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在交流的時候,慣愛用一些“大道理”來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更多的都是道理上的碰撞。只是,但凡這個道理,被家人用在自己身上,似乎總是格外的不舒服。但是成為家長后,卻又頻頻對孩子說出這些大道理。 為什么,那些聽著大道理長大的孩子,有時候反而“不講理”呢? 案例分析 小楚是一個7歲大的小男孩兒,除了上幼兒園,其他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媽媽陪伴著。偶爾爸爸從外地回家,小楚都躲著爸爸遠(yuǎn)遠(yuǎn)的,不是因為害怕爸爸,而是煩爸爸。 一次,小楚的小汽車壞了,便央求媽媽再給買一個。好巧不巧,被進(jìn)來的爸爸給看到了。爸爸不問青紅皂白,便是一頓“大道理”: “爸爸媽媽掙錢也不容易,勤儉節(jié)約一直是傳統(tǒng)美德,怎么到了你這里,就這么沒德了?還有,給我站起來!男子漢大丈夫,要頂天立,你現(xiàn)在膩歪在媽媽懷里,算個什么……” 這樣的事情,在不少家庭都常有發(fā)生。對于家長而言,他覺得孩子就該勤儉節(jié)約,又是男孩子,應(yīng)該要頂天立地。只是,孩子卻不明白,自己為什么要這么做,這些大道理,又是什么意思。 家長這樣輪番的大道理與責(zé)備,就如雞同鴨講,孩子不但不懂,甚至還會起逆反心理,讓親子關(guān)系變得越來越差。 三流父母才愛對孩子講“大道理”,高情商媽媽用三招,便化解矛盾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就父母本身而言,并無層次之分。有層次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水平。開心果媽媽覺得,只有三流的父母教育,才愛對孩子講這些“大道理”。因為,他們除了說大道理,其他沒轍。 道理,是一定要對孩子講的,但其實,家長的重點應(yīng)該放在:如何讓孩子明白這些道理。只有孩子真的明白,矛盾才能化解。 1、講大道理,不如結(jié)合事實,讓孩子認(rèn)清 說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開心果媽媽在小時候,從不覺得水有多珍貴,媽媽總是讓我別浪費水,要節(jié)約。但是看著用不盡的水,覺得也沒啥。后來,是在課堂上了解到,原來,水資源是多么的匱乏,我們只是所處地段比較幸運罷了。自此之后,不但對水,對其他很多東西都比較節(jié)約。 很多時候,大道理會顯得虛無縹緲,離自己很遠(yuǎn),或者說,這所謂的大道理根本就是“偽道理”。直到在看到真相之后,才會有所感觸。 因此,開心果媽媽建議,家長講大道理,一定要有充分的佐證,才能讓孩子信服。 2、大道理,有時候別人講,更合適 開心果媽媽有一個比我小8歲的表妹,從小,她就是我的跟屁蟲。青春叛逆期的時候,表妹要退學(xué),無奈,小姨只能請我出面。 那時候,我在讀大學(xué),給妹妹講了很多我上學(xué)時候的“瘋狂事”,然后再講了現(xiàn)在大學(xué)的生活,再講對以后的期望。大道理也講了很多,妹妹全部都聽進(jìn)去了。雖然還和家里鬧別扭,但是學(xué)習(xí)上卻認(rèn)真了許多。 有時候人就是很奇怪,自家人說什么完全聽不進(jìn)去,別人說,就全部聽進(jìn)去了,還能夠舉一反三。其實,這便是孩子心中的“榜樣效應(yīng)”。 每天朝夕相處的家長,不再是孩子榜樣的時候,身邊如果有個孩子所熟悉的人、崇拜的人,那么這個人說的話,孩子很容易聽得進(jìn)去,哪怕是聒噪的大道理。 3、父母嚴(yán)于律己,比所有的道理都有用 年前去人家玩,看到一個很好玩的場面。孩子在那里玩球,爸爸吼道:“快去做作業(yè)!”孩子說作業(yè)已經(jīng)完成,而后爸爸又說:“你就不能多看點書?書能給你知識,球能給你什么?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而后孩子回了一句:“爸爸,你手機(jī)里有什么?” 爸爸沒吭聲,因為爸爸講了一堆大道理,但是自己卻沒有捧過一本書,一直都是拿著手機(jī),在刷視頻。 所有的大道理,都及不上父母的言傳身教。如果父母能夠成為孩子的榜樣,那么孩子便會模仿父母,家長在加以“解說”,這些道理便自然而然印在孩子腦海里,無需多說。 開心果媽媽寄語 道理對于孩子而言,更多的應(yīng)該是潛移默化,順其自然的形成。大人的交流靠講道理,大人和孩子的交流,要靠擺事實加講道理,理解更重要。高情商的父母,孩子不但情商也會高,而且還會更“懂道理”。 今日話題討論:你會和孩子喋喋不休地講各種道理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