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北海公園東門,有條東西走向的陟山門街,街的中段路北就是雪池胡同。在清代,這條胡同里曾有六座皇家冰窖(現(xiàn)殘存兩座),故得名雪池胡同。據(jù)考證,雪池胡同里的冰窖是北京歷史最久、冰質(zhì)最好,現(xiàn)在仍保存較完好的唯一一處皇家御用冰窖。 雪池冰窖是專供皇家御用的冰窖,每年臘月從北海太液池取冰,經(jīng)陟山門運出存入冰窖,用于壇廟祭祀及宮廷生活。據(jù)記載,清朝在京城分四處設(shè)冰窖18座,統(tǒng)由工部都水司掌管,共儲冰20.57萬塊。 古人祭神祭祖時敬獻的供品,必須保證清潔新鮮,否則就為不敬。所以,祭祀用的供品需要用冰塊來保鮮。祭獻之后,還要把祭肉分送給皇親貴胄和大臣們吃,可得福佑,叫做"散胙"。夏季,皇家還用冰來防暑降溫、制作冷飲及食品保鮮。 胡同的10號院就是殘存的冰窖之一。這座用石材和城磚砌成的磚窖,雖然已經(jīng)殘破不堪,但基本保持著原狀。冰窖是半地下式的建筑,從外面看,很像一座巨大而低矮的老屋。地上部分的邊墻長約20米,高只有2米,山墻寬約10米,最高處約4米,屋頂是"人"字形起脊雙坡。雪池胡同原有六座冰窖,沿北海東墻東西排列五座,東部盡頭處橫列一座,均為半地下建筑,由城磚砌筑,兩端山墻上開有寬1米、高2米的拱門,有臺階通往窖底。 冰窖內(nèi)部為磚砌拱券頂,外部上覆綠琉璃筒瓦。為隔熱保溫,墻體和拱頂與屋瓦間還填有很厚的夯土。 在僅存的兩座冰窖的外墻下堆滿了老街坊們多年舍不得扔的雜物。北墻根下面擺滿了攤位,細(xì)看都是些各式各樣的醬菜、豆汁兒、涼粉、豆制品、排叉等老北京的吃食,不時有些回頭客前來購買,那種濃烈的醬菜和豆汁兒的味道,彌漫在整條胡同......冰窖頂上僅存的四塊綠色琉璃瓦,在午后陽光的斜映之下,幽幽地閃爍著數(shù)百年來尚未褪盡的余輝。沿著胡同徑直向北,走到盡頭,一個不大的四合院靜靜地隱身于周圍民居之間。這個院子就是雪池胡同2號,僅有2米寬的巷子非常安靜、潔凈。這里現(xiàn)在是一家叫金秋園的敬老院。 這就是曠世才女林徽因的故居。據(jù)記載,1916年,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因在北洋政府任職,林徽因隨父從上海來到北京。入京后,12歲的林徽因就讀于英國教會辦的北京培華女中。培華女中不遠(yuǎn)處的雪池胡同2號,便成了林徽因與父親的住所,其父還將小院命名曰“雪池齋”。1921年,林長民帶著女兒林徽因回國,又住到了雪池胡同2號,直至林長民官場失勢客死他鄉(xiāng),“雪池齋”也終被廢棄。八十年代改為景山西街幼兒園,1998年又改成了敬老院。 在這里,她與梁思成相識相知,并定下了金石之盟......也留下了她美好且糾結(jié)的情感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