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內發(fā)現(xiàn)了八顆行星,它們呈環(huán)狀軌道繞太陽公轉,由內到外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2/03/1221/241038846_5_20220312091231945_wm.jpeg)
本來冥王星也屬于行星之一,但后來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它的質量和體積都太小了,遂將其踢出了行星行列,九大行星也因此變成了八大行星。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2/03/1221/241038846_6_20220312091232241.gif)
而在現(xiàn)存的八大行星里,最特殊的莫過于木星了,因為它的質量和體積是所有行星里最大的,身為氣態(tài)巨行星的它的質量,比其他七大行星質量之和的兩倍還多,并且木星還擁有多達79顆衛(wèi)星,在天文學界一向被稱為“小太陽系”。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2/03/1221/241038846_7_2022031209123454.gif)
從上世紀70年代的旅行者系列探測器飛掠木星開始,人類才算真正了解木星以及它的衛(wèi)星們,等到后來專門以探測木星為目的的朱諾號發(fā)射后,人類才在木星軌道有了一個固定的環(huán)繞探測器,隨著朱諾號一次次的近距離掠過木星,越來越多的高清圖像開始不斷傳回地球,由此也產生了新的奇觀...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2/03/1221/241038846_8_20220312091235164_wm.jpeg)
2019年5月,朱諾號完成第20次飛掠木星并拍照的任務后,在木星的表面發(fā)現(xiàn)了一個巨大的黑色投影,但礙于木星附近的超強輻射,朱諾號只是短暫看了一眼就馬上從近木點撤離了,直到后來天文學界才意識到,這個黑色投影其實是一個影子。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2/03/1221/241038846_9_20220312091235476_wm.jpeg)
具體而言,是太陽系內體積最大的衛(wèi)星木衛(wèi)三投射在木星云層表面的影子,而這顆被稱為“蓋涅米得(Ganymede)”的衛(wèi)星,體積甚至比水星還大,如果不是質量僅為水星的一半的話,這顆體積最大的衛(wèi)星很可能就要改變身份了。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2/03/1221/241038846_10_20220312091235913_wm.jpeg)
其實木星云層被神秘黑色投影占領這種事,在木星上是經常發(fā)生的,因為它的衛(wèi)星數(shù)量多達79顆,因此這種類似于月食的現(xiàn)象會不斷重復,有時候甚至會同時出現(xiàn)好幾個黑色投影,此次朱諾號拍攝到的投影之所以看起來嚇人,完全是因為木衛(wèi)三太大了而已,并非網(wǎng)絡上之前幻想的“外星飛船降臨木星”。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2/03/1221/241038846_11_20220312091236273_wm.jpeg)
目前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已經在環(huán)繞木星兩極的軌道上飛行了6年,每次都能拍到木星兩極地區(qū)的六邊形極光,運氣好的時候還能一窺木星云層深處的秘密,但就像此前環(huán)繞土星最終墜入土星的卡西尼號一樣,朱諾號的最終命運應該也是墜入木星內部。
![](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不出意外的話,朱諾號主動墜入木星的行為,也將會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了解木星內部詳情的機會,NASA將于2024年發(fā)射的歐羅巴快船號探測器,雖然是以木衛(wèi)二為主要探測目標的,但屆時應該也能順道去木星看看。
![](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總之作為太陽系內質量和體積最大的行星,木星和它的衛(wèi)星們在未來是很可能成為人類文明的前進基地的,因為木星上的大量氦3是最理想的可控核聚變燃料,而且木衛(wèi)二等衛(wèi)星上也有很多水資源甚至是潛在的外星生命。
![](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至于很多人擔心的"木星上都是氫氣,會不會未來被點燃成為第二個太陽?"則根本不會發(fā)生,因為地球上的氫氣球之所以易燃易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地球氧氣的存在,而在沒有氧氣的太空中木星是不可能自動燃燒的。
![](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就算未來人類往木星扔核彈也沒用,因為木星的質量遠沒有達到恒星質量下限,除非80個木星質量相加才有可能在木星核心積蓄足夠的溫度和壓力,進而觸發(fā)氫元素核聚變讓木星從行星變成恒星。
![](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我國將于2029年啟動的針對木星系的探測,不出意外的話也會是和旅行者系列探測器類似的飛掠木星,而不是朱諾號這樣的環(huán)繞木星,因為2029年的木星系探測之后還要進行跨越行星際的航行,所以我國探測器很可能會經過木星然后前往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