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fā)動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戮共產(chǎn)黨員以及革命群眾,隨后湖南、江西、四川等地也都陸續(xù)掀起反革命高潮,到汪精衛(wèi)在武漢發(fā)起七一五反革命,也標志著大革命的徹底失敗,共產(chǎn)黨人未來的命運究竟會怎么樣,誰也說不好。 南昌起義 也正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中共聯(lián)合了部分國民黨左派,于1927年8月1日發(fā)起南昌起義,打響了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起義部隊的組成是由葉挺領(lǐng)導的第11軍第10師、第24師,另外還有第4軍25師73團、75團(該部是葉挺獨立團為基礎(chǔ)組建的),于起義當天下午在聶榮臻、周士第的率領(lǐng)下趕赴南昌參加起義、賀龍的第20軍,總計兵力達到了2萬多人,而這些參加起義的人中,只有1042人留下了姓名,被鐫刻在了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事實上在這支參加南昌起義的部隊中,還有一群特殊的女兵隊伍,大約有30余人,其中有少部分是武漢中央政治軍事學校女生隊的,還有一部分是廖仲愷的夫人何香凝創(chuàng)辦的婦女訓練班的一員。而且非常幸運的是,這些女兵之中大多數(shù)成員的姓名后來被保留下來,并被鐫刻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之中,她們分別是:
南昌起義參加者名錄 這些女兵之中,也有不少是活到了新中國建立以后,并且大多數(shù)的女兵都曾在不同的歷史革命時期,擔任黨的領(lǐng)導工作,并為全國的解放事業(yè)付出了犧牲,她們的事跡多多少少后來都保存下來不少。 其中就有拯救了大將陳賡性命的楊慶蘭。 少年革命1992年7月周恩來的夫人鄧穎超去世,記者秦九鳳趕赴北京參加鄧穎超追悼會,參加完全部的儀式后,在原周恩來護士、離休的中央文獻研究室鄭淑云女士的帶領(lǐng)下,前往訪問黃玠然夫婦。 黃玠然、楊慶蘭夫婦與記者 黃玠然早年是周恩來的秘書,曾在周總理身邊工作多年,由于黃老當時已經(jīng)93歲高齡,在談?wù)摿艘粫阂院螅偷搅伺赃呅菹?,于是就由黃玠然的夫人楊慶蘭女士代勞。 楊慶蘭仔細回憶了自己一生的革命經(jīng)歷,雖然她比自己的老伴兒年齡要小8歲,但身子骨似乎還不如老伴的硬朗,當年參加革命戰(zhàn)爭,對兩位老人身體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舊社會時期,女性通常社會地位都很低,即便是后來民國建立以后,女性地位有所提高,但多半還是有所不如。 劇照(周恩來、賀龍) 楊慶蘭1910年出生于河南信陽一個普通的農(nóng)戶家庭,由于家庭遵循比較傳統(tǒng)的思想,因此到1926年父母便自作主張要15歲的楊慶蘭嫁人,楊慶蘭不甘心自己的命運受如此擺布,索性從家里逃了出來,后來一路南下報考了武漢中央政治軍事女生隊,在校學習期間深受共產(chǎn)主義的熏陶,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不過1927年并不是一個特別太平的年份,自1925年孫中山先生病逝以后,國民黨內(nèi)部一些右派趁機崛起,破壞孫中山先生“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的政策,直至蔣介石發(fā)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當時這股風潮雖然還沒有刮到武漢(汪精衛(wèi)國民政府所在地),可軍校內(nèi)卻已經(jīng)是山雨欲來風滿樓,楊慶蘭所在的黨支部書記提醒他們,要隨時做好整裝出發(fā)的準備。 南昌起義紀念館雕像 果不其然,汪精衛(wèi)很快發(fā)起了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在武漢大肆屠殺共產(chǎn)黨人和革命群眾,也就是在眾人趕到彷徨的時候,7月底楊慶蘭所在的學員隊接到了命令,要求他們沿著長江南下參加南昌起義,這一支學員隊浩浩蕩蕩南下的時候,走到中途又得到了消息,起義軍已經(jīng)離開了南昌,當時學員隊中出現(xiàn)了很多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應該立即解散隊伍,返回家鄉(xiāng)避難,有的人卻認為應該繼續(xù)追趕起義軍,將革命進行到底。也因為這兩種意見始終無法統(tǒng)一,一路之上隊伍走得很慢。 楊慶蘭、孫革非等幾個堅持革命的人,都是從家里逃出來參加革命的,對于阻撓革命的行為十分憎恨,在孫革非的帶領(lǐng)下,幾個堅持革命的人除掉了反對革命的軍官,幾個人乘坐船只迅速南下,在江西撫州一帶追上了南下的起義軍。對于這些女兵的安排,起義軍也做了很好的安置工作,楊慶蘭等人被分配到了賀龍第20軍第3師從事宣傳工作。 影片《八月一日》劇照 南昌起義雖然獲得了成功,卻在南下過程中遭到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一路之上傷亡非常大,楊慶蘭本來是從事宣傳工作,但因為生的人高馬大(身高一米七),后來就直接改做了救護工作。面對領(lǐng)導的安排,楊慶蘭從不叫苦,需要指出的是,楊慶蘭負責戰(zhàn)地救護工作,是需要抬著受傷戰(zhàn)士的,而一個普通的男性最低體重也差不多有100多斤,對于一個女孩兒來說,還是太過沉重,但楊慶蘭卻堅持到了最后,也因為工作完成的十分出色,楊慶蘭被譽為是“南昌起義部隊的四大女金剛之一”。 機緣巧合搭救陳賡1927年8月3日,南昌起義軍分批撤離南昌,由于撤離時極為倉促,導致部隊減員十分嚴重,加上第10師蔡廷鍇率部自行脫離起義軍,導致起義軍的實力大減。 8月25日起義軍抵達瑞金縣壬田以北地區(qū),駐扎廣東的李濟深調(diào)錢大鈞部9000余人、黃紹肱6000余人阻擊起義軍南下,起義軍趁著兩路敵軍尚未形成合力,以一部兵力進攻壬田后,迅速集中主力在會昌與錢大鈞部決戰(zhàn),雖然成功擊退了錢大鈞,但自身傷亡也達到了2000余人。 陳賡(1903-1961),南昌起義時被楊慶蘭搭救 陳賡當時率領(lǐng)第3師6團一個營負責正面進攻,連續(xù)奪取了錢大鈞部三個山包,回過頭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是孤軍深入,遭到了國民黨軍4個團的優(yōu)勢兵力,陳賡被迫后撤,由于撤離時在隊伍尾部殿后,由于國民黨軍火力兇猛,陳賡左腿多處中彈,沒能跟上撤退的隊伍,為避免被俘和搜身,陳賡只好脫掉外衣扔在一邊,躺在地下裝死。 錢大鈞部被擊退后,主力準備撤離會昌,楊慶蘭不斷在后面收攏傷兵,回頭一瞥的功夫,發(fā)現(xiàn)草叢里面躺著一個人,走過去一看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一營營長陳賡。只見他穿著背心躺在水溝里面,左腿處一片鮮紅,已經(jīng)染紅了溪流,因為失血過多,陳賡已經(jīng)暈了過去,楊慶蘭趕緊將陳賡從水溝里面拉了出來,好在楊慶蘭生的人高馬大,她將陳賡簡單地護理以后,立刻配合一營盧冬生將陳賡背到了醫(yī)務(wù)所,如果不是因為有楊慶蘭,也就不會有后來的開國大將陳賡。 南昌起義時女兵的軍裝 1927年10月起義軍撤離了潮汕,陳賡經(jīng)香港轉(zhuǎn)道去了上海,進入?;萘止强漆t(yī)院治療腿傷,后來在上海中央特科工作時,又碰到了楊慶蘭,并對當年會昌戰(zhàn)斗中,搭救他一事表示感謝。 不過陳賡因為傷勢嚴重的關(guān)系,離開了起義軍,可楊慶蘭后來也離開了起義軍,這又是怎么回事兒呢? 原來,起義軍在會昌戰(zhàn)斗中損失慘重,當趕到廣東大埔縣時,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一方面要繼續(xù)南下進軍潮汕,獲取蘇聯(lián)的幫助,另外一方面還要擋住國民黨軍錢大鈞部的尾隨,必須要有人留下來打阻擊,這時候朱德站出來,表示愿意留下來阻擊敵人,由于起義軍兵力也不多,因此留下來的大多數(shù)都是以原南昌軍官教導團組成的第九軍,為阻擊順利11軍25師一部分也在周士第的率領(lǐng)下留在了,總計兵力3000余人,準備在三河壩阻擊國民黨軍。 劇照:三河壩阻擊戰(zhàn) 楊慶蘭所在的20軍第3師此前就已經(jīng)劃歸了第九軍指揮,因此三河壩戰(zhàn)役中,楊慶蘭就負責陣前救護,連續(xù)三天三夜的阻擊,起義部隊最終還保存下來2200多人的有生力量,這和楊慶蘭的救護也分不開關(guān)系。 歷經(jīng)千辛萬苦,朱德率領(lǐng)起義軍趕到廣東饒平茂芝,才知道原來起義軍已經(jīng)遭到了失敗,面對革命命運前途未卜的情況,朱德組織起義軍在茂芝開會,認真總結(jié)失敗的經(jīng)驗教訓,并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穿山西進,直奔湘南”的戰(zhàn)略,由于一路之上必須隱蔽行軍,這些跟隨部隊救護的女兵處境就十分艱難??紤]到這些實際情況,朱德與楊慶蘭等人商量,動員他們北上從事地下工作或直接到武漢與黨中央聯(lián)系,楊慶蘭等人對朱德的提議表示贊同,也決心離開部隊尋找黨組織。 即便如此,一開始的動員工作并不順利,有不少的女兵都表示無論多苦,也要留在部隊,如在潮州時遇到朱德阻擊隊伍歸隊的彭援華(建國后任北師大女子附中第一任校長)就曾表示不愿意離開部隊,朱老總語重心長的勸說:“哪里都有黨,哪里都有組織,哪里都可以革命?!?/span>,雖然大多數(shù)人仍然十分不情愿,可也知道部隊在接下來所面臨的處境,如果留在隊伍里面,恐怕也會對部隊造成拖累。 影片《建軍大業(yè)》劇照,馮素娟飾彭援華 不過非太平時節(jié),這些女兵一路上行動不太安全,沿途也有可能遭遇土匪,一開始朱德還想著給他們寫一封信,希望能憑借自己在國民黨軍之中的影響力,幫助她們脫困,但楊慶蘭卻拒絕了,考慮到遇到的人中,不確定是否是蔣介石、汪精衛(wèi)的嫡系,萬一暴露身份,很有可能還不太安全,還不如不拿。為了避免一路上遭到劫匪,這些女兵一個個都剪掉了長發(fā),假扮男兵。楊慶蘭人生的人高馬大,又性格外向,當仁不讓地就做了這支小隊伍的隊長。 時隔多年,楊慶蘭對離開隊伍這件事兒還記憶猶新,后來回憶稱:他們離隊以后一直走得不叫順利,一個多月以后就回到了武漢,悄悄和中央軍委接上了關(guān)系。 因緣巧合自有天定楊慶蘭回到武漢以后,被安排從事情報工作,隨著八七會議以后,黨中央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準備遷往上海,楊慶蘭后來也跟隨到了上海,繼續(xù)從事地下情報工作。 由于是負責情報工作,自然是歸中央特科管轄,當時第二科(情報科)的負責人正是陳賡,兩人自然也少不了打交道,后來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一直維持到了建國以后。而特科的負責任是周恩來,平常楊慶蘭的工作就是負責周恩來、鄧穎超的“內(nèi)交通”,內(nèi)交通的工作十分復雜,外出時候要負責保衛(wèi)工作,有時候也負責單獨任務(wù)。當然她的每次出動,不是和周恩來一起化妝為夫婦,就是和鄧穎超一起化妝成姐妹,也因為從事秘密工作的重要性,楊慶蘭不能用本來的名字,而是隨時隨地要取化名。 劇照:周恩來 過阿蘭、過五妹、五兒、阿江、胖妹等等,這些名字一直到楊慶蘭晚年仍然記憶猶新。 楊慶蘭身高差不多有一米七左右,一點也不像是舊社會受苦出身的婦女,所以出門以后的對外形象,通常也都是以她為主,尤其是和鄧穎超出門,不是姐妹就是主仆。和周恩來出門時候,兩人總是化妝成情侶,可楊慶蘭太高,如果穿高跟鞋出門,看起來更加顯眼,所以每次出門都得穿平底鞋出去。 也因為長時間在周恩來的身邊,因緣際會之下,楊慶蘭結(jié)識了周恩來的秘書黃玠然,兩人之間擦出了一段浪漫的愛情火花。 周恩來 黃玠然生于1901年,他和楊慶蘭年齡上雖然相差8歲,可黃玠然入黨是在1926年,楊慶蘭入黨是在1927年,因此兩人黨齡之間并沒有相差太多。黃玠然早年曾在中共中央宣傳部《響導》周刊工作,參加過上海第一次工人武裝起義,并擔任過陳獨秀先生的秘書,作為工作人員參加過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后任中共中央秘書處負責任、秘書處處長。 黃玠然與楊慶蘭因為工作上的關(guān)系,慢慢地走到了一起,在白色恐怖的上海,開出了絢爛的花朵。出于組織工作的保密,兩人的戀愛一開始并不為人所知曉,還是心細如發(fā)的周恩來察覺了兩人的戀情,眼看著兩人的感情日漸穩(wěn)定,周恩來也提出要為兩人舉辦一場婚禮。 可在那個環(huán)境下,舉辦婚禮對于地下工作者來說,無異于是成倍的風險,黃玠然與妻子楊慶蘭一開始商量,不如在晚上9點以后,在附近的一個小酒館內(nèi)舉行他們的婚禮。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灘街頭 可周恩來卻不同意,9點在外面舉行婚禮,固然能避開國民黨特務(wù)的耳目,但小酒館距離駐地還是太近,以后出入會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經(jīng)過商量以后,黃玠然與楊慶蘭的婚禮還是在駐地內(nèi)舉行,周恩來作為組織上的領(lǐng)導,又作為雙方的家長,為他們主婚、證婚。在這樣一個艱難的環(huán)境下,一場小小的婚禮,卻能給人的心靈帶來很大的慰藉。 黃玠然與楊慶蘭,這對兒攜手走過了六七十年光輝歲月的夫妻,無論是在怎樣艱難的環(huán)境下,始終能做到攜手并肩,相濡以沫。雖然兩人都曾為國家的建設(shè)發(fā)展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也曾是國家級別的領(lǐng)導人,卻始終能夠安貧樂道。 1982年5月28日張紀恩、黃玠然在中共中央聯(lián)絡(luò)機關(guān)舊址前合影 也就是在采訪期間,記者注意到了兩個老人的家里面,這個家本身面積并沒有多大,地面只是水泥地,而墻面也只是普通的磚墻,沙發(fā)是五十年代從上海帶回來的,還有兩個七十年代的書柜,七十年代的一臺十四寸黑白電視,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般金碧輝煌,或許在兩位老人的心目中,他們孜孜不倦的奮斗了數(shù)十年,只是為全中國人謀取幸福,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享受。 遺憾的是老伴楊慶蘭在采訪過后不久就因病去世,家里就剩下了黃玠然一個人,2001年3月15日百歲誕辰,民建中央領(lǐng)導人還曾前往黃老家中祝賀,并獻花籃以及蛋糕。2004年4月18日黃老在北京去世,享年103歲,他終于可以到天堂,陪伴他那已經(jīng)去世十多年的老伴楊慶蘭去了。兩位參加過革命的老人已經(jīng)去世,但是他們的光輝事跡卻永遠長存。 |
|