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夢,人生如幻,歲月坎坷,這世界多少人在感慨命運的不公,多少人在患得患失,多少人在彷徨、失意、壓抑、落寞,在這悠悠歲月,或許去讀一下蘇軾,你就會掃掉精神的霧霾,人生豁然開朗。 聰明是蘇軾,蘇軾的學業(yè)之路順風順水,高歌猛進,無人能及;21歲隨父進京趕考,他的文章令大文豪歐陽修稱贊。繼而金榜題名,步入仕途。 摯愛是蘇軾,年少的蘇軾似沖破封建的父母之命,媒妁之約,堅信“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然而“多情卻被無情惱”,數(shù)載蒼涼,雖與王弗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早逝,“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span>世人千千萬,最難能可貴的,是我懂你,只是“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你在里面,我在外面,無盡的心痛與酸楚之后,惟有淚千行。 柔情是蘇軾,“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道出相聚相離都有時。中秋望月,甚是想念千里之外的胞弟蘇轍,只能“把酒問青天”,千年前的蘇軾早已“看透”悲歡離合,我們又何苦念念不忘。又道是“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今古恨事有幾千般,豈只有離別才堪悲傷事。于是“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人生多坎坷,不如乘風而去,然而“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又有哪里可歸。 坎坷是蘇軾,36歲因覺王安石變法過急,上書皇上反被污,為避開政治漩渦自請出京,到杭州擔任通判,但不沉淪,為解決杭州的吃水問題,他重修疏通六井,挖溝、清淤、修補井壁、設置閘門,終有了“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美景。 孤獨是蘇軾,功成名就的蘇軾,終站在了政治的舞臺高峰,但卻因“烏臺詩案”被貶湖北黃州,“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痹跉堅孪侣剑陋氂终l知?“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無奈只好“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奔词篃o處可依,我還有自己,我還是蘇軾,還是脊梁筆直的蘇軾。 追求是蘇軾,所有的打擊,又怎樣,蘇軾依舊“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我一定可以“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敝皇侨缃裥∪水?shù)溃磺卸紩闷饋淼?。只需努力,我終會“左牽黃,右擎蒼,遣馮唐”。 豪邁還是蘇軾,撣一身素衣,架一葉扁舟,來到這古戰(zhàn)場赤壁。“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將自己融進赤壁,融進歷史,“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人生短暫,轉瞬即逝,何必悲觀,凄凄切切,“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談笑間八十萬曹軍如灰飛煙滅一樣。雖然“人生如夢”還不如換個角度,換種心情“一樽還酹江月”,不亦樂呼。 我喜歡春天的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喜歡與他一起走進春天,“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也喜歡老年的蘇軾,蹣跚在溪旁,“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淡雅寧靜,積極樂觀。老了又何妨?。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門前的溪水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疫€可以率領千騎卷過平崗! 更喜歡淡泊的蘇軾,在嘗盡人生五味之后,蘇軾終于悟得:“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清歡之所以好,是因為它對生活的超逸,不講究物質的條件,只講究心靈的品味。 我們現(xiàn)代人,國富民強,生活安逸,縱有“肺疫”困擾,也都成為過往。如果你覺得人生多坎坷,不妨去讀蘇軾,那么才華橫溢的人,尚有那么多不公,尚有那么多磨難。而你我是俗人,不可期望上帝多眷顧,生活簡單就迷人,心里簡單就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