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角風(fēng)談水滸第74期: 《水滸傳》中的一個小高潮,就是晁蓋率眾前往江州劫法場了,也正是這場戰(zhàn)斗,奠定了宋江的梁山地位,讓人們看得熱血沸騰。 可是有一個問題又不由得引發(fā)人們的思考,當(dāng)時的梁山老大是晁蓋。按理說晁蓋不遠千里,念及兄弟感情,舍生忘死前來劫法場,為了宋江,可謂九死一生。 為什么劫法場成功之后,眾位“好漢”們不去感恩晁蓋,卻一個個轉(zhuǎn)向剛被救出來的宋江表忠心呢? 甚至于,晁蓋的江湖名望不僅沒有因為劫法場一事而大增,反而比之前有所下降,這是為何? 楊角風(fēng)談水滸第74期:江州劫法場的背后,暴露出梁山的大問題,難怪事后晁蓋名望不升反降! 一、 宋江因為醉酒后在潯陽樓上題了一首反詩,被黃文炳告發(fā),隨后宋江便下了大獄,眾人也開始了一波又一波的營救過程。 第一個得到消息的是戴宗,蔡九知府令戴宗帶人去捉拿宋江,結(jié)果戴宗先跑去給宋江出主意去了: “你可披亂了頭發(fā),把尿屎潑在地上,就倒在里面,詐作風(fēng)魔?!?/p> 本來眾衙役見宋江瘋了,屎尿都糊在身上,不想捉拿,可惜被黃文炳識破,點名必須拿來,扛也得扛過來,就這樣宋江到了大堂上。 后來蔡九知府詢問看管宋江的差撥并牌頭,宋江是剛瘋,還是早就瘋了,這一下子露了餡,被揍得皮開肉綻,不得不招了。 隨后黃文炳怕夜長夢多,勸蔡九知府馬上寫書給蔡太師,要么押宋江進京,要么就快刀斬亂麻砍了他。 就這樣,戴宗帶著書信進京了,但獄中的宋江隨時可能被整死,于是李逵連酒都不喝了,可謂寸步不離宋江左右,精心伺候: “李逵真?zhèn)€不吃酒,早晚只在牢里伏侍宋江,寸步不離?!?/p> 本來戴宗想到京師再想辦法救宋江,可惜半路被梁山的朱貴給劫了,就這樣,梁山的晁蓋得知了宋江被抓的消息,開始了他作為梁山老大的拯救之路。 本來晁蓋帶人去江州劫法場救宋江,對宋江有救命之恩,為什么事后卻飽受詬病,名望不升反降呢? 二、 事實上,整個營救宋江的過程中,其他人都起到了一定作用,唯獨晁蓋,他起到的作用可謂微乎其微! 在得知宋江被抓之后,晁蓋確實講義氣,當(dāng)場拍板要去救: “晁蓋聽罷大驚,便要起請眾頭領(lǐng),點了人馬,下山去打江州,救取宋三郎上山。” 江州兵馬至少也有六七千人,裝備精良,他們這么大張旗鼓去打江州,必將無功而返,此計實在是魯莽至極,毫無章法。 這倒也符合晁蓋的人設(shè),當(dāng)初取生辰綱的時候,就是魯莽行事,壓根就沒考慮后果,也沒想好退路,還以為能繼續(xù)在村子里當(dāng)大財主呢。 幸虧他身邊有吳用,可惜這個吳用啊,若是多讀幾遍《水滸傳》就會發(fā)現(xiàn)。吳用出的計謀,往往就差那么一點點火候,每次都存在漏洞,若非命運眷顧,他們早就死多少遍了。 果然,這次吳用出的偽造假信計劃,戴宗剛走,他自己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 “如今江州蔡九知府,是蔡太師的兒子,如何父寫書與兒子卻使個諱字圖書?因此差了。是我見不到處?!?/p> 本來,宋江的罪名還能周旋周旋,這假信一到,可謂直接宣布了宋江的死期,而且還連帶著把戴宗給坑了。 晁蓋當(dāng)時就慌了,還是吳用當(dāng)機立斷,建議晁蓋馬上出兵前往江州,劫法場救宋江: “這般這般,如此如此。主將便可暗傳下號令與眾人知道,只是如此動身,休要誤了日期?!?/p> 三、 既然吳用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為什么整個江州劫法場的過程卻漏洞百出,險些釀成大禍呢? 按照正常的思路來思索劫法場一事,必然要有以下幾個重點: 比如,派哪些人去,每個人負(fù)責(zé)干啥,怎么個行走路線,怎么隱藏行蹤,遇到特殊情況怎么辦,以及怎么撤退? 而且,吳用在出這個主意之前,可是剛剛因為書信的事自責(zé)了一番: “是我一時只顧其前,不顧其后。書中有個老大脫卯?!?/p> 吳用自我批評得很到位,自己是顧前不顧后,顧臉不顧腚,既然前腳自我剖析地如此到位,后腳出的計謀中,就不可能轉(zhuǎn)眼又犯同樣的毛病。 那么會不會是晁蓋一時迷糊,沒有聽全吳用的計謀呢? 也不是,晁蓋雖然容易意氣用事,有點顧前不顧后,但在這種人命關(guān)天的事情上,他也不會出現(xiàn)明顯紕漏。 比如當(dāng)初吳用出假書信計謀時,晁蓋的智商是完全在線的,先是擔(dān)心回信的人不在梁山經(jīng)過咋辦? “倘若不從這里經(jīng)過,卻不誤了大事?” 隨后又擔(dān)心,沒人會模仿蔡京的筆跡: “好卻是好,只是沒人會寫蔡京筆跡?!?/p> 等吳用確定有人能模仿字跡后,晁蓋又提出,印章咋辦? “書有他寫,便好歹也須用使個圖書印記?!?/p> 所以,就細節(jié)上看,晁蓋也不是一無所知,至少他能想到的問題,都是比較實際的問題。那么面對吳用提出的計謀中缺少撤退路線,已經(jīng)吃過虧的晁蓋會忘了詢問嗎? 四、 首先梁山眾人前往江州營救宋江,其實是無功之舉,一旦戴宗的書信被識破,宋江面臨的就是死,還是立馬執(zhí)行的那種。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黃文炳一眼就識破了書信是假的,隨后蔡九知府當(dāng)場就把戴宗揍得皮開肉綻,不得不招了,緊接著就被打入死牢,明日便斬。 如果明日真就把宋江和戴宗斬了,也就沒后面的事了,事實上真正救了他們的人是黃孔目: “明日是個國家忌日,后日又是七月十五日中元之節(jié),皆不可行刑。大后日亦是國家景命。直待五日后,方可施行。” 書中說得也很清楚,黃孔目此舉確實救了戴宗和宋江: “一者天幸救濟宋江,二乃梁山泊好漢未至?!?/p> 即使晁蓋帶著眾人在五天后趕到,其計劃也存在諸多漏洞,比如人員安排問題: 既然要劫法場,自然需要武藝高強之人,結(jié)果梁山武藝最強的林沖、秦明等人并沒有到位。讓一個朱貴成了首領(lǐng),帶領(lǐng)著一群拿著棍子、扁擔(dān)、小推車的人前來營救,無疑增加了營救難度。 還有就是分工不明,營救宋江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干掉劊子手,可惜梁山的幾伙人全部在法場外圍。直到行刑命令下達了,仍然沒有一個人擠到前面去,甚至連花榮都沒能掏出弓箭射出一箭。 同時,晁蓋發(fā)號施令的時機把握也有問題,明知自己的人殺到宋江身邊需要時間,偏偏不早點動手,非要等劊子手舉起刀了才想到動手。 五、 除此之外,晁蓋還犯了一個更嚴(yán)重的問題,那就是指揮權(quán)的問題。 要知道,當(dāng)初定計謀的時候,吳用是只跟晁蓋耳語的,書中只字沒提計劃的具體內(nèi)容,所有內(nèi)容都是靠我們猜的。 而作為唯一知道計劃的人,晁蓋本應(yīng)以自己為核心,其他人圍著自己轉(zhuǎn)才對,可惜真到了動手的那一刻,整個指揮系統(tǒng)就崩潰了。 其實跟職場上差不多,為什么有些領(lǐng)導(dǎo)說的話,你覺得令人信服?。?/p> 并不是因為他能力就比你強多少,而是因為他掌握的信息比你多,資源比較多,做出來的決策自然更準(zhǔn)確一些! 可惜,這個道理放到晁蓋身上就失靈了,若不是半路殺出個李逵,干掉了劊子手,宋江必死無疑: “又見十字路口茶坊樓上,一個虎形黑大漢,脫得赤條條的,兩只手握兩把板斧,大吼一聲,卻似半天起個霹靂,從半空中跳將下來?!?/p> 而李逵的突然出現(xiàn),顯然打亂了晁蓋的計劃,這并不在他的計劃之中: “晁蓋等卻不認(rèn)得,只見他第一個出力,殺人最多?!?/p> 因為李逵表現(xiàn)地太過勇猛,一時間晁蓋都懵圈了,也失去了對梁山一百多人的指揮權(quán),只是一味地讓背著戴宗和宋江的人跟著李逵走: “晁蓋便教背宋江、戴宗的兩個小嘍啰,只顧跟著那黑大漢走?!?/p> 至此,吳用定下的計謀徹底亂套了,在晁蓋的指揮下,陷入了混亂狀態(tài)。 六、 一句跟著黑大漢走,徹底暴露出晁蓋指揮能力的嚴(yán)重不足! 按理說,黃孔目給他們爭取了五天時間,這五天時間他都知道分成四個小組,東南西北進行營救行動,卻沒有提前安排人員摸清江州法場周邊情況。既沒有安排撤退路線,也沒有安排接應(yīng)人員,甚至連個大體撤退方向都沒有,就這樣跟著李逵往人多的地方扎: “約莫離城沿江上也走了五七里路。前面望見盡是滔滔一派大江,卻無了旱路。晁蓋看見,只叫得苦?!?/p> 身為梁山老大,還是親自帶隊施展?fàn)I救行動,結(jié)果遇到問題了,只會叫苦,無法做到坐鎮(zhèn)不亂,這讓手下人怎么想? 果然,大家一直以為晁蓋胸有成竹,連半路殺出的李逵都可能是吳用提前安排的情況下,見他這幅樣子,立馬就惱了,第一個蹦出來的就是花榮。 是啊,他當(dāng)初為了救宋江,義無反顧反了朝廷,放棄了榮華富貴,本信任晁蓋,結(jié)果他卻瞎指揮,害得大家陷入絕境: “哥哥,你教眾人只顧跟著李大哥走,如今來到這里,前面又是大江攔截住,斷頭路了,卻又沒一只船接應(yīng)。倘或城中官軍趕殺出來,卻怎生迎敵,將何接濟?” 李逵先蹦出來出餿主意,干脆再殺回去,直接殺進城好了。戴宗一聽就慌了,這不是自尋死路,當(dāng)然不能這樣干啊。 倒是阮小七通水性,想了個靠譜的方法,去奪幾條船來撤退,其他人都是無頭蒼蠅。 七、 為什么說晁蓋的這場拯救行動,不僅沒給自己增加聲望,反而替別人做了嫁衣呢? 這個人就是李逵,因為江州劫法場一事,世人根本就不認(rèn)識晁蓋,他們能記住的只有那個手持兩柄斧的李逵。 事后朝廷發(fā)布的通緝令,除了戴宗、宋江以外,還有第三個人,就是李逵,等于是官方替他宣傳了。 正是因為李逵此戰(zhàn)成名,才會冒出類似李鬼的家伙,假借李逵的江湖名號,招搖撞騙。 甚至在李逵的家鄉(xiāng),也早就傳開了,后來曹太公抓到李逵,還說呢: “拿著了鬧江州的黑旋風(fēng),如今差李都頭去拿來?!?/p> 就算是被救的宋江,后來在穆家莊感謝大家時,也沒有提晁蓋的名字: “小人宋江,若無眾好漢相救時,和戴阮長皆死于非命。今日之恩,深于滄海,如何報答得眾位!” 營救宋江的有三派,李逵自成一派,還有江州張順一派,以及梁山一派。而梁山的功勞,只能算是三分之一,而晁蓋在這三分之一中,又只能算梁山十七位前來營救的“好漢”中的十七分之一。 更讓人無語的是,連穆太公都在質(zhì)疑晁蓋的指揮能力了: “你等如何卻打從那條路上來?” 是啊,正常人,怎么會撤退到那條路上了呢,那不是自尋死路嗎? 八、 幸虧李逵這個頭腦簡單地給解了圍: “我自只揀人多處殺將去。他們自跟我來。我又不曾叫他?!?/p> 你看,李逵隨后無心的一句話,直接將晁蓋貶低到只會跟著自己跑得笨蛋了。 再加上隨后宋江又指揮這批人打了無為軍,一戰(zhàn)成名,這更加弱化晁蓋的指揮了。畢竟大家一想起救宋江的,只會想到李逵,一想到大破無為軍,殺了黃文炳的,那肯定是宋江指揮的。 營救宋江時,李逵突然跳出,殺向劊子手,晁蓋聲望沒有增加;逃跑到江邊,眾人失去退路時,晁蓋的聲望沒有增加;宋江提出殺無為軍,晁蓋拒絕,隨后花榮說聽宋大哥的,關(guān)鍵還打贏了,這下子晁蓋聲望不升反降了。 當(dāng)然,有人說,晁蓋可沒那么傻,他之所以磨磨蹭蹭,五天后才趕到江州,就是因為他不想救宋江。本以為到了后宋江已經(jīng)被處死了,結(jié)果沒想到黃孔目給拖延了五天,于是不得不裝模作樣地救了。 因為事先壓根沒想救,所以也就沒有撤退路線,最終導(dǎo)致了這個結(jié)果出現(xiàn)。 當(dāng)然,還有人說,這都是吳用設(shè)下的計謀,就是想讓晁蓋等人去送死,這樣自己就能做梁山老大了。 這也是他為什么沒有跟著去的原因所在! 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晁蓋不是這樣的人,吳用也不是。他倆的出發(fā)點絕對是好的,只是能力確實不行,晁蓋就是莽漢一個,事實上他最終的死,也是死在這一點上。 晁蓋的出發(fā)點絕對是為了迎接宋江的,但是在江邊偶然遇見,并接應(yīng)他們的張順卻不一定哦。 尤其是他說的那句: “今日我們正要殺入江州,要劫牢救哥哥。” 這句話是真嗎? 若真要救哥哥,為什么不去法場,卻出現(xiàn)在如此偏僻的白龍廟?若真想劫法場,在白龍廟上岸后,大搖大擺走七八里路去法場,不怕人注意?若真想劫法場,不應(yīng)該出現(xiàn)在離城最近的潯陽碼頭,當(dāng)初他跟李逵打架的地方嗎?若真想劫法場,早就該在午時三刻以前去那里了,怎么卻在這里出現(xiàn)了? 還是說,這背后另有隱情? 關(guān)于這個疑問,我們下回再說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