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和岐伯在討論完陰陽何以為三、陽明厥陰何謂之后,他們之間又開啟了新的問答之辭。 先附錄黃帝之問如下: 帝曰:氣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緩急,方有大小,愿聞其約奈何? 一、氣有多少 太極一氣分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陰陽二氣各有其盛衰,氣有盛衰,氣盛者為多,氣衰者為少?!端貑枴ぬ煸o大論》鬼臾區(qū)講:“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钤餄耧L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贬忘S帝前文剛討論過“陰陽之三何謂也”問題,岐伯答之曰:“氣有多少異用也?!睔庥腥幦?,氣之盛衰多少不同,氣之作用各異,《素問·陰陽類論》黃帝向雷公講:“三陽為父,二陽為衛(wèi),一陽為紀;三陰為母,二陰為雌,一陰為獨使?!痹俳Y合剛討論過的兩陽合名謂之陽明、兩陰交盡謂之厥陰,三陰三陽各具其名如下:一陰為名厥陰,二陰名為少陰,三陰名為太陰,一陽名為少陽,二陽名為陽明,三陽名為太陽。 二、病有盛衰 三陰三陽之氣有多少盛衰,民感風寒暑濕燥火六氣而為病,病亦有盛衰。例如,《素問·熱論》岐伯講:“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榮衛(wèi)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辈∮杀砣肜?、由經入腑、由腑入臟,病勢漸盛,乃至死不治,是為“病盛”?!俄n非子·喻老·扁鵲見蔡桓公》中蔡桓公由疾入病為病之盛,疾在腠理、病在肌膚、病在腸胃、病在骨髓,病益深入為病之盛,再如《傷寒雜病論》傷寒、中風傳經,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日傳一經,病益日盛。“太陽病,頭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眰畟鞅榱浂粋髋K腑,人體陰陽自和者,必自愈?!端貑枴嵴摗丰v:“其不兩感于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辈⌒爸髿馊杖?,病日已矣,是為“病衰”。 三、治有緩急 病治之緩急當視病之緩急,病來如山倒,卒仆昏厥等急病當治之以急,胃潰瘍、風濕痛等基礎病相對而言應緩以治之。如《金匱要略·卷上·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第一》師曰:“夫病痼疾,加以卒病,當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辈∈⒍卣弋斨沃约?,甚至施以虎狼之藥,病衰而輕者當治之以緩,徐徐將養(yǎng)圖之,欲速反而不達,救死扶傷之道自當如此。 四、方有大小 醫(yī)工辨證施治開藥方,病有輕重緩急,方劑理應有大小多少之別。例如,方劑中有大小之分的有:大小建中湯、大小柴胡湯、大小陷胸湯、大小半夏湯、大小青龍湯,等等,大湯證重小湯輕。 以大小柴胡湯為例附對照表如下: 五、愿聞其約奈何? 根據(jù)下文岐伯所言君藥臣藥之制,“其約”當為制方之要而約言之。約與博對舉而為言,《論語·雍也》孔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道德經·第八十一章》老子曰:“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蘇軾《稼說送張琥》講:“嗚呼,吾子其去此而務學也哉!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吾告子止于此矣。”博觀而約取,大道至簡,要言不繁,黃帝希望岐伯能談談制方之約要的情況。 至于岐伯如何應答,明日繼續(xù)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