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查一下“茶道”的定義,可是手頭的《辭海》中沒有這個詞條,再查《漢語大詞典》居然也沒有。日本的權(quán)威辭書《廣辭苑》則把“茶道”定義為:“是用茶湯進行精神的修養(yǎng),并在茶事的與他人互動中講求的交際禮法之道?!边@個說法顯然不足以概括中國的茶道。 今天我們已知的第一個提出“茶道”一詞的,是唐朝高僧皎然。他在《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中說:“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清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如,世人飲酒多自欺。悉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孰知茶道全而真,惟有丹丘得如此?!?/span> 陸羽的茶書被叫做《茶經(jīng)》,所謂“奉經(jīng)以行道”,這個道,屬于精神的層面。一般認為:中國四大茶道流派中,貴族茶道生發(fā)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貴。雅士茶道生發(fā)于“茶之韻”,旨在藝術(shù)欣賞。禪宗茶道生發(fā)于“茶之德”,旨在參禪悟道。世俗茶道生發(fā)于“茶之味”,旨在享樂人生。唐代劉貞亮在《飲茶十德》中說:“一、以茶散郁氣;二、以茶散睡氣;三、以茶養(yǎng)生氣;四、以茶去病氣;五、以茶樹禮仁;六、以茶表敬意;七、以茶嘗滋味;八、以茶養(yǎng)身體;九、以茶可行道;十、以茶可雅志?!币嗫芍^精辟之言。 陸羽的同時代人封演在《封氏聞見記》中提到過常伯熊這個人,是他對陸羽的茶書“廣潤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的。《封氏聞見記》還記載:“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次臨淮。知伯熊善烹茶,召之。伯熊執(zhí)器前,季卿為再舉杯。至江南,又有薦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為禮?!倍摇安璁叄尤″X三十文,酬茶博士?!边@豈是懂茶道的行為?所以陸羽為他感到羞愧,并著《毀茶論》,對這種傷毀茶道的行為進行了批評和論說。 總上所言,我以為茶道最高境界是它的“德”,能理解茶之“德”的人,便悟透茶道了。 原載《青島晚報》2008年5月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