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逢時《大隱樓集》中的故鄉(xiāng)情魯 繼 方逢時,字行之,號金湖,嘉魚人,明朝歷史上抗倭名將,蒙古“俺答封貢”第一功臣,十九歲考取進(jìn)士,從初任宜興知縣到朝廷任吏、兵兩部尚書,叱咤風(fēng)云四十年里,功績顯著,出類拔萃。同時,也是一位詩文大家,他撰著的《大隱樓集》[1]吟詩詠文,功底扎實(shí),其文墨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人與自然和諧的美詞,層出不窮。詩章“根柢旁魄,氣勢磅礴,以天人之變、國時之亂、民生之本、戰(zhàn)爭平捷、沈冥發(fā)舒、千姿萬態(tài)”,其詩以古風(fēng),七律,五律,七絕,各體皆擅,格調(diào)韻遠(yuǎn)。他是嘉魚故土鄉(xiāng)情最濃厚的人,而且把故鄉(xiāng)的這份愛都體現(xiàn)在很多詩文中,對嘉魚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嘉靖二十年(1541年),方逢時舉進(jìn)士,從此踏入仕途,次年(1542)春在赴任宜興知縣前,孫南溪在密泉湖橫山之南溪嘴(今唐帽山西)建有一草蘆涼亭,名曰“北風(fēng)亭”。特邀方逢時到此一游作撰,在亭景的融感下,見景生情寫下了《北風(fēng)亭記》; 《北風(fēng)亭記》 橫山橫峙邑治之南,峰巒連中,逶迤如畫。其麓南馳,盤匯巨浸,溪迴成溪,泉甘土腴,林木茂密……溪之阜,蔥蘢廣衍,襟江帶湖,登之盱矚,則煙嵐、翠岫、霞綺、云濤,漁而歌,牧而唱,風(fēng)帆沙鳥,勝狀無際,南溪構(gòu)亭于此。耕釣之暇,偕二、三親友,以棋以酒遊詠其中,坐而飲,飲而觀,且篤其業(yè)…… 同時還撰有《橫山莊居孫氏叔姪相過》詩 《橫山莊居孫氏叔姪相過》 城居厭塵俗,愛此草堂閑。 人在義皇上,意存山水間。 孫登時共嘴,阮籍日相攀。 攜步柴門外,斜陽見鳥還。 至萬歷九年(1581年)致仕回鄉(xiāng)。其間,兩度回籍丁憂,多次回鄉(xiāng)省親、置業(yè),對家鄉(xiāng)的景、物、人、事多有歌詠。他的《驚秋》云: 由來楚客多悲思,臨水登山賦未休。 至萬歷九年(1581年)致仕回鄉(xiāng)。其間,兩度回籍丁憂,多次回鄉(xiāng)省親、置業(yè),對家鄉(xiāng)的景、物、人、事多有歌詠。他的《驚秋》云: 由來楚客多悲思,臨水登山賦未休。 嘉靖二十七至二十八年(1548-1549年),方逢時因前后父親及原配周夫人病逝,在家丁憂,利用孝期在東莊修建了大隱樓和紫薇亭,還撰了《大隱樓成志喜》《大隱樓》和《紫薇亭》詩: 《大隱樓》 樓倚江干水竹幽,登臨暇日坐銷憂。 巴邱云樹窗中色,巫峽波濤檻外流。 太乙青藜光照夜,豐城實(shí)劍氣橫秋。 時吹黃鶴仙人笛,卻笑元龍志未優(yōu)。 《紫薇亭》 不向金門冒曉寒,早從神武掛廛冠。 一區(qū)小作鷠鷯計,千仞遙同鳳鳥搏。 吟罷倚欄票乍起,飲余扶杖雪初干。 春風(fēng)秋月頻來往,俯仰人間一大觀。 從詩文中可以看出倚江大隱樓非常氣派,陪襯的紫薇亭也成了俯仰的一大奇觀,他對今后的仕途也充滿信心。秋天某月《九日鳳凰山登高》: 孤峰突兀倚江干,拄杖穿云到石壇。 南國千年鳳不返,中原萬里雁飛難。 丹楓葉落滄州暮,青桂花疏白露寒。 登眺不妨歸去晚,天涯岐路正漫漫。 二任知縣的他,仕途剛剛起步,抱負(fù)未展卻不得不辭官守制,雖感彷徨,卻無怨恐,情景交融,感慨良多,如其樂府詩《氣出唱》所嘆: 胡我不樂多憂思,胸意一塞君豈知。不彈綠綺琴,白頭不堪吟;不誦靈均辭,懷沙傷人心。 這期間還寫了《閑居》《江上晚秋》《江上春懷》等。二十九年(1550)復(fù)轉(zhuǎn)山東寧津知縣。三十二年(1553年),嘉魚縣城東北紅硃港“夏秋潦漲,匯為巨浸,冬春竭涸,沮洳涂澤,不可揭厲”,縣令吳翰“勘探地形……筑鞏修堤,跨堤為橋,以便通行”。受同邑文學(xué)友人之托,求方逢時作《龍津橋記》;文中記述了建橋原委和命名之理由: “山若增而高,水若增而深,且風(fēng)氣回合,煙樹郁盤,于邑有庇賴焉。以其在龍?zhí)渡街幰?,名之?龍津橋’?!?/p> 凡之家鄉(xiāng)大事,方逢時多有題記。他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嘉靖十四年(1561)他撰的《百花賦》妙筆生輝,字字珠璣: 精含盡堪夸,靜椅對窗紗。墨起霧,筆生花,牙簽玉軸堆滿架;觀摩諸子,帖括百家。練華三冬若,閑培四季花;玩牡丹,賞山茶,芍藥紛紛碧桃下。粉蝴蝶,片飛斜,香馥馥,菜藜花;瑞香不解潔,隱蘭卻比現(xiàn)蘭佳。寶珠如露滴,粉團(tuán)似雪下,風(fēng)吹不響鈴兒草,雨打無聲鼓子花。漫嗟呀!桃熟牡丹發(fā),橘綠橙黃也,不似向日葵花。喜的是,松柏不改節(jié),愛的是,綠竹連斜,桃李熟,牡丹發(fā),圓菊陶潛償,池蓮茂淑嘉,更有幾尾金魚兒,只待春風(fēng)雷雨來變化。 他還喜歡蓮花,有人送他兩盆蓮花,并放在大隱樓欄桿上栽植,他觀賞到蓮花的高雅,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的氣節(jié),香氣清遠(yuǎn),勃勃襲人,朱衣翠蓋,雨雨相符,感動得作了《蓮記》: 辛酉(1561)之歳,余筑高齋成,客有遺予盆蓮者二,置之軒前,彌月,葉田田出,花各十余,萼相續(xù)而吐,蘂瓣攢簇,燦若錦,不類常蓮。人時謂之千葉蓮,或曰蕃蓮云。 香氣清遠(yuǎn),勃勃襲人,朱衣翠蓋,雨雨相符,朝日東出,花之葷必曲而束向以承日,午則正直,暮則隨日而西焉。夕盡斂如未開時狀。每風(fēng)雨全,則花必斂萼,俯藏葉下,如人附蓋然,霽則復(fù)故。余始以為偶若是耳,既敷騐之,無不然者。夫傾日者,鐘愛之德也;風(fēng)雨知而無知,豈其然哉。小說家載漢成帝時,太液池中有囊荷,書舒夜卷,此其遺種耶?昔孔子嘆葵之智能衛(wèi)其足。由是觀之,則植物之智者,豈特一葵而已?作蓮記。 隆慶二年(1568年),方逢時因廣東平匪抗倭之功,調(diào)宣府口北道,北上途經(jīng)故里嘉魚,時隔十八年(周夫人歿于嘉靖二十八年,即1549年)到煙墩凈堡嘴去祭祀周夫人,還到凈堡寺參拜了廟宇,寫下了《懶狗祖師.法身坐塔中,秉燭可見,示寂四丙戌矣》: 不到禪林十八年, 石藏金像故亦然。 經(jīng)無貝葉傳空偈, 砌有名花識妙緣。 幼跡人皆驚懶狗, 真機(jī)誰解縶靈猿。 浮生尚覺迷途遠(yuǎn), 欲借毫光照大千[2]。 詩中的丙戌是指元.至正六年(1346),即祖師逝世年;第二首《戊辰暮春過凈堡禪房》: 把酒花前共嘯歌,浮生無奈別離何。 重來童冠皆新識,老去交游戀舊多。 逸興對君須酩酊,壯懷于我已蹉跎。 非才敢作明時累,野服乘春紉碧蘿。 詩題戊辰指隆慶二年(1568),情由景生,可景雖同,情已改。酒酣興發(fā),飄然欲飛,豪情逸興、雄心壯志,溢于言表。他登上江邊龍?zhí)渡剑ń裎膹R山),久旱的天氣老百姓急需天降甘露,隨而見景生情,當(dāng)即舞墨《龍?zhí)渡健芬皇祝?/p> 千仞高峰倚翠微,天風(fēng)吹步上丹梯。 九江波浪兼天涌,七澤煙云入望迷。 碧殿松陰風(fēng)瑟瑟,石云花影日凄凄。 人間久已思霖雨,潭底神龍尚淈泥。 三年(1569)方逢時最小的妹妹五娘子,嫁于謝氏不幸逝世。這時他在山西巡撫遼東,無法回家;感情深厚的方逢時只好遠(yuǎn)在千里作《祭謝氏妹五娘子文》:“嗚呼!妹氏胡遽爾夭折邪?吾妹三人,汝最小……”表示哀悼。祭文還提示他還有一妹,嫁給但氏,十年前在嘉靖三十八年(1559)也夭折了。真是他所言的“余淚尚凝睫”。前妹眼淚未干,幺妹又走了,寫出了他內(nèi)心的悲痛。 隆慶五年(1571年),因母親孔太夫人病故,方逢時再度回籍丁憂。此時的方逢時已看破世事,淡泊名利,心性自是不同。游玩《大崖山寺》時賦詩曰: 尊前人物思千古,覺后形骸等一塵。 暫假蒲團(tuán)清客夢,莫教門外碾雙輪。 時還去了黃岡湖其父大號的《豪山》: 倚云試放天邊眼,對景真成物外心。 懶性已甘云作伴,閑身欲借樹為巢。 豪情依舊,但雄心不再,歸隱之心已生。六年(1572)在嘉魚馬鞍山下方家莊又構(gòu)屋三楹,種竹數(shù)叢,取名為“竹西書屋”。五月撰著了《種竹》一詩及《竹西書屋記》,以記其事: 種竹 小筑新居傍城市,風(fēng)致仿佛山林幽。 柴門閱寂享輪軟,坐中只欠瀟湘秋…… 竹西書屋記 “昔人稱書為良朋,又謂竹為良友,曰不可一日無此君。夫明道崇德,書之一大矣,'良朋’云乎哉?乃若竹,高標(biāo)勁節(jié),君子比德焉。誦讀之暇,披襟燕坐,于清陰疏影中,吟詠談笑,古人與稽,得之書者,益覺盎然于心目之間,釋凝滯而消鄙吝,宛若師嚴(yán)而友親也。昔衛(wèi)武公進(jìn)德之功,老而不倦,詩人歌《菉竹》以美之。則竹之為益,豈曰小補(bǔ)?謂之曰不可一日無,詎不信夫!野人老矣!青編汗簡,日就荒棄,無能為役!虛心堅志,能自得師,是所望于諸子弟云。” 他把書和竹當(dāng)作自己的良友,一日不可少。他崇拜竹的“高標(biāo)勁節(jié),君子比德焉?!边@就是他為官最好的寫照。 萬歷七年(1579年),嘉魚縣城墻重新筑修,他捐銀伍佰兩助修,修好后的城墻具有“樓櫓翚飛,粉堞藻煥,戈矛森然,鈴柝是節(jié)”,應(yīng)縣令吳骙之請,作《新筑縣城記》。八年(1581)方逢時加國柱,皇帝賜“盡忠”御匾。前明后期,朝中貪腐與黨爭愈演愈烈。方逢時審時度勢,從激烈的黨爭之中,敏銳地嗅覺到危機(jī),聽取了余夫人的諫勸,于是從巔峰之時急流勇退,累次上疏請辭致仕(離休)。九年(1581年),明神宗朱翊鈞挽留不果,只好準(zhǔn)予回鄉(xiāng)。皇帝說: “卿疾既久未愈,準(zhǔn)暫回籍調(diào)理,著馳驛去,痊可之日,撫按官具奏起用。”致仕后,方逢時行事更為低調(diào),“杜門掃軌,賦詩自娛”,不再參與時政。自得清靜《閑居》: 清時有味是閑居,林臥悠然即敝廬。 高興不看漁父傳,何須更問茂陵書。 萬歷十二年(1584年),明神宗朱翊鈞開始清算朋黨張居正,方逢時因提前致仕,加之平時為人低調(diào),處事有度,少有政敵,從而僥幸逃過此劫。不過也有人彈劾他過去與張居正交往甚密,但皇帝沒有采納,使他躲過了一劫。方逢時雖然“犬馬戀主,未忘廊廟之思”,也應(yīng)驗(yàn)了《東莊經(jīng)始》“深居無復(fù)巖廊夢,擊壤聲中老歲華”的預(yù)言,最終做了“小隱于野,大隱于市”地?zé)o名高官。“而今悟得逍遙意,斥鷃云鵬總是真?!薄蹲限蓖ぜ淳岸伞?。 十四年(1586年),方逢時,眼看“歲久而圮,蕩無遺塊”的長江大堤毀損嚴(yán)重,縣府正在督修,他又捐出自己的俸銀五百兩,使江夏、咸寧、蒲圻四縣獲益,并撰著了《再修長堤記》珍貴文獻(xiàn)。另還慨然捐費(fèi)幫助修建荒廢、傾塌,雜草繁茂的儒學(xué)及廟宇建設(shè),并作《重修學(xué)廟記》。同時還遍游南嘉各地,流連于山水之間,寄情于吟誦之余。“身謝樊籠心坦蕩,拄杖曳屨時高吟”《九月廿九日莊居偶成》;“一棹遠(yuǎn)維青草岸,四人共醉白云庵”《九日登白云山》;“形骸超物外,笑語出云間”《春日登魚岳山》;“茅茨低傍青松塢,麥隴斜連白鷺洲”《獨(dú)游》;“天遠(yuǎn)帆如鳥,林疏燈如星”《梅澥湖泛舟夜》;“浪花生桂楫,云意弄梅天”《楊汊湖》;“雞黍多情來比屋,馬蹄隨意出郊坰”《秋日東莊觀刈稻》;“竹徑生寒侵翠袖,石峰凝黛排青螺”《游大崖》;“煙際頻呼犢,月中時荷蓑”《金雞牧唱》;“花發(fā)古時色,鳥鳴空谷音”《人豪遺跡》……歸隱鄉(xiāng)野,雖然只言山水風(fēng)情、閑情逸興,仍不失剛直豪爽。 方逢時的詩,“攄發(fā)性靈,篇章流溢,為人膾炙多矣?!敝小栋滓奔贰妒鞲濉贰垛忛w清聲》等詩文集,可惜都已佚失,直到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第六世孫方承保為其整理為《大隱樓集》刊刻成冊,世人稱為“方本”;民國八年(1919)和十年(1921)在“方本”的基礎(chǔ)上,又重刊了“劉本”和“甘本”;即劉緒炎、甘鵬云??瘫荆髢杀局辉黾恿诵蜓院脱a(bǔ)充的資料,其余基本沒有變動?!洞箅[樓集》共有十六卷,補(bǔ)遺詩文和附錄一卷。內(nèi)容涵蓋詩、賦、樂府、騷、頌、碑文、序、引、紀(jì)、議、辯、書、奏疏、銘文、祭文、雜著等共680篇(首)以上,其中四言、五言、七言律詩有553首,奏疏8篇,還有梅守德、艾穆、陳述齡、吳國倫、陳文蜀、畢沅、盧文弨、甘鸝云、周樹模等分別為《大隱樓集》作序、跋、后記11篇,曾祖方孟錠傳、祖方寵傳、母孔氏傳及六十壽序、余氏夫人傳、方逢時傳及生年考等11篇。盡管內(nèi)容頗多,但散失民間沒有收入《大隱樓集》的詩及相關(guān)文章也無數(shù),如方逢時的“北風(fēng)亭賦”、“百花賦”“百世姻緣”“祝愿齋公八十壽誕對聯(lián)”“寄愿齋公書”[3]等。這些文章,除了其本身的文學(xué)價值,僅從史料角度來看,對于研究嘉魚的歷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xiàn) [1] (明)方逢時撰.李勤璞校注.大隱樓集[M].遼寧人民出版社.2009.1版。 [2] 政協(xié)湖北省嘉魚縣委員會、湖北省嘉魚縣渡普鎮(zhèn)人民政府編.魯肅故里.人文渡普[M].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2019.12版,116頁。 [3] 魯兆康.湖北嘉魚鵝塘魯氏六修族譜.卷二十四[M].民國二十四年(1935),(四)69-70.五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