(nucleic acids)這一名詞在Miescher發(fā)現(xiàn)"核質"20年后才被正式啟用,當時已能提取不含蛋白質的核酸制品。早期的研究僅將核酸看成是細胞中的一般化學成分,沒有人注意到它在生物體內有什么功能這樣的重要問題。 DNA遺傳物質 1944年,Avery等為了尋找導致細菌轉化的原因,他們發(fā)現(xiàn)從S 型肺炎球菌中提取的DNA與R型肺炎球菌混合后,能使某些R型菌轉化為S型菌,且轉化率與DNA純度呈正相關,若將DNA預先用DNA酶降解,轉化就不發(fā)生。結論是:S型菌的DNA將其遺傳特性傳給了R型菌,DNA就是遺傳物質。從此核酸是遺傳物質的重要地位才被確立,人們把對遺傳物質的注意力從蛋白質移到了核酸上。 前病毒假說 前病毒假說(provirus hypothesis)是由美國科學家霍華德·馬丁·特明(Howard Martin Temin)提出的一種假說,認為RNA病毒進入宿主細胞后,首先將RNA復制出DNA(此時的DNA形態(tài)的病毒稱為前病毒)。然后病毒DNA與宿主細胞發(fā)生整合反應形成宿主的一部分,當需要增殖由病毒DNA通過轉錄過程來完成, 該假說解釋了長期不能理解的RNA病毒為何引起細胞癌變的原理。 雙螺旋結構 30多年來,核酸研究的進展日新月異,所積累的知識幾年就要更新。其影響面之大,幾乎涉及生命科學的各個領域,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使人類對生命本質的認識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天地。 雙螺旋結構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Crick于1958年提出的分子遺傳中心法則(centraldogma),揭示了核酸與蛋白質間的內在關系,以及RNA作為遺傳信息傳遞者的生物學功能。并指出了信息在復制、傳遞及表達過 程中的一般規(guī)律,即DNA→RNA→蛋白質。 病毒的比喻 一般人都知道,生命是蛋白質存在的形式,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在發(fā)現(xiàn)核酸前,這句話是對的,但當核酸被發(fā)現(xiàn)后,應該說最本質的生命物質是核酸,或是把上述的這句話更正為蛋白體是生命的基礎。按照現(xiàn)代生物學的觀點,蛋白體是包括核酸和蛋白質的生物大分子。 核酸在生命中為什么比蛋白質更重要呢?因為生命的重要性是能自我復制,而核酸就能夠自我復制。蛋白質的復制是根據(jù)核酸所發(fā)出的指令,使氨基酸根據(jù)其指定的種類進行合成,然后再按指定的順序排列成所需要復制的蛋白質。世界上各種有生命的物質都含有蛋白體,蛋 白體中有核酸和蛋白質,至今還沒有發(fā)現(xiàn)有蛋白質而沒有核酸的生命。但在有生命的病毒研究中,卻發(fā)現(xiàn)病毒以核酸為主體,蛋白質和脂肪以及脂蛋白等只不過充作其外殼,作為與外界環(huán)境的界限而已,當它鉆入寄生細胞繁殖子代時,把外殼留在細胞外,只有核酸進入細胞內 ,并使細胞在核酸控制下為其合成子代的病毒。這種現(xiàn)象,美國科學家比喻為人和汽車的關系。即把核酸比為人,蛋白質比作汽車,人駕駛汽車到處跑,外表上看,人車一體是有生命運動的東西,而真正的生命是人,汽車只是由人制造的載入的外殼。有一種類病毒,是能繁殖子代的有生命物體,其中只有核酸而沒蛋白質,可見核酸是真正的生命物質。 宿主 宿主(host),也稱為寄主,是指為寄生生物包括寄生蟲、病毒等提供生存環(huán)境的生物。寄生生物通過寄居在宿主的體內或體表,從而獲得營養(yǎng),寄生生物往往損害宿主,使生病甚至死亡。 宿主不只是被動地接受病原體的損害,而且主動產生抵制、中和外來侵襲的能力。如果宿主的抵抗力較強,病原體就難以侵入或侵入后迅速被排除或消滅。 病原體 病原體(pathogens)是指可造成人或動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立克次氏體、真菌)、寄生蟲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組體包括雜交體或突變體)。 病原體(pathogen)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統(tǒng)稱。微生物占絕大多數(shù),包括病毒、衣原體、立克次體、支原體、細菌、螺旋體和真菌;寄生蟲主要有原蟲和嚅蟲。病原體屬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為動植物和人。能感染人的微生物超過400種,它們廣泛存在于人的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皮膚中。 每個人一生中可能受到近150種以上的病原體感染,在人體免疫功能正常的條件下并不引起疾病,有些甚至對人體有益,如腸道菌群(大腸桿菌等)可以合成多種維生素。這些菌群的存在還可抑制某些致病性較強的細菌的繁殖,因而這些微生物被稱為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但當機體免疫力降低,人與微生物之間的平衡關系被破壞時,正常菌群也可引起疾病,故又稱它們?yōu)闂l件致病微生物(條件致病病原體)。機體遭病原體侵襲后是否發(fā)病,一方面固然與其自身免疫力有關,另一方面也取決于病原體致病性的強弱和侵入數(shù)量的多寡。一般地,數(shù)量愈大,發(fā)病的可能性愈大。尤其是致病性較弱的病原體,需較大的數(shù)量才有可能致病。少數(shù)微生物致病性相當強,輕量感染即可致病,如鼠疫、天花、狂犬病等。 歷史上首位確定病原體存在的,是1840年代的匈牙利的產科醫(yī)生塞麥爾維斯(Ignaz Semmelweis)。他發(fā)現(xiàn)醫(yī)院內相對較富有、由醫(yī)生負責接生的產婦比產科護士負責接生的貧窮產婦的死亡率比高幾倍。他從他的觀察中認定兩者死亡率的差別,與環(huán)境的清潔有關聯(lián)。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