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惠祠(攝影:蔡盛強) 是非有眾議,公道在人心 ——訪蔡宅忠惠祠感想 作者:李慶華 盧永芳 所謂祠堂,乃是人們共同祭祀的場所,其分為宗祠和先賢祠。宗祠即是同族之人共同祭祀祖先之場所(房屋)。先賢祠即為社會公眾或某個階層為共同祭祀某個為社會作出突出貢獻的先賢之房屋。古祭法云:法施其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能御大災(zāi)、捍大患則祀之。故能被后人建祠祀之的人少之又少,而因一人被多地建多座祠以祀之,更是稀之又稀。然而,蔡襄就是這樣一位福建歷史上極其稀罕的先賢,凡是其任職之地方,都建祠祀之。在福州、泉州、莆田、仙游、楓亭都曾建祠祀之,這些都毫無奇怪,因為蔡襄在這些地方留下了豐功偉績。可是,在莆田蔡宅的“忠惠祠”卻給人們留下無限想像的空間,這就是其特別之處。 其一:據(jù)《蔡襄大典》記載:宋端明殿學士惠惠公所制宅第,公裔因祠之。說明此祠乃蔡襄之故宅,其后裔將其宅修繕為祠,還說蔡宅乃蔡襄二房旬所居住,但令人不解的是,據(jù)《仙溪志·蔡橚傳》記載:“自來泉,祖母太令人劉氏白首康寧,父金紫公以綠發(fā)休官,泉距莆才二舍,安車往來,奉養(yǎng)珍厚,人皆榮之?!焙髞?,清葉和侃《仙游縣志》等志書亦有相關(guān)記載,蔡襄之二房(旬妻劉氏)直至五世孫蔡師言都居住在楓亭,因此,將此處當作蔡襄故宅,依據(jù)不足,值得商榷。故此祠建立之初,是先賢祠,還是宗祠,仍需要進一步考證。 其二:該祠現(xiàn)仍存有一副楹聯(lián),其聯(lián)曰:“壺山蘭水同千古,慶歷熙寧第一人?!睆拇寺?lián)可以讀出,建此祠是紀念宋慶歷和熙寧年間為莆田人民做出非常突出貢獻,功績特別巨大的人,因此,所祀之人不止一人,畢竟蔡襄在熙寧年間早已不在人世了。 在慶歷年間,為莆田人民做出較大貢獻的人是蔡襄。慶歷七年(1047),蔡襄自知福州改為福建轉(zhuǎn)運使。當他在視察莆田時,發(fā)現(xiàn)北洋上“勝壽、西沖、太和、屯前、東塘”等五處被不法大戶侵占為田,致使沿海一千余頃田地得不到灌溉,傷害了八千多戶百姓生計。這時,蔡襄毅然做《乞復(fù)五塘札子》,并取得朝廷的及時批復(fù),詔令地方政府恢復(fù)“五塘”,使萬畝良田重獲灌溉,當?shù)匕傩漳懿桓卸鞔鞯聠??后來,歐陽修在作《蔡襄墓志銘》稱:“遂為福建轉(zhuǎn)運使,得五塘以溉田,民以為利,為公立祠于塘側(cè)?!?/span> 而熙寧年間為莆田做出突出貢獻者,不難看出是蔡京、蔡卞兄弟。因為在熙寧年間,莆田成功建成了功在當代,利及千秋的一個大水利工程——木蘭陂。此工程建成之“大半之功”得益于蔡京、蔡卞兩兄弟。早在治平三年(1066)底,蔡襄母親逝世,蔡京兄弟去吊唁伯母時,就向蔡襄提出建造木蘭陂,而此時蔡襄因受母亡子喪事情的打擊,再加上自己身體也不好,遂回復(fù)說:“饒你為之。”至熙寧八年(1075)建陂之前,蔡京還是地方小官時,他便借弟蔡卞(時任宰相王安石女婿)之力,共同上書朝廷,使此工程得于批準。熙寧十年(1077),蔡京任京官,又多次為建陂籌資出謀出力,直至元豐五年(1082)陂成。自從這一水利工程建成后,使莆田成為一方樂土。 關(guān)于蔡京奏請修建木蘭陂之事,同時代莆人方天若在《木蘭水利記》〉中有詳細的陳述:“(木蘭陂)以錢四娘之筑焉而潰,以林進士之筑焉而又潰。時蔡公兄弟京、卞,感涅槃之靈讖,念梓里之橫流。屢請于朝,乃下詔募筑陂者。時福州有義士李宏,家雄于財而心樂于施。蔡公以書招之,遂傾家得緡錢七萬,率家干七人入莆,定基于木蘭山下。負鍤如云,散金如泥,陂未成而力已竭。于是,蔡公復(fù)奏于朝,募有財有干者輔之。得十四大家,遂慨然施錢共七十萬余緡,助成本陂?!边@篇碑記披露了蔡京、蔡卞兄弟“屢請于朝”,并在朝廷“下詔募筑陂者”的同時,蔡京又親自“以書招之”的史實,后因財力已竭,工程無法繼續(xù)進展時,蔡京又“復(fù)奏于朝,募有財有干者輔之,得十四大家”“施錢共七十萬余緡”,最后才“助成”木蘭陂的事實經(jīng)過。方天若,莆田城關(guān)方巷人,宋紹圣四年(1697)進士。他寫《木蘭水利記》時,蔡京兄弟剛由中層官員將升入朝廷高層,而方天若尚未及第,方氏在約十五年后的紹圣四年(1097)才登榜眼,此時還不是蔡京門客,當無特意為蔡歌功頌德需要。 綜上所述,莆田蔡宅忠惠祠,一開始就不是宗祠,而是一座先賢祠,是一座莆田人民紀念蔡襄及蔡京兄弟為莆田所作的歷史性貢獻的方便祭祀的祠堂。同時,這也啟示當代人,一是公道自在人心,不管史書(是有階級性的)如何記載,只要真心實意為人民辦實事、好事,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即使他是所謂的“奸臣”。二是積善之家必有余慶。蔡襄在福建任上所做的種種利國利民之事,后升任中央的“三司使”(計相、享受副國級待遇),蔡京兄弟因建木蘭陂后,官運亨通,官至宰輔(京為宰相、卞為副相),而且他們的后代枝葉繁茂,遍布天下。三是但做好事,不問前程。能為家鄉(xiāng)人做點好事,機不可失。人生最大的幸福在于付出。因為人活著的意義在于被人需要,而不是為了自己活著而天天需要別人。人要活得有尊嚴,生活有品位,不可能靠人施舍而來。因此,若要生活更幸福些,就應(yīng)當本著不求回報的心態(tài),時時刻刻搶抓機遇地為人們,特別是為家鄉(xiāng)人做點好事。如:蔡京當時在外省做小官(安徽舒州推官),就積極主動上書為家鄉(xiāng)做了件大好事,無意中成就了他名垂千古的大事業(yè)。作為凡人,但能做到“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則天必賜福,近報福德于自身,遠報惠澤于子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