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鳥類,不同的鳥類大小各不相同,說到雕打家可能都會想到美國,因為白頭雕是美國的國鳥雕的英文叫EAGLE,日語又叫鷲。雕的形態(tài)像鷹,但比鷹大得多,翅膀?qū)挻?,身體粗壯,羽毛有褐色有近灰色的。它強健有力,在空中盤旋,能看見地上的任何東西。它有幾個品種:生長在北方,色黑的,稱皂雕;生活在東北,色青的,稱青雕;生長在西部,頭部黃,眼睛紅,羽毛顏色多樣的,稱鷲。日語把雕叫“鷲”,但中文的雕與鷲還是有區(qū)別的。 白頭雕 大多數(shù)種類的雕單獨或成對,冬季結(jié)小群活動,視覺敏銳,性兇猛,飛行速度快且持久。留鳥。棲息于高山林地、高山草原和針葉林地區(qū)、草原、荒漠及丘陵地帶,平原少見。雕常在空中盤旋,俯沖而下捕捉食物,食肉。 雕的捕食方式并不單一,有時它伺候在懸崖或高樹上,靜等獵物出現(xiàn),然后俯沖撲食;有時在高空盤旋搜尋獵物;也有時掠地而過,在低空中捕食;還有時快速而敏捷地扇動雙翅,緊隨獵物飛行追捕;人們還見到它們成對或成群圍捕獵物。雕主要捕食大型的鳥類和中小型獸類,所食鳥類有赤麻鴨、斑頭雁、魚鷗、雪雞,獸類有巖羊幼仔、藏原羚、鼠兔、兔、黃鼬、藏狐等,有時也捕食家畜和家禽。 鷹雕在繁殖季節(jié)大多棲息于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森林地帶.最高可達(dá)海拔4000米以上,常在闊葉林和混交林中活動,也出現(xiàn)在濃密的針葉林中。冬季多下到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區(qū)的闊葉林和林緣地帶活動。經(jīng)常單獨活動,飛翔時兩個翅膀平伸,煽動較慢,有時也在高空盤旋,常站立在密林中枯死的喬木樹上。叫聲十分喧鬧。主要以野兔、野雞和鼠類等為食,也捕食小鳥和大的昆蟲,偶爾還捕食魚類。 雕的繁殖期在2~3月間,多營巢于難以攀登的懸崖峭壁的大樹上,營巢材料主要以墊狀植物的根枝堆積而成,內(nèi)鋪以草、毛皮、羽絨等。 每窩產(chǎn)卵1~2枚,青白色,帶有大小不等的深赤褐色斑紋。孵卵期44~45天,育雛時雌雄共同參加,雛鳥77~80天離巢。 雕是大型猛禽,體形粗壯、翅及尾羽長而寬闊,扇翅較慢,常在近山區(qū)的高空盤旋翱翔,能捕食野兔、幼畜等大型哺乳動物,也瞎食鼠類。我國常見的種類有金雕和烏雕。 雕的形態(tài)像鷹一樣,但比鷹大得多,翅膀?qū)挻螅眢w粗壯,它強健有力,在空中盤旋,能看見地上的任何東西。 下面給大家介紹世界上雕的常見種類 1、食猿雕 食猿雕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大的雕。食猿雕體長91厘米,翼展200~250厘米,體重6500克,壽命30年。食猿雕,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種吃猴子的雕,這種雕又叫做菲律賓鷹,是現(xiàn)今世界上最大的鷹,也是一種特別兇殘的猛禽。 其主要獵物是各種樹棲動物,如貓猴、蝙蝠、蛇類、蜥蜴、犀鳥、靈貓、獼猴及野兔等,在村莊附近,它們還經(jīng)常捕殺狗、豬等家畜,在啄食猴子時十分兇殘,所以有“食猴鷹”之稱。食猿雕除了吃猴子以外還吃蛇類,貓頭鷹,蝙蝠等動物,只要是被它盯上的獵物就很難逃脫。僅存不到500對,主要集中分布于棉蘭老島的雨林中,是菲律賓的國鳥。 食猿雕具有很強的領(lǐng)域性,每對差不多要占領(lǐng)30~50平方公里以上的領(lǐng)域,根據(jù)森林覆蓋的程度和地形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在它的領(lǐng)域內(nèi),大多數(shù)動物都是其獵捕的對象,尤其是獼猴等各種猴類、蛇、靈貓等樹棲動物。這些動物的種群數(shù)量在森林覆蓋較好的地區(qū)通常是比較豐富的。有時它還喜歡隱藏在犀鳥的洞穴附近,伺機捕殺那些來給在洞穴中孵卵的雌犀鳥送食物的雄犀鳥。那些喜歡在村落、農(nóng)田等處活動的食猿雕,還常常捕食狗、小豬等家畜。食猿雕善于在低空盤旋,一旦發(fā)現(xiàn)獵物,就會閃電般俯沖而下,先啄瞎獵物眼睛,并撕成碎塊充饑。 食猿雕被科學(xué)家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有100多年了。1894年,英國一名博物學(xué)家在菲律賓薩馬島的熱帶叢林中進行考察時,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了這種性情兇猛、喜歡捕食猴子的鳥類,并且采到了它的標(biāo)本,經(jīng)過一番仔細(xì)的研究,將其命名為食猿雕。但是由于砍伐森林和偷獵等原因,這種珍貴的動物卻一直沒有擺脫逐漸走向滅絕的命運。 2、角雕 角雕(Harpia harpyia)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猛禽之一,身高幾乎是人的一半。雌性角雕平均長108厘米,翼展闊200厘米,重6.5-9公斤。只有食猿雕及虎頭海雕有接近的身型,但角雕的翼展較短。雄雕只重約3.8-5.4公斤。角雕的上身羽毛呈灰黑色,下身的則是白色。在胸部上至頸部有黑間。頭部呈淡灰色,有兩個冠。雄雕及雌雕外觀完全一樣。角雕長有尖利的鉤狀喙,強壯的爪子幾乎和人的手掌一樣大,是所有猛禽中絕無僅有的。尖銳的指甲長達(dá)12厘米,腿部肌肉十分發(fā)達(dá),抓力達(dá)到50公斤,能輕而易舉的捏碎獵物的頭蓋骨,刺穿很厚的鐵板。角雕得名于頭上兩個高聳的黑色羽冠,特殊的外形和體色使它帶有一種神秘感。 棲息于開闊平原、草地、荒原和低山丘陵地帶,美洲角雕是肉食性的,會主動捕獲獵物。其獵物主要有棲于樹上的哺乳動物,如吼猴、長鼻浣熊及樹懶,它們也會攻擊其他鳥類,一般通過在空中盤旋來觀察和覓找食物。分布于美洲,是巴拿馬的國鳥。 美洲角雕體長89~102厘米,翼展176~224厘米,雄性體重4~4.8千克,雌性體重6~9千克。是美洲最大及最強壯的猛禽,也是世界上最大型的鷹之一。有長長的尾巴,寬而圓的翅膀,翅膀伸展可達(dá)兩米以上的跨度。頭部和頸部呈淡灰色,有兩個鮮明頂冠。羽毛豎起時形成面部的“光盤”狀臉龐。上體羽毛呈灰黑色,胸腹部則是白色。在胸部上至頸部有黑色間帶。尾巴是黑色、灰白色和灰色組成的條紋。眼睛灰棕色,腿和腳爪是黑色和黃色,并具蠟質(zhì)。腿和腳爪強大有力,后趾爪達(dá)到6厘米長,非常強大。腿部羽毛一直覆蓋接近至腳爪,憑借腳爪的巨大威力捕食。雄雕及雌雕外觀完全一樣。 美洲角雕和其他猛禽一樣,巧妙地在樹梢間和頂冠活動,常在森林上空徘徊。有時棲息在樹枝上。平均每周兩次覓食和捕食,但如果情況需要,也能夠在十天內(nèi)快速連續(xù)捕食。是肉食性動物,會主動捕獲獵物。其獵物主要有棲于樹上的哺乳動物,如懶猴、蜘蛛猴、長鼻浣熊、樹懶和刺豚鼠,也會攻擊其他鳥類,如金剛鸚鵡,爬行類動物,如綠鬣蜥。它們的爪極度強壯,可以壓住獵物,施加的壓力達(dá)4.1帕斯卡。也可以抓起超過其體重四分之三的物件。美洲角雕雖然體型巨大,但飛行時發(fā)出的聲響卻非常小,即使在獵物頭頂上掠過,也不容易被察覺。 3、虎頭海雕 虎頭海雕是鳥綱、鷹科、海雕屬的猛禽。體長90-100厘米,翼展203-250厘米,體重在5-10千克之間。因頭部為暗褐色,且有灰褐色的縱紋,看似虎斑,因而得名。體型碩大,特征為有一黃色的特大鳥喙,它的體羽主要為暗褐色,虹膜、嘴、腳均為黃色,爪黑色。前額、肩部、腰部、尾上覆羽和尾下覆羽以及呈楔形的尾羽全部為白色。它們銳利的雙眼、強而準(zhǔn)確的爪,以及威猛有力的喙,都呈現(xiàn)鮮艷的橘黃色,無論凌騰高空,或是停歇于枝頭、海濱,都展現(xiàn)出王者的不凡氣度與神氣。 4、白尾海雕 隼形目雕科,喙暗黃色,上體土褐色,并雜以污白色縱紋,肩羽具白色羽緣,尾羽白色,跗跖黃色,爪黑色。每年3~4月繁殖,營巢于海岸邊的巖壁或喬木上。分布于我國內(nèi)蒙古、黑龍江、青海、四川以及東部沿海地區(qū)。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虎頭海雕飛行緩慢,常在空中滑翔、盤旋或者長時間地站在巖石岸邊,喬木樹枝上或者岸邊的沙丘上。冬季成群活動,時?;?、盤旋于天際,行動極為機警。冬季成群活動,是海灣上空中最大型的猛禽,目光機警,隨時注意獵物的動向,行動敏捷,往往一擊即中?;㈩^海雕在捕食時,會在水面6-7米處盤旋,或在淺水處等待。 白尾海雕性兇猛,多棲息于海濱、江河等水域或沼澤地。非繁殖季節(jié)也見于山地草原。主要的食物是魚,尤其是鮭魚和鱒魚,除了魚類外,它們亦有時會捕獵一些鳥類和哺乳動物,也吃腐肉。它們也會捕獵年輕的海豹。雖然很少有人對其覓食的習(xí)性進行研究,但它們的食物大致跟它們的近親白頭海雕和白尾海雕相同。但不象漁雕、鶚等那樣食性比較專一,也吃野鴨、大雁、天鵝等大中型鳥類和野兔、鼠類、狐等中小型哺乳類,以及甲殼類動物、幼海豹和魚、海獸等動物的尸體等。目前白尾海雕的數(shù)量稀少。 5、金雕 金雕的腿上全部披有羽毛,腳是三趾向前,一趾朝后,趾上都長著銳如獅虎的又粗又長的角質(zhì)利爪,內(nèi)趾和后趾上的爪更為銳利。抓獲獵物時,它的爪能夠像利刃一樣同時刺進獵物的要害部位,撕裂皮肉,扯破血管,甚至扭斷獵物的脖子。巨大的翅膀也是它的有力武器之一,有時一翅扇將過去,就可以將獵物擊倒在地。 通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冬天有時會結(jié)成較小的群體,但偶爾也能見到20只左右的大群。金雕善于翱翔和滑翔,常在高空中一邊呈直線滑翔或圓圈狀盤旋,一邊俯視地面尋找獵物,兩翅上舉略呈“V”形,通過兩翼和尾的微妙調(diào)節(jié)來控制飛行的方向、高度、速度和飛行姿勢。發(fā)現(xiàn)目標(biāo)后,收攏翅膀以極高的速度俯沖,并在最后一剎那伸展翅膀減速,同時牢牢地抓住獵物的頭部,將利爪戳進獵物的頭骨,使其立即喪命。它捕食的獵物有數(shù)十種之多,如雁鴨類、雉雞類、狍子、鹿、山羊、狐貍、旱獺、野兔等等,有時也吃鼠類等小型獸類。在捕到較大的獵物時,就在地面上將其肢解,先吃掉好肉和心、肝、肺等內(nèi)臟部分,然后再將剩下的分成兩半,分批帶回棲宿的地方。 經(jīng)過訓(xùn)練的金雕,可以在草原上長距離地追逐狼,等狼疲憊不堪時,一爪抓住其脖頸,一爪抓住其眼睛,使狼喪失反抗的能力,曾經(jīng)有過一只金雕先后抓狼14只的記錄。相比之下,它的運載能力較差,負(fù)重能力還不到1千克。在捕到較大的獵物時,就在地面上將其肢解,先吃掉好肉和心、肝、肺等內(nèi)臟部分,然后再將剩下的分成兩半,分批帶回棲宿的地方。 6、安第斯神鷲 安第斯神鷲又叫康多兀鷲,有人叫它“安第斯神鷹”或南美神鷹。體長130厘米,翼展達(dá)3.2米,雄鷹體重11~15千克,雌鷹體重8~11千克。翼展可超過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飛禽。雄性喙基部具肉瘤,臉裸露成紅色。 棲息在海拔3000-5000米的巖壁。主要活動于遼闊的草原及高達(dá)海拔5000米的山區(qū)。善于翱翔,能借助山間的上升氣流升高,并悄無聲息地飛越溝壑大川。它們可以以任何動物的尸體為食,尤其愛吃牛羊的尸體。 當(dāng)?shù)匕驳谒谷税寻驳谒股聱惍?dāng)作“安第斯文明之魂”而加以尊敬,象征威嚴(yán),但西班牙殖民者登陸后大肆捕殺導(dǎo)致瀕臨滅絕,據(jù)估計,秘魯境內(nèi)的種群數(shù)量在400-4000只之間,壽命很長。是玻利維亞、智利、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等國的國鳥,也是國旗和國徽上的主要象征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