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更不是因為犯懶,是身體和心理都不太舒服,靜不下心來寫字。大部分疾病來源于情緒,當(dāng)感知到身體發(fā)出的信號時,應(yīng)該首先反思自己的情緒。 大概有幾年的時間,我放棄了一些從前很珍貴的習(xí)慣。比如有助于邏輯推理的美劇,比如課外閱讀被過分多的課內(nèi)閱讀所取代,我的新書放在窗臺上接著灰塵,比如被束之高閣的單反,因為時間的擠壓以及身體抱恙很久沒有碰過了。 在工作與備考的局促生活里,我難以喘息。前些日子到了27歲生日,潦潦草草的發(fā)覺一年來,我還是沒能找到讓自己快樂的能力,也找不到一年來的某些時日是真正開心度過的。 我在無形的壓力中感受著情緒所帶來的疾病正在隱隱作痛。最近病發(fā)得厲害,明明是有休息日,但感覺身體仍然是透支的狀態(tài)。聽著培訓(xùn)課的視頻,會因為能力不足或記憶力衰退而情緒崩潰不斷地掉眼淚。 感覺很久沒有過娛樂項目,不敢下載游戲,不敢逛很久的街,不敢浪費很久的時間放空或走路,不敢約朋友,不敢看電影,不敢玩很久手機。我知道這些聽起來很自律,但我跟其他備考的人資歷是無法相比的。 這就是一條跟自己較勁的路。 就像是上天終于開始懲罰那些沒有目標(biāo)的小孩。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于是在泥潭之中,看著大部分人走的路,也跟了上去。但一邊走又一邊遲疑,到底該不該走這里。 當(dāng)自己的路走起來泥濘不堪時,就像是給眼睛戴上了灰色的濾鏡,望向其他人的生活也都是沒有色彩的。我看見哭鬧的孩子喧囂著世界對他的敵意,看見擠地鐵的年輕人面如死灰,看見沉默的中年人為了賺一口飯錢丟了臉面,看見哀號的老人拖著孱弱的身子。 十三歲時,朋友看我寫的文字,覺得我看得通透。我想這大概是我習(xí)慣用灰色的濾鏡去看這個世界,不帶有任何色彩或者是音符,就如同死去時顯示器上那條直直的線。人生縱有跌宕,但最終都會歸于平靜。 很多年的時間里,我一直擰巴的是我不敢承認自己以這種悲觀的視角活著,跳脫出自己的生命,以旁觀者的身份來這人間旅行一遭。后來我記得看過一本書,叫做《悲觀主義的花朵》,內(nèi)容早就忘了。再后來我聽人講,悲觀并不是不好的,只是做好最壞的打算,余下的是擁抱驚喜。 于是,我在否定自己的道路上,好走了一些。 可能我是一個超前早熟的人,我在很小的時候就看得懂大人的世界,后來的時間里不過就是肉身真實地去實踐,不斷地證實和鞏固我的猜想罷了。所以很多時候,我都覺得索然無味,不過爾爾。 與我自己相比,我是一直在與時間背向而行的退步。一直都在失去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