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俞思義 (一)關于詞性及結構 《通則》第二條:詞性對品。上下聯(lián)句法結構中處于相同位置的詞,詞類屬性相同,或符合傳統(tǒng)的對仗種類。 《通則》第三條:結構對應。上下聯(lián)詞語的構成,詞義的配合,詞序的排列,虛詞的使用,以及修辭的運用,合乎規(guī)律或習慣,彼此對應平衡。 第二條關于詞性對品,首先講了“上下聯(lián)相同位置”“詞類屬性相同”??墒恰霸~類屬性”區(qū)分為名詞動詞等,是《馬氏文通》引進西方語法后才有的術語?!恶R氏文通》是1898年出版的,至今才120余年,而我國對聯(lián)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只能將現(xiàn)代語法術語作為參考,而不能用來約束古已有之的對聯(lián)。因此第二條接著說“或符合傳統(tǒng)的對仗種類?!钡谌龡l講結構對應,也沒有用現(xiàn)代語法術語,什么動賓結構、主謂結構、偏正結構等,而是說“上下聯(lián)詞語的構成……”要“合乎規(guī)律和習慣,彼此對應平衡”。 事實上,漢語詞的詞性,因為沒有形態(tài)標志,往往要“依句辨品”。也就說一個詞是動詞還是名詞或形容詞等,要在句子中才能確定?!按猴L風人,夏雨雨人”。第一個風和雨是名詞,第二個風和雨是動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個老和幼是動詞,第二個老和幼是名詞,而通常老和幼是形容詞。 舊時一般講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如《魏源集》中的對聯(lián):“放眼觀詩史;傾心拜墨皇?!薄昂辇埵澜?;云是鶴家鄉(xiāng)?!本褪侨绱?。但不一定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比如泰山西山黑龍?zhí)堵?lián):“龍躍九霄云騰致雨;譚深千尺水不揚波”“龍躍”名、動,而“潭深”名、形;“騰”動詞,而“不”是副詞。蘇州網(wǎng)師園對聯(lián):“風風雨雨,暖暖寒寒,處處尋尋覓覓;鶯鶯燕燕,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薄芭笔切稳菰~詞組,而“花花葉葉”是名詞詞組;“尋尋覓覓”動詞詞組;而“暮暮朝朝”是名詞詞組?!罢煞蛑舅暮?;古人惜寸陰”?!爸尽笔敲~?!跋А笔莿釉~。但都是實詞相對,“志”也可視作動詞。 有時甚至實詞對虛詞,如杜甫的“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薄耙弧笔菙?shù)詞,“不”是副詞。北宋名將宗澤墓聯(lián):“大宋瀕危撐一柱;英雄垂死尚三呼?!薄皳巍笔菍嵲~動詞,“尚”是虛詞副詞。賀馮玉祥五十壽聯(lián):“為民族存正氣;是抗戰(zhàn)之前驅?!薄按妗笔菍嵲~,“之”是虛詞。四川新都寶光寺正殿對聯(lián):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上聯(lián)“知”是實詞,而下聯(lián)與之相對的“以”是虛詞。 由此可見,聯(lián)對在詞性對仗上,可以用現(xiàn)代語法的詞性作分析,而不必嚴格要求什么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名詞等?!锻▌t》第十一條還特別列出詞性從寬的幾種情況。 至于結構也同理。上述“為民族存正氣;是抗戰(zhàn)之前驅?!鄙下?lián)“民族”偏正結構,下聯(lián)“抗戰(zhàn)”是動賓結構;上聯(lián)“……存正氣”(主)動賓結構,下聯(lián)“……之前驅”偏正結構。杭州豫園一笠亭對聯(lián):“游目騁懷,此地有崇山峻嶺;仰觀俯察,是日也天朗氣清?!薄俺缟健薄熬X”是偏正結構,而“天朗”“氣清”是主謂結構。總體上“崇山峻嶺”和“天朗氣清”都是聯(lián)合結構。 復句結構是不是一定要因果關系對因果關系,遞進關系對遞進關系,等等?這也是現(xiàn)代漢語對復句的分析。眉山三蘇祠楹聯(lián):“萃父子兄弟于一堂,讜論忠規(guī),總以愛君為本;牟董賈揚班之巨制,行云流水,初無定質成文?!鄙下?lián)目的關系,下聯(lián)一般的判斷關系。元· 烏斯道《登蔣山》:“龍蟠實為金陵重,鶴怨曾因蕙帳空”(孔稚圭《北山移文》:“蕙帳空兮夜鶴怨”因為皇帝征召,隱居者都出山做官去了。諷刺假清高之人。)前句目的關系,后句因果關系。 還是按總則的說法:“合乎規(guī)律或習慣,彼此對應平衡”。 俞思義,1933年生,在中學教學語文21年,在高等院校教學普通邏輯等21年。從南京曉莊學院退休。 我的昵稱是集義所生。六歲時讀私塾,先生為我起了“集生”為“字”。這個“字”源于《公孫丑章句上》,公孫丑問孟子何謂浩然之氣時,孟子所說的一段話。其中有一句是(浩然之氣)“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币馑际?,浩然之氣必須積善,做任何事都要合乎義才能生成,而不只是行一事偶合于義,便可取得的。我用“集義所生”作為昵稱,也是一種紀念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